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3|回复: 7

[祖师大德] 王恩洋:玄奘法师 2016-04-14 选自《佛学研究》 石观音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王恩洋:玄奘法师2016-04-14 选自《佛学研究》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诸大论师之后瑜伽宗最杰出的人物数玄奘法师。兹分早年学习、西游原因、旅途艰阻、五印修业、学业成就、翻译业绩、在佛教上的贡献、对中印邦交与文化的影响八个题目来叙述他的生平。

**一、早年学习


法师中国河南缑氏人,以隋仁寿二年生(614),父陈惠,母宋氏,大业十年年十三,出家洛阳净土寺,学《涅槃》、《摄论》,随闻即悟,覆讲无遗,众共惊异。

唐武德元年以河洛离乱,偕兄长捷法师至长安,再往蜀,时年十七。道逢空、景二法师,即从学《摄论》、《毗昙》。至成都,止空慧寺,听宝暹法师《摄论》,道基法师《毗昙》,及道振迦延法师《阿毗昙八键度论》。武德五年,受具学律。益都(今成都)经论研综既穷,遂出三峡,到荆州天皇寺,为道俗讲《摄论》、《毗昙》。北至相州,从慧休法师听《杂心》、《摄论》。转赵州向道深法师学《俱舍》。重游长安,向法常僧辩,更问《摄论》、《俱舍》。从玄会法师问《涅槃》。

法师西游过五烽对校尉王祥言:“奘桑梓洛阳,少而慕道,两京知法之匠,吴蜀一艺之僧,无不负笈从之,穷其所解。对扬谈说亦忝为时宗。”这是他早年好学及学习成就的真实情况。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发起西游天竺之志。

**二、西游原因


他西游天竺的动机和目的,可从他别高昌王启中看出:

“奘闻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群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生兹秽土。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利安已讫,舍应归真。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钟美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谘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伸宿惑。……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诸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缺,定玄门之指南……”

从这一宝贵文献中看出:

第一,在他十多年的殷勤学习中,对佛教已发生了决定的信心和不移的胜解,认为是至极的真理,是觉世的明灯,是度人的宝筏,是身心性命之所依归。

第二,他对传来中国的佛教经典感到既不尽善又不完备,使他生起无量的疑惑而得不到解决。

所谓不尽善:即“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因为以往译经都是由西方僧侣口诵梵经,中土译人华言宣说,再经笔授、缀文、正义,订以成书。它是由展转间接译成的。因而音训不免差讹,义类时多乖舛,不能完全符合天竺的原文原义。这就每一经论前后数译,文义便各不同,可以证明。

因此要想译业完善,必须有湛深华语华文的人到印度去学习梵语梵文。更深入佛教内明的堂奥,然后直接翻译出来,语言文字义理思想都无隔阂,自会妙得神理,若合符契。他便以此自任而决然前往。

所谓不完备者,佛理渊深,经论浩瀚,不但非一人所能尽学,也不能一时能尽传来。因而西来传法,既各有师承,守其一家之说。又翻译事业必仗外力助持,世乱纷纭,自汉至隋唐,并不曾完成佛经的翻译。此事重大虽不能期望于一人一时,但最重要、最急需的典籍,则必须求得翻出。

当时中国的佛法,《般若》《毗昙》都已传来,而瑜伽一宗已由北魏梁陈菩提流支和真谛等法师译出《地论》、《摄论》和《二十唯识论》等,并且得到了佛学界热烈的学习。但是瑜伽宗的一本十支所缺甚多,尤其是《瑜伽师地论》这一根本宝典,除后译出《善戒》、《地持》即《菩萨地》一地以外,大部都未寻得。对佛教的整个教理盲然无知,对一切异论歧义便无法解决,他之去西游求法,首要即在此论。

第三,在所译经论不尽善、不完备的情况下,中国的佛教思想造成了极其紊乱的现象。如“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又《慈恩传》卷十《慧立论赞》中说:“法师以往古大德阐扬经论,虽俱依圣教而引据不同,争论纷然,至如黎耶是报非报,化人有心无心,和合怖数之徒,闻熏灭不灭等,百有余科,并三藏四含之盘根,大小两宗之钳键,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行所共疑。……”

略言当时佛教之弊,盖有二端:

一是孤陋寡闻,局于门户。

如像成实宗、俱舍宗、地论宗、摄论宗、涅槃宗等,皆执一经一论,便自立为一宗。如此,则一身六足,一本十支四含,方广经论无穷,不知要立多少宗了。此之谓孤陋。

二是不精法相,横生谬解。

佛法名相精审,范畴明确,思想系统严密分明。《瑜伽大论·摄释分》中所谓“循环研核摩(钽)理迦”。“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诸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相”,“又无紊乱宣说诸法亦名阿毗达磨”。因此色心心所,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常与无常,能证所证,都是界域分明,系统不紊的。

但中国学者不曾经过阿毗达磨的严格训练,既未见谛迹,又不能严守圣言,于是望文生义,附会穿凿。地论宗则有法界依持真如生起万法之说,摄论宗则有第九阿摩罗识和真常净识和有情真体。慧远法师《大乘义章》说阿陀那识为无明痴暗之识,以阿赖耶识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谬解丛生不可方物。凡此种种既紊乱了有为无为,又紊乱了有漏无漏,常法真如转生杂染,无常心识错作真常。名相乱,法理乖,此之谓谬见纷纭,使人“执卷踌躇,捧经侘傺”。

