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63|回复: 18

[其它] [圣者传记]那洛巴尊者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那洛巴尊者传


一、那洛巴的出生
这一部分分为四章
  (1) 地点
  (2) 降诞的高贵家系
  (3) 皇族双亲的特殊之处
  (4) 出生时的瑞相
  (1) 地点
  我们这个宇宙称为“通苏米杰”,其中分二十五层,一层一层排上去,这些全都在冈康休佛(本初佛)的手掌上。在第十三层,有四大部洲,其中最好的就是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在几十万个城市中,有个名叫桑部的城市,位于孟加拉的师利那(左口右夏)拉区,那里的宫殿中有个国王,具足世上种种胜妙受用。
  那洛巴就降生于此。
  (2) 降诞的高贵家系
  这国家中有许多阶级,包括皇族、贵族、婆罗门、公民、普通百姓等。胜妙那洛巴的家族极有名望,犹如深植根部入土的大树一般,溯其根源,乃是萨迦族的后裔。
  很久以前,这一族的领袖是马哈萨马塔,其直系的后代包括罗卡、卡雅那、伐拉卡雅那、乌波萨达、木达加、卡鲁、乌帕卡鲁、卡鲁曼特、苏加塔、勾塔马、依克斯伐库、彭雅加塔、依斯伐拉吉帝、彭亚席卡拉、加那伐加、彭雅悉达、彭雅曼嘎、彭雅吉帝以及桑提伐曼等国王。
  (3)皇族双亲的特殊之处
  那洛巴的父亲是伟大的桑提伐曼王。王出生时就具足相好及优良的品德,身体也时常发出强大的般若智慧光。他娶了伟大国王师利马吉帝的女儿师利玛提为妻,她宿世以来累积不少功德。在夫妻两人的合作下,臣下都能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这对佳偶每逢良辰吉日,必设斋消(上衍下心),恒常尊行礼敬贤圣之事。他们舍弃行恶,完全献身于善法之行,俩人膝下已有一女,即师利加那公主,但仍盼有一子,尽管多方尝试各种求子的方法,仍无法得到儿子。于是由兰若处请来雅索玛提,请他用神通力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告诉国王皇后:“你们应该皈依三宝,三宝法力绝不虚妄。然后向最神圣的上师、本尊、空行和护法们祈祷、大兴供养、发菩提心等,以真正的虔诚及敬意如是做到,就能成就任何愿望了。”雅索玛提说完就返回自己的兰若。
  国王夫妇依言设了许多进行礼敬的坛场,当在大量修习供赞、热诚而带有虔诚地祈祷时,于圣境中,光荣的那洛巴忆起自己需要一个特殊的身体以达到一生成佛的成就,因此就进入皇后师利玛提的腹中。
  当天晚上皇后做了个梦,梦见灿烂的空乐不二之境,整个法界都因此遍满明亮之光。
  隔日凌晨,她将此梦告诉国王,王非常高兴地说:“有位圣者暂时住到你的肚子里了,透过三宝的慈悯,他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国王夫妇继续向三宝备置最佳的供养,直到孩子出生。
  (4)出生时的瑞相
  在过九个月后,第十天的早上,也就是火公龙年(西元一0一六年)的四月,雷声在天边回荡,大地震动并出现了神奇的光芒。一个具有种种相好的男孩诞生了,国王夫妇充满高度的虔诚心,请来婆罗门古雅马提替孩子看相。
  古雅马提仔细观察刚出世的王子后,说:
  “真是一个奇迹!
  这男孩犹如苏后达那之子一般尊贵。若他不出家修行,则能成为转轮圣王,他将如同悉达多太子一样。”
  因此他做了预言,又做了许多加持,为男孩取名“普贤”。
  从幼年时开始,王子就具有敏锐的心灵与广大的智慧。他没有一般小孩子的习性,对三宝深具信仰。在自显开启一些神通力后,有时候会自己讲自己前世的种种,并宣称在未来将于此世间会具有种种功德,并行种种事业。他的确成为预言中所提到崇高非凡的人。
  虽然他的父母非常喜爱神圣的法义,却害怕自己的独子可能发生什么事而令家门无后。因此国王尽力避免让王子学习读写。然而王子却私下学习,并毫不困难地成为了一位学者。
  他的生活完全依照佛法而行,名声也遍传于世。
二、那洛巴厌离世间,投入出世之道

  这一部分分为四章
  (1) 受戒成为在家居士并通达五明。
  (2) 迎娶吉美玛(毗玛拉)以悦双亲
  (3) 再度出离,出家受戒并使胜义教法炽燃如日
  (4) 于金刚座传法,摧伏邪见
  (1) 受戒成为在家居士并通达五明。
  由于那洛巴属妙觉族部,因此没有任何一样事物在他眼中不是佛法。
  八岁时他自发地生起厌世之心,明白世间均是无常。他恒常忆念圣妙法义,感动得流下泪来。每看到一位侍者,就教他万物终将死去,无法永存。他对接受劝告并且能依法修持的人显现出深刻的敬意。看到别人行善,王子总是加以奖励,看到别人行恶,他的心就会纠结着感伤。王子的心完全都浸润在佛法中,于是就告诉双亲:“为了佛法之故,我必须到喀什米尔去研读。”
  接着唱道:
  “敬礼三宝!
  受到三宝的启发,
  我向父王恳求满我所愿!
  任何与法不合之事,
  都是不幸的祸根,
  因此我不要再待在这里。
  为了佛法,
  我将到喀什米尔去。”
  母后闻言将他搂到怀中,不让他走。
  他唱道:
  “敬礼妙三宝!
  母亲,勿将儿子抱回,将我送给佛法。
  母亲,尽管父母具大恩慈,
  当其所行与法不合时,
  亦将在世间轮回不已。
  获得人身的确很难,
  因此不依法行将令我沮丧!
  若您衷心深爱儿子,
  当尽可能让我依法而行。”
  母后哭了出来,但出于爱心,她说,“我亲爱的儿啊!只要你快乐,我会暂时将你送给佛法,但要快点回来,我们身为父母的,也才能快乐。”她答应让那洛巴走了。在十一岁时,他抵达喀什米尔。
  他在喀什米尔受居士戒,成为住持嘎嘎那吉帝的弟子,法名嘎嘎那嘎巴。他学习并精通时轮金刚密续、桑伐罗达雅密续(Samvarodayatantra)及萨利布素白多的绘画技巧,“布姆”经典与注释、尚巴拉孙巴、拉邦波拉孙巴以及依南吉让容拉孙巴等医明,在文法方面,他钻研普贤、卡拉巴、康札巴及四种基础语言。
  此外也通达了布拉马那桑格拉哈(Pramanasangraha)法著,以及七部辅助说明的论著,其中三部说明了法著的主体,四部说明其相关部分。另外,也熟谙龙树菩萨的夏马南巴,圣天菩萨的浓孙杰巴及许多其他的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喀什米尔研究三年后,通达五明,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然后和十三位学者一同返回家乡,十三位学者分别是:加那嘎巴、萨迦密札、巴雅、康札吉帝、塞拉雍那、克里那卡雅、阿难达嘎巴、阿那卡拉桑提、阿南嘎伐札、加那巴达、康札哈里、美哈非根以及阿比吉那。
  有三年的时光,他们在演讲堂中修习并阐释经续教法。在经部方面,他依循密义深层了悟的教令,精通现观庄严论、无上密续、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以及辩法法性论。在佛法精要空性方面,他通达中观六部论。关于密续方面,他研习并精通事部瑜伽的迪雅诺塔拉——帕塔拉克拉马(Dhyanottara-patalakrama),行部瑜伽的毗卢遮那——毗沙门菩提密续,瑜伽部的雍宜库尼,以及其他法本。在无上瑜伽母续方面,他精通喜金刚密续五十万偈及浓缩版的喜金刚密续,在续部经论上,精于金刚班札拉(Vajrapanjara)和桑布提卡(Samputika)。瑜伽密续的基本五十章论述、桑伐拉乌巴伐(Samvara-udbhava)、黑鲁嘎阿育达雅、亥母浓雍、滚优拉玛、浓优拉玛、卡卓玛札白举、卡格洛嘉休以及其他的法本。
  随后众师徒等大转*轮,以令受法者获得解脱。他们依照根器不同,而给予应机弟子小乘、菩萨乘及金刚乘的教法,三乘法音绵延不断。除此之外,佛法的五明连续传授三年整,也使得全国上下到处充满了佛法。
  一天,那洛巴的父王认为王子学的已经够多了,便说:
  “是什么的高贵教法违逆了父母的叮咛?
  好好安顿下来,住在家宅里吧!”
  国王对王子感到不悦,开口责骂他,然后送了许多精美的礼物给嘎嘎那嘎巴所延请的学者们,并请他们离开。
  博学的王子心存慈悯,对父母说:
  “敬礼妙三宝!
  受到三宝的启发,
  请求双亲听我一席话。
  坚强的信心若不在尊贵的教法里,
  再强又有何用?
  孩子心情不悦时,逗弄他有何利益?
  若不忆念无常以及死亡,
  我如何修行佛法?
  父亲母亲啊!若我的存在会令您不悦,
  让我和众学者一起回到喀什米尔吧!”
  王子父母回答:“听着!你是位很有价值的高贵男子,你来教我们佛法,但是让其他学者回去!”他同意了。
  然而学者们离开之后,他仍念念不忘佛法,父母见状说:“亲爱的儿子!你传布及修行佛法已经够多了,如果我们高贵的血统,不该断后的话,现在该是你娶妻的时候了!”
  “喔!我的双亲啊!请听我说,我要是结婚的话,佛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一陷入世俗,又将如何证悟呢?很久以前,释迦牟尼佛放弃婚姻生活,成为一位寻找真理者,其后回报了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我也打算这样做,请让我如愿吧!”王子说。
  “如果你这样做,就是把我们两老的最后一口气夺走了!”他们怒不可抑地答道,一点也没有让步的意思。
  高贵的嘎嘎那嘎巴自忖:“要是我拒不结婚,父母的生命就有危险;但若我结婚,就好比是投入虎口,无法依正法而行。要是所行和佛法相违逆,尽管自己是个通晓五明的学者,也不过是个没头脑的凡夫罢了!”
  于是他高声说:“我会选择婚姻生活,但仍必须与法相合才行。”
  父母听到后非常欢喜,于是拉起他的手,说:
  “这才是啊!
  最高贵的儿子,
  你让父母感到欣慰。
  我们太高兴了。”
  他们向他行了很多次礼。
  (2)迎娶吉美玛(毗玛拉)以悦双亲
  王子又说:“如果我要过一个与法相合的婚姻,并非任何女孩都能符合这个要求;因此,若我必须娶妻的话,这女孩一定要达到这些条件。”
  他接着唱:
  “敬礼妙三宝!
  因受三宝的启发,我高歌着!
  无人知晓万物皆父母,
  寻找一位无诸邪见、妙洁之女郎,
  出生于一印度教门第,其名吉美玛(毗玛拉),
  心灵具足大乘根,
  寻获她时,
  请让我知道。”
  他又补充说,要是真能找到这个女孩,自己绝不违逆双亲的意思。然后,他将心目中妻子应具备的条件都写了下来,将单子交给父王。父王看后,喃喃说道:“的确,这是唯一避免婚姻的方法,我该到何处去找这个女孩呢?”他说着说着,整夜都为此事烦恼不已。
  第二天,宰相加那卡苏曼向国王说道:“陛下啊!我是否做错了什么事呢?”
  “没有!但是我只有一个儿子,我要他结婚,否则皇族可能要断后了,但他却不想结婚,若真要强迫他结婚的话,他又开个条件,说要娶出身于印度教家庭的女孩,没有邪见、妙洁、有觉悟之心、修习慈悲心,十六岁,名字叫吉美玛(毗玛拉)。这叫我要到哪儿去找这样的女孩呢?因此我感到十分绝望。”
  “陛下,请不要担忧!王子是位累积众功德(因此一切事情都会顺利)的殊胜之人,你不用折磨自己,担心是否找得到这样的女孩。”
  “我想确定是找不到了,但无论如何,还是尽力去找找看吧!”
  宰相听后又选了另一位官员随行,并将国王的话告诉他。他们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四处寻找,却丝毫没有结果。
  一天晚上,二人到达孟加拉地区印度教徒的村落当布卡。走了一天的路后,两个人都感到累了,就坐在井边休息。
  有位婆罗门女孩走上前来,身上戴着神圣索环,头发结成髻状,张着一双大眼四处张望。在附近并没有人汲水,所以她毫不犹疑地自己动手做。宰相就说:“我们很渴,给我们一些水吧!”他看着女孩愉快地将水给了两人,此举代表她属于修行慈悲的大乘家族,又看着她仔细地将装水的碗洗干净。代表她喜爱洁净,于是便问:“你的父母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属于什么种姓呢?”
  女孩静静地看着宰相,有好一阵子。
  看着他疲惫而焦虑的脸泛着苍白的色调,声音也显得粗哑刺耳,她心中顿生悲悯,眼中盈起泪光,说道:“我夫乃婆罗门提夏,我母乃婆罗门女尼古,我兄乃婆罗门那古。我的名字是吉美容玛(毗玛拉迪皮),今年十六岁,属婆罗门种姓,印度教。”她脸上露出担心的神情讲着。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宰相想:“她的名字、种姓及行为,都和国王所说的细节一致。”为了想知道她是否愿意嫁给王子,又问道:“请问你可曾听过普贤吗?他是位伟大的学者,桑提伐曼国王之子。”
  “我听说过他。”
  “你是否愿意成为他的妻子呢?”
  “请找我父亲谈吧!若他同意的话,我就会嫁给他。我也会去问他的。若他不同意的话,我也无法违抗父命。”
  当宰相问及她父亲时,她说:“明早日出以前,家父将出来作一次秘密的婆罗门供养法。在他身后有另一位跛脚的婆罗门,拄着一支拐杖,头上系一个发髻。在问我父亲时,别让那个人听到!”
  说完后,女孩就回家去了。
  隔天一早,果然如她描述的一般。两位大臣跑到婆罗门提夏的跟前说:“你必须将令媛毗玛拉迪皮嫁给本国桑提伐曼国王之子——普贤王子。”
  提夏回嘴说:“你们的国王的确是世出名门,但我们也是高贵的婆罗门种姓,并不是佛教徒。你们呢!是佛教徒,所以我不能将女儿嫁过去。”说完就走进屋里。
  两位大臣吼着:“你要是不把女儿嫁过来,我们就在你家门口自杀。”于是两人就倒在提夏的门前阶梯上,一直待了许多天。人们看到了感到奇怪就问:“你们两为什么要躺在这儿啊?”
  “我们希望毗玛拉嫁给普贤王子。这个婆罗门提夏,却不肯答应,也不关心我们的死活!”
