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4|回复: 2

[慧净法师] 慧净法师:解析六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
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
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佛智师往生纪实」之事:
由此可知临终开示、念佛之重要,往往在此瑞应之下显现弥陀金手常伸,净土大门永开,随时随地垂慈救度任何众生的事实,凡目睹耳闻,大多能当下震撼到弥陀平等无条件地救度之真实。信愿法师的道场,信众一直在增长,固是信愿法师悲心感人、弘法有道,但也得力于临终或往生后之助念(含开示)的效果。往往讲经好几年,不如一场临终瑞应的启发,似乎弥陀现身说法的会座于此显现。有人极力反对临终之助念,以为平生都无法获信,何况短暂危急的时间;此邪见也。一个人往往提倡自己所懂得的,而自己外行的便加以排斥。此时升沉交关,倘若不再把握,将见继续沉沦;何况人虽昏迷,或断气多时多日,除非重业立即投生,否则神识灵敏,反胜平时。佛智师昏迷时,正面临升沉交关之际,心中黑暗,前途茫茫,处在极度惶恐不安中。当旁边有人念佛,即见光明出现;自己闻到佛号声,身心亦散发出光明(不论何人,不论信疑,不论净秽,不论善恶,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当下命终,蒙弥陀光明摄取之救度的机率极大。)心情便逐渐安稳下来。又听闻到从未听过的「圣净分判」之开示,得知通途八万四千法门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悲救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当下领受,当下获救,活着往生。因而从心中涌出一股想愿生称名的情怀,随即冲出一句「啊」!此后其心处在念佛状态的安稳之中,直到断气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见过佛;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心路历程。故为人宣说弥陀救度之义,让其三毒、杂念之心安住在不论行住坐卧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中,是净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极致。
二、「念佛人自律规范」之文:
此文很好,很贴切,我很赞许,本应如此。凡对净土法门具正知正见,知大体、有分寸、护法爱教者,都会赞同,不会认为「负面效果将远远大于正面」。凡达到一个同信同愿同行、同理念同目标的团体,不可无规范,否则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三毒凡夫,我行我素的结果,将见不成一个和合的团体。故百丈立清规,法然制戒条,善导大师自行化他,以垂典范。
六种恶行的内容,确实都是恶行,不好的,应该规劝,理当戒止,慎莫放任;若不善巧方便引导戒止,便是害他非爱他,也将对团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愿文摄取之外还有抑止之诫,《大经》下卷亦列出很长的三毒、五恶之诫,佛祖立法,不得不尔。世间修心养性之人,都不犯之,何况学佛者?此中第一别立私意等,与大师所言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相同,故当戒;乃至第六皆当戒止,戒而不受,则当远离。俗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谚,亦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语,祖师亦有「不可亲近非同行善知识」之戒,何者?往生之事是何等大事,岂可随缘逐队,妨碍大事,若要度恶人,化知见不正者,亦宜量己之分;否则从净土回来时,不怕不能合光同尘地广度群迷。印光大师说「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俗谓「不是真龙不入海」;知见不同,不可同负一轭,故四种恶友,本应远离。这不可以「业力显现」论,也非学佛人慈悲不慈悲,这是根本性的知见问题及放浪形骸的行为。何况既不能改,岂可再亲近。古德言:「宁与善者为敌,不与恶者为友。」且一粒老鼠粪会害一锅饭,故大师有四得十三失的严正之诫,末世我等,应奉为准绳。此「规范」正是乐法护法、爱教护教所需,有前言,有正文,有具体内容,文辞典雅,条理分明,很好。若有人提出异议,是知见不正、不识大体之人,宜防范之。
