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1|回复: 6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诸位同学,我们今天还要接著上一次偈颂第三段,末后的一首,第十首。这一段是讲「体性」。
  【或是栴檀末。或是眉间光。或佛光中音。而成斯妙刹。】
  今天我们萤光幕上把经文打上去了,这就方便多了。一切世界众生的根性不相同,所以诸佛如来、菩萨、罗汉应化在世间,所依的教体就不一样了。我们娑婆世界,这是讲我们现前所居住的这个星球、星系,文殊菩萨楞严会上说得很好,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个意思就说明了,这个地区的众生,以六根来说,耳根最利;也就是耳根最聪明,他很会听。看,有时候看不懂;听,领悟的能力比看还要强。但是十方世界众生,六根能力强弱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世界众生眼根利,眼根超过耳根,那个时候佛就以光、色为教体;耳根利的,那就是以言语、音声为教体。
  像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香积国、香积如来,那个国土的众生,六根里面他舌根最利。你给他讲,他不容易领悟;你现相给他看,他也不容易领悟;用味,他舌尝味,他很容易觉悟。所以,香积如来以什么做佛事?以香饭做佛事。换句话说,他度众生是天天请客,请人吃饭,让这些众生尝到他这个香味就开悟了。舌根利!
  这一首偈就讲得很广,把十方世界所有不同根性,应该要依什么做教体全都说出来了。第一句是讲的香,『栴坛末』是香,第二句讲的是『光』,第三句讲的是『音』,总不外这三种。教化众生的时候,所依据的教体出不了这三大类。但是我们要晓得,三大类如果单单用一种,其他两种都不用,在我们想像当中不太可能。而是怎样才合理?这三种东西以一种为主,其他为辅助。像我们这个世间,虽然众生耳根最利,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化众生是教学,音声,音声为教体。
  在中国,孔老夫子一生也是从事於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知道孔子那个时代,中国没有统一,在中国这个地区有许许多多的小国家,我们读历史知道春秋战国的时代,八百诸侯。八百诸侯就是八百多个部落,八百多个小国家,甚至於有些小国连现在一个县分都不到。所以古人称县市长为百里侯,那就是在未统一的那个时代,他是一个国家的国君,称「侯」。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明了孔老夫子的教学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信仰。夫子有教无类,只要你肯学,他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非常真诚,诚诚恳恳的来教导你。传授你的智慧、德行、学问,以平等心、爱心帮助一切来求学的这些学生。他也是以音声为教体,没有教科书。
  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说法也没有经本。我们知道书本都是世尊灭度之后,学生们从记忆当中写出来,流传给后世。孔老夫子亦复如是,这一部《论语》中国读书人非常重视。《论语》不是孔夫子写的,是孔夫子的学生们听讲的笔记,它不是一个人写的,许许多多人笔记会合起来的。这是说明我们这个世间以音声为教体。
  写成书籍之后,那个书不能听,只能看,这就是照顾到眼根,那就是「光」,所以这是补助;音声为主,香、光补助。这个世间如是,他方世界在我们想像当中应该也如是。即使是香积如来,他是以香味为教体,我相信他也会用音声、用光为辅助,这是想当然之事。
  所以末后一句,这是总结,『而成斯妙刹』。「妙刹」就是圣贤教化的刹土,一切众生有机缘得到圣贤的教诲。得圣贤教诲,最殊胜的利益就是觉悟,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晓得。圣贤教化众生以什么为目的?确确实实是以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教学主要的目标。转恶为善那是手段,转凡为圣那是果报,真正关键之处是帮助众生转迷为悟。如果只有转恶为善,他没有开悟,问题不能解决,也就是说他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转恶为善的人,在六道里头他得人天福报,三善道受报,只是不堕三恶道而已,出不了六道。所以是帮了个小忙,不是帮大忙。帮大忙,一定要帮助他觉悟,这一点不容易。佛菩萨有能力,不是没有能力。那众生遇到佛菩萨为什么不觉悟?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业障太重,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事实真相我们要明了。所以帮助一切众生这个事情,急不得!
  世出世间圣人教人,教谁觉悟?教我一个人,不是教别人,我就会觉悟。如果我们这个念头错了,也就是你的认识错了,认知出了问题,你认为世出世间圣贤是教化一切大众的,不是教我的,我永远不会觉悟。大众里头有没有觉悟的?觉悟不觉悟你自己不知道,与你不相干。你完全搞错了!