  大家都很同情他们,于是跟着咒骂提夏,要求他答应婚事。最后,他不得已只好同意。
  两位大臣就欢欣鼓舞地回到家乡,向桑提伐曼王报告好消息。
  国王闻言大喜,送了一些贵重的礼物给婆罗门提夏,并且又派两位大臣带一群侍从去迎亲。当一行迎亲队伍抵达提夏家时,提夏高兴地将女儿托付给他们,他的儿子也跟着随喜。女孩对于自己婚配的对象普贤王子,生起深刻的信心、虔诚与敬意。
  大臣们护送高贵的毗玛拉迪皮王子妃返抵国门,王子便于十七岁时完婚。
  那洛巴自忖:“我要求一个具有种种条件的女孩,原先认为根本无法找到的。看来必须记好,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想着想着,他便向双亲展开笑容。
  殊胜的嘎嘎那嘎巴教导妻子修大乘法。毗玛拉以热烈的信念聆听教诲,从未忘失法义。她成为他的弟子,在各方面以对上师之礼承事嘎嘎那嘎巴。
  (3) 再度出离,出家受戒并使胜义教法炽燃如日
  殊胜的嘎嘎那嘎巴对于家庭生活感到厌烦,觉得这除了轮回之外,没有其他有意义的内容,他渴望出离,于是向毗玛拉说:“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八年,但我讨厌这样的日子。即使在孩提时代,我都希望能离开家的束缚,但总是有些困难阻挠,我的心愿无异是会忤逆双亲。但现在无论如何,我是要离开家园了。你可以选择依法而行,或是嫁给任何你所喜爱的人。”
  “你不能因为我不是佛教徒而舍弃我。”妻子说道。
  “想到死时不定,到处都没有安全的地方。我不会阻碍你修行佛法,而会尽一切可能帮助你。那么就以我犯了过错作理由,来出离这个世间吧!”
  于是,尊贵的嘎嘎那嘎巴告诉父母:“女人充满了欺诈,而毗玛拉当然也有许多过失,我已经无法再和她共同生活下去了。”
  桑提伐曼王就把婆罗门提夏请来,讨论这件事。他们都要求嘎嘎那嘎巴和毗玛拉继续生活下去。
  他回答:
  “女人的缺点真是难以描述,
  我如象一般的心,
  已陷入有毒的奸诈泥沼中,
  因此我必须出离这世间。”
  双方家长又问毗玛拉有什么话要说,她回答:
  “是真的!我有无量的过失:
  我不具有一点美德,
  纯粹是欺骗他而已。
  因此我想我们应该分开。”
  经过一番斟酌,双方家长终于同意两人结束婚姻关系。毗玛拉王子妃成为嘎嘎那嘎巴佛法道上的法侣,胜妙的嘎嘎那嘎巴则动身往赴阿难达阿马的隐居处,时年二十五岁。
  布达萨拉那住持及加那布拉巴导师授予他沙弥戒,为他取名布达加那。
  他和两位老师共处三年,通达了毗那耶伐斯杜、拉里塔毗斯塔拉、嘎玛萨塔卡、师提乌帕斯塔那、加塔卡马拉及戒律经等法藏。他也参访了许多博学之士,其中不乏他过去延请的学者们,在其教导下,他钻研并精通了基本的密续二万五千颂、十八章属于父续的密集金刚本续一千八百偈精简本,此外还有拉莫集竹、恭巴龙仓、多杰福润巴、智慧金刚恭拉杜巴以及拉邦波竹巴法等等。他也研习马那集松吉法,特别是第三和第七的部分。
  虽身入出家之列,但嘎嘎那嘎巴仍非比丘。他想,若没有完整的比丘戒,自己的一切训练仍恐不足,于是他如渴人求水一般地到了喀什米尔的普那,时年二十八岁。
  他受众比丘围绕,首席者是住持达马古鲁,导师是达马加那,教授师是达马菩提,他正式成为受具足戒的比丘,法名达马伐札。
  往后便在喀什米尔住了三年。
  他在住持及众上师的指导下,研习时轮金刚密续的注疏、无垢光论、大幻化网及当集(Dan-bzi Sricatuhpithamahayoginitantraraja)法典。然后他到普拉哈里,以自己的说明及领悟,广传教法。他的身旁聚集无数的比丘,皆具有种种功德。有些人有很深刻的体验,对实相有直观的了解,有的人则开发了种种神通,还有些人成为五明大师。
  他的名声与荣耀传遍各地。人们都说他是一位通达佛法的大师,他的名号汤巴津巴(萨萨那达拉)如日中天。
  在普拉哈里,他度过六个年头,写了好几本密集金刚本续的论著,编订了举非马瑞巴、桑巴容玛和林那杜巴萨巴的法本,又写了一部关于阿毗达那瑜伽密续以及桑伐拉乌巴伐(Samvara-udbhava)的注疏,编篡一部喜金刚密续注,以及许多经续的法本。
  随后,他到达班智达云集传法的那烂陀大学。班智达们通达经藏、律藏、论藏及秘密图示。在那烂陀有五百位学者,其中的八十四位非常著名,在这之中,又以四位守持四门的班智达最特别。
  东门——谢拉雍那,对深明的实相本性有非常立即而直观的了解。
  南门——克利师那卡雅,于戒学方面首屈一指。
  西门——拉那卡拉桑提,在文法、因明、认识论及灵修教诫上,为第一把交椅。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门——杰塔里,则对于克服各种障逆后,拒绝与成就浑然一味的道理具甚深了悟。
  不久,北门的班智达圆寂了,找不到人代替他,五百位班智达决定:“没有人比汤巴津巴更适合的了。”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请他接受这个职位。
  刚开始他拒绝,但是大家说:“主持北门的前班智达已经圆寂了,除了您以外,在世上我们无法找到能胜任此职位的人,只有您具备如此广博的知识,因此,请您慈悲接受吧!”所有比丘连续九天向他合掌请求,他终于点头了。于是那洛巴就成为主持北门的班智达。
  根据印度的习俗,每安置一位新的班智达在一门持守,就要举行一场佛教徒与异教徒的辩论会。于是消息公布,在两星期之内将有一场辩论会,所有班智达都摩拳擦掌、聚集一堂,打算把各方邪教教法撕个粉碎。
  那烂陀大学中间是个大天井,那里有个宝座,是国王主持辩论会时的位子,其座两旁,右方是佛教大师,左方是印度教大师。辩论会开始,首先是汤巴津巴和佛教徒们辩论半个月,结果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接下去的半个月,是由印度教徒们讨论文法、教理、因明等学问。汤巴津巴与所有具灵修力及神通力的人们较量,赢得全盘的胜利。
  迪伐曼王于是宣布:“我是双方的公平裁判。在这场辩明真理的比赛中,没有人敌得过汤巴津巴,对于佛陀胜义教法的解脱力,各地都已生起了非凡的信心。”
  (4) 于金刚座传法,摧伏邪见
  那烂陀全体上下的人,都请求汤巴津巴担任住持,他们给予他“阿哈雅吉帝”。尊贵的阿哈雅吉帝击败了所有非佛教徒的外道大师,而作了这首歌:
  “以文法的铁钩,因明与教法的知识,
  我,阿哈雅吉帝长者,
  令对手溃散宛如惊飞之鸟!
  以文法的斧头,因明与教法的知识,
  我砍倒了对手的大树!
  以因明与教法的确定之灯,
  我照亮了对手无知的暗惑!
  以戒定慧三学的圣宝珠,
  我除去了不净之垢!
  以教法的破城槌,
  我征服了邪恶的迷惑城堡!
  在那烂陀,国王作为见证,
  我劈倒了邪说摇动不已的大树!
  以佛陀法义的刀锋,
  我剃除了对手邪见的须发,
  高举佛陀教法的旗帜!”
  此时,一百位博学的印度教导师们剃除了须发,皈依佛教;三天以后,另有六百位也起而效尤。那烂陀大学里飘扬着偌大的旗帜,大家击大鼓、吹法螺,充满着快乐的气氛。伟大的迪伐曼王向尊贵的阿哈雅吉帝展现自己的信心与敬意,他顶礼多次,以头亲触阿哈雅吉帝的脚,并说道:“我很高兴成为您的功德主。”
  击败异教法义后,大班智达在此传法,达八年之久
三、那洛巴行大苦行

  这一部分分为六章
  (1) 由善恶双面品性来净化满愿宝,视“住于其中”与“成为自己”如同一味
  (2) 透过对象征之物的了解,开显了以满愿宝为解脱道的义谛
  (3) 历经苦行而达解脱
  (4) 以十相八功德安置具缘弟子入解脱道
  (5) 一生成就虹光金刚身,如实了悟般若妙觉
  (6) 将口耳传承法及其说明等授予马尔巴,并经由马尔巴将法传到雪域西藏
  (1) 由善恶双面品性来净化满愿宝,视“住于其中”与“成为自己”如同一味本章分三部分
  A、 深具强烈信心及不变热忱寻觅上师时,所经历的十二个境界
  B、 意图自杀,立志于来生值遇上师
  C、 遇见帝洛巴,并得入其门下
  A、 深具强烈信心及不变热忱寻觅上师时,所经历的十二个境界
  十二个境界始于金刚瑜伽母示现,力劝他去找帝洛巴,以获得最高成就、传布佛陀本怀妙意。
  有一天,正当阿哈雅吉帝背对着太阳,研读五明的书籍时,一个可怕的影子落到了书上。他向身后一看,见到一位有三十七种丑陋相的老女人:她双眼血红而凹陷,头发如狐毛之色而蓬乱,前额大而凸出,脸上皱纹密布,耳朵长而有起伏的肿块,鼻梁歪斜、鼻肉发炎,下巴有黄白混杂的毛发,嘴唇歪曲而合不拢,牙齿内缩而蛀蚀,舌头做着咀嚼的动作并不时伸出来舔嘴唇,嘴巴发出吸东西的声音,打哈欠时发出咻咻声,她在啜泣,眼泪由面颊流下,浑身颤抖,喘着呼吸,她的皮肤呈暗蓝色,又粗又厚,她的身躯佝偻不正,颈子弯成弧形,背也是驼的,她脚跛了,因此全身得靠一根拐杖支持着。
  她问那洛巴:“你在研究什么?”
  “我在念因明、文法、教法等等。”他回答。
  “那你了解吗?”
  “当然!”
  “你是了解那些字呢?还是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些字。”
  老女人很高兴,笑得东摇西摆,拐杖在空中比来比去地跳起舞来了。那洛巴想:或许我可以让她更快乐些,于是补上一句:“我也了解那些意思。”老女人闻言竟然颤抖地哭了起来,把拐杖也丢掉了。
  “我说了解字,你就很高兴,我说也了解意思,你就很难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高兴是因为你这位大班智达,并没有说谎,坦白地承认自己只了解那些字而已。但当你扯谎,明明不懂意思还没说懂的时候,我就感到很难过了。”
  “那么,有谁了解这些字句的意思呢?”
  “我哥哥。”
  “不论他现在何处,请将我介绍给他。”
  “自己去!付出你对他的敬意,向他请求让你能明白字句其中意义何在。”说完这些话,老女人就如彩虹般消失于空中。
  尊贵的那洛巴回想她的三十七种丑陋相,一一加以思维而了解到,就客体而言,轮回是苦,因它具有三十七种令人不满的缺失,就主体而言,具三十七种不净之物的身体也是无常易坏的,就秘密面而言,透过谛观三十七道品,行者就能了解俱生觉智。
  于是他唱道:
  “轮回就是挑剔他人过错的倾向,
  令人难以忍受的火盆,
  阴暗的地牢,深不可测的三毒泥沼,
  骇人的邪恶生命之波,
  如同落入蜘蛛之网,
  亦或如鸟纠结于猎人的网中,
  如同被恶魔将手绑到颈子之上,
  亦或浸入污秽的池塘,
  如同一只鹿穷追蜃楼幻相,
  它是命运之网,
  吸食花蜜的蜜蜂,
  榨取生命之牛的乳汁,
  生活在飞逝的出生与年老的影子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被死神粗皮的猛犬所捕捉,
  落入了陷阱的麋鹿,无情的猎人,奴隶般的禁锢,
  不安全的道路,踏入坑洞的猛兽。
  它是一片充满着对立游戏的草坪,
  一匹八风之马,用箭头敲打鼓面,
  和尖锐獠牙共玩耍。
  它是脆弱的水中植物,捉不到的水中月影,
  惑乱的泡沫,瞬间消散的雾,泛着涟漪的水。
  看到摸到就令人胆寒的蛇,刀锋上甜美的蜜汁。
  它是一颗长着毒叶的树,
  发射有毒的烦恼箭枝,毒害那些已经患病的人。
  它是风中摇摆的火焰,
  非真,如梦,如惑,衰老和死亡的瀑布,
  它是根、尘、识的作用,骗人的引导。
  无疑地,我必须寻找上师。”
  他说出这段话,并且舍弃所有的财物与书籍。
  当他宣布要找寻能开显真义的上师时,那烂陀内的众僧们都在想:“过去所有的住持,都比不上那洛巴来得博学。行使住持职责时,他能以比别人都神圣的方式来诠释教法;当他探讨因明、文法、经部及续部时,都给予脱俗的开示;当他举行唤醒确定的觉悟心态之法轨以及其他的灌顶时,优雅的风范无人能比;当他指导别人修习禅定时,总是非常善巧地解释过程中的经验与了悟。像这样一位住持要是到其他国家去,我们就要变得如干地上的鱼儿一样了。”众人皆陷入愁城之中。
  东门的主要班智达提出了请求:
  “无以伦比的光荣阿哈雅吉帝,
  这里的僧众是佛法之根,
  放弃他们是有违佛法的,
  祈请您为了我们而留下来。”
  但那洛巴拒绝了。
  南门的主要班智达说道:
  “佛法中的道侣是其根本,
  离开您的法友有违佛法,
  祈请您留下来吧!”
  那洛巴再度拒绝了。
  西门的主要班智达也来请求:
  “教法的根在于佛法戒律,
  放弃了这些有违佛法,
  祈请您留下来吧!”
  结果依然没用。
  于是那烂陀五百位学者联合国王、大臣众功德主,一起请他留下来:
  “崇高而光荣的圣人阿哈雅吉帝,
  我们将失去医王——
  佛法的化身来抵抗盲目与无明之病,
  圣洁的阿哈雅吉帝啊!请为我们留下来,
  慈心照看,那烂陀吧!”
  光荣的阿哈雅吉帝说道:
  “凡生就有死,凡聚就有散。
  在一个只能累积(业力)的地方,
  如何找到自由与无死之道?
  我知道如海一般的经典,
  精通五明的学问,
  然而若无具德上师,
  渴求之火将不断地烧下去。
  上师的恩惠就像密续精华的甘露之流,
  像海一般广大,
  虽然我已具有若干美德、神通、诸成就,
  却仍未亲证实相。
  因此我将依赖喜金刚,
  坚定地寻找真实的上师。”
  “就用这段话回复国王,告诉比丘及班智达们我笃定的心意。我是位精通五明的班智达,但对已具足信心、勇气之人而言,要改变其既定之路,根本是多此一举,因此我请求高贵的功德主们让我实践目标。”说完话,他就披挂着法袍、拿着钵、带着行囊,向东方而去,并唱:“我将依赖喜金刚,寻找真正的上师!”
  空中响起一个声音:
  “若你依赖胜乐金刚尊,
  佛陀示现的上师将会出现。”
  那洛巴欣喜地说道:
  “若从今日起我依赖胜乐金刚,
  那怎么可能不成就呢?”
