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8|回复: 4

[其它]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导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 论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普贤行愿品》的流传极为广泛。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而寺院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也有一半内容出自本品,以此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道路中的违缘。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源于《行愿品》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视,被视为一切法门的前行。所谓前行,即修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集资和净障两方面。集资,是积累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净障,则是忏悔业障。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业力所致。《行愿品》告诉我们,“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无尽生命中造作的罪业,是促使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也是障碍成佛修行的阻力。所以,在广泛积集资粮的同时,必须彻底忏悔业障。
   那么,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圆满积集资粮,并清除无量罪障呢?汉、藏两地的祖师大德们都提倡依《普贤行愿品》修行。《行愿品》的核心内容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十大愿王。发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愿望,但这些愿力往往现实而渺小。“普贤行愿”所以被称为愿王,是因为每一愿皆以广大无限的发心为基础。“礼敬诸佛”,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微尘数诸佛为礼敬对象;“恒顺众生”,同样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为恒顺对象。
   《普贤行愿品》为《华严经》最后一品。“华严”教法至圆至顿,素被誉为“经中之王”,此无上甚深法门最终也是导归普贤行愿。由此可以看出,十大愿王对于修行的意义极为深远。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所谓“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所谓“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若按《行愿品》着手修学,会发现成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品是一部教我们如何成佛的宝典。
   在正式进入《行愿品》的学习前,我们首先要对佛法有一些基本认知。
一、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许会有很多答案。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和我们在世间所能得到的一切相比,人身才是最可珍贵的无上至宝。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身份的价值,似乎生而为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不值得庆幸。我们赚点小钱也会开心,对得到这个“人身宝”却毫不在意,因为它是免费的,不是我们花钱买来的。其实,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器官远比财富更重要。当我们拥有健全的色身时,或许体会不到,明亮的眼睛有多么重要,完整的四肢又有多么重要。我们习惯于拥有,习惯得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自然也忽略了它的价值。一旦失去之后,才会追悔莫及,甚至愿以全部财产来换取它们。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就看不到整个世界;如果没有双手,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报刊上,时常可以看到病人为移植器官而历尽艰辛、倾家荡产的事例。得到一个器官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完整的人身呢?若是失去这一身份,也就失去了在世间拥有的一切。
   我们的一生,不断处于各种追逐中,追求金钱、事业,追求家庭、感情,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欲求?是因为凡夫这颗无法自主的心需要它们来填补。若仔细评估一下,其价值究竟何在?我们期待的这一切,只代表暂时的需要,也只有暂时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无法永远保有,我们不过是暂时的经营者或保管者。死亡来临,我们什么也带不走,甚至这个身体,最终也要化为灰烬,回归大地。伴随生命继续流转的,唯有无始以来积累的业力,这才是和我们须臾不离的。而在随业风漂流的漫长岁月中,得到人身的机会微乎其微。
