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2|回复: 3

[实修交流] 卍续藏第22册No.0427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二

  题义。

  先明总题使有纲领者。以经之有题。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提其纲。则众目皆举。挈其领。则众缕皆来也。

  钞。

  观经言佛便周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则摄日冰池树等六观也。述化主。以包徒众。则摄观音势至三辈等九观也。是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疏。

  本师释迦牟尼者。梵语释迦。此云能仁。是姓。梵语牟尼。此云寂嘿。是名。即悉达太子出家所成之佛也。为娑婆教主。故云本师。

  钞。

  文质之谓者。梵本皆西域之语。质而无文。译以此方之语。则用六经庄老之文。文采绮丽。焕然成章也。

  震旦之言者。东方。曰震。初明。曰旦。此方居阎浮之极东。日出之处。故名震旦。

  自觉异凡夫三句。凡夫迷五住云。沉三有海。全不自觉。佛则朗然大觉。异凡夫也。二乘自求出世。无兼利心。不能觉他。佛则大悲普度。异二乘也。菩萨无明未尽。法性未圆。不能觉满。佛乃道穷妙觉。位极于茶。异菩萨也。

  又离心名自觉三句。心者。识心。色者。心所变也。以心望色。心亲色疏。心亲名自。色疏名他。既空能变识心。名为自觉。复空所变妄色。名为觉他。至心色尽空。并空亦空。名为觉满。

  知一切众生数非数。常非常者。光明疏云。数者。六凡二乘。以堕有堕无。皆落于数也。非数者。大乘菩萨。以亲证法身。法身不落诸数也。常者。圆顿一乘。非常者。六凡三教。佛乃无所不知。名一切种智也。

  又数及非常。为俗谛境。知此。称道种智。非数及常。为真谛境。知此。称一切智。数即非数。常即非常。为中谛境。知此。称一切种智也。

  如来至佛共有十号者。以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世出世间宗主者。以名者实之宾。世尊十号。世尊十德也。具此十德。为九法界所宗。故名世尊。是十号是别。世尊两字是总也。

  具二智五句。二智。即根本后得。二障。即烦恼所知。二谛。即真俗。梦觉华开。如大梦觉。如莲华开。若分配之。根本智。断烦恼障。觉真谛理。得自利之益。如大梦觉。后得智。断所知障。觉俗谛理。得利他之益。如莲华开。始乎理即五句。约事。故言六。约理。故言即。又欲令免于上慢。故言六。欲令免于退屈。故言即。

  理即者。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云。一切众生皆是佛。是为理即佛也。古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转。杳杳不知归。是也。

  名字即者。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得。通达解了。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是为名字即佛也。古云。乍听无生曲。才闻不死歌。方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是也。

  观行即者。谓知一切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古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非假亦非真。是也。

  相似即者。谓于观行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能真证其理。而依稀见理。仿佛证真。是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古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是也。

  分证即者。谓无明惑。有四十二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为分证即佛。此初住至等觉位也。古云。豁尔心开悟。甚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是也。

  究竟即者。谓五住二死。尽净无余。无量甚深。永绝思议。是谓究竟即佛也。古云。昔年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旧时物。更无一法新。是也。

  十身者三句。一正觉佛。示成正觉故。二愿佛。随愿现身故。三业报佛。万行感故。四住持佛。自身舍利常住故。五涅槃佛。示现灭度故。六法身佛。法界一相故。七心佛。具大慈心故。八三昧佛。常在定故。九本性佛。智了本性故。十随乐佛。随乐示现故。

  天有四九句。一世间天者。国王虽处世间。锦衣玉食琼宫瑶台。受用似天。故曰世间天。

  二生天者。若精修十善。兼坐未到地定。得生六欲天。若进修根本四禅定者。得生色界天。若进修四空定者。得生无色界天。此三界天。不离生灭。福尽还堕。故曰生天。

  三净天者。罗汉辟支。断四住惑。证真谛理。烦恼净尽。故曰净天。

  四义天者。十住菩萨。进断界外见思惑。证第一义谛。故曰义天也。

  疏。

  悦所怀者。悦。是畅悦。怀。是心怀。若就此经。即是如来久修久证念佛三昧。蕴之在怀。今得机而说。乃畅昔之所怀。

  四辩宣演者。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碍辩。用种种言辞。而演说法也。

  十二部等。是明所说法相。谓或作长行说。或作重颂说。或作未曾有说。或作无问自说说等。

  此十二部通乎大小。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则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