  他向东方顶礼,内心深深感动,眼中充满泪水,向帝洛巴祈祷。
  当他抵达美托南布寒林时,就在当地搭建一间草棚,于此持诵七十万遍的胜乐七字真言。大地震动,祥光瑞香之相昭然,天空中传来一个声音:
  “帝洛巴居东方住,
  无二妙觉大乐应化身,
  示现人身、众生救怙主。
  寻找佛陀上师尊。”
  他依照此语,在东方连续找了一个月,却苦寻不获,而叹道:
  “阿拉斯!我尽力却找不到佛陀上师,
  因为我一直受到根、尘、识的欺骗。”
  天空又传来一个声音:
  “如果你不向怠惰之魔顶礼的话,
  一定可以找到佛陀上师。”
  于是他继续向东方寻找上师,本尊胜乐金刚示现为他打气:
  “光荣的阿哈雅吉帝,
  我已赐你恩慈,
  使你能够找到尊贵的帝洛巴,
  若是找不到上师,如何得证佛果?
  向东方寻找帝洛巴,
  他是现人身的佛陀、能令你解脱的上师,
  无视困难,
  向前进!”
  他闻言即唱道:
  “帝洛巴!尊贵的上师,
  若没有您,我就无法成佛。
  不论是否能找到您,
  从今日起,我将不顾生命与躯体,
  不因障逆而退转,
  如此又怎么可能找不到已承诺的上师呢?”
  他继续向东行去。接着,就看到一些景象:当他走到一处蜿蜒于岩石堆与一条河流之间的狭窄步道时,顿见一位无手无脚、挡在路上的麻风女子。
  “别挡在路上!到旁边去!”
  “我动不了,要是你不急的话,就从其他地方绕过去,要是急的话,就从我身上跳过去吧!”
  虽然他满心慈悲,仍然厌恶地掩着鼻子,从她身上跳过去。
  麻风女遂升入空中,四周绽放着彩虹光芒,说道:
  “谛听!阿哈雅吉帝!
  在究竟真理中一切都是相同的,
  离于串习的思维与限制。
  若仍在这样的镣铐里,
  你又如何希望能找到上师呢?”
  说完后,女人、岸石及步道全都消失了,那洛巴晕倒在一片沙地的高台上。
  当他醒过来时,心里如此思维:“我没能认出那就是上师,现在起,我每见到一个人都要向他请教。”于是站起身来,心中祈祷着,踏上了旅程。
  在一条小路上,他遇到一只发出恶臭的母狗,身上爬着寄生虫。他闭着气,跳过母狗,结果母狗升入空中,现出虹光环,说:
  “所有众生本来都是自己的父母,
  若不发展大乘道上的悲心,
  却入错误的路径,
  又怎么可能找到上师呢?
  当你轻贱其他众生的时候,
  上师如何会接纳你呢?”
  言迄,母狗和岩石就消失了,那洛巴再度晕倒在一片沙地的高台上。当他醒来时,又开始祈祷,并继续旅程。
  不久,他遇到一位背着包袱的男子,便问:
  “你曾经见过尊贵的帝洛巴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见过。但这座山后面有一个人,他在和他父母耍诈,你去问他吧!”
  那洛巴横越山后,找到了那个人,那人说:“我见过他,但你要先帮我把我爹娘的头给转过来,我才告诉你!”
  阿哈雅吉帝就想:“就算找不到尊贵的帝洛巴,也不能和这个无赖打交道,因为我是个王子、是个比丘、是个班智达。要找上师,也要依循佛法之道,以可敬的方式去做才行。”
  结果又发生了相同的事,那个人化入了彩虹光中央,并说:
  “在此大悲教法中,
  你若不用‘实无一物’与‘自我不净’的槌子,
  打破我执的头颅,
  又将如何找到上师?”
  说完,此人便如虹光般消失无踪,那洛巴又倒在地上了。醒来之后,什么也不见,于是继续边走边祈祷。
  在另一个山头,他看到有个人正在撕扯死人腹中的内脏,将内脏一段段割出来。那洛巴遂上前问他是否看过帝洛巴,他答:“有啊!不过在告诉你之前,先帮我把这具腐尸的肠子给切下来。”
  那洛巴不肯,于是那人遂化入虹光中央,说道:
  “若你不用无所参考境中究竟无生之性,
  来切断轮回的纠结,
  又如何能找到上师呢?”
  言毕,那人就如虹光般地消失了。
  那洛巴再次晕厥。
  当他自昏厥中苏醒过来后,继续边走边祈祷。
  接着他看到河边有个恶人,把活人的胃剖开,用热水去洗它。于是,就上前问他是否见过尊贵的帝洛巴。那人答道:“是见过,待会儿再说,先帮我弄!”
  那洛巴又拒绝了,那人就化入空中光圈里,说道:
  “若你不用深妙教法的水,
  洗净这本性解脱、却代表串习思虑尘埃的轮回世界,
  又如何能找到上师呢?”
  言迄,就消失于空中,这令那洛巴又晕厥过去。
  那洛巴从昏厥中苏醒之后,继续祈祷,向前迈进。
  他到了一个城市,见到当地的国王,于是又问对方是否见过帝洛巴。国王回答:“见过,不过在我告诉你之前,你得先娶我女儿才行。”
  他接纳了那女子,似乎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和她相处。但是国王不想让他走,就把女儿带回来,嫁妆也拿回来,然后离开了房间。那洛巴不知道这是场幻相,而认为现在必须修阿毗达那瑜伽法,施加武力才行。结果他听到了一个声音:
  “你难道没受幻相欺骗吗?
  因贪欲及嫌恶而落入了下三道,
  又如何能找到上师呢?”
  接着,全部的王国都消失了,不堪再次受到打击的那洛巴又晕了过去。
  那洛巴苏醒后,又念着祈祷文踏上旅程,直到他见到一个黝黑的人,带着弓和箭,后有一群猎狗相随。
  “你见过帝洛巴吗?”
  “见过。”
  “告诉我他在哪里?”
  “把弓和箭拿去,射死那头鹿。”
  那洛巴拒绝了。
  那人说:
  “我是一位猎人,
  以无欲幻身之箭,
  张开本质明光之弓,
  我将杀死‘信有自我’五蕴山陵上,
  东奔西窜的那些鹿群,
  明日将赴湖畔垂钓去。”
  言毕就消失了,那洛巴发现自己又失去见到上师的机会,不禁又昏了过去。
  在苏醒之后,继续念着祈祷文寻找上师,而来到一个鱼群丰富的池塘边上。那附近有两个老人正在耕田,每一发现虫子,就将虫子捏死然后吃掉。
  他上前问道:“你们见过帝洛巴吗?”
  “他和我们在一起啊!但在我告诉你之前……喔!太太啊!过来弄一些东西给这位比丘吃。”
  老太太从她的网中拿出一点鱼和青蛙,将它们活活丢下锅去烹煮。煮好了,就请那洛巴吃。
  那洛巴说:“我是个比丘,所以过午不食的,而且,我也不吃肉。”
  他心里想着:“我受这位老太太的邀请来吃活活烹煮的鱼和青蛙,铁定是犯戒了。”因此很沮丧地坐在那里。
  老人荷着斧头回来,便问太太:“你有没有弄些食物给这位比丘吃啊?”
  她答道:“他好像很笨,我煮了一些食物给他,他却说不想吃。”
  于是,老人就把锅子丢入火里,鱼和青蛙全都飞上了天空。
  他说道:
  “穿戴串习所成思绪的镣铐,是难以找到上师的。
  若你不将这些串习所成思绪之鱼吃下去,
  却追求会增加我执觉受的喜悦,
  那又如何能找到上师?
  明日我将杀死父母!”
  言毕就消失了,可怜的那洛巴再次晕厥。
  那洛巴苏醒后,又遇到一个人,将其父亲刺在木桩上,又把母亲关在地牢中,准备将他们杀害。他们大叫:“喔!儿子啊!不要这么残忍。”那洛巴看到后非常反感,但还是上前问那个儿子是否见过帝洛巴。那人说:“帮我杀死带给我不幸的父母,我就告诉你帝洛巴的消息。”那洛巴很同情那人的父母,不愿成为这个杀人犯的共犯。那人就说:
  “若你不能杀死二元分别的父母,
  其所滋生的三毒之物,
  那么要找到上师就很困难了。
  明天我将出门行乞。”
  光明灿烂的法语,震撼那洛巴的心灵,令他再次晕眩。
  那洛巴由昏厥中醒过来后,一边祈祷一边走,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那里有个人认出他是阿哈雅吉帝,就问:“你为什么到这里来?是来看我们的吗?”
  “我现在只是个库素里巴*3,不用接待了。”
  那位隐士仍坚持礼数,并且问他来此地的原因。
  那洛巴说:“我是来找帝洛巴的,你见过他吗?”
  “你的寻找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里有一个乞丐,声称他是帝洛巴。”
  那洛巴向里看,见到火堆旁坐着一个人,正在煎活鱼。隐士们看到了,都非常生气,群起围殴乞丐。乞丐就问:“你们不喜欢我所做的事吗?”
  “在这静僻的兰若行恶,我们怎么会喜欢?”
  乞丐一弹指,说:“洛嘻伐嘎札!(鱼儿离开)”鱼就全都回到湖里去了。那洛巴明白,这人一定是帝洛巴,于是双手合十,向他求法。
  上师拿了一把虱子给他,说:
  “若想断除业习思绪之不幸,
  以及无尽道途上根深难除的倾向,
  通往一切众生的究竟本性,
  首先你必须杀死这些虱子。”
  那洛巴下不了手,于是那人说:
  “若你不能杀死自生自灭业习思绪的虱子,
  就很难找到上师。
  明日我将去参观一场怪物秀”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毕就消失了。
  那洛巴颓然地起来后,又继续他的旅程。
  他来到一片宽广的草原,上面有许多独眼的人,有个盲人能看东西,有个没有耳朵的人能听声音,有个没有舌头的人能讲话,有个跛脚的人跑来跑去,还有一个尸体自己在煽凉。
  那洛巴问他们是否见到帝洛巴,他们回答:“我们没见到他,也没见到其他人。若你真想找到他,就听我们的话:
  ‘具足信心虔诚与确定。
  乃成高贵妙法器、信念勇锐之弟子。
  于道恒信师心圣妙意,
  挥舞直观刀锋为见地,
  骑乘乐明良驹以摄心,
  离于对待枷锁乃正行。
  自明旭日闪耀遂明了,
  一眼即具多眼之功德,
  眼盲即是视而不见物,
  耳聋即是听而不闻音,
  静默即是说而未出声,
  足跛即是行而无催逼,
  死者不动即是无生之清风(如扇所煽之气流)’”
  大手印的象征物如是地揭示了,而一切事物也随即消失。
  B、 意图自杀,立志于来生值遇上师
  因为一直找不到上师,那洛巴动了自杀的念头,并希望来生能找到上师。
  他对自己说:“虽然我遇见了尊贵帝洛巴种种的化身,但却没能幸运地亲见他本人。现在没能找到他,而得丢脸地回去。我受到这个由前世业力所造之身的牵绊。现在我要舍弃它,并立志来生遇见上师。”
  他以绝望之心作了这首歌:
  “我依循勇父之预言,
  放弃僧众教法之根本,
  离开持律精严众法侣,
  未能听从他人的忠告,
  尽管经历诸般困苦,
  仍旧未能寻获上师,
  我将抛弃此身所成之障。
  于未来世继续寻觅亲上师。”
  他拿起刀子,正当要下刀之际——
  C、 遇见帝洛巴,并得入其门下
  天空传来一个声音:
  “若你没能找到上师,
  那么出佛身血又如何能找到?
  你邪恶心思所期望的人,
  不就正是我吗?”
  一个穿着棉裤的黝黑男人走了过来,头发束成一髻,双眼突出而充血。那洛巴激动地边哭边跪了下来,双手合十,说道:
  “我怎么会想到在不定、漂浮如云的事物中寻找真理呢?
  阿拉斯!
  您过去未展现慈悲,
  从今起请慈悲地纳受我吧!”
  帝洛巴说道:“自从你见到我所化现的麻风女之后,我们就从来未曾分开过,如同影子随身形而走一样。你见到的种种境界,都是由自己恶行所产生的染污,因此你认不出我来。”
  他又继续开示:
  “汝乃光辉无暇妙法器,
  堪受空行密帮满愿之宝、密集真言之法教,
  捕捉真实自性如意珠,
  此即空行秘密之国度。”
  接着他完整地教导那洛巴依止四部传承上的师的方法,开示邬金智慧勇父之奥义,收那洛巴为弟子,并鼓舞其精神。
  〖注释〗*3 库素里巴:本字可能应作“库萨里”。梵文原音是“库萨里”,后译成藏文后可能误为“库素鲁巴”。藏文中,这是指只有三种念头的人,除了吃喝、拉撒、睡觉之外,他舍弃其余一切事物,完全投入禅修。这种人现在被称为“库素鲁巴”。在印度,还将这种人分为较高级和较低级的,而西藏人也称死而复活的人为库素鲁巴。“库素鲁”实际上是指放弃了一切工作,经常到山中闭关的人。
  (2) 开显满愿宝
  透过对象征之物的了解,开显以满愿宝为解脱道,这包括两种方法:
  A、 在见到象征物的当下即明白其意,此法适用于堪能顿悟之人B、 领悟象征物暗指的四种确定、其义理,并令真实修谛昭然显现,此法适用于
  渐修成佛之人
  A、 在见到象征物的当下即明白其意
  一回,帝洛巴坐着开示毗卢遮那比三菩提密续时,阿哈雅吉帝就上前去,双手合十、绕礼上师、献曼达,跪在地上而祈请:“上师!慈悲教导我吧!”帝洛巴应他之请,连续十三天给他看了十三件象征物。
  首先,帝洛巴说:“要接受教法就要先具备确信心,所以呢!去拿一些仍在发亮的余灰以及一匹棉布过来。”那洛巴依言而行,帝洛巴就把布平摊在地面上,四角用钉子钉好。他叫那洛巴拉着一端,自己则在另一端点火。整块布都烧光了,但余灰中仍保留经线纱与纬线纱的痕迹。尽管图样还在,却已失去布料的作用了。
  帝洛巴问那洛巴:“你了解这意思吗?”