  为什么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显示的一生圆成佛道,他所证得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一生!看善财,真的一点都不困难!平常经教里头常讲,菩萨从初发心要证到究竟果位,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大乘经上常讲。三大阿僧只劫从哪一天算起?不是从现在算起,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换句话说,你没有破无明之前,修行的时间不算。如果要把这些时间再加上去,那真的叫无量劫又无量劫,不止三个阿僧只劫。
  为什么善财童子一生当中能成就,别人要搞这么久?没有别的,别人搞的时候,不知道一切圣贤是教我一个人,善财童子懂得。所以善财童子知道所有一切诸佛菩萨是教我一个人,一生成就了。你看看,把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浓缩成这一生,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他就毕业了、就圆满了。不会学的,那要经历无量劫。
  真的就像宗门大德讲「你会么」?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深。会的人,照顾自己;不会的人,天天看别人。天天看别人,你就得经历三大阿僧只劫;如果只顾自己,不看别人,你这一生当中就圆成佛道。这个道理,你懂不懂?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什么个道理?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透彻。你为什么不能作佛?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能作佛。有妄想分别执著是凡夫,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了,那你就成佛了,圆满成佛,就这么个道理。
  你从这个道理上,你应该就要省悟过来。如果我们念念为别人、为众生,妄想、分别、执著,你想想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不能断掉?你眼见的、耳听的、所接触的,都是别人的不对,在这个里面生妄想,起分别,起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不会断,天天在增长,天天在增加,你想成就,没指望!所以要三大阿僧只劫。如果你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都是诸佛菩萨示现,来度我的。那么你一定跟惠能、跟善财一样,「不见世间过」。你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天天在减少,你的智慧、德能天天在上升,所以你这一生成佛了。
  成佛之后,你才真正明白,大彻大悟。悟个什么?原来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顺境逆境、善人恶人,全是我的恩人。我的妄想分别执著从哪里断?就要从这些境缘方面来断。没有这些东西,我怎么能断得了?顺境善缘来帮助我、来教导我,教我什么?不起贪念。在这个顺境善缘里面,没有贪心,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愚痴,所以在这个境界里把贪、痴断掉了。不会修的,很难!在这个境界里面起贪爱,还是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你怎么能成就?逆境,环境不好;恶缘,遇到都不是好人,好像所作所为都是不如法。你见到、听到、接触到的时候,心里不平,起怨恨,你又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你到什么时候才能成佛?
  所以,会的人跟我们不一样,会的人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丝毫瞋恚心。换句话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境界,在什么样的人事环境,你记住一句话,永远保持你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保证你一生圆成佛道。我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绝对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这叫学佛,这是佛的学生,这个人就称之为善财童子。所以善财童子不是一个人,善财童子代表什么?代表一个真正会学佛的人。「善」是善根,「财」是表福德,就是说他有智慧,他有福德。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他会学,他这一生一定能成就,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看到外头境界,为什么会不起心、不动念?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佛菩萨变现的,变现给我看的,让我在这个里面学习。也许你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明明那个人是恶人,那个人做坏事,害许许多多众生,你怎么说他是佛菩萨变现的?岂不闻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楞严经》上讲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所以境界不是真的。境界是什么?《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给你讲事实真相。
  所以,你用什么样的心?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境界不一样。我们两个人同在这个境界里头,我们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两个人的境界就不相同。这个道理很深,这个境界叫「深密」;不是神秘,是深密。粗心大意的人,烦恼没有断的人,心地不清净的人,他不了解这个境界,他也不懂真正修行人,他是怎么个修法的。确实,他一无所知。这个东西没有办法传,这不是不慈悲,古人讲这是「心传」,言语、思惟都达不到,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完全要你自己体会得,这个事情真的不容易。
  在中国佛教史里面,禅宗可以说惠能大师度的众最多,也不过四十三个人而已。你想想看跟他学的人,在我们想像当中,至少也有十几、二十万人,甚至於到几十万人,成功的只有四十三个人,契入境界的。
  我们再看看近代的,我过去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修净土的人,五、六十万人!真正能念佛往生的,我给它作一个概略的估计,大概有三百人到五百人,你要晓得五、六十万人!所以真正往生的是万分之一,一万人当中只有一个。跟他学教的人也很多,成就的人就更少了。什么原因?那就是「会」与「不会」。不容易!
