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仰?中国人的信仰特性是什么?
卓新平在谈到信仰缺失问题时,首先在概念上为国人理清什么是信仰?他认为:中国人对宗教的淡薄,其实是对信仰的一种怀疑。说到信仰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信仰这两个字表达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信什么?怎么信?中国人的信仰和世界各民族的信仰有不同,但是也有它的特性。
卓新平认为信仰表达有四个特性:
第一、信仰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人们都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理想,这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
第二、信仰要表达的是对崇高的敬仰,这种崇高是有超越的,也可能是现实的,我们从对关公的崇拜来讲,就是非常现实的,其实对关公的崇拜也是对诚信的崇拜。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把关公变成了对财神的崇拜,这是我们在信仰崇拜方面发生的问题。
第三、信仰是对自我的超越。人之所以有信仰,就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有限性,看到自己的不足,要超越自己的不足就希望有一种信仰的超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信仰是对人世的责任。
卓新平认为信仰在追求方面也有表达。一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表达,信仰是神明或其他的方式,比如中国文化讲究道同,科学家讲究世界的规律秩序,实际上这都是信仰追求的一种表达。二是对金钱的信仰。社会发展离不开对金钱的向往。美元上有一句话:我们信任神,但我们使用的是金钱。中国社会把这种关系弄颠倒了,变成“我们信任的是金钱,我们利用的是神。”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地方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宗教沦为一种追求财富的道具了。
**中国式信仰缺失的三个层面
卓新平认为信仰缺失,对宗教来讲包括三个层面,在中国这三个层面表现的非常明显。
一是制度层面。宗教本身的制度和体系,会跟政治发生密切的关联。中国宗教在制度层面与上千年的封建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这种制度层面被打破。儒教作为一种宗教在制度层面上是缺失的,宗教在制度层面是不是有错位?是不是有矛盾?是不是有一种缺失?卓新平认为对于一些宗教来说确实有缺失,但五大宗教相对保持的比较好。
二是儒家士的文化缺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有儒家信仰,后来佛教、道教进来以后,中国的知识阶层把这种信仰作为一种责任和担当。儒家士的文化、士的精神是非常典型的,当代中国宗教团体中的精英人士是不是缺失了这种精神?卓新平说:我是研究基督教的,我在国外很多人问我的信仰,我说从骨子里面我是儒家信仰,因为这是决定中国传统宗教信仰是不是博大精深,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
基督教中世纪有一种骑士文化,到现在发展成为绅士文化。同样我们知道中世纪对经验哲学、对思辨的追求,在现代文化中形成了像法国等国家所谓的优雅精神、浪漫精神,这种精神是靠人来存在的。我们有一种说法,中国在过去的五六十年没有出现过大思想家,同样我们要反省,宗教中是不是也缺失这样的人物?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社会问题不能靠埋怨,要靠知识阶层中的精英带头、引领,这种缺失值得我们反省。
三是民俗层面。很多书院、读经活动都在民间开展,民俗层面的信仰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接地气和最活跃的。卓新平认为民俗层面的信仰出现了一种复兴,但这种复兴并没有被社会真正的承认和认可,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缺失。
如果民俗层面中华民族的信仰,无论儒释道还是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在整个世界文化中形成一个重要的气场,海外华人走到哪里就把宗教信仰带到哪儿,他们再把这些民间信仰带回中国寻根问祖,那该是怎样一种文化气象?
卓新平提出,要实现中国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全世界的华人有一个向心的追求点,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对民俗方面的宗教信仰。
卓新平教授认为,宗教信仰的缺失在以上三个层面都有存在,要弥补这三个层面的缺失,不能一味指责和埋怨,不同层面的人要有不同的反省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