  那洛巴回答:“我了解到,上师明利的解悟与教法就如同火一样,烧去了棉布一般徒弟情绪的波澜。因此,执着实存外物的信仰就被摧毁了,既然这种执实谬见已无作用,也就不会再落入世俗之中了。”他并作了这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悟解:
  “我受灌顶具意及目的,
  此火吞噬我之串习所成思维棉布匹,
  尽管灰中存图案,
  棉布不复堪使用,
  幻影之身亦如是,
  显现之时难摸取。”
  帝洛巴不置一词。
  那洛巴再度绕礼帝洛巴,双手合十,请求教法。
  这次,帝洛巴给他看一颗透明的水晶。
  那洛巴说,他了解这是指弟子的心灵必须住于纯净的誓约中,而能不受错谬与欺骗所影响。
  帝洛巴又叫那洛巴拿一个纠缠的线球来,将它解开。那洛巴依言而行,帝洛巴就只是把线球丢开,走了出去。
  那洛巴大声说道:“我领悟到将心束缚的轮回之网、八风之结,必须加以抛弃,令它安住在真实本性中。”
  帝洛巴将一块稀有的宝石放在他头上。
  “我领悟到创造轮回与涅磐的珍宝就是上师,我们必须恒观上师已与己顶髻不可分离。”
  接着帝洛巴看着珍宝。
  “我领悟到要即生亲见实相,就要成就最高的大手印悟境,以不动摇的虔诚为眼,上师一切行为,都是至高无上的美德。”
  帝洛巴又将一个容器中装满纯净的冷水,要那洛巴喝下去。
  “我领悟到自他烦恼的起伏热浪,因为教法冰凉的甘露而得舒解。”
  帝洛巴将水倒满了几个容器,又将这几个容器中的水倒在另一个容器中,然后由这个容器中倒水装满许多其他的容器。
  “我领悟到装满和再充满的过程,是指同一个价值显现于许多形相中,诸多形相只有一个价值(一味)。”
  帝洛巴展示一个代表万物起源的三角形。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领悟到这象征着作为三解脱门(空观、无偏、无相)的全部实相,从来就没有起源。”
  帝洛巴绘出由点组合而成的图画(明点)。
  “我领悟到这象征着一切事物,都源于法身创造性的潜能。”
  帝洛巴手摸胸膛,点了点头。
  “我领悟到这象征着法身创造性的潜能,就只是潜能而已。”
  帝洛巴指着一条自己解开缠绕身躯的蛇。
  “我领悟到这象征着轮回自我解脱。”
  帝洛巴佯装哑巴。
  “我领悟到直观的明晰悟境体验,是无法诉诸言语的。”
  最后,帝洛巴给他看一个水果。
  “我领悟到当自身丰沛的果实成熟时,利他之行就能成就。以上是我对各象征的了解。”
  当十三件象征物都指示出来,他请示帝洛巴,自己的解悟如何?帝洛巴就唱了这首关于直观明晰体悟的伟大之歌,其中也包含如何以象征物为道,趋向成熟解脱之道:
  “我帝洛巴微笑而说道,
  谛听汝此无暇妙法器,
  教法炽然烧灼如红炭,
  烦恼起伏即同棉布匹。
  真实自性纯净似水晶,
  解脱八重恶结之纠缠,
  以不变异信心慈爱眼,
  谛观上师真实如意宝,
  饮取教法纯净妙甘露,
  各器所盛水性无分别,
  生起同于无生理归一,
  法身本为变化境所依,
  手指所指乃对其本性,
  如蛇自解、轮回自解脱。
  无言乃因体验不可说,
  果实象征自他实相明。
  汝已知悉诸等暗喻理,
  具此确信成熟所当熟,
  空行密邦、密集真言中,
  谛观心境直至圆熟境。”
  B、 领悟象征物暗指的四种确定、其义理,并令真实修谛昭然显现
  对渐修成佛之人而言,透过对象征物的了解而产生的真正心灵进境,能够根据一般的密集真言密续过程,而给予成熟确定的力量。
  因此帝洛巴说:
  “透过‘瓶灌顶’,了解一切显现都是心和本尊,你就已了解到显现即同魔咒。
  透过‘秘密灌顶’,了解心只不过是意识活动,其本身空无一物。
  透过‘妙观察智慧灌顶’,了解空即是乐。
  透过‘第四灌顶’,了解乐是无法驱散的。然后探寻这些的合一性。”
  那洛巴问:“透过自己黑暗无明之眼,我如何能看见呢?”
  尊贵的帝洛巴答:
  “看而无意去看,
  从不可见的心中谛观无法捕捉为实之物,
  视而不见,即是遍汝身中之自在解脱。”
  于是那洛巴不作意地作观,视而无所见,于一刹那间顿住于无须解脱之境,而获解脱自在。
  他祈祷着:
  “我依止上师之船、珍贵的心意宝,
  必定能自轮回苦海中解脱。
  此法教导趋向解脱之道,即是大乐。”
  而帝洛巴却说道:
  “你似乎仍受了解实相即大乐的上师所传之法所吸引,
  对于大乐境中明了实相奥义即大乐的上师所传之法,
  因追求、爱慕、烦恼未能顿息,
  既勿追求于此,
  亦勿追求其反面。”
  (3) 历经苦行而达解脱
  本章描述那洛巴解脱道上的经验,他献身于刻苦的精神修持而产生这些成果。这里分四部分:
  A、为获完全教法、令自心调柔于师教,所行的十二大苦行
  B、依帝洛巴指示,修持离言绝虑之道
  C、领悟同时俱起之义,亦即发展出究竟认识衍生轮回涅磐二者之觉的教法
  D、由定力彻达慈悲,以超越一切企图之大悲行持利益众生,完成受嘱之使命
  A、 为获完全教法、令自心调柔于师教,所行的十二大苦行
  1、 一般满愿宝
  帝洛巴坐着不动一年,僵如木块,好比已失去了运动的力量。他静默不语,犹如失去说话能力,并且安住无串习造作思虑之境,犹如心已失去敏锐之性。
  那洛巴以恰当的姿势,合掌绕行并祈祷*4。
  有一次帝洛巴转过头去,盯着他看。那洛巴就上前请求教法。
  于是他说:“想要教法的话,就跟我来!”
  帝洛巴爬到了一座三层中国式屋顶的庙宇上最高的位置,跨坐于一只鸟像的翅膀上,然后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一定会从这里跳下去!”
  那洛巴想,上师现在必然是对他而讲的,所以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跳,跳下去后,重重摔在地上,全身疼痛难以忍受,兀直地横瘫在那儿,有如死尸。
  帝洛巴问:“你怎么啦?”
  那洛巴说:“这个由前世业力造化而成的肉体,像芦苇一样地碎裂了,已濒临死亡之境。”
  帝洛巴遂说道:
  “那洛巴!
  汝此泥土所成身,
  信‘我’之故应破碎,
  思维满愿宝法义,
  佛陀空行秘密邦。”
  他以手抚摸那洛巴,那洛巴就恢复了完好如初的身体。
  然后帝洛巴便开示一般满愿宝之教法,这是帝洛巴从邬金净界智慧金刚处亲受的法要,内容则是关于了悟金刚瑜伽母的修持法,包括以象征性语言所表达的程序,“国王”代表不变、常在的实相,“三位宰相”代表实行的部分,“臣众”代表修行的场合。
  此教法中,前行法是以“三位宰相”为实践,三位宰相分别是指:
  ·净化恶业的染污或修金刚萨(土垂)禅定及持咒。
  ·圆满必备要件并和上师结合。
  ·修持成熟堪能静虑。
  正行法是以“国王”为不变实相,此乃名为“一般如意宝”的生起次第教法。
  生起次第透过四种生起的行为,净化三有投生的四种门路(卵、胎、湿、化)。净化的方式包括了:
  ·以五直观了悟净化胎生
  ·以特定的持诵净化卵生
  ·以三重善巧净化湿化生
  ·以瞬间完整的审视净化化生
  生起次第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便清净生有、死有及中有的现象。娴于此法的人,自能生起佛慢,自视为六十二位勇父空行之主、现黑鲁嘎相的三昧耶萨(土垂)。其身呈深蓝色,具四面十六臂,与明妃交抱。右脚伸直,左脚微屈,面现九种心态,穿着寒林八饰,庄严受用齐备。他站于日轮莲花座上,脚踏大梵天王与王后。
  此莲花日轮宝座位于方形宫殿的大乐中心点,宫殿有四个拱门,具种种庄严;殿内为真实自性之焦点,殿外火焰与尸陀林围绕。
  当父母尊身上庄严齐备时,就能净化“生有”,熟于此道之人会感受到本尊真实的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召请智慧尊降临,封印、礼敬、赞叹与持诵本尊咒,即可净化“中有”。
  当行者心中放光,情器世界消融入己身,直到最后“那打”亦化为明光,长时安住此境,即得净化“死有”。
  观想本尊由灿烂光中显现,本身并无实体。于此具足坚固佛慢,就视为生起次第觉受的真正征相。
  修行圆满次第以净化生有、死有、中有的要点在于将脉、气、明点化为光明。
  行者生起拙火,高度觉性得以开展,气成为金刚诵(嗡阿轰)的震动,心智于种种意识活动领域自发地开显,即可净化“生有”。
  由禅定力之故,任何消散均无实体,气进入、停留及消融于中脉,化成空性明光,四境现前。此法即净化“死有”。
  心气不二,为灿烂明光,别于凡俗身心五蕴,于是即净化“中有”。此时生起本尊,居越量宫中,具足明光珍饰庄严。
  立即而清晰地体验拙火生起与高度觉性的展现,就是圆满次第真正的精华。
  透过净化生有、死有、中有的生起、圆满次第,行者不论是修简明或详尽的观想(此指本尊眷属的数目),都能完全领悟父母尊的奥妙。在修持生起次第净化四生的时候,谨守吃、穿、沐浴、供养、持诵、行仪与睡眠七方面的戒律,是极为重要的。
  4 此处“祈祷”乃一种静虑法,并非请求或表达敬爱之意。
  2、 一味
  帝洛巴又静默地坐了一年,当那洛巴请教法益时,帝洛巴突然站起来走开。
  那洛巴跟过去,看到他坐在檀香木的熊熊烈火旁。那洛巴上前请法,帝洛巴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一定会跳进这火中!”那洛巴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结果全身严重灼伤,痛苦难忍。
  帝洛巴淡淡地问:“那洛巴,你是怎么啦?”
  那洛巴说:“这个由前世业力造化而成的肉体被火吞噬了,我非常痛苦。”帝洛巴遂说:
  “此为信‘我’皮囊身,
  实应烧灼获净化,
  吾之法子那洛巴!
  看入心性平等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他以手碰触那洛巴,那洛巴即恢复完好如初。接着他就教授一味的教法。
  教法分为两部分,转化与一味。
  转化可分为十六重:四确定之转化、四解脱道之转化、四誓约之转化、四身(法、报、化、自性身)之转化。亦可分十二重:下降四喜之转化、上升四喜之转化、果位四喜之转化。亦可分九重:醒时、睡眠、死亡三中阴时、法报化三身之转化。亦可分五重:转化贪为拙火、转化嗔为幻身、转化痴为光明、转化慢为生起次第、转化嫉为净观。亦可分三重:转化死有成法身、转化中有成报身、转化生有成化身。
  体验种种转化的核心之处,在于了解如是妙理,安住此觉,自然任运,无造作偏颇,也不起散乱。
  一味是行为举止的方式。它并非将好坏等等参杂而生成的混乱状态,领悟事物如是本性,就是一味,而这样的领悟必须加以调练。
  在实际应用上,可以视觉体验作为说明:当一个人看见一样物体时,就有一个主观的印象产生爱或憎的感觉(亦即情绪干扰了对物体的直接体验)。
  再进一步观察,看起来在那儿的东西,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外显诸物既是显现又是空性,内在觉知的过程并非主体(并非与客体相对的、截然不同的)。根、尘、识三者同时显现。此理可推广到耳、鼻、舌、身、意,皆是如此。
  这就是六重一味。同时体验六者,就能够放弃对于此生的贪执,具足无常正念,思及六道痛苦,出离繁杂俗务,对上师起胜解及虔诚心,获得心灵的清凉自在。
  能不散乱地安住这种没有任何外在参考点之境,就是真正在修行一味。
  3、 誓约
  帝洛巴在密林中度过一年,他时常乞食。有一天,附近的人们安置一座舍利塔,并在聚落中集会。那洛巴恰巧经过当地,得到满钵的供品,于是就拿回来供养上师。帝洛巴大声地咀嚼并且说:“那洛巴!这真好吃。”
  那洛巴想:“师父以前是一个字也不说,今天看来心情很好。”于是就问上师是否要他再多拿一点回来。
  帝洛巴回答:“是啊!去吧!”并且交给他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把木剑,说:“要是哪些人心有不甘不愿给你,就把水倒在食物上;要是大伙追你,就在沙上画一个水的符号,要是他们还不回去,就挥舞你的剑。”
  在这国家里有个习俗,就是任何人第二次到别人家乞食,都不会如愿的。因此人们就说:“你刚才已经拿过了。”而不愿意再给他食物。那洛巴就把水倒在食物上,接着有人大喊:“这个人把饭弄砸了。”几个男人听到就追过来,一群人快追上的时候,他就在沙子上画了一个水的符号,这里竟变成一个湖,整伙人都过不过来。
  一个老女人此时出现,告诉他们可把湖水弄干再追,大伙便开始挖地,很快地湖水便被弄干,
  并又赶向前追上了他。那洛巴就舞动手中的剑,剑顿时变成一栋铁屋,那洛巴则坐在里面。老女人又告诉愤怒的人们去拿煤炭和风箱来烧。过了会儿,那洛巴无法再待在里头被烘,只好夺门而出,就在快回到帝洛巴所居地方的时候,不幸被人给逮住,用棍棒和石头把他打个半死。
  帝洛巴走到他身边,问:“那洛巴,你师怎么啦?”
  那洛巴回答:“如同米粒被捣烂、芝麻被压碎,我的头裂开了,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说道:
  “轮回此一曲铜壶,
  实应将其作粉碎,
  亲爱吾子那洛巴!
  看入自心誓约境,
  空行秘密之家园。”
  并以手碰触那洛巴,那洛巴即完好如初,接着他就教授誓约满愿宝教法。
  此法分为两部分:信任与谛观。
  一般而言,只要不违反自己所做的承诺,就算有了誓约,哪怕它甚至小到只有皈依的仪式而已。特别言之,金刚乘中誓约占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别当行者受了瓶灌之后,必须持守无上誓约,视法界为本尊坛城,一切有情为空行勇父。
  瓶灌的体验,乃化身誓约的基础,又称为“范畴”。
  秘密灌的体验,乃报身誓约的基础,又称为“无二”,于六解脱修行法中则名为“较高之门”。
  智慧灌的体验,乃法身誓约的基础,又称为“深奥”,这是指与勇父永恒之喜秘密相结合,也叫做“较低之门”。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灌的体验,乃自性身的基础,又称为“完全深奥”,这是指大手印觉的照耀。
  实修的应用上,行者必须试着安住此合一之境,令体验不致瓦解成零碎的片段,于刹那亦不舍离此境,食此禅定妙餐,守护真实自性。
  “范畴”誓约分三重:
  ·透过俱生觉禅观空性,保任法身。
  ·透过直观了解禅观大乐,保任报身。
  ·透过认知力(认出众生本性)禅观与众生的一体性,保任化身。
  “无二”誓约亦分三重:
  ·认出自性
  ·体验道上的进展
  ·忏悔未能证果的过失
  心乃是念头与空性无二之性,它无法被捕捉到,但却不间断地示现种种游戏。显现的就是心,心即是究竟,心与法身不可分割,因此不能将心视为在这、在那,也不能视心为物。心念来来去去,认识持守誓约满愿宝的必要性,也就同时体验了它。
  破犯了与上师(真实自性)的誓约,是很大的罪过,此刻应依下法忏悔:若上师仍住于世,行者应修持金刚萨(土垂)禅修法,然后请求上师的认证,如此真诚地做,直到禅修此法的特殊征相出现为止。
  若上师已经圆寂,就要请求与上师同一法脉之人认证三次、七次或者更多次,依需要情况而定。
  同理,若对法友起嗔心,也应在佛堂前忏悔。要是行恶、犯戒,就要详细地进行忏悔,然后重新开始。行者若能不犯真实自性(即上师)戒,一切誓约都将完好无瑕。上师本尊不可分割,上师现本尊相,金刚瑜伽母为本尊明妃,三宝即是真实自性,亦即上师。上师的化身即圣众,因此,勇父、护法与道友们皆是上师的化身。上师的报身即圣法教,其法身即佛境。
  所谓“谛观”,就是稳定地守护真实自性戒,如此一戒护持一戒,各戒整合于自性戒中,简略地说,这是一种令人喜悦的信心,其中没有丝毫自责或是罪恶感,因为能明察善恶之因,做出应做之事。
  4、拙火
  帝洛巴又到了邻国边境地带,无语静坐一整年。
  那洛巴以适切的行仪合掌绕行,请求传法。帝洛巴就说:“跟我来!”