   现代人感觉不到人身难得,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城市,到处人满为患。另一方面,生个孩子也很容易,似乎人身不见得那么难得。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得到人身的概率在一切生命中却是微不足道的。虽说世界人口已达几十亿,其数量仍无法和其它众生相比。仅仅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畜生道,一个蚁窝就生存着成千上万的生命,而在广袤的海洋和森林中,更生存着难以计数的众生。
   佛经记载,某日,佛陀从地上抓起一把树叶询问弟子:我手中的树叶多,还是大地的树叶多?弟子回答:当然是大地的树叶多,手中所有无法比拟。佛陀以此告诫大众:得到人身的有情,如我手中的树叶;未得人身的有情,则如遍布大地的树叶。
   在无尽轮回中,我们曾堕落地狱,曾沦为傍生。如今虽然生而为人,但百年之后,能保证自己再得到人身吗?人身的意义,不仅在其难得,更在于它的价值重大。我们能用这个身份做什么?或许不少人会觉得,这个身份可以用来赚钱,用来养家糊口。在这个世上,多数人都不曾对现有人身善加利用,反而沦为这一身份的奴隶,不仅要为生存奔波操劳,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欲忙碌一生,操劳一世。尤其是现代人,极度缺乏因果观念,在几十年的人生中,因贪图享受而不断造业。一旦离开这个世界时,带不走分毫财富,却背负了沉重的恶业,实在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些人能利用今生造福社会,或通过修行改善自身生命。但总体而言,都未发挥人身的最高价值。这一最高价值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成佛!在生命的某个层面,人人具有和佛菩萨同样的品质,经中将此喻为“贫女宝藏”、“力士额珠”。一旦将蕴涵如来智慧德相的牟尼宝珠打开,我们也可以像佛菩萨那样自在解脱,广泛利益众生。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我们现有的境界和佛菩萨毫无相似之处呢?这是因为,我们固然具有佛菩萨那样的潜质,目前却滞留于凡夫心的层面,尚未将此宝藏打开。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知自家有如此宝藏尚待开发。即使听说,也往往当作神话一笑了之,既不能直下承担,亦无心挖掘开显。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是如此狭隘,甚至容不下这种可能性。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作为学佛者,必须认识到生命是无尽的,而不仅是今生这几十年。众生虽然平等,但因业力所致,起点各不相同。有些天生聪慧,福报深厚;也有些资质驽钝,福薄命苦。所以,我们不能只考虑现世,更要着眼未来。人天善法的修习,正是立足于暇满人身的获得。得到人身,既出离了三恶道苦,更对生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六道中,唯有人的身份可以修行。地狱、饿鬼太痛苦、畜生太愚痴,天人则太快乐,都无法精勤道业。唯有人类处在苦乐参半的环境中,兼具抽象思维能力,能为离苦得乐而追寻真理,开发智慧。
   佛陀是以人的身份修行成就的,诸佛同样是以这一身份成就的。可见,人身是成佛之路不可或缺的护照。得到人身,有如得到一次超凡入圣的大好机会。若不善加珍惜,蹉跎一生,不知何时才能再有这样的幸运。所以说,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利用今生学好佛法。
二、念死和观苦
  认识到人身的意义,不是为了对此身份产生贪著,而是利用它成就道业,所谓借假修真。故应发起勇猛精进之心,这就需要通过念死和观苦来策励道心,激发求道的迫切感。
   人身难得而易失。死亡,几乎是人生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实,无人可以例外。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贤圣名士,乃至历代高僧大德,皆已先后离去,差别只在于辞世方式的不同。百年后,在座的各位也要到不同去处报到。死亡,好比恢恢法网,疏而不漏。
   然而死期却是不定的。尤其在当今社会,天灾人祸频繁,我们随时都在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未死之前,我们总觉得死亡似乎很遥远。特别是年轻健康时,更觉得死亡与己无关。虽然也知道世上每天都有人离去,但总是心存侥幸,以为属于自己的日子还长得很。惟有亲人离世,才会使我们体味到死亡的阴影。而到自己必须直面死亡的时刻,方有切肤之痛,方才惊慌失措,可往往为时晚矣。
   生命极其危弱,一口气不来,转息便是来生。若我们时常观想死亡,便能减少对世间的贪著。因为所有执著都是建立于对“恒常”的向往,可在死亡面前,这一切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呵。曾经拥有的金钱、地位,对于亡者又有什么意义?念死无常,不仅能使我们以超然的心态生活,更为我们揭示了修行的关键,那便是“舍弃今生”。不论是以什么方式贪著今生,都将成为烦恼栖息的土壤。所以,想要究竟解脱生死,必须以舍弃现前享乐为代价。
   人生短暂,一期生命结束后,我们又将走向何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解脱生死前,我们必然在轮回中。如果曾经造作恶业,就可能堕落于三恶道。其中,最苦为地狱道,世间所有的刑罚和刑具都无法与之比拟。地狱又分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不是极冷便是极热,日夜在其中千生千死、万生万死。稍次为饿鬼道,始终处于极度饥渴状态,即使得到食物也无法下咽。最轻为畜生道,但也时刻面临弱肉强食和任人宰杀的恐惧。其中,仅仅是畜生所受的折磨便足以令我们胆寒,遑论饿鬼及地狱之惨烈痛苦。
