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德遵普贤

[心得体会] 宣化上人华严经净行品浅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因为我答应这位法师讲一讲坐禅和坐单这些问题,所以今天借著这个宝贵的时间来说一说。



坐禅没有什么特别的巧妙,要能端然正坐,最好就结双跏趺坐。结双跏趺坐不那么容易昏沉,又能降魔。这个坐又叫金刚坐,就是很坚固的,不容易倾倒。你结上双跏趺坐,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这时把舌头抬起来,舌尖顶上颚。有一种理教,理教就是不抽菸、不喝酒,它有这几句话说:‘闭口藏舌,舌尖顶上颚。’这不是一定理教里这样,佛教也应该这样。因为人的身体,我告诉你们,你看小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舌尖都顶上颚的。舌尖顶上颚这个方法有什么用呢?我们修道都知道有任脉、督脉,舌尖顶上颚就交任督二脉,是调气调血的,能把气血调匀了。



至于坐单,坐单的功能就是不睡那么多觉。你若躺著睡觉,睡八个钟头还觉得不够;若坐著睡呢,睡四个钟头就觉得已经够了,很有精神的。要是能不昏沉,那么打坐也容易入定,这就是坐单。你要不怕苦,不怕腿痛,不要贪舒服,不要说:‘啊!我把腿伸开,躺在那儿觉得很舒服的,坐这儿,不太舒服。’当然了!坐著没有躺著那么舒服,但是你考察过去的祖师,都是由不舒服成的;要是尽贪舒服,吃得也好,睡得也好,那怎么能表示出你修行的真心?



所以在西天,就是印度,胁尊者一生胁不著席,胁就是旁边肋头的地方,胁尊者不躺到席子上,也就是不躺著睡觉,他坐著。那么中国也有很多很多都是坐单,都是发愿胁不著席的。现在在美国,佛教刚刚开始,刚刚种下种子,所以我提倡日中一食,这是头陀行;长坐不卧,也是头陀行,是十二头陀行其中的二种。那么行头陀行是不容易的,要不贪舒服,不贪享受,也不贪吃的;所以有人要送供养给我们,我就告诉他,你不要令我们生贪心。今天我再发表一个消息,因为以前没有发表,就有人又送点白木耳,又送点衣服。从今天开始,任何人无论送什么礼物,我都不接受。这虽然很对不起各位,没有接纳你们的诚意;但是我知道自己道凉德薄,不敢受太多的供养;因为受太多了,的确没有这种福报来消受。那么如果想送礼给我的,你把钱转赠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的人,这就等于供养我一样。



还有坐禅不是说有什么巧妙,就是要常常坐。你常常坐,坐久了,自然就会得到好消息。若不常坐,‘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今天修了一天,休息十天,那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所以要有一种忍耐心、长远心。发心要发长远心,修行也要长远,不要修三天、五天,没有什么成就就退心了,那是不行的。今天我对王委员说:‘人说有善根,你才修行。没有善根,更应该修行!有善根才修行;没有善根就不修行,那你不修行,不栽培,善根始终是没有的。就因为没有,我们才要修;就因为有,我们更要修。我们再继续以往的这种功德,做将来无量的功德,我们要一天比一天精进,不要一天比一天懈怠。’各位!你们都是对世间法经验很多了,现在应该认识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再一天到晚烦烦恼恼、争争吵吵,做一些很愚痴的事情;我们应该都聪明一点,大家真正发菩提心,这是我对各位的希望。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以时寝息:就是到睡觉的时候。到睡觉的时候,你一定要睡觉,不要人家睡觉你去拜佛,人家拜佛你去睡觉。尤其在丛林里头,大众会下,必须要遵守大众的规矩。所以这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身得到一种的安乐,不要躺到床上,或者坐到自己的坐单上,就打妄想。心无动乱就是叫你不要打妄想。你打妄想会怎么样?就睡不著觉了。所以有的人说失眠,失眠的人没有其他的原因,就因为想东想西,往那儿一躺的时候,就陈谷乱芝麻都想起来,睡不著觉了。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睡眠始寤:前面以时寝息是睡了,若醒的时候是寤,就是睡醒了。郑武公生个儿子叫寤生。为什么叫寤生?因为他母亲刚睡醒,甚至于眼睛还没有太睁开,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生个小孩子,所以叫他寤生,也就是郑庄公。史书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因为这样,她就很讨厌这个儿子,说:‘这个儿子真不是好东西,我睡觉没醒呢,刚一睁眼睛,他就出来了。’



那么出家人,到醒的时候又要发愿了,所以说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一切的智慧和觉悟,周顾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十方法界都周顾了。



