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业 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
净业人名、唐代僧人 净业(1187~1259)日本律宗僧。山城人。 早年出家,于园城寺、奈良修学显密二教。后来宋,专研律学,历十余年归日,建戒光寺,复再度来宋。后于太宰府建西林寺,于京都建东林寺,晚年专修念佛。日本正元元年示寂,世寿七十三。
基本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净业用语折叠净业三福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 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 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此三福为众生往生之正因,亦为菩萨之净佛国土之无漏修因,故称净业。 《观无量寿经》谓世、戒、行三福名为净业,乃往生净土之正因,其文云 (参《大正藏》卷12-341页)︰ “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关于此‘净业’之语义,《传通记糅钞》卷三十一谓,三福为众生往生之正因,亦为菩萨净佛国土之无漏修因,故称净业。关于“净业三福”具体解释有 (一)、人天福(世善) .孝养父母: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要知道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本。然而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能劝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净土,即是大孝。 .奉事师长:尊师重道是我国优良的人文教育理念。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儒家有程门立雪之恭谨,禅宗有断臂求法之至诚,师长开显我们法身慧命,所以我们应竭诚尽敬。在佛门,师长又称善知识,即善知法要、导引众生于菩提正道的人。要想获得法益,应该对师长具有至诚恭敬心,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来报答师恩,才是奉事师长的本质内涵。 .慈心不杀:慈悲心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慈心的培植,要从戒杀放生入手。一切众生,都具有爱惜生命、趋乐避苦的本能。人与禽畜,都是血肉之躯,都具有相同的佛性。并且在无始劫以来,同在六道流转,互为父母眷属,因为善业恶业的不同,升沉各异。有幸投生为人者,应该怜愍飞禽走兽,不加杀食。若论杀业,无论胎卵湿化诸类众生,都是罪业,障碍往生净土。如果能于一切生命生起慈悲恻隐之心,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也是最好的持戒。《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我们知道了众生冤冤相报的生命情状,就应戒杀放生,培植慈悲佛种。这样便能截断互杀互食的恶性因果循环,世间的天灾人祸也将随之减少。 .修十善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十善业相,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善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招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十恶亦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善恶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决定不虚。 (二)、二乘福(戒善) .受持三皈:我们众生在无明长夜生死苦海中,惟依佛法僧三宝才可能解脱困苦厄难,圆成本来具有的佛性。所以众生归信佛门,首先得受持三皈依,后受众戒,如法修持,菩提可即。既皈依佛,当以佛为师,始自今日,直至命终,虔诚敬礼,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既皈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具足众戒: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念佛往生的重要条件。世尊为道制戒,制控身口七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成办道业。所以戒律是修行的先决前提,也是佛法住世的幢相。《观经》说: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随愿往生。佛戒的种类甚多,有五戒、八关戒斋、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十无尽戒等。佛戒种类层次虽多,然而都是以五戒为基础,即杀盗淫妄酒戒。祖师常说: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都与五戒法的持犯相关。 .不犯威仪:威仪制心调心,防非止恶,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熏习成性。儒家礼仪以诚敬为核心,佛家尤其以尊重恭敬赞叹作为威仪的基本精神。相传宋代理学家程子,一日偶然来到寺院,见院内寂静无人,漫步到寺院饭堂,见里面数百位僧人用斋,竟没有一点声音。用斋完毕,众僧人唱赞回向,音声和雅嘹亮。程子看到这些情景,大为慨叹:“不意三代礼乐,于此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