  不是老师不慈悲,没法子教!你自己必须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讲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学教亦复如是,你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太难太难了!善根是什么?能信、能解。福德是什么?能行、能证。因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机会。我们遇到真善知识,这机会遇到了;遇到正法道场,遇到正法同参道友、修学环境,机缘有了,成不成就问题在哪里?你有没有善根、福德?善根福德,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讲的「信、解、行、证」,你具不具足这四个条件?果然具足这四个条件,哪有不成功的!一生圆成佛道。所以这不是这一生的,善根、福德是过去生中修的。
  我亲近这个善知识,我对善知识有没有信、仰,这个很重要。对这个善知识要有疑惑,完了。这是什么?你没有善根。不要说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不例外!跟释迦牟尼佛学习的人,有没有人批评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人毁谤释迦牟尼佛?有!六群比丘,不是外人,僧团里面的人,批评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毁谤释迦牟尼佛,把释迦牟尼佛说得一文不值,他比释迦牟尼佛高太多了。他也有一批徒众,提婆达多能言善道。
  这都是诸佛如来给我们示现的。释迦牟尼佛当时就有人批评他,就有人毁谤他,就有人刁难他。你跟释迦牟尼佛学习,你听到这些、看到这些,你对老师还有没有信心?没有信心,退心了。好,你这个缘失掉了,你不能成就。不能怪别人,怪自己。自己听信谣言,你愿意随著恶人走,那有什么法子!佛虽然很慈悲,看到这个情形,佛也不会劝你。佛的态度是真实智慧,「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你欢喜学,你好好的学;你不欢喜学,随你便。佛哪有勉强人?勉强就攀缘了。一丝毫不勉强,完全在当人善根、慧眼。你要有善根,你要有慧眼,你要认识人。
  佛灭度,距离我们今天三千多年了,外国人的讲法也两千五百多年,去我们的时间相当久远了。在今日之下,我们如何能够辨别哪些是善知识?这一点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他老人家入灭之前教我们「四依法」,这个四依法就是辨别善知识的标准。第一句「依法不依人」,非常重要!他的思想、他的见解、他的行持、他的言论与经教相应不相应?经教是法。如果他的思想见解、言论行为与经教所讲的相应,这个人是善知识,这个人是真正佛弟子。如果他的思想见解、言论跟经教相违背,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然他讲经说法,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他讲经说法一百句话里头,九十九句话都跟经教相应,只有一句不相应,跟佛相违背,李老师说这个人是魔,这个人不是佛。一句都不行,百分之百。
  他老人家常常用比喻:醍醐里面掺不得毒药。一杯饮料,醍醐,最好的饮料!一滴毒药放下去,全都变成毒。这就是说九十九句跟经教相应,里头有一句相违背,那就是毒药。一般人很容易疏忽的,「九十九句都对,那还有什么问题!一句这个无所谓」。你上当了,他已经把你的正法破坏掉。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万分之万,万分之一都不行,这是真学佛。我常常讲,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百分之百的随顺佛陀教诲,这种修学功夫得力的时候,自己知道。
  从哪个地方勘验?最容易勘验的,你晚上作梦都在学习,都没间断。没有恶梦,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梦。作梦也在学习,也在研究经教,也在修行。从这个地方能看到自己功夫得力不得力。如果作梦,梦还有恶梦,这说明什么?你的功夫还不得力。清醒的时候,你有一点把握,梦中你完全没有把握。不行!不行,怎么样?努力,再干!我是这一条路上的过来人,我学佛五十年了。老老实实跟诸位说,我功夫真正得力,最近十年而已!换句话说,前面四十年有时候还做恶梦,你就晓得不是一桩容易事情。
  所以,学佛要寿命,寿命短不行,功夫没成就,寿命到了。这是什么?《八大人觉经》上讲的四魔,「死魔」。你很用功、很如法,但是功夫没有到家,寿命到了。纵然这一生修得不错,来生能得人身,继续还能够修学,至少耽误二十年;换句话说,你的功夫要中断二十年。中断二十年,来生你能不能又遇到正法,又遇到善知识,是个未知数,是个问号。所以佛在经上常常警告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一定要好好的抓住这一生,不能等来生,来生是个未知数,不能把这个机缘轻易失掉,得来不容易,「百千万劫难遭遇」!