法师便由以上原因使他发宏誓愿,亲往天竺“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诸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缺,定玄门之指南”。

他这种鲜明的宗旨,伟大的胸怀,智隆正法,悲济有情,要把中国纷纭疑伪的佛教思想给以扫荡廓清,重新建立真实无伪庄严完善的佛教于中国,这种精神真所谓摩诃萨(埵),千载之下令人钦崇向往。

**三、旅途的艰阻


在当时从中国到印度并不如今天这样容易,南行则有巨海重洋之险,北去则有雪山沙漠之阻,又无轮船飞机可以坦然安渡。

法师到印度是从北道去的。他从长安经过甘肃的秦州、兰州、凉州、瓜州,出玉门关而入西域(今之新疆),度莫贺延碛(戈壁大沙漠)而至伊吾,再至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度凌山葱岭,经过今天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乌兹别克共和国,出铁门再经过今天的阿富汗王国,度大雪山(喜马拉雅山)渐次乃至北印度。再至中印度,先后经历数十个国家,才到达了他的目的地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在这一漫长的旅途中,沙漠则千里无人,望人骨马粪而进,他匹马孤征,途中绝水,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几至殒绝,幸而出险。度葱岭则蹊径崎岖,风雪交阻,复履重裘,不免寒战,悬釜而炊,席冰而卧,七日出山,徒侣馁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尤甚。至于雪山,艰危又倍于凌碛之地,层冰巍巍,飞雪千里,世界最高之山,云结雪飞,莫至其表。人不能正立,马不能飞越,而凌溪雪涧,万一失足随处都是葬身之地。没有坚实的身体,再加坚决的志愿,是不能越此长途的。这是一面。

再则为人事的障碍。法师以贞观元年结侣陈表,请求西游。其时正是唐朝创业之初,禁绝国外交通,下诏不许。侣徒皆退,而师志益坚。贞观三年,岁遇霜灾,皇帝下诏道俗随丰四出,师乘此西向敦煌,时年二十有九。既至敦煌,又因朝廷禁令,凉州都督逼令还京。师乃夜行昼宿,潜到瓜州,私度玉门,过五烽躬冒矢石,幸而得免。

待他五烽既过,沙漠得出,高昌国王恭敬迎请,待以殊礼。这正算得寒极而春!障难化作夷事了。

然而却又由高昌王的爱慕而变作留难。他要以国供养、留法师作国师,管理僧徒,化导全国。在常情看来也算是难求难得的好人好事,但在奘法师看来这又成了违反夙愿接受不了的强迫要求,婉言不得解决,遂以死拒,因之绝食。

至第四日感动王心,乃稽首礼谢,许师西行。遂约为兄弟,发愿生生世世常作护持,为师度四沙弥,供给使;整治行装,备往返二十年留学的费用,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遣殿中侍御史陪送,作通西域二十四国手书,各附绫帛为信。师乃上启作谢西行。

此皆至诚所感非属幸运,中国圣哲所谓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者,法师当之无稍愧色!

从此沿途畅通,列国迎送,除山岳风雪之艰难外,别无人事的阻难,至于人马侍从,浩荡前路,更不同于疋马孤征,沙漠彳亍。遂乃观风采俗,历览名胜,瞻礼佛教圣迹,访问大德高僧,行旅之中兼勤学业,虽则劬劳,而乐可知矣。

但是意外之事仍不能免,旅途遥远,盗贼实繁,其尤严重者,一在北印度磔迦国波罗奢大林中遇贼五十余人,劫夺衣资都尽,更挥刀驱众,就枯池屠杀。师自水穴逸出,走告耕农集众往救,解从人缚,始得生全。

一在中印度阿(愉)陀国残伽河中水贼十余船,迎流而至。劫师及同行至岸,搜求珍宝,彼贼事突迦天,年杀一人为祭,见师仪容伟丽,即欲杀以求福,从人解救不得,贼设坛作祭,拔刀牵法师上,欲即挥刀。

法师坦然无惧,既知不免,语贼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取灭。乃专心睹史多宫弥勒菩萨,愿得生彼受《瑜伽论》,成就通慧,还来下生,化此诸人。即见慈氏菩萨大众围绕,身心欢喜,不知有贼。同伴号哭。

须臾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漂覆船舫。贼徒大骇,急礼拜谶悔。师开目问曰“时已至耶?”贼言不敢害师。师因为说善恶业报,令断恶行,贼等礼谢,投贼具于河流,还衣资于本主,风波还静,人众获安,亦云险矣。

这是《慈恩传》上所说的。我40年前读至此,感动流泪。胸臆朗然。当生死巨变而安定若兹,悲智宏深,须弥不动,允为吾人典范矣。今略抄于此,以见法师求法之艰难,置生死于度外,至诚坚忍,勇厉而前,读其书者,益不敢不勉。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在天竺的修学


