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3|回复: 8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法眼今参——宗门诚信法则十要 原创 2016-07-27 北海禅院禅修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明贤法师:法眼今参——宗门诚信法则十要原创 2016-07-27 北海禅院禅修营[url=]北海禅院[/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核心提示


**以无我为行为准则,以无我为观念准则,以无我为情绪准则,以无我为论议准则,以无我为人格美丑准则,以无我为是非判断准则。“全盘接受,绝对负责”,乃是擎持世俗纲领、握持胜义正途的随许世俗第一计!


2015年8月7日下午明贤法师开示于青海湖祥和菩提塔

**我们先前学过宗门见性二十要,今天要学另一个法要——宗门诚信法则十要。“宗门见性二十要”都只是谈宗门明心见性的关键点,而“诚信十要”是在生活的行为处事中,谈为人处世为核心的,我们把它称作处众的诚信法则十要。


**一、(行为)敏锐体察需要,轻巧助人解难。


**第一条,谈行为。一涉及到行为,肯定与处众有关,比如如何与大众相处,如何跟人打交道,见了面说话该是怎样的姿态。行为上第一条是“敏锐体察需要,轻巧助人解难”。


**以个人为核心,以自我为首要的利益选择容易导致一种极端的功利主义——什么都以我为第一,以我为至上。有时候我们不思考人生大义,会觉得这样的选择很实用,现代社会把这称为“现实”。


**现实的功利主义在社会上存在,自古以来都有对这种选择的评判。但凡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变得相对高明,文明程度高的都会对这个问题有所反思。


**当代社会因为价值观急剧变化,社会发展节奏太快,对各类价值观的验证有待时日,那么就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是黄金有时候在粪土里,粪土有时候也混在黄金里。


**这样对于价值选择就无所谓优劣,于是有时候极端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也会占据一个高峰期,这都正常,历史上频繁发生这样的事。


**但最后历史潮流的洗练所剩下的还是道统。所以,明代契嵩禅师说:“尊莫尊乎道,贵莫贵乎德。”我们在比较实用的道德行为法则中去繁抽简,把特别务实、马上用起来的细节提炼出来,提炼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字数不多,行为的指示性非常明确——敏锐体察需要,轻巧助人解难。


**你是这样的吗?体察别人需要的时候是敏锐的。可能多数时候,不少人体察别人需要的时候是麻木的,或者从小到大,甚至于从大到老都没有好好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多半只是在考虑自己的需要。


**这不行啊!这不符合伦理的规范。梁漱溟先生说,“伦理”二字的基本含义,就是凡事替他人着想,凡事以他人为主,凡事以他人为先。这个基本含义包括了一种基本要求——体察别人需要的时候要敏锐,不要心思只是用在体察自己的需要上,麻木于他人的需要,这就反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提出需要轻巧助人解难。助人解难不是擂鼓助威的,不是把事情闹得很大,帮人做了就做了,悄无声息地把事情做完,帮助人帮助完了,也就不再要求什么了。


**二、(参学)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处众诚信法则的第二条是参学。


**说起参学,当代跟以前谈参学的法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见月律师参学,为了求取戒法,行程近数万公里,终成一代律祖。(他)一路上真可谓风餐露宿,翻了多大的山,过了多大的河,也都只是身无分文。


**关键是,他是以居家者身份直接去参学的,不是出家人,还没有受戒。因为,依普通人的身份去乞讨,要求别人帮助,会有很多人唾弃你,很难。但他师父就这样要求他。


**结果,见月律师从贵州出发,一直走到内地,一路山山水水,经历多少困难,最后他成就了。


**所以,参学的法则,我们说“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参学这件事,要有更加高远的追求。为了求一个戒,为了求一个法,不远万里,舍生忘死,这是先人们的努力。


**当代要说去参学是相对容易的。可是,佛法往往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求来的,而是就在身边的,别人授给自己的,别人求着自己授下的——这样的佛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没有师道,没有师道的庄严,所求到的法也不解决问题。


**见月律师当年在参学的时候,带着同伴,每天不管路走了多远,脚打了多少血泡,受了多少伤,一到傍晚能够歇下来的时候,路边也好、山上岩石上也好,雪堆里也好,一定要展开经卷,两个人互相做伴,开始做功课,一天也没有停过。我们想想,步行一整天,到天黑的时候饥肠辘辘,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坐下来的第一件事情是阅读高僧的传记,阅读经典。


