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6|回复: 5

[学佛文档] [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卷下注解《西方发愿文》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西方发愿文》注
《西方发愿文注》叙
  或有问于余曰:诸经所载《净土文》总有三篇,其间词致咸可宗尚,而师独于云栖所作极口赞叹。又其文义不为难解,云栖略注已自显然,而师复为之注释者何也?
  余曰:余文虽可宗尚,而词义未周,独此愿文义周词备,请申言之。此一愿文,大章有六:一曰发菩提心,二曰忏悔三障,三曰立四弘誓,四曰求生净土,五曰回入娑婆,六曰总申回向。如此六章,始终备足。何者?盖念佛法门,菩提最要,大心不发,净土难期,故首之以发菩提心。心志虽立,惑业尚缠,果报一来,何从得免?故继之以忏悔三障。烦惑既净,业累都蠲,弘誓不坚,修行易退,故申之以四弘誓愿。心愿并发,惑业双销,则三昧可成,九莲易往,故要之以求生净土。但期自利,是名小乘,普愿利他,方名大士,故次之以回入娑婆。自他、因果、事理俱圆,故以总申回向终焉。此之六法,一不可缺。缺一则为人天小果,缺二则受三途恶报,缺三则懈怠易生,缺四则轮回难免,缺五则声闻独善,缺六则因果非圆。余《净土文》,但有求生之愿,而无回入之文,发心、立誓既未彰明,忏悔、回向亦无陈述,故言词义未周也。
  然此愿文,云栖虽解,一往但明大意,其中理致则蕴而未发,初心钝根尚难开解。是以不惮繁文,复为注释。盖此法门属于圆教,不明圆理,岂是圆人?苟非圆人,则安发圆愿,安修圆行耶?故此注文,言四弘则必归无作,言回向则举必具三,无事而非即理,有愿皆从称性。又恐末世行人少谙教义,故诸名相不敢备述。但取其意,变换其文,只逗初机,敢闻宿学?其有因此少文,略通片义,然后而求大乘经典、诸祖著述,方知菩萨修行法门,诸佛成道因果,无不在是,又岂别有一法出于愿文之外者哉?余之所以赞叹而注释者以此。
  问者唯唯而退。余因遂理前言而为之叙。
  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嘉平月之既望,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书于海南蛟门之海云精舍。




西方发愿文注
云栖莲池大师 作
后学沙弥实贤 注

  △初、题目
  △二、入文
   △初、归命请加
   △二、发愿回向
    △初、发愿
     △初、自利
      ○初、发心持名
      ○二、忏悔三障
      ○三、发愿
        初、总愿
        二、别愿
         初、求佛护念
         二、正发愿
          初、现生愿
          二、临终愿
          三、往生
     △二、利他
     △三、总结二愿
    △二、回向

  △释此愿文大分为二:初题目、二入文。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
  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
  问:只一西方,何分四土?又只是一佛,何有三身?得无割裂分张耶?
  答:如只是一月,而有光、影不同。又如只是一镜,而有影像、光明不同。何曾割裂光、影,分张镜、像耶?法身如月,报身如光,化身如影。寂光如镜体,实报如镜光,方便、同居如镜影像。在佛则唯一法性身、寂光土,为众生故现起二身,应下三土。为十地、三十心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十心)现圆满报身,居实报土。为声闻菩萨现胜劣二身,居方便土。为凡夫初发心菩萨现劣应身,居同居土。(此中身土被机,只约圆教一往而论。若具明四教,其相千差,恐烦不引。)
  问:此之四土,为同一处,为各异耶?
  答:亦同亦异。同则譬如一水,天、人、鱼、鬼四见差别。异则各各境界,所处不同。然上能知下,下不知上。应化亦尔(菩萨能应同居、方便。声闻能应同居。凡夫但在同居,不能诣上。故云亦尔)。
  弥陀究竟三身,圣众分得三身,凡夫但有理具而无事用。此之身土,但约机见差别,故有不同。实则依正不二,体用无差,故曰圆融一体也。
  自利则现生断惑,后世往生。利他亦尔。又言“发”者,以激动为义。“愿”者,以希求为义。激动则如箭离弦,势不中止。希求则如好美色,如谋重利。乃有始焉发愿往生,少焉退惰者,此非“发”也。又有口谈净土,心恋娑婆者,亦非“愿”也。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行则专事持名,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希求,定非好乐。希求不念佛,岂是希求?好乐、希求、念佛,而不往生者,未之有也。
  问:有人于此,亦好亦求亦念,但世间心重,贪恋尘劳,得往生否?