天竺修学可分三期:第一在那烂陀前,当他旅行途中,即随处寻访高德,至诚问学。

1.缚喝罗国纳缚伽蓝有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此言慧性,来礼圣迹,其人聪慧尚学,少而英爽,钻研九部,游泳四含。因申疑滞,约《俱舍》、 《婆沙》等问之,酬对精熟,遂停月余,就读《毗婆沙论》。

2.迦湿弥罗国有僧称法师戒禁淳洁,思理淹深,多闻总持,才睿神茂,受贤重士,盱衡延纳。法师倾心谘禀,晓夜无疲,因请讲授诸论。彼年向七十,气力已衰,庆逢神器,励力敷扬,午前《俱舍》,午后《顺正理》,初夜因明声明,更举问《大毗婆沙》。法师随其所说,领悟无遗,研幽击节,尽其神秘,于同学僧中有大乘净狮子胜亲,有部如来友、世友;大众部天日、胜救,皆道业坚贞,才解英富,相互诘难,发愤策励。学诸经论,首尾二年。

3.磔迦国东境大庵罗林中有一七百岁婆罗门形质魁梧,神理淹审,明《中论》、《百论》诸论,善吠陀等书,法师被劫,彼令侍者告城中人支那僧被贼衣服总尽,诸人宜共知时。即有三百豪杰敬奉毡布饮食,分布诸人犹不能尽,以五端布奉施长辈。就停一月,学经及《百论》、《广百论》。其人是龙猛弟子,素得师承,说甚明净。

4.那仆底国有大德调伏光,北印度王子,好风仪,善三藏,自造《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因住十四月,学《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5.烂达那国有大德月胄善究三藏,就停四月,学《众事分毗婆沙》。

6.禄勒那国(中印)有大德就听经部《毗婆沙》,一冬半春讫。

7.秣底补罗国有大德密多斯那德光论师弟子,就之学《辩真论》(德光论师所造)、《发智论》等。

8.羯若鞠阇国(曲女城)依毗耶犀那三藏读佛日《毗婆沙》三月。

总上八国,参学八人,所学多在小乘,兼及大乘和因明声明等。他又于吠多补罗城得《菩萨藏经》,归国最初翻译。在北印闻《广百论释》时随听随翻,是他译经之始。

第二在那烂陀时:法师到印度本为求《十七地论》,当时传此论者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

寺为五天竺中佛教的第一最高学府。佛时为庵没罗长者园,佛曾于此三月说法。佛灭后国王帝日,敬恋佛故首造伽兰。后王觉密、如来护、幻日、金刚及中印度王,次第增修,共有八院,合为一寺。

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诸院僧室,皆有四重。规模宏阔,僧徒常有万人。学宗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佛典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研集。

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余人,三十部者五百余人,五十部者十人。寺内讲座日百余所,学徒修习,无弃寸阴。德众所居,自然严肃。建立以来七百余载未有一人犯讥过者。

国王钦重,舍百余邑,充其供养。由是学人端拱无求,而四事自足,艺业成就后先踵接。

戒贤论师为寺宗主,本护法菩萨弟子,为瑜伽一宗大师,学穷内外,德秀年高,众不斥其名,尊号为正法藏。法师西来,乃为求《十七地论》。今偿宿愿,其乐可知。

当谒见时,正法藏命弟子觉贤语之曰:正法藏昔患风病,每发手足拘急如火烧刀刺,乍发乍息,二十余载。三年前苦痛尤剧。厌患此身欲不食取尽。夜梦文殊菩萨告之曰:汝于过去曾作国王,多恼众生,故招此苦。今宜观省宿愆至诚谶悔,于苦安忍,勤宣经论,自当销灭,直尔厌身,苦终不尽。有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今已在路,汝可待教之。和尚闻已礼拜曰:敬依尊教。言已梦觉。自尔病亦渐瘳。

正法藏因问法师曰:汝在路几年?答三年。既与梦合,益增欣涌。师弟道交如鱼得水。

法师请正法藏,开讲《瑜加师地论》,同听者数千人,十五月而毕。再讲九月毕,先后听讲《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 《中》、《百》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已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而已。兼学婆罗门书、印度梵书。法师皆洞达其词,与彼土人言,清典逾妙。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岁,学已大成。时年三十又六。

第三,在那烂陀后,法师所学既成,行将返国,乃遍游五印,瞻礼圣迹,兼访名师,更增所学。

1.伊烂那国如来密师子忍二大德处停一年,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

2.南侨萨罗国(中印)婆罗门所停月余,读《集量论》。

3.驮那羯磔迦国(南印)遇苏部底和苏利耶二僧,就停数月,学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等论,彼亦依法,学大乘诸论,遂结志同行,巡礼圣迹。

4.达罗毗茶国(南印)建志城遇锡南大德觉自在云和无畏牙等,问以瑜伽要义大节,不出戒贤之解。

5.钵伐多罗国(北印)停二年,就三大德学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

6.还那烂陀复往低罗释迦寺就大德般若跋陀罗谘决声明因明之疑,就停两月。

7.往杖林山居士胜军论师所。论师从贤爱论师学因明,从安慧菩萨学声明大小乘论,又从戒贤法师学《瑜伽论》。爰至外籍群言四吠陀典,天文地理,医方术数,无不究览根源,穷其枝叶。学该内外,德为时尊。摩揭陀满胄王立为国师,封二十大邑,论师不受。满胄崩后,戒日王又请为师,封乌荼国八十大邑。亦辞不受。王再三固请,亦皆固辞,言罢而去,王不能留。自是每依仗林山养徒教授,恒讲佛经。道俗宗归,常逾数百。法师就之,首末二年,学《唯识抉择论》、《意义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 《庄严经论》,及问《瑜伽》、《因明》等疑。