凡夫狂性难歇,若无规范,将如野马不羁,为害更大;倘复知见不正,极易误解弥陀本愿而堕落,在台湾已有此现象。古德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人性极易方便出下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何况学佛团体,其言行岂可不有所规范而更劣于世俗之人!若有机之深信,岂更骄己慢人、好行邪辟乎!若可戒不戒,而诿之「业力显现」,是外道宿命谬论,非佛陀教诫正说。
学佛者应有向上向善向净之心,否则不会学佛,何况愿舍娑婆之秽恶、欣生极乐之净土乎! 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团体之可长可久,领导者及干部都要有此风范,古德云:「宁可老僧下地狱,不将佛法当人情。」
三、「信心决定还是幼稚园,还要再学」之事:
此非正知正见,以信而言,若信心决定,同样获得「现当二益」,即时获得往生的身份,而住不退转;若当下死则当下往生,若命延即成一向专称的机法一体之行者。当然若有时间机缘,多听闻、多知道此法的殊胜而益增法喜。然而这些对往生不增不减,若喻为幼稚园,还要再学,即表示尚未获得往生身份,如此若当下命终,岂非还不能往生?无有是理。
四、「信心也没有,感恩也没有,一切皆无,唯有名号」之事:
这段话在文字上颇能让人误解,但你要表达的我能体会。
名号即称名,称名即名号。名号中一切具足,凡夫虚妄,一切不具,故「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因此唯有念佛。善导大师有「念佛四德」之说,《观经疏》的结论也废定废散,舍机舍法,独举「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旗帜。信心在于名号本身,而弥陀之恩即使粉身碎骨犹未足酬,然而凡夫亦无真正粉身碎骨报佛恩之心。那将如何?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悲时、喜时、清净时、妄想时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况既机法一体,说信心、说报恩,即是义子。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然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向专称」实含有深义。「一遍上人」最初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觉得不透彻,重写为:
称念者  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方才满意。若彻入弥陀悲心,则绝能绝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当然机有生熟,言有次第,宜对机说法,因材施教。若非家里人,则莫说家里事。
五、「信心决定与谈玄说妙」之事:
在十几年前我初学净土法门时,由于缺乏明师益友的切磋,又无充分资料之下,只有独自摸索信心的内容,而有过所谓信心决定的体验;之后从日本回来,也以此体验配合教理随缘开妙法。后来才发现不对,弥陀的救度无限地宽广,故往生之道也非要如此如此的信心决定不可,且信心决定的当下与过程因机而异,又体验的信心决定有其难度,是一机一缘之法,不是普机普缘之教。何况有些团体已将信心决定固定化、模式化,而有些则误解信心决定的内涵,以非信为信,进而以非信而废行,并以此骄己慢人。我有一位姑妈住在台北,近八十岁,念佛十几年。她不识字,不懂其他法门,可说是一字不识的「尼入道」,愚痴无智之辈。每天二、三点即起而念佛,一天之中除了念佛还是念佛,不加杂行。不久前姑妈打电话来说有人曾提起好几个信,其他的信都不行,必须有其中某信才可。听了即忘,又不能完全了解。像这样虽念了十几年的佛,没有那种信,怎能往生?我说:「是不是解信仰信证信?」姑妈说:「是!是!」我问要哪个信才行,姑妈说不知道,记不起来。
我告诉姑妈:念佛本身就是信心,就能往生,时间一到你就会看到弥陀在你身边。善导大师说:「若念佛不能往生,则十方诸佛的舌头都会烂坏。」既有愿生心,又专称名号,尚且担忧不能往生,岂非一面吃饭一面担忧不饱!姑妈说每次听我讲都很安心。
姑妈年纪大,记性退化,四十八愿的来龙去脉听了几次,但不久便忘。像这种根机,若将我的过程告诉她,并要她依我的步伐走过一次,我想她只有绝望地洗泪过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解信、仰信、证信」之事:
慧净孤陋寡闻,不知有此三信。若仅「解信、仰信」,则略有所知,以净土门而言,系出自《六要钞》卷三云:
解信仰信,宜依根机;
共归佛智,往生无疑。
解信:与「仰信」相对之语,是以自己的知识理解佛陀及祖师的教理而生起的信心,亦即以智解所得的信心名「解信」。