  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虽重,自然渐渐轻微,亦当往生。如舍银取金,舍鱼取熊掌,则亦何难之有?第恐愿力不敌爱力,佛念不胜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
  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以专求彼国,不愿余方。又彼土中依报、正报,超过十方,诸佛所赞。不唯凡夫愿往,菩萨亦然。不唯此方愿往,余方皆然。既无八难、三途,亦无三毒、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大士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弥陀经》中,释迦如来苦口叮咛,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也。
  又问:祖师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由是而言,则愚人只好念佛,智者固宜参禅。若概劝往生,恐违祖意,非通论也。
  答:若言往生是愚,则从上诸祖、莲社高贤,乃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亦皆愚耶?亦不知心耶?当知尽理而言,唯佛一人称为智者,余皆是愚。若就事论,乃有千差,谈何容易。呜呼!祖师破人执有,故发此言。今汝执空,因药致病,不知有病易遣,空病难除,天下至愚,非汝而谁?
  又问:古有发愿来生生逢中国,长遇明师,正信出家,童真入道者,此复云何?
  答:在昔像教方隆,人根尚利,明师易得,入道非难。纵现世未明,来生可望,故发此愿也。今则不然,佛法愈衰,人根愈钝。邪多正少,退易进难。内障外魔,无人不具。明师善友,希世难逢。但见出家满地,未闻得道何人。累劫未成,后生宁致?青公、喆老,败辙昭然。《大集》悬记,可为诚证(《大集经》云:“后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乃有不知利害,妄效古人,仍发此愿者,过矣。且言中国,则孰如安养?言明师,则孰愈弥陀?言出家,则孰若横超三界?言入道,则孰若华开见佛,悟无生忍?不是之愿而愿娑婆,我信是人诚为愚执。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念,亦能见佛。纵十恶罪人,佛亦不弃。况十善凡夫,一生发愿念佛,而不得往生乎?且一称洪名,灭罪八十亿劫,何疑业重。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何虑福轻。但办信心,决不相赚。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远超他土?
  答:西方净土,是仗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故虽远而易届。兜率内院,要赖行人定力方得上升,故虽近而难生。苟无禅定,是无翅欲飞,求升反坠矣。且彼天欲乐,初心尚迷,西域三人可为殷鉴。(《西域记》云:无著、世亲、师子觉兄弟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佛,约以先去上生,必来相报。后师子觉先逝,杳无消息。世亲继殁,复隔一年,方来报语。无著问曰:“生兜率否?”答曰:“已生,亲见弥勒。”又问:“师子觉何在?”答曰:“彼生外院,耽著欲乐,不见菩萨,是以不来相报。”故知小菩萨尚尔,何况凡夫,安可不知利害?)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菩萨,临终示路。亦可往生,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答:《药师》一经,主于消灾延寿,不专劝往生。其言菩萨示路,是为一类不定善根众生,欲随方受生,供佛闻法者。此人福慧具足,所愿皆得。故闻药师佛名,随念即生彼国。八大菩萨特为示路,指归其处耳。亦非一定往生彼国也。故曰: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及生人间,为轮王而摄四洲,安四民于十善。此非福慧具足而能之乎?今弥陀佛国,专劝往生。诸经广谈,十方咸往。弥陀、圣众垂手提携,释迦、诸佛赞叹护念。而乃舍通途而行局路,执暂语以废常谈。东、西既无定向,持念又复不一。既无福慧,又鲜神通。未得随生,翻成莽荡。可弗审欤?