总上七处,亲近大德十余人,历时五年多,所学更为宏富。

总观法师之求法,学不厌其再三,问不厌其反复。宗虽主于《瑜伽》,而《中论》、《百论》般若之学,有部、经部、大众部、正量部之论,无不遍求。即虽主于戒贤,而始自慧性僧称,终于胜军论师,先后二十余人,无不依之请益。《瑜伽》、《中论》、《百论》、《正理》、《婆沙》、因明、声明,均学之再三,更广质余师,申问疑义,博而求精,详而有主,究其根本,穷其枝叶;其治学之认真,而无一毫轻率自是之心,努力勤劬,终始不怠,故能江汉宗海,岱华极天,以致高大;其心量愿力诚足为后世法。

凡上所记,均录自《慈恩传》上所已言。至其所未记者,尚不知凡几。

法师学唯识于胜军论师,而胜军唯识实出难陀安慧,后来糅《成唯识论》,乃以护法论师为主,则因其在印度得护法论师遗著手稿于玄鉴居士,而传中曾未言。

法师求法专在佛教,但于破斥外道,矢皆中的。若非博览胜论数论,尼乾顺世各家典籍,深究其义,入穴取子,是不可能的。至于因明破立之准绳,声明诠表之工具,不熟不精,则何以论议翻译?而法师皆熟而精之。

然则他十多年之所学,不但是求得了佛教各宗之正法,并且学完了五印度当时所有的学派和学问。这是古今所少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辉煌的成就


法师在学业上的成就是辉煌的,这表现在他的论著和辩论。依《慈恩传》略述如次:

法师从胜军论师学已,归那烂陀,戒贤论师即遣法师为众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大德师子光先已为四众讲《中论》、《百论》,述其旨,破《瑜伽》义。法师妙闲《中论》、《百论》,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或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失在于人,岂关法也。悯其局狭,数往微诘,复不能酬答。由是学徒渐散,而宗附法师。法师为和会二宗,著《会宗论》三千颂。呈戒贤及大众,无不称善,并共宣行。

乌茶国僧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般若趂多明正量部义,造《破大乘论》七百颂。小乘诸师取示戒日王谓为究极。王即遣使致书于戒贤论师,请差大德四人善自他宗,学兼内外者赴乌荼国与之辩答。正法藏因遣海慧、智光、师子光及法师应王命。旋得王书,请待迟发。

有婆罗门来求论难,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曰: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数日无人出应。法师遣从者出,取其义毁破以足蹉蹑,唤其人入,将对正法藏及诸德为证,与之共论。证其宗义而破之曰:

如铺多,离系,髅鬘,殊征伽,四种形服不同。数论胜论二宗立义有别,铺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离系之徒,则露质标奇,拔发为德,皮裂足皴,状临河之朽树。髅鬘之类,以髅骨为鬘,装头挂颈,陷枯砚磊若冢侧之药叉。征伽之流,披服粪衣,饮吃便秽,腥臊臭恶,譬溷中之狂豕。尔等以此为道,岂不愚哉?

至如数论立二十五谛,从自性生大,大生我执,次生五唯,次生五大,次生十一根,此二十四并奉于我,我所受用,除离此已,则我得清净。胜论师立六句义,谓实、德,业、有、同异、和合。此六是我所受具,未解脱已来受用前六,如得解脱,与六相离,称为涅槃。今破数论所立,如汝二十五谛中我之一种是别性,余二十四展转同为一体。而自性一种以三法为体,谓萨缍、刺阁、答摩,此三展转,合成大等二十三谛,二十三谛一一皆以三法为体。如使大等一一皆揽三成,如众如林,即是其假,如何得言一切是实。又此大等各以三成,即一是一切,如一是一切,则应一一皆有一切作用。既不许然,何固执三为一切体性?又如一是一切,应口眼等根即是大小便路。又一一根有一切作用,应口耳等根,闻香见色。若不尔者,何得执三为一切法体?又自性既常,应如我体,何能转变作大等法?又所计我其性若常,应为自性,不应是我?不应受用二十四谛。是则我非能受,二十四谛非是所受。既能所俱无,则汝谛义不立。

如是往复教番,婆罗门默无所说,起而谢曰:我今负矣,任依先约。法师曰:我曹释子终不害人,今役汝为奴,随我教命。婆罗门欢喜从之。

法师欲往乌荼访得小乘破大乘七百颂,寻省有数处疑。谓所伏婆罗门曰:汝曾听此义不?答曰曾听五遍,法师令讲。奴请以夜,既讲一遍,尽得其旨,遂寻其谬节申大乘义,而破之,为一千六百颂。名《破恶见论》。特呈戒贤宣示大众。无不嗟赏。

法师谓彼婆罗门曰:仁者论屈为奴,于耻已足。今放仁者去,随意所之。婆罗门辞往东印度迦摩缕波国向鸠摩罗王说法师盛德,王即遣使来迎。正法藏因戒日王有旧约,不许。再请,仍不许。彼大怒,遣使致正法藏书曰:弟子凡夫于佛法未知回向,今闻外国僧名,身心欢喜,似开道芽,师复不许其来,岂是隆法引物之意?谨遣重谘,若也不来,则弟子分是恶人,不谓无力,踏碎那烂陀寺!