  诸位要晓得,在世间得财富、得功名富贵、得五欲六尘的享受,那个很容易得到,只要修一点善福就能得到,正法这个因缘不容易得到。彭际清居士说得也非常好,「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这是他讲的。你不知道珍惜这个,那你就是真的错了!
  但是古人讲的话都是有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要小心。哪些是魔?所有一切诱惑都是魔,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天天在诱惑你。你动不动念头?你在这个境界里头起心动念,完了,堕落了。在这个诱惑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成功了。所以外面的诱惑,你说是善还是恶?没有善恶。如果我起心动念,我起了贪瞋痴慢,外面这个缘是恶缘;如果我如如不动,外面的缘是善缘。
  刚才跟诸位讲的,自己能如如不动,外面这个恶缘都是佛菩萨为我做示现的,帮助我炼功,帮助我提升境界。没有这些诱惑,我怎么能够成就如如不动?你没有办法成就。怎么能够成就光明遍照?光明遍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成就我的智慧。如如不动,成就我的禅定。戒、定、慧三学,不起心、不动念成就我的「戒」、「定」;我又不必去回避它,我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清楚,我并不回避,我也可以跟它接触,在这个境界里头转贪瞋痴为戒定慧,这就是「慧」。慧,没有贪瞋痴,只有戒定慧,所以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今天这个世界一般人讲动乱,五浊恶世,会的人,这个世界是华藏世界,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为什么?《华严经》上讲了这么多,讲得太清楚了,住在这个世界的人,他是戒定慧,戒定慧成就这个世界清净庄严,你看这就是转五浊恶世为清泰安乐。
  这些年来,我们净宗对於帮助九法界众生,采用中峰禅师的「三时系念」。你看中峰禅师在「系念」里面的开示讲得多好,「我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心;此处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地方」,这些话是真的。中峰禅师能说得出这个话,我们晓得他能转境界,他的心清凉自在。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提醒同学们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中峰禅师用这个心,所以此地就是极乐,极乐就是此处。我心就是弥陀,弥陀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眼睛里面所看的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法身大士。这是佛法!这是真正觉悟之法。你不契入这个境界,你没有办法理解。
  这个法,古大德一般不说出。为什么?说出,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他引导你,让你自己悟入。我今天这个说法,古大德是不会同意的。这不能说的,你为什么说出来?那我也可以告诉你,此一时彼一时也!那个时候用那个方法是正确的,现在再用古人这种方法的话,对这个世间人一点利益都没有。现在就是完全说穿了,你要是真正听懂,真正听明白了,知道这里面利害得失,你能够回过头,你能够在境界里去炼。炼什么?在境界里头,炼「断贪瞋痴」,一切顺境里面保持自己心地清净平等,不起贪爱。对於世出世间法没有一丝毫留恋,有跟没有是一样的,得跟失是一桩事情。你在这儿炼这个功夫,烦恼就轻了;烦恼轻了,智慧就长。
  悟道师问我,他说:师父,你讲《华严经》,为什么能讲出这么多意思?他不能。这是什么原因?我在这五十年当中的历炼,我是真干!我跟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告诉我「历事炼心」。我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历事炼心是什么?修行在哪里修?就在你的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处事待人接物。顺境善缘练习不生贪、痴。不痴是明了,不贪是真正持戒,真正在修定,修自己的清净心。现在我们总归,愈归愈精简,修自己纯净的心,修自己纯善的心。纯善是真诚、是平等、是正觉、是慈悲。
  在逆境恶缘我也能相处。你看我写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不管你对我怎样的恶劣,我心地清净、平等,决定没有丝毫怨恨,绝对没有不高兴,没有,没有这个念头,我欢喜!就等於经过考试,很容易、很顺利通过了,在这个境界里头,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没有烦恼,只有智慧,怎么不感恩!