  今欲一其志念,专其趣向,不归安养,将安归耶?专其趣向,故曰“西方”。一其志念,故曰“发愿”。“文”者,能诠章句也。
  又愿有通、别,通则四弘誓愿,别则随心所发种种誓愿。又通则皆名为愿,别则菩提名发心,四弘名发誓,求生西方名发愿。又回向亦名为愿,如《华严》“十回向文”,一一皆云“愿众生”等是也。
  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故以此题而冠篇首也。
  然此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诸有智者当味其言,力行其事,庶几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不徒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
  初释题目竟。
  △二入文为二:初归命请加、二发愿回向。
  △今初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初二句是归命,后二句是请加。
  发愿之始必先归命于佛者,所以求证此心也。“稽首”者,礼佛之仪式,谓以头着地,稽留少顷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极也。“西方安乐国”,是依报。“接引众生大导师”,是正报。言“安乐国”者,无八苦故名“安”,无三毒故名“乐”,法王所统名为“国”。言“接引”者,众生没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于五欲,佛以种种乐事诱之令离,故曰接引。言“导师”者,导人以正道也。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出要。佛为分别娑婆是苦,西方是乐,令起欣厌,发愿往生,故名导师。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师非导。声闻能出三界,不化众生,是导非师。菩萨能化众生,虽是导师,不名为大。唯有弥陀世尊,乘大愿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导众生到于彼岸。如是利益,遍于十方,尽于三世,无暂休息,是故独称为“大导师”也。
  我今愿往,是自述己怀。唯愿摄受,是请求加护。爱念名“慈”,怜悯名“悲”。如母念子,心无舍离,是名“摄受”。
  初归命请加竟。
  △二发愿回向二:初发愿、二回向。初又三:初自利、二利他、三总结。初又三:初发心持名、二忏悔三障、三发愿。
  △今初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等,是所缘之境。“求于诸佛”等,是能发之心。“专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净土”,是所望之处。
  盖发菩提心,必先缘境。若无此境,则心无所依,亦无所发。然境有广、狭、远、近不同。“四恩”狭而最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远而复广。境既如此,心亦复然,必先从亲至疏,由近及远也。言“四恩”者,在家则天地、君、亲、师,出家则父母、师僧、国王、檀越。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隔历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处,举依报以该正报也。“法界众生”,即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亦即九法界众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觉之智也。言不但专为自利,乃欲普为四恩。又不但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复不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为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欲令度脱,使其皆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故发此心也。
  “专心”者,不杂余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万德,故云“万德洪名”。“期”者,望也。无有五浊,故名“净土”。盖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后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二忏悔三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下,明忏悔之因。“今于”下,明忏悔之法。“我及众生”下,正陈忏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虽然念佛发心,期生净土。而我罪业厚重,福善轻微。障缘既深,智慧复浅。染污心识,如火炽然。清净功德,一无成就。兴言及此,焉不悲伤?盖末世凡夫,钝置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将如之何?此忏悔之宜急务也。
  言“业重福轻”者。“业”即十恶,“福”即十善。言十恶者,身有三,谓杀、盗、淫;口有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有三,谓贪、瞋、痴。翻此十恶,则名十善。言“重”,则十恶具造。言“轻”,则一善单修。又上品十恶名业重,下品十善名福轻(如十恶业,杀生则以父母、师僧为上,余人为中,畜生、微细昆虫为下。余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又炽然作恶名业重,泛然行善名福轻。乃有瞋他则咒其速灭,杖彼则立使随亡,此业重也。又或方才念佛便谓口酸,适遇礼拜又言腰痛,此福轻也。
  言“障深慧浅”者。“障”有二种,一者外障,二者内障。外障有二,一者尘缘逼迫,二者魔外牵缠。内障复二,一者疾病夭殇,二者愚痴颠倒。“慧”有二种,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见道为真实。见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见复有二种,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复二,一者但中,二者圆中。若就诸慧论深浅者,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乃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转转互论可知。言“障深”,则内外交攻。言“慧浅”,则闻薰薄解。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恶疾,才能向道,适遇邪师,此障深也。又有未得内凡,便谓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门,此慧浅也。