遂遣师东至彼国。彼王见喜,礼敬供养,请受斋戒。法师为彼广说妙法,并答王诸佛功德问,造《三身论》三百颂。

戒日王中印羯若鞠阁国王,雄略盖世,威服邻国。钦贤爱民,声飞五天。对佛教大乘,尤极崇重,自讨恭御陀还,闻法师往鸠摩罗王处,发使恭请,并语王急送师来。王曰: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戒日王大怒,遣使责曰:汝言头可得者,即付使将来。鸠摩罗深惧言失,即严象军二百乘,船三万艘,送法师溯殓迦河赴王所。至羯米喝只罗国,王与群臣自参戒日王于河南。当夜戒日王即来参见法师,礼足散华,称扬赞颂,相得甚欢。并问中国秦王破阵乐事。法师告以大唐开国,太宗功烈。闻之不胜嗟叹。

次日遣使迎至行宫。王曰:闻师作制《制恶见论》何在?法师即予之。观已甚悦,谓其门师等曰:日出则萤烛奇明,雷震而锤凿绝响,师等所宗他皆破讫,试可救看,诸僧无敢言者。王有妹聪慧利根,善正量部义,闻法师序大乘义,怡然领悟,称叹不能已。

王曰:师论大好,弟子及此诸师并皆信服,但恐余国小乘外道尚守愚迷,望于曲女城为师作一会,命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外道等同至,示以大乘道,绝其毁谤心。即日发敕,遍告诸国,集会曲女城。

曲女城大会中,十八国王到,谙知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到,婆罗门及尼乾外道等二千余人到,那烂陀寺千余僧到,皆博蕴文义,富赡辩才,兼有侍从,象舆幢幡各自围绕,峨峨岌岌,雾涌云兴,充数十里。

法会既开,延法师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旨。仍遗大德明贤,读示大众。别写一本悬会场门,示一切人,若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斩首以谢。竟十八日,无能难破者。令无量人,反邪人正,弃小归大。

诸众咸喜,竞为法师立尊号,大乘众曰大乘天,小乘众曰解脱天。法会在光荣胜利中闭会。法师先已辞戒贤论师及诸大德,及取经像讫。会毕,即辞王欲还。王更请留观其于钵罗耶伽国两河间大施场中作五年一次、遍施五印的七十五日无遮大会。至彼观会讫,始辞戒日王、鸠摩罗王等,同北印度王乌地多从北道还国。

总观法师之学业成就,可说非常宏伟,善学法者,不但是能摄纳众流,齐归心府,还更能辉光四射普被众生。光辉普被,在能立正破邪,利乐有情,开其智慧,正法久住,三宝绍隆。

法师之著《会宗论》,在破大乘的偏执,显中道之无二。其制《制恶见论》在破小乘之谬解,示大乘之崇宏。而其辩说论战,在那烂陀寺,则伏多学婆罗门使一切外道义无得立。在曲女城则五印度名流学者大德高僧,无不尊其论议。仰其声名,而开其眼界,扩其心智。

学从五印得,还即光辉照耀五印度。真所谓法界栋梁,人中狮子。惜其《会宗论》《制恶见论》及《三身论》均未译传后世。

曲女城十八日大会,宾主对扬,议论往复,名贤济济更必斐然可观。而法师归来,劳于翻译经论,对此等盛业,竟无记述,良足慨惜。但是法师之忘相忘我,为而不有,功成不居,愈见得他的伟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归国翻译


法师自印度回国,较去时自有极大的不同,但虽无人事之障碍,而道途的辛苦,是一样的。他去只身,归则经像宏富,人从象马给养营运,更劳心血。

尤其是他在印度,已经名震五天,僧俗礼敬。那烂陀寺诸大德既恳切相留,而鸠摩罗王、戒日王,均愿以国师供养。

然而犹复舍安就危,不惮雪山千里,层冰飞雪,烈风严寒,深谷危岩之险路,重履流沙石碛,无人烟,绝水草,恶风氛霾,枯涸燥热之荒途;这种为法忘身的深心宏愿,是难以比拟的。

又他回国,戒日王言:若从南海去者,遣使相送。又如从东印度迦摩波国归者,虽有障气氛诊,但只需两月即达蜀西南境,而必取北道者,则以践(高昌国王)旧约之故。但法师归途更不能到高昌,则以贞观十三年唐已灭高昌,置西州,麴文泰先死,子智盛降于唐了。

计他从贞观二年四月自长安出发,至贞观十九年正月,复返长安,历时一十有七载,途经五万余里,所闻所履百三十八国。去时法师二十七岁,归时四十四岁矣。他从印度请回的舍利经像计:

