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9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6-5-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济群法师:我们还活着,我们要珍惜
2016-08-12 大公佛教
文/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摄影:姚勇)
思维暇满,就是帮助我们认识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认识它的难得易失。当我们学修相关内容时,对现有人身是否生起这一认识?是否真切感受到它的殊胜之处?
如果学了《道次第》之后,关于暇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书本上,依然是宗大师的说法,而我们仅仅是了解这一知识,知道暇满、义大、难得这些名相,并未落实到心行去认识,并未意识到人身多么重要。我觉得,这种学习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真正的学佛,是把这一法义转化为自身观念,并以此返观,对现有人身生起如理如法的认识,知道如何珍惜人身,使用人身。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步骤。其一,掌握暇满人身的知识,知道其中究竟说了什么。其二,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观念,成为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其三,以此看待自身问题,将所学观念运用于修行。倘能按照这一次第落实,那就意味着,我们真正懂得了法义,懂得了其中内涵,而不仅仅字面的意思。也只有这样,所学才能成为自家宝藏,而不是一些用来自我满足的只是,或是一些向别人展示的说法。
济群法师(图片来源:大公佛教 摄影:姚勇)
以上步骤中,闻思修都已具备。不是说,必须在座上禅修才是修行。《道次第》的禅修,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所谓观察修,是通过对法义的思考和认识,逐步落实为自身观念。所谓安住修,就是对法义确定无疑并进入相关心行轨道。比如学修暇满,首先是由“人身难得今已得”的庆幸而生起珍惜之情,然后安住其中,保持这种心理状态。
当然,这种修行不是一次就能奏效,就能定型的。因为我们内心还有许许多多的固有串习在干扰,在抢占心灵频道。稍不留神,又会在惯性力量中回到原有轨道。此时就需要再思考,再观察,再用法义进行对照,直到这种珍惜之心再次提起。真正意识到,人身是今生最大的财富,是唯一可以用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必须牢牢把握,有效使用,以此成就它所蕴含的最大价值和究竟利益。
用现在的话说,思维暇满就是帮助我们重塑价值观。那么,这个价值究竟是什么?换言之,活着的理由是什么?若对人生没有深层思考,反而容易找到一个打发自己的理由,比如人们常说的“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享乐”等等。他们认可这些理由,就能心甘情愿地付出一生。当然,这种认可往往带有“自欺”和“随众”的成分。所以,那些比较有思想的人就不容易满足于这一答案,他们看到了这些理由的虚幻,也不认同其中的价值,但又找不到足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对于想要找到答案而无从知晓的人来说,这种思考是极其痛苦而无望的,不少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
所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处。找到答案,也就找到了人生的究竟价值,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这是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尽未来际的大事。
通过对暇满人身的思考,我们是否建立了与此相应的价值观?是否找到了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需要自我考量的,如果没有确切的答案,就说明我们这一阶段的学习尚未过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大公网佛教频道!
大公佛教官网:http://bodhi.takungpao.com/
新浪微博:@大公佛教
微 信 号:TakungBuddhism
投稿信箱:fo@takun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