  贪、瞋、痴名“染心”,戒、定、慧名“净德”。言“易炽”者,瞋如火焰,触干草而展转增高;爱似藕丝,割钝刀而牵连不断;痴则密织见网,愈缚愈缠,深种邪根,弥生弥广。言“难成”者,戒则律仪篇聚,持少犯多;定则大小禅那,造修无地;慧则权实妙智,证悟无门。乃有一毫染著,累月牵怀,片语不投,终身结怨者,此易炽也。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禅堂,但增昏掉者,此难成也。自非深生惭愧,痛自克责,恳到忏悔,则纵经尘劫,灭罪良难。
  次忏悔法中。“翘勤五体”,表外仪恭。“披沥一心”,明内心敬。两肘、两膝及额,名为五体。披沥谓开发洗荡也。以我之诚,归投于佛,故曰“投诚”。“忏悔”者,断相续心也。由昔身行恶法,故今五体翘勤。复由意起贪瞋,故用一心披沥。又由舌谈恶语,故今口陈忏悔。又昔无始身业猛利,故用翘勤而忏。意业秽污,故用披沥而忏。口业粗犷,故用陈词急切而忏也。
  次正陈忏悔中。“我”者,行人自谓。“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谓我与法界众生,自从旷劫直至今生,常常起惑造业,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独造,亦非一生一处所造。非是一人,故云“我及众生”。非是一生,故云“旷劫至今”。非是一处,故云“无量无边”。盖由众生从无始来,世世生生互为眷属,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业方成。造业既同,忏悔亦尔,故须遍缘法界众生为其忏悔也。
  问:旷劫罪业,应已受报。云何直至今生犹未灭耶?若已受报,则不须忏。若犹不灭,则忏亦无益。
  答:众生造业受报有三,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一生即受,生报次生方受,后报经无量劫乃受)。复有二种,一者定业,二者不定。若过去业属现报者,则亦已受。若生报、后报,正在将来,岂可不殷勤忏悔耶?又若是定业,则不可忏,若不定者,忏则除灭,何谓无益耶?(小乘所明有定、不定业,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迷本净心”二句,是忏烦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报障。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瞋痴”是枝叶惑。言“迷”,则如云覆月,光明不现。言“纵”,则养贼为子,自劫家珍。身口意三,与烦恼相应,名为“染秽”。造作十恶五逆,名为“罪垢”。三业为能造,罪垢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业。冤必有报,故名报障也。
  言“无量无边”,略有五意:一约心,一念尘劳,具有八万,何况相续;二约境,一处所作,已自无量,何况十方;三约事,一业若成,罪无边际,何况诸业;四约时,一生所作,亦应无量,何况旷劫;五约人,一人所作,已自无边,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众生。所以业若有形,虚空难受也。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啖,此名杀冤。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盗冤。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名淫冤。(问:淫则彼此无怨,何亦名冤?答:杀盗二业,名为怒冤,淫名喜冤。喜怒俱冤,无非是业。众生颠倒。以怨为亲,良由于此。)
  “愿悉消灭”者,谓三障俱灭也。
  二忏悔三障竟。
  △三发愿二:初总愿、二别愿。
  △今初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此即四弘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此之四弘,依于圆教无作四谛而发,名“深誓愿”。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若非无作,亦不名深。言无作者,谓本性具足,四皆无所造作也。
  天台大师云:“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今略释之:生死、烦恼,是众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诸佛因果。然众生、诸佛,但有名字。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极而言,只是一心。以由无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为烦恼、生死。故于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烦恼、生死,而为菩提、涅槃。名虽有二,体则无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此即无作四谛也。
  问:众生、诸佛,但有名字,则诚然矣。生死、烦恼是染秽法,菩提、涅槃是清净法,升沉迥异,优劣天渊,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答:若就事论,诚如所说。若约理论,一一皆无实法。喻如梨园子弟,扮作贫儿,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须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欢悦。有智慧者,不应于是而生实想,谓有贵贱高卑之异。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亦复如是。凡夫谓实,诸佛、圣人知其非真。
  又问:生死、烦恼不实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实,何须辛苦修证耶?