   现代人对恶道苦或许感到隔膜,因为我们更信服“眼见为实”的事例。那我们就来观察一下人道,其实,人间苦难也是三恶道的显现。有些人整天被烦恼和病痛折磨,那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楚,仿佛身处地狱;也有些人对财富的需求永无餍足,始终被病态的渴求折磨,又仿佛饿鬼一般;还有些人终年为生计拼命劳作,干着比牛马更累的粗活,所得却仅能果腹,除求得温饱外再无任何目标,这样生存方式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时常观察恶道苦,能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否则就容易贪著现世,造业亦在所难免。如果不加以警惕,那些恶道苦也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不仅恶道是苦,轮回的本质就是苦。在我们的感觉中,世间似乎有苦有乐。尤其是有钱有势者,还感觉挺风光。但任何快乐都潜藏着痛苦,即佛教所说的有漏皆苦。所谓有漏,就是不完整、有缺陷。无钱时固然痛苦,有钱了还是烦恼;未成家时觉得孤独,成家后才知问题更多。饥饿时面对大餐备感幸福,食之过量便立即转为痛苦;疲倦时睡上一觉浑身舒畅,但若没完没了地躺下去就让人烦恼了。可见,由欲望满足得来的快乐是多么短暂善变,稍纵即逝。
   真正认识到轮回是苦,认识到三界有如火宅,必定引发强烈的出离心。当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离开一个地方时,自然不再有心思贪著什么。反之,若对世间尚有爱执,势必无法与修行相应,因为用心的起点就错了。
三、放弃我执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我的差别。但我们将这本书买来之后,就会在其上附加“我”的标签。一旦确立这种感觉,这本书的损坏或丢失就会影响到我们。而在此之前,无论它发生什么变故,都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再如我们去购房,未买下之前,房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无足轻重,因为它还未和我们发生关系。可买下之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动我们的心。这种难过,正是由于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觉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为这些琐事烦恼,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间每天有很多灾难,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离开人世,但我们只是感叹一下,不会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会因此寝食难安。这是因为其中还未粘上“我”的标签,一旦发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个遭遇挫折的是“我”,那个离开人世的是“我”的亲人,一场普通的人间悲剧便顿时上升为头等大事。是呵,在我们的世界中,还有什么比“我”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事件呢?当一个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们会觉得人皆有一死,未足为奇;可当亲人或我们自己面临死亡时,就不会如此坦然面对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叹自己薄命。
   可见,一切烦恼皆围绕“我”展开。我们将缘起的念头和想法当作是“我”,将种种不是我的当作是“我”。若不是受这种错觉的影响,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进而伤害我们呢?如果没有“我”的干扰,世间的无常变化就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客观规律,就如我们能够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荣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导论

续-《●《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那么,色身总该属于“我”的吧?其实不然,色身亦是因缘的产物,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前者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后者是蕴藏无量种子的阿赖耶识,其中并无“我”的属性。当阿赖耶识最初投胎时,将父母的基因执以为我,赋予“我”的感觉,从此难弃难舍。因为执著时间太久,故对我们的影响也特别大。其实,色身从成长到衰老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现如今,医学更发达到可以替换人体器官,可以更换“我”的组装零件。其中,又有哪一部分是固定不变的“我”呢?至于我们的想法,一生中也在不断变化,青年不同于中年,中年不同于老年。而感情就更是无常,亲人可能反目为仇,仇人也许握手言欢。在人间这个大舞台上,这样的情节时时都在上演。
   身内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汽车、房子等身外之物呢?所有这些,我们只有暂时的使用权,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一件无主的物品,只因附加了“我”的感觉,却成了能够伤害我们的武器,越是在乎,杀伤力就越大。那些爱钱如命的人,一旦失去财产,就如遭受灭顶之灾,甚至丧失活着的勇气。造成痛苦的根源,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金钱的执著。我们每做一件事,也会介入我执,成功了,觉得“我很成功,很有面子”;失败了,觉得“我很失败,屡受挫折”。事实上,事业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如果两者是一体,事业失去时,“我”是否也会随之失去呢?感情、家庭也是同样,各人在乎的对象不同,烦恼的重心也不尽相同。因为感觉的力量也是缘起的,取决于我们的培养。