  等者。等八万四千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

  至四悉檀。是明能说善巧。谓所说十二部等。种种诸法。一一皆作四悉利益。

  至者。谓自种种所说。以至种种能说。一一无非说义也。

  皆是说义者。通涂明其说相也。若据今之说。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须陈。故且通涂明其说相。

  钞。

  四辩者。一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二法无碍。谓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三词无碍。谓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四乐说无碍。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

  四皆无碍名之为说者。一有所碍。则心不悦。心不悦。则非说也。以说者。即悦故。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者。二谛。真俗二谛也。有时一切尽扫。不立一尘。依真谛说也。有时一切建立。不舍一法。依俗谛说也。

  词无碍智以世智差别说者。世智。即了世俗谛之智。如来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皆以了世谛之智。差别说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乐说无碍以第一义智善巧说者。第一义智。即了第一义之智也。如来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皆以了第一义智善巧说也。言善巧者。第一义谛。本无言说。凡有言诠。皆善巧故。

  世界悉檀者。世。即隔别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乐欲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作欢喜益也。

  为人悉檀者。谓佛欲说法。必观众生。机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然后称其机宜。令生正信。作生善益也。

  对治悉檀者。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为对此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作灭恶益也。

  第一义悉檀者。第一义。即理也。谓佛观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作入道益也。

  一切诸法随宜而说。要归作四说。使得四益者。一切诸法。不出八万四千法门。而八万等法。通乎四教。即是生灭八万。无生八万。无量八万。无作八万。如生灭八万。趣举一法。须开四门。约有门说。念念无常。如灯焰焰。约空门说。三假浮虚。犹如云雾。双亦门说。二相从容。双非门说。二相俱舍。四中一门机生熟。故四悉被之。为未种者。作世界说。令其欢喜。为已种者。作为人说。令其生善。恶未破者。作对治说。令其灭恶。根已熟者。作第一义说。令其入理。佛智鉴机。说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恶。令得二益。无善可发。作世界说。但生欢喜。故云要归作世界等四说。使得欢喜等四益而已。

  鉴机授法其文繁广者。如上明。即一有门被机四悉。余之三门被机亦尔。八万中一四门四悉被机既尔。其余诸法四门四悉被机亦然。一教八万门四悉既然。三教亦尔。故云鉴机授法。其文繁广也。

  疏。

  言佛功德不可穷尽者。功德二字。该尽三身。四智。十眼。十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等。不可穷尽者。十地莫能穷其源。等觉不能窥其顶故。

  是无量中姑举二事者。如华严八地。得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受生。无量净国。教化无量众生。入无量法门。具无量神通。有无量众会道场差别。住无量身语意业。则此寿命光明。非姑举二事而何。

  钞。

  众多无有数量二句。如佛寿命。经不可数劫。光明。有不可说数。此众多无数量也。即此寿光。周遍法界。无有边际。此广大无有限量也。

  十大数中之无量。犹为有量之无量。无穷尽之无量。是真无量之无量。

  钞。

  佛所说教总名修多罗者。以此修多罗三字。乃大藏之都名。三学之通号。以若经。若律。若论。皆上契诸佛之理。下契群生之机故。

  经复多义者。以彼方则有七义。此方复有四义。故云多义也。

  不出四义者。以彼方虽有七义。不出贯摄二义。此方虽有四义。不出常法二义。故云不出四义也。

  一出生者。出生诸义及圣果故。二显示者。显示法相故。三涌泉者。无穷义味。涌注无尽故。四绳墨者。楷定邪正故。五结鬘者。贯穿诸法故。

  万世不易曰常。十界轨则曰法。圣智通游曰迳。古今共宗曰典。

  良以下先释贯摄二义。可摄五义。是贯摄二字。足尽彼方之义也。

  又常者下次名常法二义。可摄迳典二义。是常法二字。足尽此方之义也。

  则彼方下。总结四字能尽经义。故虽有多义。不出四义也。

  正翻为线者。以席经井索等。皆为旁翻故。

  线有贯持义者。收前佛地二义也。此二足该出生五义者。复收前杂心五义也。

  贯穿可总该五义。以出生等同明所说之理故。摄持止该出生绳墨二义。以出生圣果。及楷定邪正。不堕邪见故。若贯穿摄持。通所说所化。则二俱该五矣。

  疏。

  经之一字是为通名者。除律论外。十二分教皆契经故。佛说五字是为别名者。佛说阿弥陀。非大方广佛等故。

  如教行理通别亦尔者。若据观经疏中。教通别者。如上所说。行通别者。为行不同。从一乃至无量。即行别。同会常乐。即行通。理通别者。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论通别也。若钞中所解。乃约一题论通别。