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
金佛像二躯
刻檀佛像四躯
银佛像一躯
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
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
上座部经律论一十四部
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
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
迦叶臂邪部经律论一十七部
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
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
因明论三十六部
声明论一十三部

凡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以二十匹马负至)。这便是法师千辛万苦从印度求来的法宝。

求法固难,翻出更难,这除自力外,还需要有伟大的增上助力。恰好这时正是唐太宗的贞观年代。太宗是大唐英武之主,贞观是大唐鼎盛之时,而唐朝又是我国极其强大和文化极为发展的朝代。

法师自五印归来,初谒太宗于东京洛阳宫,一是盖世英主,一是法门大士。两贤相遇,一见倾心,清言既交,不觉日暮。太宗谓侍臣曰:“昔时坚称释道安为神器,举朝尊之。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惚古人,亦乃出之更远。”他既劝法师罢道,襄理政事;又留法师同辇征辽;亦足见其倾慕萦回,致于颠倒了。

法师一一辞谢,专以译经为请,太宗即安置法师于西京弘福寺。至于译事所需,一共留守司空房玄龄平章。于是召集诸道高僧,同襄译业。六月戊辰证义大德灵润、文备、慧贵、明琰、法祥、普贤、神防、道深、玄忠、神泰、敬明、道因等,缀文大德栖玄、明睿、辩机、道宣、靖迈、行友、道卓、慧立、玄迹等,字学大德玄应,证梵文梵语大德玄谟等并至。皆学业渊深,众所知识。至余笔受书手,所司供料,诸缘俱足。

丁卯法师遂操贝叶,开读梵文,创译《菩萨藏经》、《佛地经》等,次译《杂集论》,《瑜伽师地论》等。

太宗幸玉华宫,敕法师至宫,再劝以罢道辅政。法师力辞。帝知终不可夺,不违高志。并许以助弘正法。

帝闻瑜伽十七地义,并详观览,谓侍臣曰:“朕观佛经,犹瞻天俯海,莫测高深,其儒道九流之典,犹池滢之地方溟渤耳。”因敕所司写新翻经论为九本与雍洛,并衮、相、荆、扬、凉、益等九州,展转流通,率土同禀。

太宗更应法师之请,作《大唐三藏圣教序》,中有:

“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趋六尘而迥出,传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凌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使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露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露而前踪。诚重劳轻,未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颐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弛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盛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对法师之称扬赞美,可算得称心而言,言之有物,是具有深情卓识的。不但文章藻绘,声高调远而已。嗣太子治又制《述圣记》。寺僧怀仁等鸠集晋王右军书勒于碑石,实为艺林之瑰宝。

是年大慈恩寺成。寺十余院,别造翻经院。法师移就翻译,并为寺主。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崩。高宗即位。明年改元永徽。

法师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课程,不稍违失,翻译之外对弟子教授教诫,并开讲新译经论,听学僧决疑请益。说西方圣贤玄义、诸部异端、宗趣体系源流,及少年在此周游讲肆之事。

盖法师译场,一面译经,一面讲学,培植后进,助扬正法,非只一端而已。

法师译经,始译《瑜伽》本宗经论;次及有部《婆沙》诸论;最后于显庆五年正月创翻《大般若经》,至龙朔三年十月讫,总六百卷,历时四年,为三藏中第一大经。

自后法师自知力竭,不再翻译,明年二月五日夜半,吉祥而逝。年六十有三。

计共译经论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距所求得六百五十七部相差甚远,只得其11.4%稍强。然而自汉魏讫隋唐译事大开,法匠辈出,终无一人比法师译得更多更好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在佛教上的贡献


法师对佛教的贡献,第一是将印度的佛教典籍传到了中国。使佛教的信从者更多,传播得更远。他不但是把佛教最宝贵的典籍传到了中国而且更由中国传播到了新罗、百济、高丽和日本。

第二是他所译的经论不但量宏,而且质高。

他所译的经论总计关于一切有部的有《发智论》、 《法蕴足论》、 《集异门足论》、《识身足论》、 《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大毗婆沙论》、 《俱舍论》、《顺正理论》、《显宗论》、《入阿毗达磨论》、《五事毗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共385卷。关于般若部的有《大般若经》、《能断金刚经》、《心经》、 《广百论释》、 《掌珍论》等,共615卷。

关于瑜伽部的有《解深密经》、 《佛地经》、《说无垢称经》、《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集论》、《杂集论》、《摄大乘论》、及世亲无性两释、《辩中边论》、《观所缘缘论》、《二十唯识论》、《成唯识论》等共207卷。

关于大乘共通的有《菩萨藏经》、《地藏十轮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等44卷。

关于真言的有《六门陀罗尼》、《持世陀罗尼》等9卷。

关于因明的有《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各1卷。

此外有《胜论》、 《十句义论》各1卷。总七十五部,1335卷。

这在份量上自然是最大的。同时在质量上他又更高。

因为他精通中印两国的语言文字,文学天才既高,教理的造诣更深,其所译的经论,既具有梵文的规律,又富有中文的风格,妙达深理,而无晦涩之病。曲显精意,而无繁冗之失。精严畅达,兼而有之。辞约义丰,而不劳训诂。