  答:所言非真,但破执著,不言修证亦无。若执非真,反成邪见矣。乃有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为愚夫,以修持为著相。此末世聪明人参禅大病,不可不知。
  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此依道谛发心。“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义无二也。
  云何依于苦谛发心?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观苦谛,因观生死,故愿度脱,是名依苦谛发心。
  云何依于集谛发心?谓观众生为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之所恼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烦恼即所观集谛,因观烦恼过患,故欲断除,是名依集谛发心。
  云何依于灭谛发心?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有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涅槃佛果即所观灭谛,因观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灭谛发心。
  云何依于道谛发心?谓观六度万行,恒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诸众生不习不修,妄造诸业。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学是法。”法门即所观道谛,因观法门,故愿修学,是名依道谛发心也。
  然此只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则四皆无作。云何无作?谓众生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元具足,学无所学;佛道本现成,成无所成。此名无作四弘誓愿,依于无作四谛而发也。
  △二别愿二:初求佛护念、二正发愿。
  △今初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下五句,明护念之心。“愿禅观”下,明护念之事。
  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则有誓愿。以誓愿力,则当证知。由证知故,复当哀愍。以哀愍故,必应加被。此弥陀护念之心也。
  “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华开合想。莲华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或但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
  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
  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然须了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
  “金色身”是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宝严”者,七宝庄严也。余文可解。
  △二正发愿三:初现生愿、二临终愿、三往生愿。
  △今初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
  “宿障”指惑、业、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指见思惑。于第一义谛不了,名曰“无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显现。今二惑顿空,故开悟现前也。“圆觉”是能证智,“寂光”是所证理。“现前”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洞然明白也。
  △二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第八识将去时也。三日、七日,为“预知”。
  四大不调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药等名“厄难”。
  “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恩爱牵缠,难割难舍;四、许愿保禳,求神服药。
  “迷惑”有三:一疑罪业深重,二疑功行浅薄,三疑佛不来迎。
  “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
  舍所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故云“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下,明感应道交。“令诸众生”下,明见闻利益。如文可知。
  △三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即莲华座,其座金刚所成,故名金刚台。又华内莲房,亦名为台。上品上生,乃有此台。“如弹指顷”言往生之速也。“胜莲华”即金刚台上之华。
  “无生忍”者,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不灭,众生颠倒,妄见生灭。今以智慧而了达之,故云“获无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现前。“承事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四智”者,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也。“陀罗尼”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
  “一切功德”句,总结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初自利竟。
  △二利他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化他,不于净土,而于秽土者何也?
  答:以净土中人,有善无恶,化度则易。秽土恶多善少,化度则难。难故大悲增长,行愿坚牢。易故悲心不深,行愿不广。《大弥陀经》云,此土修行一日,胜于西方净土修行一劫者,盖谓此也。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处,有缘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净土后,必先回入。
  又问:径在此土化导,有何不可?何须舍此趋彼,然后回入?
  答:若不舍此,则堕落有分,化导何从?若不往彼,则自利未能,利他安保?喻如贫人,未见帝王,未蒙官职,则自尚饥寒冻馁之不暇,又焉能周给邻里乡党乎?故知不愿度生则已,愿则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则已,生则必须回入。
  又问:适欲往生,又欲回入,得无进退踌躇,志不决定耶?
  答:先期自利,故愿往生。后愿利他,故须回入。发心虽在一时,行事则有先后。若不先发此意,一生净土,回入则难,其如四恩三有何?故知未得往生,决无复入胞胎之念。既生安养,决无不来化导之心。此正明决定,何谓不定耶?
  言“不违安养”者,法身不动也。言“回入娑婆”者,化身应现也。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从体起用,亦复如是。非独一国,亦遍十方。种、熟、脱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议。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不消作意,化化无穷,故名“不可思议自在神力”也。悭贪者以财施摄,刚强者以爱语摄,为善者以利益摄,行恶者以同事摄,故名“种种方便”。使其三惑不起,名为“离染”。三德圆证,名为“净心”。见思、尘沙、无明为三惑。法身、般若、解脱为三德。“咸令离染”二句,是现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后世益。
  “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终不退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决无退失所修行业;三、念不退,决无一念忘失错误。又一入西方,纵在疑城边地、下品下生,终不退入三途,故总名不退也。
  问:西方不退,设使回入娑婆,还有退否?
  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种种现前,加以弥陀护念、诸佛摄受,焉有退失之理?喻如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菩萨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后回入者,良由于此。
  △三总结二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是举例,“我愿”句总显无尽。如云: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四种可尽,我愿乃可尽。
  问:何故发此无尽大愿耶?
  答:以由心无尽故,随心所发誓愿,亦无有尽。又世界等四,并由心具,纵然成佛,亦无可尽之理。
  又问:愿既无尽,成佛何时?
  答:所言成佛,只是识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于三十二相,方便施为,本非真实。尚何成与不成之可论哉?
  初发愿竟。
  △次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
  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于众生,以己所修,悉施于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实果。今回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于实际,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齐资”,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著乎?
  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后报否?若无,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著?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著之有?
  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利益,则成虚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如弥陀佛国,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
  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
  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卮,须臾即尽。又若能回向,则心能转福,径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盖以此也。
  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
  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
  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
  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略释愿文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