   由此可见,“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并无实际内容。凡夫因无明所致,将拥有的一切赋予“我”的错觉,进而执著它。其实,被执以为“我”的一切,只是出自我们的设定而非事实本身。我执是流转生死的根源,唯有从根本上舍弃它,我们才能超越三界和轮回。否则,学佛只是隔靴搔痒,或充实一下业余生活,对于改善生命并无真实力用。
   我们的心,本像虚空那么空明浩瀚,那才是心灵的真相。情绪只是虚空漂浮的云彩,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积累的渣滓。而凡夫因看不清事实真相,始终纠缠在云彩中,将之作为虚空,作为心的本质。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就能驱散遮蔽虚空的浮云,使生命回复清净无染的本来面目。
四、发 心
  做每件事,都离不开心的参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思所想无非围绕个人利益。那么,学佛者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行基础呢?那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所谓出离,是出离五欲六尘及对五欲六尘的贪著。而菩提心,则是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即没有任何条件,不求丝毫回报,对方需要就尽力给予。所谓同体,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彻底打破自他分别,没有任何亲疏界限。若能以天下众生为利益对象,无一例外,慈悲也就圆满了。
   那么,菩提心又是如何发起的呢?所有心行皆来自积累,我们以贪心做事,就是在增长贪心;以悲心、利他心做事,则能长养悲心和利他心。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心,正如孟子所云,“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问题是,一般人的悲心往往狭隘而薄弱。我们能否关心他人胜过自己?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时,是否愿意继续帮助他人?“自他相换”是藏传佛教关于发心的重要修法。凡夫的特点是处处想着自己而舍弃他人,一是出于对自我的爱执,一是源于对众生的冷漠。而“自他相换”则要求我们将眷顾自己的那份心转向关爱众生,将舍弃他人的行为转为舍弃自我。《道次第略论》云:“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一语道破修行关键。诸佛菩萨为何能成就无量功德?正是因为舍我而利他。多关爱众生一分,自然少考虑自己一分;念念以众生为重,就不再有时间照顾我执。所以,心发得多大,思想境界就有多高。
   发心,难的不是行为本身。我们在世间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来自发心,如我要考上大学、我要开办公司、我要成家立业等等。这种“我要达到什么目标”的愿望,就是发心。发菩提心与此不同的,只是目标的转换,也就是将利己之心转为成就佛道、利益众生的大愿。所以,修行所要做的就是调整方向,将为自己谋福利的那份精神用于服务众生,像四弘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除了观念的转换,菩提心还须通过利他行来巩固。我们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做一件或三件利他善行,日积月累,使利他成为我们的习惯。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长养善的品质。许多学佛者之所以会退心,正是因为发心后不再着意培养。发心好比播种,其后还应不断提供成长所需的养料,才能使它深深扎根于心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因此,我们要将生活中的一切境界作为修习利他心的增上缘。遇到顺境时,希望和一切众生共享;遇到逆境时,希望能以此承担世间所有不幸。
   大乘佛教所有法门的修行都离不开菩提心,任何一位佛菩萨,也都是在因地发菩提心而成就。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发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在因地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愿。这些愿力皆由菩提心转化而来,既是下化众生的承诺,也是上求佛道的决心。其共同特点则是利益一切众生,佛菩萨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菩提心代表着生命中健康向上的根本力量,具有无限威力,散发无量光明,可以帮助我们成就最高尚的品质。按人本心理学所言,即完成“自我实现”。唯有发起真切、猛利的菩提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乃至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否则的话,即使整天诵经、拜佛,也只能得到人天小果或种些善根而已。
五、关于《行愿品》
  这次开讲《普贤行愿品》,主要是立足于菩提心教法的基础之上。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导论