  然后就走了。他走到一个又黑又深又有许多水蛭的潭边坐了下来,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在这潭上搭一座桥。”那洛巴立刻开始建桥。
  当他下半身全浸到水里的时候,不慎滑倒,落到潭底去。潭水受到扰动,成群的水蛭、寄生虫等蜂拥而至,咬噬他的身体。血液流失令他产生虚脱的感觉,水流灌入伤口,令他产生彻骨寒意。
  帝洛巴问:“那洛巴,你是怎么啦?”
  那洛巴答:“水蛭的啃噬令我虚脱而寒冷,我无法控制自己了,真实痛苦万分啊!”
  帝洛巴遂道:
  “宿业所成身之潭,
  实应将之作冰冻,
  亲起吾子那洛巴!
  谛观汝心拙火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于是,他便用手碰触那洛巴,那洛巴遂完好如初。接着,就给予他永恒喜悦与暖乐自明的拙火教法。
  此法分为两部分:相信透过清晰观想得以体验拙火,利用拙火作为方便。
  对于清晰观想即可生起拙火,这种信心包括三方面:
  ·修行脉气明点,修行心境,以及修行二者合一之法,就能趋入本性之根。
  ·种种对此拙火的体验,即是道。
  ·果乃证悟法身,永恒喜悦于空性。
  关于这种分法,大班智达那洛巴曾说:“根、道,以及了悟果的各个阶段。”
  根的方面分为:视根为脉、气、明点,视根为心境,视根为脉、气、明点与心境共通之处。
  关于视根为脉、气、明点方面,那洛巴曾说:“脉静气动点创造。”
  脉再分下去,又有粗脉、细脉、极细脉的区别。
  在如同舍利塔的难摧微妙身中间,有整个系统的轴心——中脉。
  中脉上通顶门,下达密处,具有四种性质(红、亮、直、中空)。中脉左方是拉萨那脉(右脉),具白色而略带一点红色,它在脐轮下四英寸的地方分出来,向上直到右鼻孔,中脉左方相同距离之处有拉拉那脉(左脉),呈红色略带白色,亦从脐轮下四英寸处分出来,直通到左鼻孔。
  左右两粗脉在眉心处并回中脉,形成头内白色的部分此处分出许多支脉,其中两条粗脉到达双眼和鼻孔,在这些地方生起作用。除了两条在大腿分枝的脉以外,所有的脉都是多重的。
  中脉上方的顶轮是大乐之轮,像一朵三十二瓣的倒立白莲花,代表凝聚力;喉轮是沟通之轮,像一朵十六瓣的正立红莲花,代表暖热力;心轮是法身之轮,像一朵八瓣的倒立黑莲花,代表流动力;脐轮是结构之轮,像一朵六十四瓣的正立黄莲花,代表坚固力。这些轮中的粗脉一共一百二十条。
  在细脉方面,心轮中每一片花瓣都再分出三条脉,二十四条细脉通往二十四个部位,每个部分又分出三条脉,再一直分下去,直到总数为七万两千条为止。
  极细脉极多,有如身上毛发一般。
  气可分为两类:实际表现之气与分别之气。
  即使身体依照心意而活动,成为一切活动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实际表现之气”。
  “分别之气”,是指延着不同脉道震动的气,可分为五种:下行气、平住气、命气、上行气及遍行气。
  下行气——是不空成就佛,为风大的震动,绿色,集于密轮,此气与大小便
  排放有关。
  平住气——是宝生佛,为地大的震动,黄色,集于脐轮,此气与消化有关。
  命气 ——是不动佛,为水大的震动,蓝色,集于心轮,此气与呼吸有关。
  上行气——是阿弥陀佛,为火大的震动,红色,集于喉轮,此气与唾液及其
  他体液的流动有关。
  遍行气——是毗卢遮那佛,为空大的震动,白色,集于头部和四肢,此气与
  身体的移动和姿势有关。
  根据以上五气,又可再细分下去。
  平住气中有一股称为“移动气”,位于眼内,形状如一朵盛开的芝麻花,此气负责视觉。
  命气中有一股称为“真动气”,位于耳内,形成如沟,此气负责听觉。
  上行气中有一股称为“显动气”,位于鼻内,形如铜针,此气负责嗅觉。
  下行气中有一股称为“速动气”,位于舌内,形如半月,此气负责味觉。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遍行气中有一股称为“极速动气”,位于全身,好比鸟身上的羽毛一般,但主要集中于体表和性器,负责触觉。
  另一种分别法是以功能来分的,可分为业劫气与智慧气。
  还有一种分法是根据禅定觉受来分的,包括男性、女性和中性;每一种又可再细分为三类(男男、男女、男中;女男、女女、女中;中男、中女、中中)。
  最后一种分法,是依震动速率不同而分的:一个处于健康、休息状态的成年人,将其吸气、吐气及二者之间这全部的过程,当成一个单位,那么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就有二万一千六百个单位,这个速率是对中脉而言的。若将一天分为昼和夜两部分,则各分到一万零八百个单位,这个速率是左右二脉内的速率。若将一天分为四等分,每个等分就分到五千四百个单位,这是密轮内速率。若将一天分为八等分,每个等分就分到二千七百个单位,这就是心轮内的速率。若将一天分为十六等分,每个等分就分到一千三百五十个单位,这就是喉轮内的速率。若分为三十二等分,就有六百七十五个单位的速率,这是顶轮内的速率。最后分为六十四等分,就有三百三十七又二分之一个单位的速率,此速率属于脐轮。
  关于黄道天相,每一星象震动速率为一千八百次,这速度也属于四轮。密轮有十二瓣莲花,每瓣震动速率一千八百次。每瓣又分五枝出去,所以共分成六十四枝,每枝速率即是三百六十次。子、午时分,有个从中脉而起的智慧气,震动速率为十一又四分之一。十二瓣莲花之邦的震动速率为五十六又四分之一。一昼夜中,起自中脉智慧气的震动速率总共是六百七十五个单位。这样的震动是难以察觉的。
  作为五官动力的气,属粗气。
  作为八十种自起的烦恼模式,是属于微细气。
  作为行于三毒习性的智慧气,则属于极微细气。
  明点亦为三种:
  ·粗明点以“阿罕”(即“我”坐代表)。
  ·细明点乃是以始觉觉本觉。
  ·极细明点则是于无始本觉中生起万物之力,而以红、白二色为象征。
  视根为心境,可分三层:
  ·视根为五官感受——粗层。
  ·视根为八十种自起的烦恼模式——微细层。
  ·视根为三毒宿习——极微细层。
  视根为脉、气、明点与心境共通之处,此是指八十种烦恼模式的微细气,以及具三毒习性的心境,两者无始以来就不可分割,如水入水一般,因而造作出轮回与涅磐。这点在多杰润巴密续中曾提到。
  修持拙火之道,其相关的特质将一一介绍如下。
  拙火又称“度摩”。“度”本指凶猛,意味着直接降伏所有不能通达证悟的因素,所有应舍弃的事物。
  “摩”本指母亲,意味着自发生起一切善行、一切应保留的事物。
  实修拙火,就是籍由自燃之热传布全身,觉悟空乐之性。
  拙火可分为外、内、密和究竟四种:外拙火如火,内拙火如药,密拙火如狮,究竟拙火如镜。
  ·外拙火降伏八万障碍,于行者体内生起暖热。
  ·内拙火平息八十四种疾病,生起乐受。
  ·密拙火摧伏八万四千烦恼,生起乐空不二之觉。
  ·究竟拙火,则是“度摩”真正的意义,因为它驱散了无明黑暗,所以是“度”,因为它开显了妙觉,所以是“摩”。
  在效能方面,外拙火使中、左、右三脉发出明亮的红光;内拙火使五色光芒直如拉紧之弦;密拙火使智慧气大力增长,犹如神射手所发之箭;究竟拙火使行者精勤保任心性,犹如守护强风中的的烛火。
  拙火向上烧入自存之觉,照亮“上门”之脉;向下烧入难名大乐,照亮“下门”之脉;于中间,照亮轮回不停的连续性,显示脉和气的限制。
  外拙火征验——即使控制气的技巧有时弱了下来,身体的暖热也不会失去。
  内拙火的征验——疾病永不侵犯。
  密拙火的征验——业劫气的的作用停止。
  究竟拙火的征验—散漫念头与自我分裂的情况,转为般若、一体的妙觉。
  拙火成就有十相,一般五相乃对五大略具控制力时所产生的,另五相为对五大具完全控制力时所显现的。
  一般五相如下:
  ·对地大气能控制时,见到烟相。
  ·对水大气能控制时,见到闪光相。
  ·对火大气能控制时,见到荧光相。
  ·对风大气能控制时,见到焰相。
  ·对空大气能控制时,见到无云晴空相。
  因此,帝洛巴说:“能控制五大之气时,就会见到烟、眼前闪亮之光、萤火虫、火焰以及无云晴空。”
  能完全调伏地大之气时,维持稳定时,行者会感到宁静,见到日光相。
  完全调伏并稳定水大之气时,行者会感到冷,见到月光相。
  完全调伏并稳定火大时,行者会感到很热,见到闪电相。
  完全调伏并稳定风大时,行者会感到身体很有力量,移动非常快速,见到虹光相。
  完全调伏并稳定空大时,行者会感到身体宽广。
  乐受炽然,但却又没有乐的概念,此时见到日月融合相。
  上根成就者,于清醒时可亲见这些征相。
  中根成就者于某些境界中,才有上述觉受。
  下根成就者则在梦中见到。
  因此帝洛巴说:“已达稳定之五相,行者可直接亲见日光、月光、闪电、虹光以及日月交融相”
  拙火的八功德,分为四共、四殊胜。
  四共功德:
  ·透过脉,获得财富。
  ·透过气,获得人望。
  ·透过明点,获得真实性。
  ·此三者同等兼备,获得三界中的美丽与圆满的生活。
  四殊胜功德:
  ·由于控制了下行气与上行气,行者能于末劫通天彻地的大火中毫发无伤。
  ·由于控制了命气,行者能使巨川倒流。
  ·由于控制了遍行气,行者能于虚空中行走、坐卧以及飞行。
  ·(原著中缺少平住气的部分)
  5、幻身
  帝洛巴又继续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以合宜的姿势,合掌绕行,当帝洛巴瞥向他时,他遂上前请求教法。帝洛巴说:“若你想要教法的话,就带着火、芦苇和油块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洛巴把东西带了过去,帝洛巴就用刀切开芦苇,并将其削得尖尖的,然后把芦苇尖端浸入火上滚烫的油中,再拿起芦苇把尖端插到那洛巴的身上。当痛苦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时,帝洛巴淡淡地问:“那洛巴,你怎么啦?”那洛巴答:“这个内有佛境本质的绳结折磨着我,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信‘我’汝身之绳结,
  实应切断,那洛巴!
  观生幻身汝心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他用手碰触那洛巴,那洛巴即回复完好如初。接着他就开示本质离于世间八风的幻身法门。
  此教法分为两部分:
  ·由各种思维认出幻相。
  ·金刚乘所教导及修持的,对于幻身即同魔咒的体验。
  一个幻术师对一堆石头、木头念咒,造出许多男人、女人、牛、马、驴、骡、房间、家宅等,一切看似真实、却不存在之物。受幻术师把戏迷惑的人,将变化的幻像都当成真的,并且追逐这些东西;然而幻术师本人,丝毫不受那些看来像是房舍和牛群的假相所吸引;不被幻术蒙骗的人,根本就看不到牛和马,只是看到一堆石头和木头而已。同理,对凡人来说,一切现象看起来都是真实的,在追逐事物的过程中,就累积了业,而将在未来遭受苦果。
  已获直观体悟空性的辟支佛和菩萨,见到同一个现象的真实面,但不会去追逐;只有对佛而言,才完全没有迷乱的现象和追逐之心,唯有纯净的显现。
  那洛巴用十二譬喻说明现象的性质:
  “如魔咒、如梦、如眼前微光,如倒影、如电、如回音、如彩虹,如水中月、如云为地、如眼前晦暗,如雾、如幻影,此乃现象之性十二喻。”
  简言之,了解到轮回充满了冲突,就能觉察死亡不定,而让一切事物如是显现。行者不断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梦、都是魔咒,念头上调整成昨晚梦境一般半透明的情况。因此,行者透过谛观、透过严守身、口、意三门,不断努力了解魔咒这个开示。
  特别是关于秘密幻身的教法,这包括短暂与真实两部分。
  ·“短暂”这部分是关于五大之力所成、含有种种体验可能、投生于六道的
  生命而言。
  ·“真实”则是指心与气。“真实”幻身并没有和“短暂”幻身分离过。
  即使已舍弃了肉体,也不表示没有了短暂幻身。中阴期间具足五官能力的微妙身,就是短暂身,但这阶段的微妙身仍非真实身,而是像水和水温的性质。真实身纯由心和气组成,其本性与水及湿性相似。五大所成的粗糙肉身若仍存在,短暂身就可视为客舍,真实身犹如里面的客人。因此,心、气所成微妙而真实之身,即为成就幻身的基础。
  实修法门上,首先要透过深呼吸(观想气在动)向上、向下、到身体脉络中央,或者是透过拙火法,提高感知能力。接着进行另一种呼吸,嗡、阿、轰三种子字震动,经由“融入”与“蒸发”的禅观过程,达到专注之境。
  当行者感觉体内各敏感部位都受到影响,中脉也因明妃气光而亮了起来,此时专注心力,即能令诸业劫气流停止,所有气皆进入、安住并消失于中脉。气入中脉时,会产生规律风息之相,气住中脉时,会产生腹部难以移动之相;气消失于中脉时,会产生地大融入水大,水大融入火大,火大融入风大,风大融入识大之相:眼前有闪光、烟、荧光及灯光。
  四相过去之后,如月光般柔和的明点乘甘露之流由罕极*5降到心间,如日光般强烈的明点乘红火之焰由阿极*5升到心间,日月消失于心后,产生一片黑暗,接着就出现了赤裸的法身空性光明。
  于法身光明中发生气的扰动时(或相反地,气入法身之时),不二心气的原始光明就和早先的身心五蕴分开了,并且具足一切相好庄严、五蕴净相与五受用*6,此气成为明亮白光的幻身,其躯体、面容、手足皆历历分明。
  刚开始,这只是个观念,但后来会成为事实。
  此时,即转识成为不二空乐妙智,基本心识即成法身当下示现的幻术。若能坚定地、离于二元对待地如实体会,就是此觉受的精华所在。于坛城中,此真正尊贵之相退回到行者之身,犹如生起次第中智慧尊融入誓句身一般;这个过程中,所见到的境界顺序和原来的相反。当行者再看到眼前的闪光相时,即了解万物皆是空性,同时又是大乐。
  此幻身所能结合的经验伴侣,其数如同须弥山上的微尘般众多。籍由一再进入原始光明之力,内在方面,觉性将净化成无瑕之境,并能明白可能发生的一切事物;外在方面,能知主体的限制不复存在,故了解最极微妙事物之“觉”得以广大地开展。成就幻身法,即可了悟具七种特质*7的报身相。
  注释
  5  五大之力,产生了坚固的俗我(阿罕),这在父精母卵结合之后,就分成两极。来自父亲的明点升到头部,最后抵达“罕极”,此明点为白色的,它的功能在形成身体的光泽;来自母亲的明点降到脐部(或甚至脐下),最后抵达“阿极”,此明点为红色的,它形成身体的暖热。透过拙火的点燃,两极之间的紧张状态即得舒解。凡俗生活所依存的分裂的“我”逐渐回复完整,行者即可见到自己真实的情况。
  6 五受用是指:具阿迦尼吒天人之寿命、金刚持之庄严、十地菩萨为眷属、
  无尽的原始光明以及时间。
  7 此七种特质将在第二部分教理的介绍中说明。
  6、梦观
  帝洛巴又无言坐一年。那洛巴以适当的行仪,合掌绕礼。当帝洛巴看向他时,他就上前请法。
  “若要教法,就跟我来!”帝洛巴说完就走了。
  在一片广大草原的中央,有个男人背着一个包袱,帝洛巴说:“去追他!”那洛巴就跑过去,但那人就像个虚幻的人一样愈跑愈远,怎样追都追不到。那洛巴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帝洛巴就走过来,问:“那洛巴,你是怎么啦?”那洛巴回答:“我如同麋鹿般追逐显现而又消逝的幻影,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三界之绳为轮回,
  实应切断,那洛巴!
