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5|回复: 5

[佛法知识] 关于导师这词‖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 2016-05-02 广州光孝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原来这些成语都出自佛教2016-05-02 [url=]广州光孝寺[/url]


中国人谈话写文章都是离不开成语的,就连不识字的人说起话来,也指不定冒出一两个成语,成语在汉语的进化过程中,中西域文化的碰撞是不可估量的。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信仰深入民心,自东汉以来,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佛教文化和信仰早已经渗透到政治思想和生活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我们日常用语中的成语文化,不知不觉,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佛教文化的成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周秦之言语至翻译佛典之时代而苦其不足;近世之言语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所以佛典语言进入汉语,也是一个历史的现象,佛教语言贯穿社会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影响了汉语词汇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朴初先生说不了解佛教文化就不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
【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
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
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师】
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

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

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7: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再被错误的见解误导。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7: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7: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2 0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