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67|回复: 11

问忍辱问禅定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现在讲一个例子,在梁武帝的时候,也就是达摩祖师到中国那时候,有个宝志禅师。宝志禅师是吃荤不吃斋的,每一顿要吃两只这么大的鸽子。厨子每天做两只鸽子给他送去,他吃得连骨头都不剩;这厨子就想:“大概这个鸽子是好吃吧!”这一天做好了,就偷着尝,把一只鸽子的翅膀给吃了;他以为这已经都剁碎了,自己先吃了一个翅膀,大约不要紧,志公禅师也不会知道。拿去,志公禅师一看,“你为什么偷着吃我这鸽子?”厨子说:“我没有吃啊!”“你没有吃?我吃给你看看!”志公禅师吃完,张口一吐,这两只鸽子从口里就又出来了;有一只鸽子飞了,另一只鸽子没有了一只膀子,就不能飞。志公禅师说:“你看它膀子那儿去了?如果你没有偷着吃,它膀子怎么会没有了?”厨子一看,喔!真奇怪!我都把它剁碎、炒熟了,怎么他吃了,会又变成鸽子呢?
由这一点,他知道志公禅师不是普通人,这真是大菩萨境界。这就叫“逆”,逆来示现。本来吃肉是不对的,但是他一口吃了煮熟的鸽子,又可以吐出一只活鸽子来。前一次,有个老人说:“吃肉能不能开悟?”我就说:“他若能一口吃个牛,再吐出一个牛来,那可以的!像志公禅师似的。”如果不能这个样子,那就一定堕地狱,一定要还报的;你吃它的肉,将来它也要吃你的肉,一点客气都没有的。
所以,自在戒就是自己愿意怎么样做,都自在、都对。有人就说,我也试一试!你若有神通才可以,没有神通,那可办不到的。
(九)随定戒。他就是做什么,一切时、一切处,都好像在定中似的。
(十)具足戒。怎么样才具足?他对戒波罗蜜无论怎么样子,都圆满、都是持戒的,怎么样做,他都持戒。你看他犯戒,但他是持戒的;这是菩萨的境界,我们一般人不能来比的。
这是持戒波罗蜜。持这种的具戒,威仪一点也不缺少,那种清净好像宝珠那么高贵。

I4 问忍辱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这是忍辱波罗蜜,修忍辱。
弥勒菩萨对文殊师利菩萨说,又见佛子,住忍辱力:我又看见有一类真正的佛子,他修忍辱的行门、忍辱波罗蜜。忍辱也要无念,你若能以到无念的程度上,也就是生忍,也就是法忍,也就是无生法忍。这位菩萨佛子,他专门修忍辱的行门;忍辱就对治什么呢?对治瞋恚的增上慢人。无论遇着什么境界,也不发火,就能忍。修行是要自己修行,不是叫人家修行。
今年暑假的时候,有人说:“这个人修忍辱,我可以不可以试验试验他,看看他够不够忍辱?”不要这样子!你不要试验人家,就只试验自己。自己试验试验自己:一切的境界来了,我是不是能忍?我是不是能不动心、不动念?无论顺境界,或者逆的境界来了,是不是能以处之泰然?处之泰然,就像没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很自然的,心境泰然,心里一点都不发火。
所以你切记:不要试验其他的人!修道的人,要试验自己,不要去试验其他的人;你若试验其他的人,那你就跑远了很多路。怎么样跑远很多路?譬如你到纽约去,你从这儿直接到纽约,或者坐巴士、或者坐火车,或者是用自己的车去,也一天、两天、三天就可以到。你这回不直接到纽约,你又到南方、又到北方,跑了很多路,然后才到纽约,那就耽误很多时间。
这个意思就是:你不试验人,你修行,你可以直接就成佛,很快了;你这一试验人家,你自己的功夫就耽误了!譬如,若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你这一试验人,或者就要经过九大阿僧祇劫。因为你把你自己的功夫忘了,你去试验人家去了!到什么程度,你可以试验人呢?到你有了神通,真能在空中现十八变,身上边出水、身下边出火,身下边出水、身上出火,水火济济,各不相妨碍。你真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再去试验人;如果你没有这种的神通,请你还先不要试验人。
增上慢人:就是骄傲的人;他见了什么人,也看不起,觉得自己是最第一,聪明第一、智慧第一、学问也第一,什么都是第一的。他没有说自己是愚痴第一、也没有觉得自己是愚痴第一;其实怎么样呢?增上慢就是骄傲,骄傲就是愚痴。愚痴才骄傲嘛!不是愚痴的人,就不会有骄傲,不会看不起人的。为什么?你看释迦牟尼佛,他是有智慧的人、还是愚痴的人?释迦牟尼佛是个有智慧的人,是个大觉者。大觉悟的人,他看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看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生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他不敢轻慢众生的。释迦牟尼佛既然是大智慧的大觉者,都没有骄傲;我们一个小小的凡夫,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又有什么值得自满的?所以,骄傲增上慢人,这正是愚痴第一;他对一切的人都傲慢。
恶骂捶打,皆悉能忍:忍辱,就是有人骂你,你也要忍着;有人打你,你也要忍着;恶骂和捶打,都能忍。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因为要来求佛道。你想要求佛道,就要没有脾气,不要发火,要修忍辱。