仰信:与「解信」相对之语,对于佛陀及祖师之教语,不搀杂自己的知识见解,如实地仰受而信,名为「仰信」。
以圣道门而言,唐朝一行禅师所撰《大日经疏》卷三注解本经卷一〈具缘品〉之「大信解勤勇深信」之语而言:
「此‘信解’者,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是理,心无疑虑。如凿井,已渐至于泥,虽未见水,知必在近,故名信解也。下文云‘深信’者,此信梵音舍罗驮,是依事依人之信也,闻长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是人未尝欺诳故,即谛受依行,亦名为信;与上之信诸佛菩萨义同。梵音本是两名,唐音无以甄别故,同名言信耳」。(大、三九、六一四、中)
上文所言「信解」即是「解信」:是「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之意。上文所言「深信」即是「仰信」:是「依人而信其言」之意。这是甄别「解信」与「仰信」所作的解释。
此两信之中,净土门以「仰信」为重,故劝导仰信。如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深心释」云:
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
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
又于「二河白道喻」云:
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圣觉上人之《唯信钞》云:
言「信心」者:深信人言而无疑也。譬如有人,心地端正,极可深赖,为我教导亲眼所见之事而言:「其处有山,彼处有河。」深凭此事,信其言教之后,亦有人言:「此虚妄也,既无山,亦无河。」而我不动摇,由绝不虚妄之人所言之事故也;此后即虽百千人之言,亦不可用,深凭最初所闻之事,此谓之「信心」。今信释迦所说,信弥陀誓愿,无有二心,亦应如是。
以上是净土门劝导「仰信」之例。
至于「证信」之语,经论释中少用,有「证信序」之言,此亦名「发起序」,这是指经典最初所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等等文句,使众生知所闻正确,显示无误以令人起信。
若是「正信」则经论释中多用。
正信:与「邪信」相对之语,正信即是信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如《维摩经》〈方便品〉言:「受诸异道,不毁正信。」《大乘起信论》云:「起大乘之正信。」《安乐集》下卷记述昙鸾祖师之传而言:「若未生正信者,劝令生信。」
于净土门中之「正信」,乃指弥陀之本身,弥陀之本身是行者之信心,故言「他力信心」;亦即对弥陀誓愿之悲救,如实地信受,谓之「正信」。此「正信」于《大经》之十八愿谓之「信乐」,成就文谓之「信心」,故「信乐」、「信心」、「正信」,言异意同。此「信」之内容乃是名号,亦即弥陀之本身。名号与称名同,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之「三信」谓之「称我名号」,此之「称我名号」与通途念佛不同,乃是不问行住坐卧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亦包含本愿文「乃至十念」之意。可知信心、念佛,互为表里,故有「往生正信偈」、「弥陀经正信偈」及「正信念佛偈」、「念佛正信偈」等之文,若能「一向专称」,信便在其中,所谓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是以大师释为「称我名号」,倘若信而不称名,便非「正信」。
众生根性不同,有人应由解信而入,有人应由仰信而入,故言「宜依根机」;然而不论由解而信,由仰而信,根机虽有不同,既然「共归佛智,往生无疑」,则古今相同,万人齐一,无有差别之正信也。
法然上人、证空上人所言「平信」之意亦指正信也。
当然,若解信而不入仰信,即非正信。然既解而信,此信何信?当然是信受弥陀之救度,否则是解而未信,只是观念,未成意志,不可言「信」。故此「解信」既是「共归佛智,往生无疑」之信,其人已入正定聚,尚有何不足而生憾乎?
或谓「证信」乃指信心决定之体验而言,若如是,则前之二信岂无决定、无体验乎?体验之标准为何?又,非体验不能往生欤?《大经》言「易往而无人」者,亦指此而言也。
又《六要钞》卷二解释「正信偈」之偈题云:「问:正信偈者何义乎?答:正者对邪对旁对杂,信者对疑,今者对行,就所行法,举能信名。」
这信那信,讲太多了反成戏论,多歧亡羊,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8-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