  所以善人我感恩他,恶人我感恩他,平等的;逆境我感恩,顺境也感恩,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那我住的这个刹土怎么会不好?我们住的是佛刹土,这就是我常讲,你真正契入佛的境界少分。我们入的是少分,比不上那些菩萨们。少分就很快乐、就很自在,忧虑、烦恼、牵挂统统没有了,身心自在,才入少分!
  那要入多分、入满分,那个乐我有一点能体会了。佛经上讲的,学佛最后的目标:离苦得乐,我能体会一点这个意思。「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八个字非常不容易体会,我相信一般人无法体会。我学佛四十多年之后才懂得这个意思,换句话说,才尝到这个味道。我学佛这一生当中,真的没有间断。虽然不敢讲勇猛精进,确实是精进,没有退转,才尝到一点法味。我知道这一点法味,一般人尝不到。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偈颂第四段,第四段有五首偈,说明世界的庄严。我们先看第一首:
  【或见清净刹。以一光庄严。或见多庄严。种种皆奇妙。】
  这是第一首。实在讲,经典文字非常简洁。你看看总共只用了五首,一首四句,四五二十句;二十句,一句五个字,就要把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的刹土、众生里面种种庄严,要把它介绍出来,做一个简报,这个要本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复杂的境界,这样简洁的言词能把它说清楚、说明白。当然我们一般人读这二十句,实在讲还是很不容易体会,字字句句里面含无量义,你要会听,你听了要能理解。
  第一句说『或见清净刹』,说明这是如来、法身菩萨的报土,才叫「清净刹」。在长行里面我们读了很多,一看到这个字样我们就晓得,也就是四种净土里面所说的实报庄严土,才称之为「清净刹」,方便有余土跟凡圣同居土不用这个字样。
  『以一光庄严,或见多庄严』。这个「一光庄严」是根本,「多庄严」是它的枝叶花果,就像一棵大树一样,非常繁茂,根本是一。五首,这是第一首,用意尤其是深!「一光庄严」,落实在我们现前,学习真正用功得力,一光庄严就是一门深入。我们一定要明了,「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你说到底学哪一门好?门门都好。门门都好,你不能门门都学,那就坏了。那变成什么?门门都不好了。
  就像一个圆球,一个圆球这个球的面上任何一点都通圆心,圆心是一,球面上的点无量无边。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就说我们这个地球,我们这个地球在太空当中不是很大的星球。比地球大的星球,不晓得有多少!所以一般来说,地球在太空当中是个小星球,体积不大,它是个圆球。地球上任何一点,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陆地也好、海洋也好,平地也好、高山也好,任何一点都通地心,任何一点都平等。这就好比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是在这个球的表面上。为什么说它平等?它都能达到地心。地心是什么?地心是真如本性。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够达到明心见性,就好像这个球面上任何一点它都会达到地心。
  那要怎么样才能达到?一门深入!现在人学佛很不容易成道。古时候讲成道就是明心见性,证果了,成道了。现在人为什么不能?现在人没有耐心,现在人没有信心,现在人好高骛远。他想广学多闻,样样都通,结果搞了一辈子,没有一样搞通的。什么原因?像地球表面上的点,他搞得太多,深度都不够,都没有达到地心,所以说门门都不成就。不懂得一门深入的道理,不懂得一门深入的功德利益。搞太多了,搞太杂了,这样把自己的精神、时间浪费掉;这还不算,最严重的是信心丧失了。中国古人讲的话,说得好,「哀莫大於心死」。信心失掉了,心死了,永远堕落在三途六道。佛经上常讲「可怜悯者」,这些人真可怜!佛菩萨再慈悲,帮不上忙。他不相信。真的是相信的人有福,这个很不容易。
  我初学佛的时候,亲近李老师。这一见面,他老人家仔细的端详一番,问了一问我过去修学的经历。那个时候大概学佛才四年到五年的样子,立刻就给我提出三个条件,问我能不能遵守?能遵守,他愿意收我这个学生;不能遵守,那你到别的地方去参学。
  第一个条件,你拜我做老师,从今天起只能听我一个人讲经教学,其他任何法师、大德、长者、居士讲经说法,一律不准听。问我能不能接受?第二个条件,平常你会看这些文字,不管是看佛经,或者是看一般的书籍,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一律不准看。所以连看佛经都要向老师报告,老师准不准?不准,不能看。第三个条件,你过去这几年学的,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今天跟我从头学起。三个条件,真难!