I5 问禅定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 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
又见菩萨:又看见一类的菩萨,离诸戏笑:诸,可以当“多”字讲,也可以当“一”字讲。这一切的戏笑,就是每一种的戏笑。戏,是游戏;笑,就是哈哈大笑。所以修道的菩萨,不能常常的笑,也不能常常的游戏;除非不做事,做事就做正事。也不能说不笑,应该笑的,才可以笑;不应该笑的,就不要笑。
离诸戏笑,是离五盖之一。五盖,就是五种覆盖众生的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哪五种呢?贪盖、瞋盖、睡眠盖、掉悔盖、痴盖。盖,就是遮盖、盖上。这一杯茶有个盖子,把它盖上,它就不动了,保持它热的时间久一点。这种盖,盖覆自性。这里“离诸戏笑”,就离掉悔的盖。什么是掉悔?这个人做事反反覆覆的,没有一定;想要这么做、又不这么做,不这么做、又想要这么做。自己也没有主意、没有主宰;做了又悔,悔了又要做,这叫掉悔、掉悔盖。修道的人,不能随便乱笑;应该笑的才笑,不应该笑的不能笑,不能一天到晚“呵呵呵──”的。
及痴眷属:痴,是愚痴;愚痴的眷属。什么最愚痴?不学佛法,是最愚痴的。因为他不学佛法,就一天比一天愚痴;愚痴到了极点,就跑到畜生里头去了!所以要离开愚痴的眷属。
这一句偈颂,就是要离瞋盖。盖,就是遮盖,好像做饭,有这个锅盖,盖上了。瞋,就瞋恨;你瞋恨,把你自性就遮盖着了。前面那个掉悔的盖,令你没有真正的智慧了,所以就叫掉悔的盖;这一句“离痴眷属”,就叫离开你的瞋盖。为什么呢?你发脾气,为什么发脾气?你脾气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无明那儿来的。无明是什么?就是愚痴!你不明白?不明白,不是愚痴是什么?所以离痴眷属,就是离开瞋的盖。为什么你有瞋恨?为什么你有脾气,就因为你根本的愚痴,本来你就愚痴了。记得啊!无论哪一个人,他再聪明,一发脾气,什么都不顾了!就把聪明没有了,聪明就遮盖着了!所以离痴眷属,就叫离瞋恨的盖。
亲近智者: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离开愚痴的眷属,亲近有智慧的人。亲近有智慧的人,这就离痴盖;因为你接近有智慧的人,久而久之,你就没有愚痴了!为什么?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是红色;赤,也是红色。你和红色的东西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变成红色了,这叫近朱者赤。你若接近写字的墨,接近长了,就会变成黑色的,这叫近墨者黑。也就是说,你有智慧的人,就愿意接近有智慧的人;甚至你没有智慧,你若能接近有智慧的人,你也就会有智慧了。所以要亲近有学问的人、亲近有道德的人、亲近有智慧的人;你接近有智慧的人,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
你看哪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天到晚也不发脾气;你接近他,你就想要发脾气,也没有地方去发。刚想发脾气,“他都没有脾气,我也不要发脾气了!”所以有这么一句俗语说:“善一伙,恶一群,什么人就找什么人。”
我们现在在这讲堂里边的人,都想要研究佛法,这就叫亲近智者。在美国这儿,很少很少真正讲佛法的,你就是各处去找一找,哪一个佛教团体,也没有天天来讲佛法的;就是我们佛教讲堂,天天来讲佛法。天天讲佛法,这就是亲近智者;所以到佛教讲堂,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的。有的人到这个地方,坐很少的时间就跑了──他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甚至于一到这个佛教讲堂里来,他心惊胆颤的;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业障太重了。
一心除乱:这也是除盖。除哪一种盖呢?除贪盖。你要是不贪了,心里就不会乱的;你一有贪心,心里就乱、就不清楚了;心里不清楚,就做一些个糊涂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6-8-2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的心经全文及其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佛教界认为,心经是有法力的,可以消除业障,启迪智慧,给每个持有心经的人带来莫大的好处。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准确的心经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波罗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这里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在去世后(火化)遗留于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形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原文地址http://ptx.huaien.com/98/20567.htm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1: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不是读懂的。是菩萨亲证实相般若,证得自性空。诸法皆空。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1: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1-16 06: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3-24 11: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9-23 16: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1-17 16: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15: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7-10 0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0-2 10: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15: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