续-《●《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除《行愿品》外,《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也围绕发菩提心的相关内容作了专门论述,以华严见地阐扬菩萨初发心功德。在我们的观念中,发心只是成佛之路的起点。而依华严见地来看,“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圆满发心与最终结果无二无别。若菩提心发到位,和成佛所成就的,便是同一种心。但这一发心要求极高,不同于普通的发心,更非泛泛一说,必须准确而圆满。关于菩萨初发心功德,经中运用大量比喻作为说明。如度化世间所有人信佛、学佛、修行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其功德比之菩萨初发心功德,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亿万分不及一。原因何在?因为度化世间所有人证阿罗汉果,所度之人及所证果位都是有限的,故功德亦有限。而菩提心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对象,发心无限,故所获功德也就无限。
   此外,《华严经·净行品》也是教界广为流传的一品经文,对我们修行及生活中的用心方式作了详尽指导,甚至包括洗脸、吃饭、如厕等生活细节。我们可能会觉得:吃饭、如厕谁不会呢?那我们看看《华严经》是怎样说的:“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同样的行为,以不同发心为基础,性质就有了根本改变。
   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做事有外在和内在两种结果:外在结果是暂时的,一如过眼云烟;而内在结果却对生命有着长久的影响。回顾人生,会发现以往经历的种种,曾经那么“真实”的生活,曾经那么让我们耿耿于怀的人和事,都被时间过滤成了一堆前尘影事。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并未完全成为过去,由此积累的心力和造就的人格,将继续影响未来生命。所以,学佛的关键正在于善用其心。
   《行愿品》是对菩提心教法的无上观修,它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直接对佛果功德进行临摹。密宗将修行分为因乘和果乘,以大乘为因乘,通过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而积累成佛资粮;而以密宗为果乘,直接从佛果的功德和品质着手修习。修行,首先要认识到佛菩萨的品质是什么,成佛究竟要成什么,然后按此特征调整心行。《行愿品》的修行,正是采取这种临摹、拷贝的方式,像临字帖那样,对照佛菩萨的品质,将我们的心行逐步调整到相似的层面,乃至完全吻合。
   《行愿品》由十大愿王组成,其中又包含座上观修和座下实修。如“礼敬诸佛”,是礼敬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诸佛世尊,观想法界每一微尘皆为佛身和佛德的显现,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称赞如来”等也是如此,主要是通过观想进行心行调整。以座上观修为基础,通过不断观修获得稳定有力的心行力量后,才有能力在座下真履实践。同时,座上和座下的修行也是相互融摄的,如“广修供养”,以实物供养为基础,再赋予观想的力量,将有限之物转化为无限。在无限的所缘境中,回归无限的心行,成就无限的功德。
   弘扬《普贤行愿品》,是希望大家将本品提供的修行法门付诸实践。如果我们能将普贤行愿的境界和心量纳入修行,念一声佛号等于念了无量佛号,拜一尊佛等于拜了无量诸佛。如此,每件善行都转化为无限,福智资粮必以最快速度递增,使我们早日成就佛道,广泛度化众生。这也是学习《行愿品》的意义所在。
   下面按《行愿品》的经文进行说明。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佛经通常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构成。序分乃法会发起因缘,多为“如是我闻……”,但《行愿品》却没有这部分内容。因为本品并非独立经典,而是《华严经》中的一品。
   《华严经》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简称,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本经在中国先后有三种译本,分别是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华严》、唐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华严》和唐般若所译的四十卷《华严》。其中,四十卷本相当于前两译之《入法界品》,但文字上大为增广,尤其是“普贤十大行愿”等内容,为前两译所未有。
   本品经文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以善财童子为当机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著名典故即出于此。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后,欲广修菩萨行,成就无上佛道,于是四处参学问道,共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分别是德云比丘、海云比丘、善住比丘、弥伽大士、解脱长者、海幢比丘、休舍优婆夷、毗目瞿沙仙人、胜热婆罗门、慈行童女、善见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优婆夷、明智居士、法宝髻长者、普眼长者、无厌足王、大光王、不动优婆夷、遍行外道、鬻香长者、婆施罗船师、无上胜长者、师子频申比丘尼、婆须蜜多女、鞞瑟胝罗居士、观自在菩萨、正趣菩萨、大天神、安住地神、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普德净光主夜神、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寂静音海主夜神、守护一切众生主夜神、开敷一切树花主夜神、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妙德圆满神、释迦瞿波女、摩耶夫人、王女天主光、遍友童子师、善知众艺童子、贤胜优婆夷、坚固解脱长者、妙月长者、无胜军长者、最寂静婆罗门、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最后于文殊师利所得三昧已,普摄诸根,一心求见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宣说了他本人修学菩萨道所采取的途径,那就是我们接着要学习的十大行愿。这是一种极为高超的修行法门,倘若一时修不起来也无妨,可先以闻思种下善根,再通过努力修行和积累,终有善根成熟的那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导论