  我是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个时候好像我三十岁、三十一岁的样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老师提出这样的条件。想了一想,我对於老师非常尊敬,非常仰慕,也经过一些大德的推荐介绍,我接受了。接受之后,老师很欢喜。他说:我给你这三个条件是有期限的,不是没有期限的。这个心里听了很安慰,时间多长?五年。五年一定要遵守,有好处。
  我遵守他这个约法三章,我在台中大概住了三个月就有效果了,就感觉到这个心地比以前清净;六个月就有明显的感触。为什么?很多东西不能听,把耳根清净了。许多东西不准看、不能看,眼根清净了。这老师是厉害,这是最高明的教学手段,让你耳目聪明,远离染污。过去所学的他不承认,让你没有话跟老师辩驳。譬如老师跟你讲的,「从前我听的不是这样」,这个废话没有了。为什么?不承认。我们古人常讲「先入为主」,把主丢掉,从头学起,真正是叫简单明了,一门深入。
  我学到第五年,我给老师报告:老师,我得的利益确确实实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愿意再遵守五年。所以我遵守老师这三条十年,我的佛法的根是这样奠定下来的。我感谢老师,老师的恩德永远报不尽。
  老师一生讲经教学,我这一生也以讲经教学报答师恩,报答佛恩。除讲经教学之外,世出世间一切事,我关心而不介入。不介入就是不管!的确我很关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决定不介入。为什么?你一介入,你的心就不清净了。你一介入,很容易被境界转了。我现在功夫还不够,我现在才契入少分;等我契入多分,我能得更大的自在了,那也许介入的时候,不妨碍我的清净心,不妨碍我的戒定慧,才可以。如果对你的清净心、戒定慧还会有丝毫的障碍,不能尝试,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在讲席里跟诸位同学讲了很多,我这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在世出世间法,有时候我会提供一点意见,绝不参与一切实际的行动,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我的目标是纯净纯善,这样取净土才有把握。
  所以,一门深入比什么都重要!「清净刹」是「一光庄严」,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你在一门深入,深入到什么时候才发芽、茁壮、开花、结果?它都有阶段的,明心见性的时候发芽了。如果我们以《华严经》上来说,十住菩萨发芽,十行菩萨茁壮,十回向菩萨开花,十地菩萨结果。你们诸位想想,『或见多庄严,种种皆奇妙』,开花结果了。根要深,根深蒂固,这个基础结实。根决定与性德相应。
  现在人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他不懂这个道理,他不能理解经典、善友的教诲。虽然听了,纵然听多遍,什么意思他并不懂,很可能他的解释解错了。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句话不容易!多少人听经,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很多,何况这三千年之后,几个人能懂如来真实义?
  那我们要问有没有人懂?有人懂。谁懂?明心见性就懂。这个难!几个人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真正修戒定慧的人懂;这个懂不是真懂,相似的懂,接近懂。不修戒定慧的人,那个难了,太难了。所以学佛,夏莲居老居士常讲真干!不是干假的,干真的。
  真的从哪里干起?连世间的贤人君子,宋朝司马光说过,「从不妄语始」,这一条今天几个人能做到?换句话说,对一切众生、对一切人事物要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这叫真干!这个相应。这个对於佛这些经教、经论,你能信、能解,你读、你听,你能懂。你要不是这样的存心,你的心是妄心,你不是真心,妄心怎么能够理解真心流出来的东西?
  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依佛陀教诲,佛教我们去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决定是好的,就是吃亏上当,后果都是好的,要有这个信心。总的原则,总的纲领,就是顺逆境缘当中,你一定要知道保持你心地的纯净。也就是保持心地纯是真诚,纯是清净,纯是平等、正觉、慈悲。行为纯善,决定与十善、五戒、三学、六度、十愿相应,决定没有丝毫违背,这叫行善。心净生智慧,行善增长福德,这叫福慧双修,这是如来果地「二足尊」的真因!