  闻首题名功德无量者。首题既即三德秘藏。心闻秘藏。则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所得功德。讵可量耶。

  如教中说者。起信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

  钞。

  本理立教者。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所谓从真如流出十二分教也。

  依教修行者。从文字般若。修观照般若。依十二分教。修行万行也。从行显理者。因观照般若。悟实相般若。因修万行。乃契真如也。

  教即般若者。十二分教。即文字般若。以般若。乃照境之慧。十二分教。即照机之慧故。

  行即解脱者。以解脱。乃法性妙用。万行。亦随缘妙用故。

  又理通教行。法身即般若解脱者。全性成修。故理通行。法性遍在诸经。故理通教。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脱。若法身离二德。即偏真之理。非法身故。行通教理者。全修即性。故行通理。菩萨万行。开悟众生。故行通教。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若解脱离二德。即孤调解脱。非大解脱故。

  教通理行者。文字性空。即是实相。故教通理。随文成观。故教通行。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脱。若般若不具二德。即人空般若。非大般若故。

  若通若别亦如上例者。诸经皆具体相用三。故名为通。专指此经。则佛是体。寿是相。光是用。局此异余。故名为别。又体即法身。相即般若。用即解脱。体通相用。法身即般若解脱。乃至相通体用。用通体相。举一即三。例上可知。

  疏。

  或单或复者。谓人。法。譬。单三。复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别也。

  钞。

  大方广具足人法喻者。大方广是法。大。即体大。法体竖穷横遍。称体而周故。方即相大。方者。法也。轨持为义。恒沙性德。皆可轨持故。广。即用大。法性之用。广多广博故。佛是人。能证三大之人故。华严是喻。菩萨修万行之因华。严一乘之果海故。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2册No.0427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大方便人法无喻者。大方便报恩是法。佛者是人。方便者。权宜也。报恩者。经云。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而云大方便者。报恩方便。乃即体之权。非体外之权。故云大也。

  妙法华经法喻无人者。实相妙法。巧喻莲华。有为莲故华。华开莲现。华落莲成三义。以喻本迹二门。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三义。

  菩萨璎珞经人喻无法者。菩萨是人。璎珞是喻。璎珞所以严身。以喻万行严法身故。

  大般若经单法无人喻者。般若。此翻智慧。今存梵语者。以智慧轻薄。般若尊重。五种不翻中。尊重不翻也。梵网单喻无人法者。乃佛观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菩萨以梵行庄严法身。犹梵王以梵网为华饰也。

  法从人说喻以人举者。如此经。乃佛宣说依正庄严信愿往生之法。举大如车轮喻。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之喻是也。

  钞。

  一切功德皆从佛出者。佛乃功德丛林。真如库藏。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略取则条陈之切要者。谓条陈切要。取而抄之。取其要。而略其缓也。

  写录即注记之显明者。谓记注得钞而写录之。则记注之文洞然焕然。彰灼显了也。

  疏。

  自性觉是佛义者。所谓色见声求。是行邪道。若言他是佛。自己却成魔。

  自性本始二觉者。起信云。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等。

  自性觉体遍照。是说经义者。以说经者。因众生沉迷不觉。故如来以般若真光而觉照之。今觉体遍照。岂非说经义耶。如古云。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住阴界。常说如是经。百千万亿卷。

  钞。

  即事即理等。是理事相即门。以即事即理。故事必称理也。

  又即理五句。是依理成事门。随其心净。悟惟心净土正所依之理也。则佛土净。感依正庄严。正所成之事也。既依理成事。故事必称理也。

  觉是总义者。释上自性觉。是佛义。觉体之中等。释上自性觉无量。是阿弥陀义。

  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觉体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拣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今觉体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遍则横该十方。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约先后则弥陀古佛者。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故。此佛新成者。释迦如来。周昭王时方始成道故。是彼本此始者。先成者为本。今成者为始也。