至于法相名数,经几百年的反覆斟酌亦至法师而更加整理修定下来,他可算集前古译业之大成者。兼之他又精练因明,在一切阿毗达磨经论中,尤非因明不能固定蕃篱,张其壁垒。法师兼内明声明因明三者之长,而成此译业,所以在质量上又是任何人所不能及的。

第三,他所译的经论,代表了整个佛教教理。

佛教教理曰有,曰空,曰中道,为有名的三时教。在《解深密经》说佛说法有三时:一、鹿苑时,转四谛法轮;二般若时,转无相法轮;三深密时,转中道法轮。佛涅槃后,弟子弘法亦有三代:初声闻乘教大兴,部分二十。次大乘中观兴,说一切法胜义皆空。三瑜伽宗起,说一切法依圆有,计执无,非有非空显中道义。

然大众部义,自中观宗兴,存者益寡。上座部中,一切有部特盛。师请回诸部经论唯有七部,在《西域记》及《慈恩传》中所述五天诸部,亦但及于有部、正量、上座、大众,余即无闻。

而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序论》中则言之更为明确。他说:“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各有三藏。圣大众部分出七部,圣上座部分出三部,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分出四部,圣正量部分出四部,共十八部。故五天之地,及南海诸州,皆云四种尼迦耶。然其所钦处有多有少。摩揭陀国则四部通习,有部最盛。罗茶信度(西印度国)。则少兼三部,正量尤多。北方皆全有部,时逢大众。南面则咸遵上座,余部少存。东裔诸国,杂行四部。师子州并皆上座,而大众斥焉。然南海诸州有十余国,纯唯根本有部,正量时钦,近日已来少兼余二。又云:其四部之中大乘小乘区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纯是小乘。神州赤县之乡竞存大教。自余诸处大小杂行。考其致也,则律检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号之为小。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义净法师是天授二年寄回《南海寄归传》的,去玄奘法师不过三十年。可见小乘诸部,存者无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惟在有部。有部从《发智》、《六足》,而《大毗婆沙》,而《俱舍》,摄经部义,再经《顺正理论》、《显宗论》而学说思想已臻其极。这是代表第一时教四谛法轮的。玄奘法师把它的重大论典完备无遗地译出。

法师虽不专治中观,但《大般若经》六百卷是他一手译成的。中观宗的清辨论师是与瑜伽宗的护法论师名位对峙的。他也将他的《掌珍论》译出。加以罗什大师已译《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般若时教无相法轮,亦已完备。

至于瑜伽宗经论更是到他手中完整译成。因之佛教的教理学系,经过他可算已大体完整地传来中国了。并且由有部之有而人中观之空,再由中观之空,而人瑜伽之非空非有,千余年思想的转变发展,亦具备于他所译诸论,给人以研究教理史以极大的资粮,这也是他对研究佛理的人之极大贡献。

第四,他对佛教的学理作了有创造性的发展。

这表现在他的译糅《唯识三十颂》十大论师的注释,而成《成唯识论》。非有广博的学问,非有明断的智慧,非有包罗超绝于十大论师的卓越见解,是不能进退诸家、权衡轻重,使之各得其所各当其宜的,而法师竟能完成此一盛业。

此《成唯识论》成而后佛教的教义思想乃益明确而坚定建立起来,这不仅仅是翻译,简直是造论了。因为一切造论仍是根据圣言量和闻思修慧相结合而成的。而他所糅译的《成唯识论》,又是佛教思想的顶峰。他这一贡献,可算是唯一的贡献了。

只可惜他在印度所作的《会宗论》、 《制恶见论》、 《三身论》未曾译回中国。但我们仍不难在他所糅译的《成唯识论》和《唯识述记》与大乘《广百论释》中测知其梗概。《成唯识论》的破外道小乘部分可以作《制恶见论》读,《广百论释》可作《会宗论》读,《成唯识论》的究竟位论菩提涅槃三身四智部分可作《三身论》读。

他回国后更作有《八识规矩颂》,于三量三性等外更立三境之说,也均是创造性的立论。其它关于所缘缘义和因明义都时有发明,尚其小焉者。吾人对之真是不胜敬仰的。

第五,他对中国佛教的影响,自从他将中国所缺的如《瑜伽》、《显扬》等经论补译了,又将从前如像《俱舍》、《摄大乘论》等译得不好的重译,因而使中国佛典得到了基本完备和美善的成果。同时对以往的一些宗派,也将它救正统一起来,如像俱舍宗、摄论宗等以后便都摄入瑜伽宗了。自然抱残守缺的宗派也是仍然存在的,然而中国从此有了真正的直接承继西天的佛教正宗,这是应当庆幸的。

