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01|回复: 0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二一六】第三增进修行渐次干慧位-----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5-29 09:44 编辑

L3违其现业(分三)
M1征名承戒修定 M2结解即获法忍 M3由渐入顿结名
今M1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前面讲的是“除造业的助缘”、“改正业识的这种性”,现在是讲“违背现业”,就是今生所造的这种业,也要把它违了。“违”,就是违背;违背现业,就是不顺着现在所造的业去跑,要改回来。 云何现业:怎么叫“现业”呢?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像上边所说,这个清净持禁戒的人,他心不贪淫。不是有一种贪心,贪图淫欲这种虚妄的快乐。既然不贪了,所以他就清净。他清净了,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在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他就不随着六尘的境界所转;不奔逸于六尘的境界了,就是回光返照,能以回来。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因他不随着六尘转了,他就返本还原了,就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修耳根的圆通。尘既不缘:六尘的境界既然不和他有一种的缘,就和他没有什么关联,没有什么因缘了。
根无所偶:六尘既然断了,六根回来了,那么这六根和这六尘就不会相对着;不会相对着,所以叫“根无所偶”。“偶”,就是相对着;好像男女结婚,在中文叫“配偶”,就是两个相对着的。反流全一:这个反闻闻自性,入流亡所。“反流”,就是反向回来,修耳根圆通;“全一”,把六根、六尘这种的性都规制到一起了。六用不行:六根也不去追随这六尘的境界了。
M2结解即获法忍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在这时候,这十方国土都是很皎洁、很清净的。比方什么呢?
譬如琉璃内悬明月:好像琉璃里边悬挂着一个明月,所以谁都看得见,就是透明体的。
身心快然:在前边说,好像在一个琉璃里头悬着明月一样,那么玲珑剔透,外边也能看见里边,里边也可以看见外边。这表示这个修道的人,修得身心清净,好像琉璃那么光明、那么透明,所以在这时候,这身也非常快然,心也非常快然。“快然”,就是快乐的样子。
妙圆平等:这时候,得到这种微妙圆满,而又平等的法性。
获大安隐:得到这个最安稳的。“安”,就是平安、安乐;“隐”,就是这种乐,自己知道,旁人不知道。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十方三世一切的佛这种秘密而圆满又清净微妙的这种法性,皆现其中:这个修道的人,就都得到这种的境界。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得到这种境界的这个人就得到无生法忍,也不见有少法生,也不见有少法灭,就是这个法没有生灭了;得到这个没有生灭的法了,叫“得无生法忍”,得到这种的境界也是很不容易的。
从是渐修:从这个地方渐渐地向前去修行。随所发行:随着他所得的这一个修行的功夫,而发出一种行愿。安立圣位:他在一切的圣位上安立。“安立”,是不动不摇的。
M3由渐入顿结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这个就叫做第三种增进的修行渐次,这种要违其现业的修行渐次。
I2干慧一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乾有其慧,名干慧地。欲习初乾,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阿难:释迦牟尼佛叫一声阿难说:阿难!
是善男子,欲爱乾枯,根境不偶:这个善男子,他这种欲爱的心都乾枯了,就是没有欲爱了。他这个六根和六尘的境界不相对待了。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这个“残质”,就是他的余习,也就是很少的无明;现前还有这么一点点的余习,无明既然这样少,也不再增加无明了。 现前的残质不复续生,这种的无明既然剩得很少,业障也没有许多了,所以这个时候,执心虚明,纯是智慧:自己的存心好像虚空那么样明朗,在自己的性份里头智慧圆满了,没有旁的妄想。就想的东西,也是由智慧发生出来的。
慧性明圆,蓥十方界:这一种智慧的自性,既光明而又圆满,映照十方,光明遍照。“蓥”,也就是映照。 乾有其慧,名干慧地:把这个欲爱都乾了,欲爱既然没有了,就是剩智慧,所以这个名字,就叫“干慧地”,又叫“金刚初心”。金刚,就是不坏的意思。这不坏的一个金刚心,最初的一步叫“干慧地”──这和十地那个位子又不同。在这以后,就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加上“暖、顶、忍、世第一”这四加行位,再加上“十地、等觉”,统统是五十五个位子,这是菩萨所修的五十五个等级。
欲习初乾:“欲”,就是自己的爱欲;“习”,就是习气;“初”,就是一开始;“乾”,就是没有了。爱欲和这个习气在开始乾了,言其没有这种欲爱的习气了。
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可是欲爱乾了,还没有和如来这个法水相接。“法流”,就是法水这种的源流,就是所说的佛法。这个“佛法”,不是讲出来的法,而是自己自性里头流露出来一种法水,由自性里发出一种真正的智慧水。这个干慧地,现在这还没有和真正的智慧水相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