  有些同学听到我这个说法,「法师,你说得是很好,不能这么做!现在这个世界人都骗人,我要这么做的话,我还能活的下去吗」?我跟他讲:我这样做,我活得很好!「你出家,我在家,我有事业、我有眷属一大堆,我没有你那么简单」。想想怎么样?不敢做。其实理是一个,不分在家、出家,你真的懂得、真的相信、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你自然就去做,你做出一个榜样给社会大众看。不欺骗人,本本分分的也能发财、也能升官。一样开智慧,绝对不输给世间一般人,只有超越,没有退堕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但是现在社会一般人不相信这篇理,确确实实真的几乎到百分之百,听骗不听劝,这个事情麻烦!骗他,很容易,他就跟著走了;跟他讲真的话,他怀疑,打许多问号,犹豫不决,你说可怜不可怜?没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真正是「可怜悯者」。
  印光大师在一生当中特别提倡《了凡四训》,我们是愈想愈有道理。一个人果然把《了凡四训》这四篇文章参透了,我相信他跟了凡先生一样,心定了,可以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为什么?对於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明了了,知道一个人在这个世间,从生到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命里有富贵,你什么都不求,富贵自然而来,你会得到;命里头该是贫贱,用什么样方法去营求,还是贫贱。「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了凡四训》教我们这个道理,跟我们说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你参透了,不会起妄念。在遇到云谷禅师,才知道命从哪儿来的?谁给你定的?自己前生所造的因,这一生所受的果报。
  就是佛经上说明,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佛只说四个字解答了,「人生酬业」。你看,话多简单,四个字就把你一生解决了。你这一生到世间来是酬偿你过去生中的业报。过去生中行善、积德,这一生当中享福;过去生中造业,不善,你这一生要来受苦。果报!
  那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又造来世的业。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好,「欲知前世因」,我前世干了些什么?「今生受者是」,你这一生受用的就是你前生所造的因,你得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你要想知道来世你的果报是什么样子?「今生作者是」,你这一生所造作的因,来生得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出世间疑难杂症很多,殊不知一遇到佛经全部化解了,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对於经教不能不佩服,对释迦牟尼佛不能不五体投地。释迦牟尼佛就是自性圆满流露的形象,向释迦牟尼佛五体投地,就是对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五体投地。若以真诚恳切的接受佛陀的教诲,向佛陀学习,让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彻底省悟过来,不再迷惑了。
  不再迷惑从什么地方看?不再被这个世间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的人是放不下,样样放不下;不被这个境界转了,样样都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绝对不会再挂在心上,心得解脱了;心得解脱,身就得解脱;身得解脱,远离疾病,远离烦恼忧虑,这些统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得自在、得安稳,什么样灾难遇到了,原子弹在头顶上爆炸,不惊不怖,没有一点恐怖,若无其事;像看放烟火一样,一点罣碍都没有,一丝毫伤害都没有。这种境界一般人无法想像,这是真正的庄严,真实的受用。所以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操在自己手上。
  了凡先生得小悟,境界转了,命运转了。俞净意先生比了凡悟得深,所以果报比了凡还殊胜。真正究竟彻底的觉悟,释迦牟尼佛,他是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了。我们从释迦牟尼佛跟了凡先生比一比,释迦牟尼佛是一百八十度转过来,了凡先生大概只转个五度、六度,俞净意转到七度、八度,那已经是相当殊胜。我们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他们大概可以能够转到五十度、六十度,转到这个境界,那不是世间人能够比的了。
  要在自己会转,不要受外面境界诱惑,又不舍离外头境界,真功夫!能跟外面境界和光同尘,在里头炼功,炼什么?炼如如不动,炼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的那个方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世尊教须菩提就是教我们,须菩提是佛的学生,就是学生当中的代表。修行功夫,什么是功夫?什么是修行?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功夫。
  没有学佛之前,我们接触名闻利养、接触五欲六尘,自自然然会起心动念,会生起好恶,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就起分别、起执著、起妄想,自自然然会生。修行,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一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在我面前,我在这里头修正自己的观念,我不起心,我不动念。不起什么?不起贪瞋心。顺境不起贪爱,逆境不起瞋恚,这叫修行,这是真修!这样一修正过来,我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心。你永远保持的时候,不知不觉你就做了佛,你就成了佛,就成菩萨了。
  佛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达到圆满了,菩萨还没有圆满,决定不失;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会失掉这个心。与一切众生相处,肯定「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菩萨行。不是不接触众生,接触。接触里面,「看破」是明了,对於事实真相,我们在佛法的名词讲的是「性相、事理、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看破。放下是什么?放下从前那些习气烦恼,统统放下!
