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920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6-5-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演培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演培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所谓千手,是象征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如平时帮助人家做一件事,以一只手做,拖也拖不动,拉也拉不走,别人就会对你说,你用两只手出力就可拖走,这证明了多一只手就多一股力量。又如常听人说:一个人感觉很忙时,就常表示现在忙得不得了,没有办法,假定多几个手脚,或多几个帮手,事情分开来做,那就轻松得多。这亦足证明人手多力量就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将这与观音菩萨的千手配合来讲,其意是:观音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多,而随菩萨修学佛法的人亦多。到了修学能力相当高时,就可派到这里那里去教化众生。而分化在各方所发生的力量,就等于菩萨力量的分散。所以千手的意义,完全是表示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不必呆板的视为菩萨真正长有千手。
所谓千眼,是象征观音菩萨深邃不可思议的智慧。如各人平时看东西时,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两只眼睛打开来看,不论前面是什么东西,就可看得清楚明白了。两只眼看东西,尚且较为清楚,千只眼看东西,当然更为清楚。可是观音菩萨观察事物,不如普通人光以眼看,而是以智慧之眼,深刻的观察,透彻的分析,所以观音菩萨的智慧是极深妙的。用此深妙智慧之眼,能够了解宇宙万有诸法的真实相,能够观察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性和要求。随顺众生的根性和要求,作种种不同的化导与调伏。假定智慧不够,虽有心于化度众生,但对一切众生,只能说一种法不能予以普利。观音菩萨因为智慧深妙,能对各种不同的众生,说各种不同的教法,所以千眼是象征菩萨的智慧。
如上配合来讲,可见千手千眼,是代表观音的大力大智。而这大力量大智慧,不是普通人所有,唯有大菩萨具有,所以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四 普门品流通的原因
普门品的品字,是类的意思。很多大乘经典,都是有分品的,即凡其类相同者,就将之合为一品。本品是讲观音菩萨种种救济种种示现的事,而这种种不同的救济和示现,都集在这一部份经文来讲,所以称品。
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本品在二十八品中,是属第二十五品。现在我们所要提出来问的,就是全部法华经,既有二十八品这么多,为什么唯有这品读诵、讲说、解释、流通得最多?关于这点,当然是有其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观音菩萨与此土众生,特别是与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人民,有其深切因缘。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弘通的原因,即在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代,在所谓五胡十六国中,有个小国叫做北凉,国主叫做沮渠蒙逊,有次患了一场严重的大病,真是到了群医束手,百药罔效的地步,除了等死而外,没有其他办法。
可是正在这个时侯,有位译经弘化的昙无谶法师,来到中国北方,听说国主有病,就自动的走去对他家人说:你家国主害的病,不是普通生理上的病,而是心理的业障病,世间的医药,是治不好的。不过据我看来,国主的寿命还没有尽,是有办法可以挽救的。现在我告诉你们:佛教有部妙法莲华经,经中有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国主如能恳切至诚的读诵,得观音菩萨的慈悲加被,是可使他消除业障病,而获得身体恢复健康。国中大臣听说这样,立刻就去报告国主,国主与诸大臣,为了求得病好,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很恳切至诚的,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来真是灵验,没有经过好久,其病果然痊愈,恢复原有健康!
这么一来,不但国主教令大家诵普门品,很多人民亦自动的诵普门品,并且确有很多人,为念普门品,消除业障病。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本品在中国,就流通得特别广,讲说的特别多,读诵的特别众,解释的亦复不少。本品特别单行流通,完全基于这一原因。
念普门品得感应的,在我国是很多的,如年二十六寡居无子的元陶氏十六娘,经常持念观音普门品,忽然梦一白衣人,手持白莲花一朵给她食,经过三年的时间,见佛光明,经函上有火团如弹子大,氏恐经被烧,用手去扑它,乃得舍利一粒,而于临命终时,化佛来迎,别众而去。
五 本品品题的略释
本品叫做「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有八字。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品是法。观音是能证之人,普门是所证之法,所以本品是以人法立题。
为人题的观世音菩萨五字,前三字为别名,只有观世音可以这样称呼;后二字是通称,凡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都可名为菩萨,不是任何人的专称。
观世音是菩萨的德号,有时叫做光世音,有时叫做观自在,有时亦简称为观音。观世音是罗什三藏的翻译,光世音是竺法护三藏的翻译,观自在是玄奘三藏的翻译。还有叫做观世自在或圣观自在的。圣是赞叹词,观自在,据法藏的心经略疏解说有二:一、约智解说,谓观音的智慧,于所观的事理无碍之境,已达到自由自在,不再有丝毫拘碍。二、约悲解说,谓观音的大悲,于所应化度的各类机宜,当其前往去救拔时,亦已达到自由自在,不会再感到有何棘手。如观世界而自在的拔苦与乐,即名观世自在。至什公所译观世音的意义,到下讲经文时再为详说。虽有种种称名不同,其实是一个人。以什公与奘公说:一个重于意译,一个重于直译,所以译有不同,不能说谁对谁不对。不过国人向所称念的,是观音或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应叫菩提萨埵,中国译为觉有情,就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大心众生。上求大觉,是大智的作用,下化有情,是大悲的作用,所以凡为菩萨,总是悲智双运。不过佛教所说菩萨,不是专指供在殿堂上的诸大菩萨,而是指已发心并正在行菩萨道于人间的活菩萨。
为法题的普门品三子,现在继续来说。品是类的意思,即这一类归于这一类,所谓物以类聚,说名为品。妙法莲华经中,佛将观音菩萨的一切,都归结到这里来讲,所以称品。普是普遍的意思,门是能通的意思。如我们现见面前的一道大门,有了这道大门,任何人都可自在的出入通过,假定这房没有一道门,欲从外面进来,固然没有办法,欲从里面出去,同样没有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