**所以,在参学的过程中,一是要有文化追求,再者是要有好的同伴。要来做参学这件事的高级的选择。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父母使我们诞生到这个世界,可是成全我们的志向、理想和各种道业的往往是朋友。所以,亲附在善友的身边,如同在雾露中行走一样,虽然不打湿衣服,但时时都有滋润。


**参学中,除了师长的被绝对需要的地位以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同伴、同参道友。有道友彼此之间的相互提携,参学就会有保障。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择法)立誓护持大乘正法,远离麻木于谤破佛戒善知识行为之士,远离麻木于外道邪见恶趣味行为之人。


**处众诚信法则的第三条是关于择法(择是“选择”的“择”)对于法门要有鉴别和选择能力。立誓护持大乘正法,远离麻木于谤惑佛戒善知识行为之士,远离麻木于外道邪见恶趣味行为之人。这是一个关键的事情。


**我们之前说,禅门弟子对于大乘禅法必须要有起码的了解。不少人在法门中,但不参学法门义,也不修行法门的法,这样其实就逐渐名实相离,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参学方向。


**所以,禅门的处众诚信法则里要有这么一条:立誓护持大乘正法。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愿,要发宏愿来护持大乘佛教的正法,未来进行弘扬。


**当然,要远离于谤惑佛戒善知识的行为,要远离那样的人。我们如果还常常与动不动就谤佛、谤戒、破戒、毁法的这类人在一起,那就真的是明暗不分,是非不分,好歹不分,对自己的参学前程还有什么注意呢?


**还要远离麻木于外道邪见恶趣味行为之人。对于外道邪见的各种恶俗趣味和有这样的行为的人是个麻木的状态,那么我们学习正法的辨识能力到哪里去了?往往麻木于各种恶俗、外道恶趣的行为,也就自然麻木于毁谤善知识的行为,也就是非不分了。


**那对于什么敏感呢?相反,可能对于正信正行,对于有心求道、有大志愿和行动的人,我们反倒敏感了。为什么敏感呢?因为他的道德修为变得积极,彰显我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开始产生反感。


**这就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亲近善法,就会渐渐习惯于恶法,不亲近正法,就自然习惯于非法,一样的道理。


**所以择法这件事,当然首先要立誓护持大乘正法,远离麻木于谤惑佛戒善知识行为之士,远离麻木于外道邪见恶趣味行为之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趣味)以宗教热忱走群众路线,以二谛智慧破除二律背反魔咒,告别二分法思维一切向道上会,以道念彻底转情念。


**关于趣味的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什么是二律背反魔咒?我们刚刚有了一点信仰,就开始诞生一堆与之相伴的信仰的傲慢。


**我们刚刚有了一点道德修为,马上诞生一个道德的绑架。我如果能做到过了中午不吃饭,你要吃饭我就对你有烦恼,我心里特别不愉快,看到你吃饭,我心里就觉得不安,我得教育你,让你也不吃。如果是我能放生,你工作忙没时间放生,我得教育你,必须去放生,你要是不去放生,我心里不安,我不能放下你不管,我必须要教会,让你也跟我一样,那才放心。如果我每天打坐一个小时,你哪天没打坐,那我就一定要争取让你每天也坐一个小时。


**我们有热忱来帮助他人进行修行,这是好事,但如果我们的这热忱变成了一种热忱的绑架行为,这就称为“二律背反”。


**当我们有信仰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信仰的傲慢;我们知道道德标准、知道戒律标准了以后,就睁开眼睛,到处去发现有谁没有守戒,有谁破戒;我们知道了“十善”了以后,就到处去发现谁没有做一善、谁没有完成那个善——变成了一个严肃的去检点他人的趣味。


**这个趣味一旦形成,对于我们的行为非常不利。修行人最重要的是惭愧意识,惭愧心是一个善心所,无惭无愧是一个恶心所。如果道德绑架、信仰傲慢形成,就会迅速地形成无惭无愧心。当自己在向别人提出道德要求的时候,事实上是只管好了别人就可以,不用管好自己,反过来推出一个道理就是,只要管不住自己就要去管别人。


**最后就会变成这种二律背反的魔咒,深着其中,人会变得很分裂,会渐渐地把自己身上完成不了的道德修为的理想凌驾在别人头上,让别人去完成。


**二律背反实际的特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知道道德要求是什么,也知道信仰的高级的水平的修养是什么,但那都是要求别人的。自己所理解的道德修养的水准越高,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越恶劣,甚至还把自己表现出来的这种恶劣的东西,贴上道德的标签,包装一个比较好看的外壳。