  约因果则此佛教令往生者。是因。乃得见阿弥陀佛。是果。是此本彼始者。修因为本。果证为始也。

  本始互融者。觉体在缠。名本觉。觉体出缠。名始觉。无明性空。在缠即出缠。本融始也。断尽无明。始觉同本觉。始融本也。

  钝根守事相而自足者。但知以生求佛。舍此趣彼。不知唯心之理。因称理故。方知事中有至理存焉。非徒事相。此破钝根着事而迷理之惑也。利根崇理性而着空者。但知自性惟心。耽着顽虚。不信有西方净土。因称理故。方知至理不离事相。不落顽虚。此破利根着理而迷事之惑也。

  又此经下。恐有问云。既净土法。皆欲会归理性。则修行者。只须直悟自心之理。何必念佛求生。故云此经本为托彼名号。显我自心。

  与十六观经同意者。观经疏钞云。行者应知。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今此经。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正与彼同意也。

  又菩萨犹宜下。恐又问云。未悟心者。应当念佛求生。已悟心者。似不必然。故云菩萨犹宜近佛。

  维摩下。引证已悟求生。可知。

  昔人谓华严下。观行。即观心称理也。以华严称性之谈。故一切法可观心称理。方等已下诸经。事理犹分。心法未即。何得称理。以此经判归方等。不应称理故。

  古德答下。了义。指华严。不了义。指方等而下惟一心者。法界心中。不见精粗大小。同一妙心故。

  钞。

  经称母佛者。谓摩耶夫人。以如幻法门。幻生诸佛。故世尊未降生时。十方诸佛。一日三时。于摩耶腹中。说受生法门。十月满足。右胁降生。而曰岂唯释迦我为其母。将来贤劫千佛亦我为其母。世世佛生。我为其母也。

  子佛者。即罗睺罗。曰。岂唯释迦我为其子。贤劫千佛亦我为其长子。

  疏。

  重重无碍。故名融通。隐隐者。融通之貌。即百界千如之意也。

  钞。

  即梵可以成华者。句句梵语。句句华言。显非密外者。华言显而易了。梵语密而难知。即梵即华。显非密外也。方华下。例知。

  当暗中有明者。参同契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互相对。比如前后步。威音那畔。不离今日门头。今日门头。不离威音那畔。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也。

  互相掩映。约二法交彻说。如东镜入西镜时。东镜映西镜。西镜掩东镜。西镜入东镜。亦然。

  涉入重重。约重重交映说。如东镜入西镜。西镜即带东镜之影涉入东镜等。西镜入东镜。亦然。如是乃至重重无尽。楞严云。譬如双镜光明相对。其间妙影重重涉入也。又如千珠帝网。一珠涉入千珠。千珠涉入一珠。妙影重重。无尽无尽也。

  妙体融通者。谓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圆融无碍。通达无滞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22册No.0427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续-《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摘自《卍续藏第 22 册 No. 0427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不一不异者。以随缘。故不一。以不变。故不异。以有如实空。如实不空。故不一。以一切法悉皆真。一切法皆同如。故不异。以十法界假名差别。故不一。以一念心全体具足。故不异。以具一切法。造一切法。故不一。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故不异。三谛宛然。故不一。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故不异。有显有密。有明有暗。故不一。显非密外。密在显边。暗中有明。明中有暗。故不异。掩映重重。故不一。互相涉入。故不异。乃至有事有理。有不一不异。即是一异。而其实三世诸佛。到此口挂壁上。是真不一不异也。看翻译高僧到此。何处着脚。

  疏。

  文字般若者。略有三义。一者。文字从般若流出。故谓如来悯众生迷昧。乃放般若真光。而觉照之。为说种种文字。因名文字般若也。二者。文字能生般若。故谓众生依如来言教。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遂名文字般若也。三者。文字即是般若。故为一文一字。当体即空即假即中。当体即是解脱相。故名文字般若也。然此三义。自是泛论。若约如来果上说者。则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即是如来大智慧光明。故名文字般若也。