D3、总结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文殊菩萨又称了一声智首菩萨,佛子:你们各位佛的弟子。其实这个佛子就包括当时所有的菩萨。所以他就说若诸菩萨:假设你们各位有智慧的菩萨。如是用心:像前边所发的愿、这种行为,像这样来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就能得到一切殊胜、微妙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增长你的法身慧命,早得不退转于正等正觉。所以一切胜妙功德就是德无不备,行无不周,也就是成就佛果了。



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怎么叫胜妙功德呢?因为一切世间国王、大臣,和诸天、魔、梵、婆罗门、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诸天是一切的天王,魔是魔王,梵是大梵天王,沙门是比丘,婆罗门就是在印度修印度教这种清净行的。乾闼婆是玉帝那儿奏音乐的乐神;阿修罗等,就是一切无端正的阿修罗王和阿修罗民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有的声闻、缘觉,声闻和缘觉都是二乘人。‘所不能动’,你能得到这功德,就超过一切的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摇动你的思想、你的定力。这个不能动,就是你的定力已经超过他们,他们没有办法知道你。所谓‘初地不知二地,十地不知等觉’,因为你是菩萨,你这种境界高过一切的二乘人,所以二乘人的定力也就没有你这么深和厚了。



在这一次,回到台湾讲〈净行品〉,我自己很惭愧的。因为没有辩才,也没有什么学识,既没学过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后共十分钟。为什么这样?因为我的宗旨是要提拔青年人来做弘法的人才,我愿意培植佛教的新血,把佛教过去专制的习惯,独裁的这种行为改善了,要学民主国家自由平等的方法。我的志愿是要栽培佛教的新青年,这是我一点点的意思。所以各位不要著急,慢慢地听一听他们用英文说法,虽然他们讲的少,但所讲的都比我好。



编按(1)宣公上人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二日,率领早期两位三步一拜的美籍弟子恒具、恒由(他们为祈世界和平,于一九七三年由三藩市三步一拜至西雅图,创美国佛教史上第一次三步一拜的先例。)前往台湾、香港、泰国、印度、锡兰、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地弘法。今特恭录上二段文,让读者了解宣公上人当时讲经的情况。



编按(2)本书科判系根据华严经疏科文,但采取简要方式行之,以便读者易知易解。



心灯永明



师父道座:



此次炎武在台北皈依,仰仗师父示不可思议之法力,即座顿悟‘心灯永明’之义,又皈依后,心中悲念无端而生,一周之内不能忘怀,因有此念在心,其他欲念俱去。由此复悟悲能悯人,亦能制欲。更悟一般称观世音菩萨,均加上‘大慈大悲’四字,盖修持不但须存慈怀,亦须存悲念也。炎武拟今后即以‘心灯永明’四字,随时持诵,因一觉心有明灯,则善念俱备,诚如师父所语,已明心见性矣!拟即从此勤加修持,不知当否?倘蒙师父赐以数行予以开示,则大幸矣!



皈依时,师父升座说法之际,炎武当见师父时而现菩萨相,时而现大将军相,二相显现不已,法指亦屈伸不已,使炎武精诚凝聚,顿生心灯之悟,事后问诸大德,对师父法相显现,均无所识,惟炎武一人见之,亦云幸矣!



师父说法毕,在提示佛门弟子,须忍人所不能忍,让人之所不能让,即使受人打骂,亦须忍让之训诫后,问曰:‘有人骂师父,你们将如何?’武当时昧于己别识,答以‘以笑置之。’又问曰:‘有人要杀师父,你们将如何?’答以‘挺力而为。’意在替师父死。当以皈依时间太长,恐师父太累,未便另请开示。既退而思之,则觉所答非矣!因师父犹父母,闻人辱骂,以笑置之,未免忍让过份。似应晓之以理,晓之无效则拂袖而去,但不可与之对骂。又人欲杀师父,则应先以言词或力量出而卫护,卫护不成,则替师父死可也。炎武经检讨后,曾书一事以更正当时回答之误,贴于志莲精舍佛堂壁上,供诸大德参照。不知师父以为当否?



师父离台时,炎武机场送行,因以往见送师北,多行便礼,此次炎武亦昧然行之,以为是矣。及见臧广恩师兄行顶礼时,始知错误,遂急起补行顶礼。生礼之咎,实缘平时欠修,接触三宝机会太少,因而规矩欠谙,自己又粗心大意,有以致之。故当向师父顶礼后,不禁汗流浃背,惭觫不已!回至家中,又走于佛案之前,痛加自责!迄难忘怀。但不知师父能以慈悲之怀,悲此凡识之一昧否?事出仓猝皈依,错失不一,临当依依,不胜惭憾之至!专当敬叩



慈安并祝



恒谦、恒受、恒伯诸法师道福



凡徒李炎武叩上  



另敬书皈依时顿悟‘心灯永明’四字,

由航空挂号寄上敬请赐收存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3 0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