**这种二律背反魔咒似乎是一个规律,西方的宗教家曾经对这种问题做过总结:人在修养自我的时候,往往把自己的修养标准降低,把对他人的修养要求提高,基本上管不住自己就管别人。因为管不住自己,所以管别人;因为管不住自己,所以必须管别人;管住了别人,也就没有人来管自己,所以能够让自己更加没人管,这就变成了一种江湖规则。


**这种二律背反的问题在我们修学的过程当中是一种比较恶俗的趣味。社会上有很多网络论坛,还有微博微信平台上有不少的人在倡言道德文章,可是在个人方面却又显得特别软弱,特别无力。这种上下分离的问题,多半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二谛”的问题。


**龙树菩萨提出了“二谛”的道理,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世间的真理和胜义的真理。把高远的信仰以及道德要求作为胜义谛的真理,胜义谛的真理是放在高处作为理想来进行追求的。它可以作为决定之趣,但一定不能作为一个俗人的标签,所明确地把它划分了开来。世俗谛、世间真理的部分作为向上修行的基础。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心目中有着高远的追求,但是也有足够谦卑的意识明白自己的水平在哪里。不用道德标签贴自己,而是用务实的方式知道自己的弱点,但是也能明白内心里所深藏的高远理想。简单说,就是有了世俗的阶梯,才能登上正法的高楼。


**如果能具备这样的意识,那就自然能够排除二分法。二分法是笼统道德要求和个人水准的界限。笼统了,已经不分层次了,对于人的判断多半也只有好人和坏人,非此即彼,拒绝人的中间层次,不肯客观地来看待人的多样性、多面性,当然也就把很多重要的人的特质给忽略了,会有一些不人性的问题。这种趣味是不能在处众中获得大众诚信方面认可的,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烦恼,非常严重的大众的误解。

**


**五、(取舍)脱离“无理实践”而以理念指引方法,解除对有为的主动的盲目依赖,消除对无为的放下的过份不放心!


**第五条是关于取舍。脱离无理实践,而以理念指引方法,解除对有为的主动的盲目依赖,消除对无为的放下的过分不放心。


**我们把这个问题确立成一种法则。如果单纯地从话语、理论上讲,对有为的主动过分依赖,对无为的放下过分不放心,是当代社会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人们一旦脱离了道,那就只能在物化的道路上狂奔,也只能拼命地去依赖有为的主动。虽然盲目,也只能向前冲了。


**因为对于无为的功用和价值不能确认,所以对无为的放下更加不放心。


**在取舍的方面,第五条要求我们脱离无理实践,而以理念来指引方法。修行的事不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最好能够有一个理念的背景,所谓思想界的需要就在这里。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性的确认,像这样再去修行用功就是系统的,精确的。


**而不是把修行这件事当成一个消遣式的体验,要把修行这件事作为一种认真和严谨的事业去做。甚至它、还不只是一个普通的事业,它还是决定我们未来生死之际是苦是乐的决定性的工作。


**生死最大的问题就是苦,如果这种苦的问题,我们能够认真、有步骤地去完成、去做,那必然是一个合理的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观念)内外法皆如幻,但应数数研判确认——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要有这样一种观念:内外的所有事物,它们的本质是如幻、不真实的一种存在。这种不真实的存在,需要我们从意识方面再三地去确证。


那么如何使用有为心来得到无为之用呢?虽然是如幻的,但我们现在的用心多半是有为的用心。有一个善巧的入口,就是你要认识到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内外”的问题往往延伸成为“自他”的问题。我们不认为外在跟自己有关,实际上就变成了自己与他人或与环境无关,就把内外相隔离,把自他相割裂。这种问题最大的麻烦是把自己和世界相割裂。


“一人一世界”,是说你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其作者是你自己。如果把关系割裂了,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它的作者不是自己。你世界的作者不是你,彼此就没有关联性,那就纯粹堕入到绝对物化的环境里面,对于我们的修为观点来说那是绝对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确认世间是真实有的,那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它跟你是没有关系的。


世界跟自己的关系,怎样才能建立?只能是从我们更加深一层的心灵的领域,精神领域,心地的领域,甚至更深层的如来藏的领域,来建立这种关联。


建这种关联立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入口法则,就是你要理解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内外关系如果使得自己跟世界的距离拉近,就是正见。这就是“自己不抛弃世界,世界也不抛弃自己”的观念上的决定。