续-《●《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尔时,即那时。本品中,是指普贤菩萨赞叹如来殊胜功德之后。我们通常读诵的《行愿品》并不完整,只是《行愿品》核心内容的节选。之前还有很长一段经文,是普贤菩萨对如来功德的称扬赞叹。普贤行愿的修行原理,正是基于对如来功德的认识和模拟,故首先介绍如来究竟有哪些功德。
   “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普贤菩萨称赞如来功德后,进一步向诸大菩萨及善财童子总结如来功德之无量无边。十方,是从空间而言,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指处于十方虚空中的诸佛菩萨。不可说,是形容时间漫长得难以记述、无法形容。劫,又译大时,本身已是年、月、日不能计算的漫长时间,更何况“微尘数劫”。所谓“微尘数劫”,是将地球碎成微尘,每粒微尘又代表一劫之久。即使集十方诸佛之力,以如此长劫岁月赞叹如来功德,仍无法穷尽。原因何在?因为如来功德是无限的,如因地上的舍身饲虎、割肉喂鹰,所行无量善行皆由其大悲心发出。由无限慈悲化现的无限善行,以有限的语言自然无法表述。
   如来功德广大无边,主要可归纳为断德、智德、恩德三种。所谓断德,亦名解脱,因佛陀已将生命中一切烦恼和无明净除无余。所谓智德,乃佛陀为了达一切的觉者,以平等智慧照了诸法,对自身生命和整个世界不再有丝毫困惑。所谓恩德,乃因如来乘大愿力,对一切众生,不论亲疏,皆充满无限慈悲。其中,又以慈悲和智慧为一切功德之源。佛陀之所以为佛陀,正是因为圆满了无限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在于他所拥有的这个名号。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也应以佛陀功德为所缘及观修对象。
   所缘,即我们认识的对象。如眼睛能看见色彩,耳朵能听见声音,鼻子能闻到味道,这些色、声、香就是所缘对象。本品的观修,是以佛陀功德为所缘,故名之为“成佛的模拟方法”。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我们临一本字帖时,须对所临字体的结构、运笔了然于胸,越是熟悉,才能临得越是相像。同样,我们模拟佛陀的品质,也应对其功德有清晰认识,如佛陀的慈悲、智慧具有哪些特征?熟悉所缘境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模仿,以我们的心去接近佛菩萨的心。佛菩萨的心是无限的,平等眷顾所有众生。我们从现在开始,做每件事也应发大悲心,以利他为己任,将佛菩萨的品质落实于生命中。事实上,众生本具这种品质,只是蒙尘已久,故须对照佛菩萨的品质不断去除凡夫心,使人人皆有的如来智慧德相得以开发。
   学佛,是基于对佛陀功德的仰慕。很多人都有自己仰慕的对象,或是圣贤伟人,或是科学、艺术家,乃至歌星、球星。崇拜对象不同,出发点也不同。有些是因为感佩对方的人格魅力,有些是因为赞叹对方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些是因为羡慕对方的相貌和力量。作为佛教徒,我们仰慕的是佛陀,是佛法僧三宝。但若没有深刻认识到佛陀的功德所在,即使皈投礼拜,多少带有盲目甚至投机的成分。学佛的最终目的,是闻思佛法、行佛所行,而非停留于顶礼膜拜、燃香祈福。所以,我们不仅要以佛陀作为人生依怙,更应以其品质作为人生榜样,以其功德作为修行目标。
   大乘经典中,记载了很多菩萨在因地发宏誓伟愿而成就菩提的修行事迹。《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成就西方极乐世界;《药师经》记载,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成就东方琉璃世界,等等。作为学佛者,选择一位佛菩萨作为模范,以他的愿力为自己的愿力,以他的行持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为稳妥便捷的修行之道。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也应像普贤菩萨那样发愿并行持。若切实遵循本品阐述的修行法门,必能快速成就佛陀品质。
   那么,十大行愿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呢?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十大行愿又称“愿王”,标帜其殊胜、高超为一切愿力之最。但仅仅看这些条目,我们可能会觉得很简单。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都是极其寻常的修行功课,即使没有学习本品的人,也一样在拜佛、供养、忏悔,如此平淡无奇的法门,与人们心目中的成佛捷径实在相距甚远。那么,它究竟为什么被尊为愿王呢?我们解读经文内容,尤其是长行部分之后,才能了知个中原因。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行愿品》是普贤菩萨为前来参访的善财童子所作的开示。大圣,乃善财童子对普贤菩萨的尊称。“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阐明十大行愿后,善财童子进一步请益:那么,究竟怎样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