  谛观自心梦乡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言毕,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自断迷惑的梦观法。
  此教法分两部分:
  ·等待梦境而加以捕捉
  ·修气而加以捕捉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部和续部法典都声明,整个世界均如一梦。
  能提起此一正念,对于有个“清净自我”存在的谬见就会瓦解。从入睡到梦境出现为止,这段经验即同死亡的过程;梦境出现,即同于中阴;当一个人醒过来,就进入坚固实执的世界了。因此,要摧伏视白昼所见事物为实的这个信仰,梦观在十二个对此虚妄世间的譬喻中,算是最好的一个。
  实修法如下述:
  行者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执着,并能稳定地体验幻身境时,可于夜晚或其他任何时刻入眠,将注意力集中于喉轮,当睡眠征兆出现时,心轮中一点微细而快速移动的荧光,就变成强烈却不灿烂的光,此光难以捕捉。就从这里,原始光明一受干扰,梦境就在喉轮出现。行者必须专注地将任何显现之物,都当成五识感官的展现,而且为时愈长愈好。
  成功地修行此法后,下一步就要进行复制,并且将这幕戏转为吉祥之征,再利用它来对治怖畏。行者修持此神奇梦观瑜伽法,于入梦过程即可能见到佛土等境,而对于“醒时所见事物为实”之惑见,亦得根除。于拙火生起、暖热上升、白菩提下降、修炼金刚诵震动等娴熟的瑜伽士,也可在夜晚或其他时刻入睡时修行此法。当梦境出现时,其梦身会有特殊的乐受,行者应专注观想自身为黑鲁嘎,庄严具足,此时间保持愈长愈好。
  观想清楚后,就将此境复制成十个乃至更多,使梦境成为佛土等等,并且创造种种增益之境。有些情况中,他能净化过去累积的业力;有些情况下,他可以进、出及住于种种禅定;或是听闻许多国土上的诸佛演说教法。
  修持梦观,对醒时坚持真实外物的谬见将被消除,内在坚固纠结的脉道也会解开。
  7、光明
  帝洛巴又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以适当的行仪,合掌绕礼,念祈请文,当帝洛巴看向他的时候,他遂上前请法。“要法的话,跟我来!”帝洛巴说完就走了。
  他们遇到一位大臣,正在迎娶坐在大象上的新娘回家,帝洛巴说道:“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把他们拉下来拖走。”
  那洛巴听了就照办,结果大臣和他的手下把那洛巴打得遍体鳞伤,那洛巴痛得一动也不能动。帝洛巴就来了,问道:“那洛巴,你是怎么了?”那洛巴回答:“不可戏谑此大臣,一个玩笑他就要把我捣成粉末,痛苦难当。”
  帝洛巴遂道:
  “信‘我’汝身此石块,
  实应粉碎,那洛巴!
  谛观汝心明耀光,
  空行秘密之家园。”
  言毕,即以手治好那洛巴,并给予离无明暗惑的光明教法。
  光明教法有三部分:
  ·根——亦即光明
  ·道——亦即各阶段对于相似光的体验
  ·果——亦即证悟究竟真实光明
  光明的同义词有:根本、究竟真实、外貌、直观、灿烂、非灿烂以及体验光。“根本”是指体验涅磐之乐与轮回之苦的心意活动,所具有的光明性与不可摧毁之性。
  “究竟真实”只指了悟高度一味后,所出现的乐空合一之觉。
  “外貌”是指沈着的般若智,即觉性由高度合一的体验延伸至低度一味时所产生的。
  “直观”是指对事物产生低度非概念的认识之后,所生起的般若智慧。
  “灿烂”是指体验高度非概念之境后,所生起的解脱觉性。
  “非灿烂”是指由非二元体验延伸至中度非概念化之境的定力。
  “体验光”是制对于低度、中度及高度非二元体验的定力。
  修光明法之道上行者,可于白天中由定力而现出光明,亦可于夜晚时籍控制睡眠之法来达到目的。这里要介绍后者所用的技巧。
  当一个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合而成的人入睡之际,四大一个收摄到另一个,意识集中到心轮,此时非灿烂之光就会闪现。行者透过深奥教法之助,认出这特别的一刻,那么,醒时所持妄见就能转化成禅修定力。此法亦是解开心轮脉结纠缠的精要。
  具足四灌、受持戒约、修证生起圆满二次第、知苦本性、堪能不动摇地谛观一法之瑜伽士,应住于僻静之处,避免四种取食方式(食用祭亡者供品,食用盛宴之物、偷取及劫夺),只须维持生存即可,如是专注于自性中,持续六个月。
  籍由昼夜恒观实体、非实体(此二者指事业手印)与完全非实体(此指智慧手印),行者即能打开脉结,于中脉里将其打直,犹如火熔化冰一般;业劫气完全停止,三毒成为智慧妙觉,红白之物成为明点。行者肉身经过改造(成金刚身)心境也成为大乐明空的法身。
  8、迁识
  帝洛巴再度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如前地备置曼达、念祈请文,帝洛巴遂说:“要教法,就跟我来。”
  他们遇到一位国王带着他的王后及随从人员。帝洛巴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撞倒王后,将她拖走。”
  那洛巴依言而行,结果国王和臣子们重打那洛巴,那洛巴只剩下一口气了。此时帝洛巴前来,并问道:“那洛巴,你怎么啦?”那洛巴回答:
  “国王的快乐像箭一般地飞走,因此我饱尝痛苦。”
  帝洛巴说:
  “信‘我’汝身之习性,
  实应舍弃,那洛巴!
  谛观自心迁转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说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他迁识的教法。
  教法包括了:
  “根”在于认识自己进行迁识的能力
  “道”在于体验迁识的种种阶段
  “果”在于了悟迁识的极致所在
  迁识的教法,遍于经续法典中。但在下三部密续及经部教法中,所谓迁识,就是以卑劣的现世身为基础,透过秘密种子字“嘻”的运用,将神识从顶门射出,而得以往生净土的方法。
  修行无上瑜伽密乘生起次第的瑜伽士,结合禅观境的本尊、坛城之光与心轮中的明光,籍气的运行,将代表了五智的“轰”种子字升到顶门开口射出,而投生于真言密刹阿迦尼陀天或是邬金净土。
  修行圆满次第:
  上等智慧的瑜伽士,于生时即可了悟虹光身,具无死之精神成就。
  中等智慧的瑜伽士,于死时认持明光,而不会经历所谓的中阴。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之后,帝洛巴又来了,说:“那洛巴,你根据佛陀教法而出离,做一个比丘,现在却和一个女孩子住在一起,这又是这么回事?实在不是你该做的事吧!自己惩罚自己。”
  那洛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它的过错。”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重击自己直立之杵。他因剧烈疼痛而面临如濒死之境。
  帝洛巴问:“那洛巴,你怎么啦?”
  那洛巴回答:“因为贪欲是众恶之根,我重击密杵以为惩罚,如此使我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谛听吾言,毗玛拉,
  汝应自击,那洛巴!
  悟其苦乐实无异。
  谛观自心一味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以手碰那洛巴,那洛巴因此而至少能够小解,帝洛巴也给予他“那洛巴”这个名字,以及六重一味的教法。
  此教法的内容主要是:一切显现都是原始觉性的活动。
  虽然一切都是空乐不二俱生的显现,此觉由于自我障惑之力,而成为俱生无明,于外在方面,此无明对一切显现生起二元分别之心,而有了因果上错误之行。
  由于如此,就根据业习流转,形成十二因缘的变化。三毒纷起之故,就有了六道众生的愚蒙。只有透过具德上师的口耳教法,才能了解这样的迷惑会成了某种生命型态之因。了解如何令超越的觉性显现,并保任使其不离实相妙义,则一切感官显现之境,都将住于俱生喜的戏变之中。如同羽毛在空中漂浮一般,行者行于世间,却无所执着。对于粗、细及晦暗三种情况的境界体验,都具一味的价值,这就是此法精华所在。
  11、大手印
  帝洛巴又静坐了一年。那洛巴献上曼达,合掌敬礼。帝洛巴就向他瞧过去,那洛巴祈祷,请求开示。
  “要是想要教法的话,就把你的女孩子送给我!”那洛巴照办,但是那个女孩不理帝洛巴。她看着那洛巴,向他微笑,频送秋波。帝洛巴就打她并说:“你根本不在乎我,你只喜欢那洛巴。”那洛巴对上师的行为不起丝毫邪见,当他快乐地独坐一旁的时候,帝洛巴问他:“你高兴吗?那洛巴!”那洛巴回答:“大乐,就是毫不迟疑地将手印做为酬金,献给佛陀一般的上师。”
  帝洛巴遂道:
  “无尽实相奥义道,
  堪受恒乐,那洛巴!
  谛观自心大印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就给予大手印妙觉的教法。
  此教法分三层面:
  ·透过秘密启蒙法,对无生法身,也就是“根”,产生决定见。
  ·透过后续展现的智慧力,认持不灭的大手印之“道”。
  ·透过俱生关系,了悟离言的大手印之“果”。
  真实而超越俗虑的原始智慧本来无有一物,但在种种因缘聚会下,却可以变化出一切万法。本智于其究竟面而言,已超越所谓的真理,就其功用性而言,它也不是所谓的谬误。它既不起于常边,也不落入断边,同时又不住于分别见中。它离于八边见,超越三重无明惑障,本无一物,却又显现种种因果。透过秘密启蒙的方式,令行者直接了悟如是妙理。
  于不灭的空性中生起了纯净的觉受。心在自己化现的不灭净受中,因烦恼执着现前,而向内找寻“自我”、向外以五官攀缘,而成为分化的状态。所谓的轮回涅磐主客二元显现之惑,其实从来也没有真正地存在过,这就如同梦喻一般。显现即为幻影,无有真实存在,能臻此境时,即可了悟展现的智慧力。
  这种净受无以言喻,即使努力表达,也难以如愿。它光明灿烂却一无所有,无相、无怔、无可体验、超越四种喜悦,甚至比光明更深妙,它完全地超越,于空性中生起,而同时具足利益众生的大悲本质。行者得臻大一味境时,即悟此理。
  在体验方面,行者于休息时,赤裸谛观休息者自性,自性光明的觉受本身空无一物,离言绝虑,如同晴空般地广阔。当显现为五官的对境时,行者赤裸谛观所显之境,此乃永恒喜悦,亦为空无一物之幻影,所有境界及执以为实之物,都在同一味中。移动之时,行者赤裸谛观移动者之自性。了悟无物可修观的瑜伽士,完成初步阶段后,就能透过秘密启蒙之道,直观地证悟实相,此秘密启蒙之道并无固定客体存在,却同时对一切惑境中的众生起利他悲心。以上即是赤裸明见休息与移动时自性的深妙方法。“无物可作禅修”之境,虽为秘密启蒙的一部分,然而它却和智慧展现出的大悲以及超越世间之道等等并不矛盾。
  般若经典中曾说道:
  “(住于悟境之菩萨),
  了知诸法空性,从本无生,
  于诸未明此理之有情生起大悲,
  而得与佛教法无有离异。”
  12、中阴
  帝洛巴又静坐一年。那洛巴献上曼达,合掌恭敬,祈请开示。尊贵的帝洛巴说道:“要教法的话,就跟我来!” 
  他到了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区,悠闲地行走,那洛巴在后头努力追赶,就是无法追上,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倒下来了。他告诉帝洛巴,由于耗尽力气,使他了解到究竟真理的重要性。
  帝洛巴说:“想要教法的话,就备置一个曼达。”
  因为找不到水,他只好用沙来做曼达,又因为找不到可供洒用的水,
  他只好告诉帝洛巴自己的困难所在。
  帝洛巴问他:“你的身体里难道没有血吗?”那洛巴就切开自己的动脉,让血汩汩流出。
  可是他东看西看,发现仍缺少他所需要的花朵。帝洛巴遂责备他:“你难道没有四肢吗?把头切下来放在曼达中间,将四肢放在头的周围。”
  那洛巴依言完成了曼达,献给上师,然后,因失血过多就昏死过去。当他醒过来时,帝洛巴问:“那洛巴,你快乐吗?”那洛巴回答:“快乐就是将自身的血肉坛城献给上师。”
  帝洛巴遂道:
  “垢乐相随无实身,
  应成恒喜甘露泉,
  谛观自心中阴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他以手治好那洛巴,并给予他中阴的教法。
  此教法分五个层面:
  ·所须净化之物,亦即认识此生的中阴。
  ·净化过程所移之根,亦即介绍具究竟义之中摇 指出明光“母亲”的实相。
  ·究竟面的中阴以及其不净的展现。
  ·道上修持“子”明光之法。
  ·证果。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从出生到死亡这段时期的中阴,是由宿昔业力所造成的血肉之身来渡过的;睡和醒之间的梦中阴,是由心气结合所成的微细身来渡过的;从死亡到转世之间的大中阴,则是由称为“干(外门里达)巴”的意生身来渡过的。
  (2) 人们死亡的时候,四大一一消融,在柔和之光、强烈广大之光以及完全黑暗之境散去后,代表完全空性的明光,将如同秋日早晨的无云晴空般地,遍照一切众生。这个明光就是“母亲”。
  (3) 究竟面的中阴,可分为沉滞及移动的展现情况。具有痴烦恼的沉滞状态,乃是投生畜生道之因,具有贪烦恼及嗔烦恼的移动状态,乃是投生鬼道与地狱道之因。三毒烦恼,即为净化的对象。
  (4) 修行道上的瑜伽士,经历了气入、住、消融于中脉的过程,三空四相现前,最后会见到完全空性的明光显现,此光即所谓的“子光”。修行时须致力由此认识生、死及大中阴的情况。
  (5) 修行圆满次第的瑜伽士,要能分别两种根器的情况,一是锐根,一是钝根。
  锐根者经历了三空四相之后,于明光中气动的那一刹那,不二心气即具足了如来自庄严、佛土、听法众、妙法教以及说法时刻的五种圆满相,而于报身中阴证得佛果。
  钝根者在光明中产生气动之后,将会进入具有六定、六不定性质的中阴身状态,这种状态具有七种特征,行者可一再地回到光明里,于死后的二七中,证虹光成就。若行者无法如此解脱,而将投生为人,则他会见到未来世的父母交欢之相,视此为合宜居所,于是进入母亲子宫之中,由此证果。
  那洛巴完整领受了这些教法后,就到了师利卡马拉寺去。在当地,他打败了所有传布教法的班智达。
  帝洛巴内心不悦地说:“那洛巴,书中所说的都只是字而已,那些就和小店里卖的渗水牛奶一样差劲。”
  那洛巴遂请示心灵修持之力所成就的无染利益,以及自己是否应到东方卡马鲁巴寒林修行禅定。
  帝洛巴就拿出一个天灵盖,里面盛满了不净秽臭之物,说:“吃掉!”那洛巴只好照办,结果看似难以下咽的秽物,竟然十分美味。
  他心里就想:“有心灵支持力的时候,这堆秽物也具有涅磐八法味,没有心灵支持力的时候,它就似乎秽恶不堪。同样地,不修禅定的话,烦恼就是轮回之根,但若能禅修的话,它又成为涅磐妙乐。因此上师的意思,就是要我为自利利他之故,修习禅定。”
  此时帝洛巴说:“你想的没错!”