多数人的烦恼、绝望,甚至于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愤怒、极端行为,多数时候是因为忘记了一个根本性的真理:你的世界你要担当,因为你的世界是你自己造的。


如果是自己造的,有什么可能去逃避它?这一辈子逃避了,下辈子还在;下辈子逃避了,再下辈子还在。因为因缘业力就是如此的。所以,内外法皆如幻,但应数数研判确认——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我们有时候用所知障、所知、用我执,用俱生我执的佛教名相来谈这个道理。其实不用那么深邃的佛教名相来说这个道理,话也能说明白,你也能懂。其实蛮简单,就是“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把这个话作为一种观念性的定义,把它作为决定性的观念上的认知,是可以的。


七、(公务)先完成任务、再思考意义——公务当前原则只一个:说生姜是树上长的就是树上长的、让鞋子倒穿就倒穿。上等人,办事不想事(心中无事);中等人,办事也想事(心中有事);下等人,不办事想事(只有心事)故!


第七条,谈公务。


我们具备了以上的行为、参学、择法、趣味、取舍、观念,那么面对自己在大众、在集体中,对于公务的处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思维呢?先完成任务,再思考意义。


我们绝大多数人,是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很多;是做的很少,想的太多。事实上,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只要人生在世,公务的当前原则,“诚信处众法则”里只有一个:说生姜是树上长的,就是树上长的;让鞋子倒着穿,就倒着穿。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不是“愚民政策”呢?不是。有时候,我们简单办事,反倒聪明,复杂办事,反倒变得不聪明了。


所谓上等人,办事不想事,因为心中无事;中等人,办事也想事,因为心中有事;下等人不办事想事,只有心事!这样一来,那么还有什么事是不跟烦恼相牵扯的呢?


有很多时候,我们怕浪费,怕担责,怕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多余的,怕自己的“英雄形象”在办事情的过程中变成了傀儡,让自己的出彩的形象变成了献丑,所以顾忌重重。顾得太多,事情就做得太少。


所以在公务方面,我们提出一种对治的新观念,就是先完成任务,再思考意义,做了再说。禅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不要有犹豫,放下活,做了再说。这是第七条。公务方面,先完成任务,再思考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生活)清晨稳定早餐,终生不换电话——夜有积食、晨朝不化、规律混乱、作息失常。联系方式、朝更夕改、生性边癖多变、诚信失其所据……看似无关伦常大体,皆易错失为人根本,一众清净和合,二事至关紧要。


**第八条讲生活的方面,也是两句话。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是也牵连到很多的关系。生活是:清晨稳定早餐,终身不换电话。是不是个笑话?可以回头自己看一看,我们都有电话,我们的电话是不是经常会改?生活当中,我们早晨是不是起不来,晚上要忙活,早晨的早餐就吃不上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但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要求,甚至于很多人可能根本做不到。


**“夜有积食,晨朝不化,规律混乱,作息失常”,这种问题就导致了,看起来是一个小的要求,但事实上要真做到,自己的生活效率、生活秩序,就会迅速地回归。


**好多时候就像“强迫症”一样,可能不少人为了晚上多因循一下,弄得早晨不能起来,不能稳定吃早餐,使得规律混乱,作息逐渐失常。


**“强迫症”有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就是特别想起来起不来,特别想睡却不愿意去睡。这样生活规律在被动地进行调整。如果调整到了早餐不能稳定,午餐又过量,晚餐还不够,还要多吃。所以,夜有积食,晨朝就不化,规律自然就越来越乱了。


**吃饭的规律跟我们平时生活的工作效率密切相关。早年的佛经翻译,把人类的饮食称为“抟食”,后来义净三藏法师把“抟食”改成了“段食”。


**“抟食”是用手捏着饭吃,现在去印度还知道,一个盘或是一片芭蕉叶子,上面用咖喱和了饭,用手捏着吃,现在还是这样。现在到印度去,对印度人的生活还得用“抟食”这个词。


**义净三藏法师用了“段食”,因为中国人根本不用手去抓饭。“段食”的“段”字是根本规律,分段分段吃,早上吃了,中午还要吃一遍,中午吃了,晚上还要吃。有人说唐代吃饭只有早上和中午,有人说现代吃饭只有中午和晚上,基本上早饭没有人吃了。还有人说基本上只有晚餐,因为一觉能睡过中午。要谈工作规律,那就更加成为问题了。