正由以上种种贡献,所以佛教在印度后来虽然遭到内忧外患的灾难而消灭了,但传到中国的尚有阿含、般若、瑜伽三大系统的完整佛法,以待当来的阐扬。而玄奘法师的功绩也就更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对中印文化和邦交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为世界文明古老的两个大国,但南有大海汪洋之阻,北有雪山葱岭之障,不通声气,各自发展。自汉通西域,始渐知互通。佛教兴起,到阿育王时,热心弘扬的大德高僧,四出传播。汉魏而后,来中国者接踵肩随。西域高僧,亦相继而至。于是印度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中国高僧亦闻风向往,朱士行、宋云、宝暹等法师止于西域。法显法师始从长安经西域三十余国达中天竺摩揭提,得大众部律等,留学三年;至师子国,复停二年得弥沙塞律,及长杂二含等经,自海道归中国,为著名西行求法的第一人。归来作《历游天竺传》,为世所珍。法勇法师、宝云法师亦达天竺。

凡上一切,或由天竺东来弘法,或由中国西去求法,尚不曾有以中国的文化人物去影响于印度。至玄奘法师,以其不世出之才,不但学得了宏富的佛法,又能立正摧邪,见崇重于彼邦。

中国的文化亦以中国的人物而同时见重。道宣律师《续高僧传·玄奘传》言:“初奘在印度,声扬五天,称述支那,人物为盛。戒日大王及菩提寺僧思闻此国,为日久矣。但阻无信使,未可依凭。……奘既安达,恰述符同。戒日及僧各遣中使,赍诸经宝,远献东夏。是则天竺信命,自奘而通,宣述皇猷之所致也。使既西返,又敕王玄策等二十余人随往大夏。并赠绫帛千有余段,王及僧等数各有差。并就菩提寺僧找石密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并送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及西使再返,敕二十余人随往印度。前来国命,通议中书。敕以异域方言,务取符会。故诸信命,并资于奘。乃为转唐言,依彼西梵,文词轻重,命诸读者尊崇东夏。”

这证明了因法师之故,而将中国和印度在政治上的外交关系,最初正式建立了起来。而且在信命方面还作了大的帮助。所谓石密匠者,《新唐书》言遣使求熬糖法,是则蔗糖之制是从印度传来的。

又新旧唐书《西域传》并言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国王咸遣使朝贡。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戒日王)死,国中大乱,其臣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玄策从骑三十人,与胡御战,不敌,矢尽,悉被擒。胡并掠诸国贡献之物。玄策霄遁,至土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速战三日,大破之,俘降城邑五百八十所,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迦沔路国献异物,拜上地图。阿罗那顺天竺之乱以平。二十二年,玄策执阿罗那顺至京师。

这是在中印两国关系中发生的极为重大的事。

《续僧传》又言:太宗敕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领叠词旨,方为翻述。道土蔡晃成英等,竞引《中》、《百》玄意,用通道经。奘曰:佛道两教,其致天殊。安用佛言,用通道意。成英请翻序引。奘曰:观老治身治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其言鄙陋,将恐西闻异国,有愧乡邦,遂不译之。

由此可知,以中国先哲思想译遗印度实始于师。又其译老既不比传佛法,又不下同方士,卓识诚谛不稍讹谬,随处皆表现其伟大的品德,因便及之。

然而法师对印度更大的影响,尤在其所作的《西域记》。印度是文明最古的国家,有极宏富的史迹。惜其国人缺乏历史观念,虽千年间,并无一本完整的历史成书。到了近代印度人跃进到世界舞台,乃以不知其以往历史为愧,世界人欲知印度历史者同觉歉然。

幸赖我国5世纪初,有法显法师作的《历游天竺传》,7世纪中叶有法师作的《西域记》和他的门人给他作的《慈恩法师传》,以及稍后义净法师作的《南海寄归传》,把当时印度的政教风俗,国土山川,名胜古迹,文化学说,思想信仰,都给以真实的记载。

尤其是《西域记》更为精审,西方人按其所记国邑王都,寺宇建筑之地域方位,道路距离,进行发掘,遂得将古代胜迹逐渐发掘出来。

如像那烂陀寺的壮阔基址的发现,而古代的文明印度,乃重发现于今日,这对于研究世界史者固有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久受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来说,对其民族的自尊心,和热爱祖国的感情的增强是有更大的鼓舞力量的。

因此近代的国际学者尤其是印度朋友,莫不崇敬玄奘法师。近者印度将在旧那烂陀寺开办大学,于中设立玄奘学院,我国政府并予以支持,可以知其意义之重大了。

但是吾人尤当知道:法师并不是以旅行为目的,《西域记》不过其平生译述中的附产品。他的精神愿力、学说思想和对印度古代最高文化的结晶“毗昙”、“般若”、“瑜伽”、“法相”、“唯识”之学的译来中国,保存至今,足以为人类文化和印度文化之发展承继提供材料指导途术,更当有不可称量的功绩,这是可以预计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结


总观法师,他有信心、有决心,勇敢直前,精进不息,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不得少为足,有而若无,坚持真理,热爱正法,誓愿宏深,实践菩萨戒行,上求下化以至于忘掉个人的利害得丧,苦乐荣枯,乃至把他的身心性命都全部交付出来,以贡献给佛法和一切有情。因此他才能历险阻艰危生死祸福,而坦然无畏,无挂无碍,以获致辉煌伟大的成功。正惟他能舍弃一切,因而成就了一切。这正是大士行的具体表现,也即是我们学习效法的模范典型。

本文选自《佛学研究》2001年10期
发表于 2016-4-15 14: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师兄法布施。顶礼王恩洋老师!
来自: 微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