  达乎实相者。即所谓从文字起观照。从观照证实相也。又复智者顿能随文成观。知文字性离。不著文字。亦是达乎实相也。

  证信者。以六种成就。堪为证据。使闻者不疑。故大论第四问曰。何不直说般若。而言舍卫等。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

  发起者。如楞严。误堕淫室。观经。阇王弑逆。各有因缘。为之发起也。

  言五句者。但以诠义究竟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

  均其繁简者。五句分为五科。失之太简。列众立之为六。失之太繁。今合五句为一科。则简者非简。列众与五总对。则繁者不繁。

  钞。

  般若无言赖言而显者。古云。道本无言。因言显道。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以四悉檀因缘故。而亦可说。此之谓也。

  文字性空即是实相者。维摩天女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三种般若相为融通者。从实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从观照般若。契实相般若。然而全性成修。实相即观照。全修即性。观照即实相。文字性空。文字即实相。不离文字。实相即文字。依解成行。文字即观照。全行契解。观照即文字。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也。

  例如五蕴三句。世间诸法。不出色心。如来为迷心不迷色之人。则合色开心说五蕴。为迷色不迷心之人。合心开色说六入。为心色俱迷之人。心色俱开说十八界。是随其所宜也。

  佛涅槃时示阿难者。世尊临涅槃时。阿难心没忧海。阿?楼驮。教令问佛四事。一。佛灭度后。以何为师。二。依何法住。三。恶性比丘。如何摈斥。四。一切经初。当安何语。佛答。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嘿而摈之。一切经初。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

  三疑顿释者。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则非佛重起。述佛成言。则亦非阿难成佛。亦非他方佛来。故顿释也。

  异外道阿忧者。外道一切经初。皆安阿忧二字。以阿者。无也。忧者。有也。外道所诠。不出有无。故曰阿忧。又阿忧者。吉也。经初安吉。则自始至终。吉无不利故。

  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者。阿难结集法藏。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如一器水。传于一器。不增一滴。不减一滴。无有增减异分过失。故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也。

  疏。

  以宗拣定者。多解并陈。从违莫决。随宗以定。则无异词也。

  钞。

  智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者。释论第二。问曰。诸佛经。何故初称如是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无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肇公如是信顺之辞者。肇公维摩疏云。如是。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理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

  但显于如唯如为是者。除诸法实相外。余皆魔事也。此约所诠之理释。

  当理之言。无非之称。是约能诠之文释。

  顺机为应者。如经云。为应声闻人。说应四谛法。为应缘觉人。说应十二因缘法。为应菩萨人。说应六波罗密法也。无非为感者。若众生机器不净。不能感佛。如澄潭始能现月。浊水不能现也。此约感应释。

  始终不异者。实相之理。迷时不减。悟时不增。迷时不染。悟时不净。如如不动。故名如也。如理而说者。谓如实相理。为人演说。无别异说。故曰是也。此双约能诠所诠释。

  如为真空。是为妙有者。即有之空。为真空。此破虚无之断见。即空之有。为妙有。此破实有之常见。此约破邪释。

  并无相碍者。能诠之外。无所诠义。所诠之外。无能诠文。则能诠不碍所诠。所诠不碍能诠。众生无机。佛不说法。净机感佛。乃显言诠。则能所诠。不碍感应。感应。不碍能所诠。又应机说法。显示真宗。敌破邪外。则前二。又不碍破邪也。

  非生非灭者。谓本自不生。今何有灭也。又论云。随妄不生。约治不灭。修起不生。处染不灭。

  无去无来者。谓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也。又经云。不来不去。如是而来。不动不起。如是而去。

  湛然者。如净琉璃。内外明彻。即所谓一道清净。染污不得也。

  常住者。不迁不变。无起无灭。即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也。

  四过百非者。有。无。双亦。双非。为四过。于四句中。随举一句。复具四句。成一十六句。通过去未来。则成四十八句。又约已起未起。合为九十六句。连根本四句。共百非也。

  读古。疏钞事义中详明。

  疏。

  圣人无我者。既名曰圣。则生佛依正镕融。总摄一切对待。尽净无余。何得有我。

  钞。

  非第一义中说我者。第一义。对二谛说。一尘不立。真谛也。万法齐彰。俗谛也。真俗不二。中道第一义谛也。第一义中四相顿空。何有我相而云我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9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