**其实,早晨是我们的头脑思想最清晰的一个阶段。休整了一个晚上,最有序化的时间段,就是早晨和上午。


**早晨最有序化的这段时间我们无法工作,吃过了午饭又特别昏沉,又有很长时间不能工作,到了接近傍晚的时候,好像才渐渐恢复到工作状态,可是吃晚餐的时候又到了,下班的时候又到了。再就到晚上去熬呗。


**这晚上一熬,越来越有劲,越到深夜,人的工作精力越旺盛,熬到了两三点还不想睡,四点睡了。然后什么时候天亮都不知道,或者是过中午,或者是不过中午才能起床。


**如此因循,我们百灵鸟式的生活,统统变成夜猫子式的生活,没有正常地把一件事做好的规律,这是很不稳定的。所以在生活上,我们提出清晨稳定的早餐。


**至于电话,它的大背景就是联系方式,我们给予跟自己有关的这些朋友、道友、社会关系一种什么样的观感?


**多数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人在一块儿当面相处时,才会给别人以印象,给别人以观感,让别人以此作为依据来判断自己是个什么人。可现代社会情况都变了,因为资讯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于人的判断,事实上悄然地从在一起生活过渡到了资讯联络方式的微妙转变。资讯方式如何改变,他就怎么看你这个人。


**就像微信的朋友圈,你不要小看,轻易地拉几个进去,拉几个出来。事实上,几十年的朋友,一下子得罪了也是因为这个。或者刚刚认识的人一下印象很好,准备以后长交下去,也就是因为这个。


**至于电话号码,那更是这样。如果电话这种随时能联络到你的根本方式经常改变,那么会让大家觉得你这段时间有事,或者有问题,或者我不能接触你了,或者你这个人已经变了,或者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人了。如果朝更夕改,那么生性方面会让人觉得边僻多变,诚信失其所据。因此电话不是一件小事。


**当然这里提到电话,并不只是谈电话,谈的是诚信法则。诚信法则里,电话是人际之间主要的交流工具,不通过电话,你的朋友怎么找你?中国的十几亿人人山人海,如果电话断绝了,你的朋友地位就会被别人取代掉,别人就是他的朋友,跟你就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这种关联性也就彻底地被打散了。


**所以,电话的问题看似无关伦常大体,但是特别容易错失为人的根本。因此,我们一众清净和合,这两件事至关重要:清晨稳定早餐,终生不换电话。


**甚至于我们在一个团队中,我们的电话是被多方了解、被公众会议决定之后,我们固定的一个电话,哪怕是人的岗位的不同电话,这个电话也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这是一个团体形象,是一个团队的大众观感。所以,在生活方面,对个人也有要求,就是:清晨稳定早餐,终生不换电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荣誉)融入差龄共处,私我化入大家——以无我为行为准则,以无我为观念准则,以无我为情绪准则,以无我为论议准则,以无我为人格美丑准则,以无我为是非判断准则。


**“差龄共处”是说,你要能跟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我们看一看自己的朋友和道友,是不是都只是你这个年龄段的?年龄大的人,你觉得他过气了,年龄小的人你觉得他不好玩;修行人里也是这样的,年龄大的人,你觉得他老教训我,年龄小的人不屑于教训他。


**这样我们处众的宽容度就非常狭窄,只能够容许与自己相近的,自己的朋友圈就会越划越小。其实朋友圈并不是为了交朋友,它是大众共处的过程中的一种心态,或者说人的一种度量。


**关于差龄共处的问题,我知道两个例子:佛教的佛学院所招的学生跟社会上所招的学生不一样。社会上所招的学生,基本上年龄都是一样的,一个班四五十个人,大家二十岁都是二十岁,大不了超过一岁,有二十一的,或者有十九的、十九岁半的,就是这个样子。这五六十个人没有多大的差异。


**可是你知道佛教的学院里,一个佛学班的学生生源层次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是本科班,因为刚刚出家一两年,都是要受佛法教育的,要重新塑造知识结构,那怎么办?可能左边桌子上坐的是一位刚刚辞职进入佛门的博士后,右边是一位小学五年级刚刚毕业,被爸妈送来出家的人。


**就是这样,他们同在一个课堂里上课,一开始会别扭,会觉得:我这么大,你这么小;我懂得这么多,你懂得这么少;我这么有思想,你这么没文化……会有特别特别多的想法。那往往这样的班级共处一段时间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事实上正法的教育是水涨船高的。你如果是一个天生水平很高,悟性很高的人,你所得到的进展会更大,水平低的人也会得到低的成长,这都没有关系。为什么人不能共处呢?其实不能共处,就造成了人对于社会的一种畸形心态。