  然后就给予那洛巴一般除障法以及转诸行为道的教法。帝洛巴与那洛巴师徒心意乃成无二无别。
  B、 依帝洛巴指示修持离言绝虑之道
  一日,帝洛巴对那洛巴说:
  “盲人空等不见物,
  聋人茫然不闻声,
  愚人难明众事理,
  双脚残疾难步行,
  一树不长诸根须,
  大手印谛不分明。”
  那洛巴忖道,这些话意味着他应该有所行动,才能产生实益。于是他换上棉布裤,手持天灵盖,出发作一个托钵僧,口中念道:“伐依杜拉。”这句的意思,是表示他能消化所有吃下去的东西。
  他遇到了一些孩童,其中有一人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拿一把刮胡刀给他吃。那洛巴接过把手来,将刀片放到口中。当刀片犹如奶油般地溶于口中时,在场之人尽皆惊鄂。这个消息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甚为惊恐,不知如何才好,竟派遣军中大象来攻击那洛巴,象匹的象牙上都绑着利剑,向那洛巴冲来。那洛巴定视那头象,那头象就倒地而亡。
  附近居民害怕象尸腐烂会造成瘟疫,大家人心惶惶,国王对于心爱之象暴死也很忧伤,遂责怪大臣:“这是你们的错,你们必须再替我找一头象来。”他们一个一个推卸责任,最后,把过失都归在给那洛巴刀片吃的那小孩父母身上。
  他们无助地流出眼泪之际,有位老女人出现,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去找那位瑜伽士!”他们依言而行,合掌恭敬。那洛巴以定力将象尸移除,驱走了居民的忧虑,又以心灵支持之力,使象复活,国王与小孩的父母都不再难过了。
  国王对那洛巴生起很大的信心,请他到王宫去,备加礼遇,并将公主札那帝比许配给他,公主并接受灌顶及教法。那洛巴上师却被人看见以双身相的型态带着一群猎犬捕捉一头鹿。那些人非常震惊。国王的祭司大臣们将这件事禀告国王,并且提议:“将这个恶徒赶走!若您不能纳受忠言,他会毁了皇家。”由于国王自己也亲眼看到,于是就劝上师不要再做这样的举动。那洛巴依旧我行我素,大臣就上奏:“陛下,你若不将此恶棍赶走,我们就将弃官离职。”
  国王想着:“要是这些大臣离开的话,人们就会闲言闲语,说我背离祖先传统。当他还在这里的时候将他杀死,有什么不好呢?”国王和祭司们商议之后,就把那洛巴请来;又派人把那洛巴及公主押走,所有在场的王臣们都高声责骂二人:“你们做了不该做的坏事,破坏了佛的教诫。”大家用力槌打他,剑棍齐下,最后砌了一堆檀香木,打算用熊熊烈火将他烧死。
  第二天,一位大臣及一名国王的侍从来到执刑现场,想将灰烬抛入河中,结果竟看到上师父母在一片灿烂的火光中央跳着舞。他们目瞪口呆,急忙冲回宫去将所见所闻回禀国王,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纷纷前去一探究竟。结果事实印证了两人的话。
  国王问:“上师受刑,竟然没死吗?”
  那洛巴就答道:
  “恶言、虐待与利剑,
  虽微亦助忍辱行,
  滋生苦恼业力镣,
  助我离于三毒攻,
  檀香之木更增益,
  燃尽我执信仰躯,
  利剑切断轮回结,
  棍棒粉碎执我魔,
  无所预谋杀众生,(众生是指相信事物实存的这种见解)
  不犯三戒不下堕,
  助我行者那洛巴,
  一切任运皆合宜。”
  他又继续道:
  “为应超臣嫉妒意,
  纵火欲断二人命,
  未曾明察吾动机,
  因果不慎纵业行,
  堕于恶道万劫苦,
  若起胜解本当避。”
  当场王臣众等皆深感难过,他们都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地裂开,自己在地狱中受千万劫的苦难。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醒来之后,全都起了忏悔心,异口同声地祈祷:“那洛巴,我们没有询问您的动机,就在贪嗔中造下恶业。我们已亲眼看到投生地狱的恶果了。我们诚心忏悔,请尊贵的您容忍我们所造下的滔天大罪。从八风的弓弦上,箭犹如上师所预示般地射中了标的物,我们梦见自己投生到下三道受苦。请尊贵的您饶恕我们的过错啊!烧去错谬的教法,烧去我们的迷信,请原谅我们无心犯下的阿鼻地狱罪业。”
  那洛巴说:“陛下,若您和其他人真心想忏悔的话,光说一些话是不够的,请注意这席话:
  ‘谛听!国王施主众,
  八风之结以松散,
  轮回三毒以枯竭,
  无明暗器以驱除,
  无上正觉大火炬,
  悔过火苗已燃起,
  无生境中行忏法。’”
  王臣众等尽皆清净恶业,再度回到上师门下,大家并由小乘道转向大乘道行持,均证得解脱之果。
  接着,那洛巴又到了另一个国家去。他像个小孩子般地和其他小孩们玩耍、大笑及哭闹。
  C、 那洛巴领悟同时俱起之义
  他对于同时俱起的一味性生起直观的了解,这种方式分为无重:
  1声明“受到心创造的一切所欺骗”
  2求教上师,不再对惑乱之心障道感到怖畏
  3声明“放弃对轮回涅磐取舍的执着”
  4要求以断弃执着之法根除一切垢染
  5声明“解脱自显自明”
  1声明“受到心创造的一切所欺骗”
  有一天,帝洛巴和围绕于身旁的勇父空行众等在空中显现,并且唱道:
  “啊!那洛巴!
  未得上师勇父诺,
  体验直观亦阙如,
  自发执着仍系缚,
  切莫行动,那洛巴!”
  那洛巴心想:“这是否意味着我应该依从佛法的教导呢?”
  空中又传了话过来:
  “听从佛法言语相,
  犹如解渴饮海水,
  渴求难断,那洛巴!”
  那洛巴想:“我是个博学之士,这是否意味着我应该要传法了呢?”
  声音再度响起:
  “演绎文字戏中戏,
  其义难彰,那洛巴!”
  “那么,我是否该禅修呢?”
  “渴求自起自解脱,
  勿禅修之,那洛巴!”
  “或者,我该有所行动?”
  “超越主客对立境,
  何来行动,那洛巴!”
  “我该谛观法身吗?”
  “超越智非心意物,
  无从观之,那洛巴!”
  “那么果德将自发成就吗?”
  “希、拒之念皆荡然,
  无果可成,那洛巴!”
  “既然没有事情可做,那么想去做什么的欲望一定是惑障了,我应该请教上师以去除疑惑。”
  2求教上师,不再对惑乱之心障道感到怖畏
  那洛巴问道:“若是万千形相都存在于无生法身之中,行动就是可能的,若否,那么这个想要行动之愿又是什么呢?若是生起念头的光明、自觉之性能于空性中成就,那么渴望就有可能产生,若否,为何我们产生渴求之心?心识、光明与空性,既非善亦非恶,若其有实,就能被人体验到,若否,体验又是何物?若在自足的大乐中,有功有过,快乐和痛苦就有可能发生,但若一切平等,所谓行善断恶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3声明“放弃对轮回涅磐取舍的执着”
  帝洛巴答道:
  “大班智达那洛巴,谛听吾语细分明。
  因缘所现万千相,从未发生如所见,
  于此未彻悟境前,福慧资粮莫舍离,
  如舆双轮甚要紧。
  指示无生妙意师,亲近请益勿迟疑,
  红白显现思绪源,如领航鸟任翱翔,
  倦已必归船本家,享大地德,那洛巴!
  心性自觉与光明,无异万法自生起,
  以执着心行体验,自寻桎梏,那洛巴!
  无始以来离言虑,经验无实皆和合,
  依愿而行,那洛巴!
  分别彼此千万绪,此乃投生轮回因,
  应以直观锋利刃,当下断除勿迟疑。
  于色声境起执着,犹如恋蜜蜂汲汲,
  因此扬弃贪执意,那洛巴汝当励行。”
  4要求以断弃执着之法根除一切垢染
  那洛巴说:“我的确犯了过失,让串习念头四处奔散。贪执生起,如恋蜜之蜂;欲望在如雨境界的熏陶下,更加新锐。轮回三毒之海,益发深沉;业力的锁链更加紧扣,无有一刻间断;无明于暗垢中,愈来愈厚;对于实相的体验,微小如龟身之毛;直观的了解从未生起,如同天上的花一般。我该如何在惑暗中断除欲望?”
  5声明“解脱自显自明”
  帝洛巴于是唱了这首口耳教法之歌,其内容包括了精要的至高证悟义谛:
  “善妙法器那洛巴,普拉哈里寺院中,
  难言广大明空境,振起俱生双羽翼,
  迁识心鸟高翱翔,舍弃信‘我’之渴求。
  无二般若慧寺中,幻身作为供养盂,
  大乐暖热觉智火,烧去三门恶习薪,
  梦习油料亦燃尽,舍弃彼此对立心。
  难言义谛寺宇中,大乐大印直观剑,
  切断中阴嫉妒索,舍弃诸执之泉源。
  践履满愿宝密道,步向不变琼树境,
  松解哑者舌缠缚,停遏信‘我’轮回川,
  认清汝之本来性,如母识子无有疑。
  此即自明般若智,超越言语所示道,
  无念之境亦难及,我帝洛巴无可指,
  自发自显如是悟,切莫思维造作之。
  座上座下松坦住,对境无心无牵系,
  忆念思绪杳无迹,心性自在自光明,
  本无一物可为名。”
  那洛巴接着表示,已经完全领悟了离诸偏见的行动。他吸收了帝洛巴宝藏心中的一切功德,证十二地菩萨果位,并以此偈表达自己直观的悟境:
  “已见实相之行者,无须开口探内情,
  离言赤裸越识心,无染自起自解脱,
  上师恩慈大威力,无上正觉已证取,
  自利利他咸圆满,如是之理如实知。”
  D、那洛巴受嘱行利生事
  帝洛巴说道:
  “普拉哈里大寺中,
  驱除玛提无明障,
  妙觉自在暖阳光,
  遍洒其身令解脱。”
  帝洛巴授记马尔巴的事情之后,就到希罗马尼寺去了。
  大学者那洛巴透过前三种大苦行,清除了今世肉身的恶业。瓶灌顶使他了悟较低层次的一味性,并证得六地果位,具足化身功德。接下来的三大苦行使他清除了和其他众生之间的恶业,秘密灌顶令他了悟中层次的一味性,证得八地报身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后三大苦行清净了他对因缘状况的执着染污,智慧灌顶使他了悟高层次的一味性,证得十地法身功德。
  最后三大苦行清净了三者结合的染污,第四灌顶使他了悟初级及一般的无修智慧,证得十二地自性身的功德。
  由于他已解除了一切缠结,自在任运无有偏见,所以就动身到一个没有佛法信仰的国家去利益众生。
  那时,里里巴和卡索里巴来到了粗吉诺布寺,双手合十迎接帝洛巴,向他致敬。他们没见到那洛巴,就询问他的下落。
  帝洛巴答:“他已证得大手印最高成就,不论是我或金刚持在他身旁,他都没有问题可问了,于是就让他到另外的国家去。我告诉他:‘在蛮荒的西藏地方有位马尔巴玛提,堪能燃起圣教之灯,烧尽他的无明暗垢,当般若智光闪耀于当地之时,就到超越思虑的国度去。’现在我没有他的消息。”
  里里巴和卡索里巴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三个是同门师兄弟,但他就像第二佛的示现一样,没有人可相比拟。他能行利生事业,因此,应该请他慈航普渡才行。”帝洛巴就建议二人去找他,他们就问:“要是我们请他来,他不来呢?”帝洛巴说:“告诉他,这是我的意思。”
  于是两人结伴而行,花了很长的时间四处寻找,不过就是没有任何那洛巴的消息。他们在绝望中念出了祈请文,于是很快地就找到他,发现他正坐在一个山谷中。
  二人合掌向那洛巴绕礼,并且询问其近况,他们说:“最尊贵的那洛巴,您无异于第二佛,世上没有人能和您相比,您不行利生事业,却住于超越思虑的境界中,实在是不对的事。帝洛巴说您应该开始做利生的事业。”他们邀请他前来传法,他回答:“要是尊贵的帝洛巴说我应该去,那么,事实上我就必须去。”于是三个人就一起回到帝洛巴跟前。
  帝洛巴对那洛巴说:“那洛巴!我已经将全部教法传给了你,因此你应该进行利生事业了。”
  最后,他将所有教法总结起来:
  “谛听此令那洛巴,
  自明自觉天空中,
  圣法之云化为雨,
  此非意识之所生,
  成熟具器法弟子。”
  里里巴祈请道:
  “拒纳声闻独觉志,一心只求自安乐。
  高举佛法胜义炬,除众垢暗,那洛巴!”