  对於一切众生爱护。这个爱,从前爱里头有情,情是有私心;现在这个爱,没有私心,没有情,把情变成智慧。所以佛门不用爱,用慈悲,慈悲跟爱在事上讲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用心不一样,一个是用智慧,一个是用感情,用感情我们叫「爱」,用智慧叫「慈悲」。换句话说,用智慧那个爱是清净没有污染的,决定不会有副作用;用感情的那个爱麻烦,那个东西有染污,阿赖耶里面落谢种子,这个种子将来遇缘要生起果报的。但是慈悲用真实智慧,阿赖耶里头不落种子,所以这叫「净业」。如果心地不清净,还会起心动念,还有情执,这是「染业」。染业,出不了六道轮回;净业,六道轮回不见了、没有了,超越了!到「纯净」的时候,连四圣法界也不见了、也没有了。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此地讲的「清净刹」。
  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就是这些。这里面的好处一生享受不尽,人间天上没得比!所以世间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好事,随缘做。「我一定要做」,错了,一定要做就攀缘了。一定要做是什么?为了要表扬、奖励,那你还是有妄想,还是有染污。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痕迹都不著,在遍法界虚空界教化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他得了多少奖状?得了多少奖章?多少人表扬他?没有!他统统不要。为什么?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虚空法界、刹土众生的存在,那个真相「如露亦如电」。你说,他希求什么?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要帮助这些众生?佛说了两句话,「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依这个。「同体」,这句话重要。佛知道,法身菩萨知道,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从哪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谁的心?自己的真心,自己的阿赖耶,「同体」!就如同我们晚上睡觉作梦一样,梦中有山河大地,梦中有许许多多的众生。你要问一问,你梦中那些虚空世界、山河大地、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一觉醒过来的时候,梦中境界是自己心里头变现的。但是作梦的时候不知道。如果梦的时候知道:我作梦,梦中所有境界都是我示现的,梦中的我是我,梦中所有一切人也是我,梦中的山河大地还是我,梦中的虚空也是我,「同体」!
  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只有佛与法身菩萨彻底明了。所以他对於一切众生的爱心是平等的、是清净的,一丝毫染著都没有,一丝毫高下都没有,是平等的。平等的爱心,清净的爱心,没有条件的。「无缘」就是没有条件,哪里还有什么报酬?有一丝毫报酬这个念头,你是凡夫,你是迷,你没有觉悟。我做了一点好事,还要人表扬,还以为自己有多大功德。实在讲用清净去做,做完之后干干净净,一个念头都没有,真实功德!希求功德,功德就没有了;功德没有,变成福德;福德是染业,三界里头受报。不能不知道。
  现在社会问题很多,无量无边。我常常遇到许多同学来问,有时候我也找个机会来给他解答。好像过去解答也有录音、录相,听说现在有同学把这些答问从录影、录相已经写成书本了,很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上一些困惑的问题。但是真正要彻底明了,你一定要入大乘境界。学《无量寿经》,要入念佛三昧。假如你能够入念佛三昧一分、两分,不说多,两、三分,人间天上的荣华富贵,你那个念头就淡薄了。为什么会淡?因为人间天上的五欲六尘之乐比不上你入大乘(念佛法门是大乘),大乘三昧当中两三分的那个乐,不能比!你想当然超越了,自自然然不受影响了。你还会受影响,是你没有得到佛法讲的法味,你没有尝到法味。天天在佛法里头,味道没有尝到。
  从前李老师举个比喻,好像到餐馆看人家的菜单,菜单看得很熟,菜没看到,当然更没有尝到,李老师这个比喻很有味道。我们学佛学了几十年,看佛门的菜谱,没有见到,没有尝到。你什么时候真见到、尝到了,世间这个味你就淡薄了,没什么兴趣了,因为你尝到更妙的味道。这是「种种皆奇妙」。现在时间到了。

发表于 2016-7-2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讲华严经有精彩的独到之处。善财即生成佛的境界虽然没有小龙女刹那成佛快,比起要阿僧讫劫容易多了。信解行证就是除妄想分别执着,修行很方便。随喜法师方便善巧讲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1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