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1|回复: 0

[善导大师] 学问与修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

**自非成德君子,必至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

**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宋·张载《理窟·义理篇》

**今天与大家来学习这段话。关于“学习”,宗道法师已经说了很多,我只是稍微补充一下。

**这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的一段话。理学家对于道德学问见解较深(古人所说“学问”与现代人不太一样,偏向于德行上的修养)。

**先简单解释这一段话大概的意思。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就是一个人志向、意趣不高远,没有远大的抱负,他的心思就不会放在学习上面,精神就呈现比较涣散的状态;精神涣散了,即使学习,也没有大成就,所以学亦无益,一无所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进道”就是前进的道路,如果半途怠惰,不继续前行,就无法到达目的地。“进道”还有另一层引申的意思,“道”是道德,没有在道德上下功夫,就不能找到通达的道路。一般人都是“惰于进道,无自得达”。

**“自非成德君子”,“成德”即“盛德”,即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如果不到“成德君子”的地步,“必至勉勉”,一定要勉励再勉励,奋力向上,不断修养道德,才能够“从心所欲不踰矩”,到达这个阶段才能稍微把心放下来,轻松一点。必须要在道德修养上下很深功夫,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德薄者,终学不成也”,虽有志于学习,但品行低劣,这样学习也一定没有成效,一定是失败的。这是张载说的话,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道德非常地重视。

**张载,字子厚,其名字典出《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是干,地是坤,天在上,地在下。坤有和顺、柔顺的意思。心性调柔,才能够“厚德载物”,而学习也必须长养一种平和的心性。大地宽厚广大,能长养一切万物,没有选择;君子应该学习大地的这种品格,扩大心量,“厚德载物”,以进业修德。

**我当初看到这些语句,觉得像这样的教言已经和我们远离了,与现代有些距离,因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主要是求知──“学问”不就是把师父讲过的,或书上的吸收进来吗?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但这段话竟然说:就算这样子,如果道德很薄弱,也没有用,终无所成。

**这一段话似乎谈学习,可是最根本的还是道德修养。当然,就次第说,立志(志趣)是第一位,其次是修养,最后才谈到求学。不过根本是道德修养,因为这是一以贯之的,可以串联上下,互相照应的。

**先讲志趣,张载说志趣要远、要高。就好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上眺望,看得比较远。立志就好像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很远的目标,之后才有进德修业等等。

**志向与心性有关,如果心性光明、清净,志向则比较高远。我们的心性本来是光明的,而且是向往光明的。当人生走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光明的心性就会展现出它的作用,它会有声音来告诉我们,接下来的道路该怎么走。心性是灵动的,它自然有这样的作用。

**上星期宗化法师念了自己的文章,讲到他出家的过程。出家前,他在传播传统文化,后来读到上人的一篇文章,心生触动,就觉醒了,想要走不一样的路。可是出家后却不被谅解,接二连三遭到批评──正是这种批评,反而让他的心更加觉醒。

**外界的杂音并不悦耳,可是杂音是必要的,它提醒我们应该走哪条路、应该怎么走。外界浊染,我们应该往内走,而不是往外走。往外走,染污的环境让心更浑浊;往内走,看似封闭、狭隘,可是越往里走,它越加宽敞光明。往外被束缚,往内得自由;往外是浊染,往内是清净。

**《桃花源记》说:一个渔夫,某日顺着溪流走,越走越深,来到一处两岸都是桃花林。桃花林的深处有山洞,山洞很小,仿佛有光。渔夫要穿越山洞,而山洞非常窄小,要低头弯腰才行。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在他面前展现了另一个世界:土地开阔广大,有屋舍、水池、农作物,宁静安详;人物的穿着、语言都不同一般,与外界截然不同。他好奇地问:“你们从哪里来?在这里生活多久了?”原来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火,藏在这地方,子孙绵延,距离东晋已将近六百年了,而他们根本不知道朝代更替、历时多久,一直生活在独立、自在、安详、自由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