**当学生是很危险的,我这里要提一句,为什么说危险呢?因为你不了解社会。其实社会在什么层面上才能够常年年都是同龄人相处?我从出家以来跟同龄人相处的绝无仅有,基本上要么是老人,要么是你们小的,要么是大一点点、小一点点,完全是同龄人相处的极少。所以对于社会的理解就完全不同。因为你只要走出学校门,就没有这种事。


**哪一个团队都是年龄旗鼓相当的人,你们一块玩?你放学回到家,爸妈跟你同样年龄吗?爷爷奶奶,还有你的侄儿、侄女,他们事实上都跟我们隔越了很远的年龄段,可是我们就会有一种天然的成见,在学校里就习惯,回到家里就不习惯。


**事实上,不是我们在选择学校,而是我们被家庭抛弃了,从社会上讲,我们也被社会抛弃了。任何一个社会团体,事实上都不可能完全是同龄人。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军队,军队也会有一点隔越,你的军官总不可能跟你一样大,比如你前面的战斗英雄跟后面的人年龄也不一样大。


**所以,多半的社会形态都是差龄共处的,那才是正常的社会。我们如果只能适应于同龄共处,这样就有一个先天的排除心态:不是我们去排除其他的群体,而是我们会被他们排除。


**我记得有几位受过很好教育的道友到寺院。我问他:“学校的生活出来了,会不会不习惯?”他说:“没事,我就是一个老人,我特别喜欢照顾老和尚。他们一生病,我就很高兴,因为生病要我照顾,我可以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一年、两年、三年。”


**我后来思考这件事情,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在学校里生活久了,事实上渐渐地不能够去了解社会,已经没有接纳社会的基本能力。这很危险!


**如果是老人,我们会觉得他的思想迟钝;小孩子会觉得他幼稚;同龄人能够激发自己思想火花的,一定要在你未来的事业中常常陪伴着你,但那是不可能的。


**成家立业以后,你很快就会有男女双方的长辈要相处,很快有孩子要相处;跟其他的家庭交往,也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里你就会显得特别迟钝。这个迟钝不见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多元的接触,才会使我们对于社会的了解是正常的。了解(得)不正常,就会使得私自的“我”很难融入进任何一个大家庭。社会的大家庭融入不进去,朋友的家庭融入不进去,其他的家庭也融入不进去。


**我们佛弟子本应是“无我”的,为什么有很多地方,“我”太大,门缝都挤不进去呢?不能差龄共处,就意味着“私我”膨大,意味着自私心态不能得到改良。


**所以,我们要以“无我”为原则,以“无我”为观念准则,甚至以“无我”为情绪原则。当我们的情绪很激烈的时候,“无我”就是解药。也甚至于要以“无我”为论议的原则:你在辩论是非的时候,如果不是以“无我”为原则,“我见”太重,这是外道法。


**以“无我”为人格美丑之准则。过分地强调我执着,在人格美丑方面不是一个很高明的准则。以“无我”为是非的判断准则,是谈荣誉的问题。我们用这样两句话来谈:“融入差龄共处,私我化入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气象)识轻重知进退,养谦厚固静气——何以立命,何以安身?“全盘接受,绝对负责”,乃是擎持世俗纲领、握持胜义正途的随许世俗第一计!


**识轻重知进退,养谦厚固静气,这是谈人的气象。能够识得轻重,能够知道进退,能够涵养谦厚之德,能够稳固那股静气。何以立命?何以安身?这里要谈的是“全盘接受,绝对负责”。全盘接受,绝对负责,是擎持世俗的纲领,握持胜义正途的随许世俗的第一计。”这里自然而然我们会识轻重,知进退,养谦厚,固静气。这是处众诚信法则的第十条。


**以上这十条,条条都事关我们如何去处众。第一条是行为法则,第二是参学法则,第三是择法法则,第四是趣味法则,第五是取舍法则,第六是观念法则,第七是公务法则,第八是生活法则,第九是荣誉法则,第十是气象法则。


**其实每一条背后都有一个很庞大的构架,但是我们只能提出小小的一点。我们希望能够以四两来拨千斤,能够因一发而动全身,用最简单的、最为轻描淡写的入手方式调动我们后面所积累的庞大业习、生活惯性、知识惯性,还有习气的惯性。


**要去调整这些方面的惯性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这十条都分别会以轻描淡写的方式点到,会触及到它。所以慢慢来。


**这十条,就说到这里。






北海禅院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0: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