  卡索里巴也祈请:
  “那洛佛法大医王,以圣法露为方剂,
  缓解烦恼所生苦,一切有情之大疾。”
  那洛巴合掌说:
  “依循上师佛陀教,
  并应金刚兄弟请,
  经续要义令彰显,
  于蛮荒地黑暗邦。”
  (4) 那洛巴安置具器弟子入解脱道
  那洛巴在印度西部教化了一段时间,然后向着花严谷附近普拉哈里地方的金山寺前进。抵达该处后,在此大转*轮。
  有一天,本尊胜乐金刚露出了脸,对他赞颂:
  “以非凡语为甘露,洗净烦恼之垢染,
  上师无异如意树,由其指示净流中,
  那洛巴转妙*轮,此非凡俗之语词。
  无云晴空般若日,驱除众生心暗垢,
  具足无二心性者,那洛巴甚陶咏之!”
  其后有一天早晨,于一片明光境中,他见到最好的徒弟马尔巴译师来到印度,和一位新受戒名叫般若辛巴的人住在一起。于是他派人捎信给般若辛巴:“有个西藏来的译师和你住在一起,将他带到我这里来。”新受戒的那个人就和马尔巴一起来到普拉哈里,他做了一番介绍,马尔巴则将大量的黄金献给那洛巴,合掌礼敬,一再地表示敬意。
  那洛巴说:
  “吾之上师所授记,
  马巴洛卓堪能士,
  善哉汝自雪乡来,
  取法降伏恶魔境。”
  他说着,显得十分快乐。
  尊贵的马尔巴三次赴印度。
  第1次, 他从那洛巴处得到喜金刚的灌顶,并在上师指导下领受一切的教法、解释、解脱道开示、大瑜伽法典诸如“密集金刚”、“当集”、诸法要义、大手印法之后,就回到西藏。
  途中,由于他的书掉落河里,所以只好转回头再次去到印度,并且供养许多金子给各个上师,在印度境内学法十二年,其中有六年是跟随着那洛巴学习。他接受了无上大威德密续教法及灌顶,而后返回西藏传播法义。
  那洛巴有七位著名的弟子,在诠释经续方面,与他成就无别,七人是:梅杰巴大师、师利桑提巴札、丹毗巴大成就者、大班智达桑提巴、尼泊尔的宜瑟巴、般若辛哈以及喀什米尔的阿卡拉悉地。他有数百位班智达弟子,包括佛教及非佛教徒,例如大哲斯姆尔提、班智达桑提伐曼、加那卡拉、苏马提吉帝、德伐康札、那嘎吉帝以及其他人等。他的成就者弟子有八百位,囊括佛教及非佛教徒,其中有潘汀巴等人。
  此外有五十四位瑜伽士受持了特定戒律,其中以班达巴为代表;还有一百位瑜伽母出现成就征相。
  他将所有弟子带到解脱之境。
  西藏境内著名的父续教法,就是源自那洛巴的传承。
  (5) 那洛巴的圆寂
  那洛巴的法、报、化三身行持无量利生之事,由于具足控制四大之力,他成熟并解脱了人与非人难以计数的有情。为了将其生命结束于圆满次第中,他于八十五岁,铁公龙年(西元一一零零年)正月初八,在普拉哈里吉祥僻静之地示现圆寂。
  具有清净见地的人,见到他示现五重虹光金刚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种种庄严,音乐瑞香昭然并现,此相逐渐变细,化为究竟圆满无生的法身,不坏之“阿”音,明光,然后完全消失掉。对于证得种种实相层次的人而言,他似乎是成就无死虹光,如同水泡一般地从眼前消失,或可说成就金刚身,而住于此境之中。对于业力尚未清净的众生而言,他似乎是入了涅磐,留下舍利之身,供后人生起虔诚心以及礼拜。
  当其肉身火化时,出现无数的舍利子。
  (6) 尊贵的马尔巴获得口耳传承,于西藏广传教法
  当马尔巴打算三度赴印度,正在收集旅途所需资财的时候,有三位身着天衣的女郎在他睡光中出现。
  她们要让他这次艰辛的旅程有个好的缘起,并且圆满那洛巴预言之意,因此说:
  “口耳传承天空之花,
  骑在不孕母马后代身上的勇父,
  洒落了言语难及的龟毛,
  以无生的兔角为杖,
  唤起深浸于究竟实相中的帝洛巴,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静默帝洛巴,那无可传示的难以言喻之理,
  盲目的那洛巴见到了无见的实相而解脱,
  聋子那洛巴究竟法身的山上,
  跛脚的马尔巴在不来不去的明光中奔跑,
  日月以及耶巴多杰——
  他们的舞蹈是众相中的一味。
  海螺向十方广布英名,
  呼唤着精进的具器弟子,
  以胜乐金刚为焦点,
  世间成为口耳传承之轮,
  爱子,请不带执着地转动它。”
  言毕,她们就如虹光般地消失不见。
  由于这个境界的示现,马尔巴到罗波龙去,因为还有几天的关系,一位勇父就现身于尊贵的密勒日巴面前,说:“你长期以来修习禅定,虽已成就大手印成佛法及六法义,然而仍缺乏以很短的禅定即可成佛的迁识、夺舍特殊方便教法。”
  密勒日巴尊者就到马尔巴上师处,请求夺舍法的教授。
  马尔巴表示,是有这样的法存在,但他也似乎没学过。师徒二人翻遍了所有的书,找到许多关于迁识的著作,但是夺舍的书却一本也没看到。马尔巴说:“你所见到的境界,就是我此行的目的,我必须尽快地离开这里(去求此法)。”
  当他到达印度后,就找到般若辛哈,般若辛哈告诉他:“你来得太晚了,去年新月时分,那洛巴就入禅定了。上师对你赞叹有加,并且相信你会回来,而将他的铃杵及这卷画送给你。铃和杵被人偷走了,但是那洛巴仍然住世。”言毕,就将一卷喜金刚的画像送给马尔巴。
  虽然马尔巴见到远道而来的结果竟是如此,但因心中对上师十分地渴慕,而流下了很多伤心的眼泪。他就像是个不准会见上师的人,或是因功德不足而无法见到上师的人一样。
  他问般若辛哈是否有任何口耳传承的教法。般若辛哈告诉他:“我连‘口耳传承’的名字都没听过,但由于你的虔诚和具法眼的尊者悲心一样深切,所以你一定会见到师父,但你应该用所带来的一切黄金作为供养。”
  于是马尔巴每个月做一次供养,法会上还有梅杰巴尊者、师利桑提巴札、鲁白姜康空行、般若辛哈以及那洛巴的金刚兄弟里里巴与卡索里巴。
  马尔巴得到的第一个授记是:
  梦里珠宝卧皇旗,舞女侧眼凝视镜,
  鸟飞复落皇旗上,船长驾驭其舵盘,
  诸境之理甚分明,汝遇上师必可期!
  第二个授记是:
  梦里尊贵那洛巴,具足大象之目光,
  照耀西藏四方境,其眼日月相昭昭,
  诸境之理甚分明,汝遇上师必可期!
  第三个授记是:
  梦里螺响三山上,引领低谷众生行,
  灯笼之光炽盛然,遍照人间一无馀,
  诸境之理甚分明,汝遇上师必可期!
  第四个授记是:
  梦里盲人受引导,离开名“我”苦沙漠,
  愚蒙之眼已打开,得见心镜清凉相。
  诸境之理甚分明,汝遇上师必可期!
  第五个授记是:
  达摩拉扎为助益,善愿力彻祈请文,
  圆满修持臻一境,汝遇上师必可期!
  第六个授记是:
  普拉哈里金刚地,犹如满月清凉轮,
  那洛巴尊将展现,心性法身光明镜!
  马尔巴得到这些吉祥授记后,甚为欢喜,遂动身前往大大小小的城邑聚落,寻找上师。途中遭遇到无数的困难,他曾被一位暴君监禁了三个月,被释放后,他又苦寻了八个月。
  在第一个月中,他听到这样的声音:
  “二女骑狮逮捉汝,于日月顶载歌舞,
  惑梦未能欺汝否?”
  第二个月中,出现这样的声音:
  “不策无竭信心马,不挥精进虔诚鞭,
  如鹿陷入敌网(上四下古),二元轮回何能解?”
  第三个月:
  “不知师迹难寻觅,鸟过天际了无迹,
  犹如愚狗逐鸟影,云何不落痴谷底?”
  第四个月:
  “莫须有物为工具,疑惑蛇结永难解,
  心性法身究竟义,空忙只如两头针。(毫无用处)”
  第五个月,他在境界中见到了上师。
  有个声音说道:
  “不明师心空无欲,精妙犹如彩虹身,
  犹如盲人观马戏,个中变化何能臻?”
  第六个月,他在境界中见到上师,并向上师献上黄金曼达,此时有个声音说:
  “万法自始本清净,若舍实相作供养,
  贪欲和合金曼达,云何不染世间情?”
  第七个月,他在境界中见到上师坐在谷地,吞食死人的脑物。他厌恶地拒绝了骨(左木右勺)上属于他的那分食物时,一个声音说道:
  “大乐器中大喜乐,原为一味无分别,
  若不如是受纳之,大乐盛餐永难食。”
  第八个月,他徒劳无功地追逐境界中的上师,终于精疲力竭地瘫坐下来。此时一个声音说道:
  “无动光明究竟马,毋须逐来亦不去,
  云何奔驰沙漠中,犹如麋鹿恋幻影?”
  他绝望地祈祷着,忆念大班智达那洛巴的种种事迹,心中激荡难安,一路行来,走着走着就到了里蒙康丛林。他将一些黄金送给一位牧童,向其打听那洛巴的消息。
  那人给他看一块留着脚印的石英石,他心中想现在就可以见到上师了,刹那间的喜悦有如万马奔腾一般。他狂热地祈祷:“父子终于要见面了。”当他见到上师时,心中的快乐好比欢喜地的菩萨一般,说话也语无伦次。
  他将上师莲足捧放在自己的头上,拥抱上师,然后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马尔巴将所有的黄金做成一个曼达,献给那洛巴。上师告诉他:“我不需要黄金。”但他仍然将黄金塞给上师。当那洛巴把整堆黄金丢到树林里的时候,马尔巴心中不禁有些难过,说:“愿这些成为对真实上师宝的供养。”
  然而,那洛巴尊者还是把黄金拿回来了,并且说:“我不需要它!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黄金。”尊者大拇指一按,整个大地刹那间都变成了黄金。
  当那洛巴被请求传授夺舍法及口耳传承法的时候,他问:“你是因帝洛巴的恩慈才来到这儿的。这些授记过的教法,放在普拉哈里。”当被问及授记的事情,他说:
  “普拉哈里大寺中,
  驱除玛提无明障,
  妙觉自在暖阳光,
  遍洒其身令解脱。”
  接着又说:“来!”,两人就一起离开了。
  马尔巴想到上师必须及时离开而感到惶恐,又害怕帝洛巴对他们的会面感到生气,就绕礼那洛巴请求他的保护。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洛巴祈祷:“喔!上师尊请降临,驱除魔女对马尔巴洛卓——您授记之子所设之障碍。”
  祈祷完,帝洛巴及众忿怒本尊现身,手持威猛武器,驱除了一切障碍。
  魔军惊恐地合掌说:“全身都是骇人武器的可怕巨神啊!我们向您皈依,我们保证绝不伤害别人。月亮圆满地升起了两次,让他骑上大乘之马吧!尊贵的那洛巴,授记既已成就,请和非人众生共同生活吧!”说完后,他们都消失了。
  据说,此时马尔巴亲见云间出现帝洛巴的半身相。
  然后,那洛巴和马尔巴就到普拉哈里去。马尔巴请求口耳传承的教法,特别是迁识和夺舍法。
  那洛巴问他:“你是想到了来求夺舍法,还是得到什么示现境界才问的呢?”马尔巴回答:“不是我自己想到的,也没有得到什么示现的境界,但我有个叫做闻喜的弟子,是勇父向他示现的。”
  那洛巴说:“真是不可思议!在雪域西藏黑暗的国度里,竟有这样一位大丈夫,犹如太阳照耀于雪山之上。”
  于是,那洛巴双手合掌放在头顶上说:
  “敬礼闻喜大丈夫,
  犹如太阳高升于,
  北方阴沉黑暗邦。”
  他闭上眼睛,向西藏方向点头示敬三次。
  据说普拉哈里当地的山陵及树木,也弯向西藏三次,直到现在,仍是弯向西藏的方向。
  过了两个月,马尔巴已得到了口耳传承象征灌顶和教法。
  有一天,那洛巴在天空中现出有八天女相伴的喜金刚相,然后问马尔巴是要向他顶礼?还是要向本尊顶礼?
  马尔巴回答:“向本尊!”
  那洛巴说道:“在没有上师的地方,连佛陀之名也听不到。千劫的佛陀,都有赖上师方得显现出来。事实, 上,诸佛就是上师的化现。”
  言毕,本尊相就融入了那洛巴上师之身。
  那洛巴接着说:“由于这次事件,你的子系传承将无法长留人间。但这却对众生有利益。你要欢喜,法系传承将绵延下去直到佛法消失于世间。”
  在一场感恩法会中,那洛巴把手放在马尔巴的头上,唱了这首授记之歌:
  “究竟广大法界中,
  五方佛鸟任翱翔,
  怀抱宇宙君王宝。
  子系传承如花谢,
  妙法甘露成大川,
  轮回波澜贪欲景,
  虽曾眩目终自散。”
  马尔巴了解此理之后,向那洛巴行礼致敬。
  那洛巴立刻就和一位勇父隐入心性之境中。
  马尔巴赶回西藏,将口耳传承的教法、咐嘱等,传给法子密勒日巴。
  密勒日巴又将教法及成熟灌顶给了惹琼巴和南宗巴,而将“解脱道”那洛巴六法传给了冈波巴。
  因此,点燃了西藏雪乡上的佛法之灯。
  第二佛陀那洛巴,神奇一生如是述。
  坚志向道大雄力,由此成就无上果。
  舍弃红尘俗世间,圆满具足戒定慧,
  人中之贤人中圣,阐明著论经续藏,
  普拉哈里庄严地,尊者大转戒律轮,
  那烂陀处摧邪见,住持方丈众推崇。
  倾覆诸家异端说,经论甘露遍洒扬。
  勇父示现十二境,境境激荡寻师心。
  得遇承事帝洛巴,十二苦行无迟疑,
  口耳传承及夺舍,及余法门四灌顶,
  尽皆体验如实证,无上智慧妙觉心。
  成就之王生平事,忠实记录无差池。
  口耳传承精要藏,亦录以令读者明。
  蒋布毗巴吉祥地,正法千佛狮子吼,
  末法时期雪乡国,经续教法广宏扬。
  我,拉聪仁千南嘉,在布拉卡这个地方如实记下这个故事。
  布拉卡是那里廓松地区的一部分,在过去,密勒日巴尊者已清除此地的修道障碍,它临近观音菩萨时常驻锡的宗卡宫殿,阿底峡尊者亦曾在此停留,是勇父空行众等会集的禅修吉祥地,过去、未来圣贤庄严之处,犹如大鹏金翅鸟的羽翼一样宽广。
  以著此书善念力,回向这片土地上的和平富足,这片过去曾有光荣父子库通松鲁雍钟与翁波雍那嘉商示现的吉祥之地。
  愿互为慈母的一切有情,得暇满身,并能值遇无上密续的教法,幸运地为成就上师所摄受。
  愿由穿透外内限制的力量,本来不坏的气脉与明点,众生皆悟无始以来原具有的三身。
  并愿此书的出现,使经续教法的精华长远地流传广布、生生不息。愿善增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