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01|回复: 0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一八四】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5-3 17:19 编辑

M3正明须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文殊菩萨这个偈颂,是说虚空在这个大觉性里边,好像海里一个沤泡;这个国土在这虚空里头,也是非常小的。那么虚空若没有了,国土、一切一切的山河大地,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也都没有了。 修行这个法门“归元”,就是返本还原;返本还原,也就是成佛去。那么成佛,
归元性无二:归元没有两种,就是归到自己那个本有真正的家乡去。我们人现在在世界上,这并不是我们的家里头。说:“我有一个家庭。”那个家庭,不是你真正的家庭;真正的家庭,就是成佛去!你几时成佛了,那几时你真正回到家里了。一天没有成佛,你就在外边流荡着,游游荡荡地这么流离失所。在外边,就好像住旅店,在这个旅店住了一个时期,又搬到那一个旅店去;由那个旅店,又搬到另一个旅店去,总各处迁移。那么你回到家里,“归元性无二”,没有两个,就一个──就成佛去!
方便有多门:可是这个方便的法门有很多种。什么叫方便法门呢?“方便”,就是不执着,很方便的,一切一切都不执着。举一个例子,比方有个小孩子要跑到井里去了,佛看见那小孩子再往前一跑就会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如果说:“你回来!”这个小孩子也不会听招呼要回来的。于是,佛就把手攒到一起,说:“小孩子!你回来!我这手里有糖,我给你糖。I have candy, do you like candy ?”这个小孩子以为有糖了,于是回头就来要糖来了!结果佛的手里并没有糖。那么佛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这就叫“方便法门”。因为为救这个小孩子,怕他掉到井里去,所以就不得不用这个方便法门,来度这个小孩子,这叫“空拳度子”。空拳,空着一个拳,来度这个小孩子,这就是方便法。所以说“方便有多门”,那么方便有多少种法门呢?没有数那么多!总而言之,你认为哪一个法门方便度这一个人,就用这个法门;这就是方便有多门,不是单单就一个。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你证得圣人的这种法性,是无所不通的,顺也是方便、逆也是方便。什么叫“顺”呢?对你的根机,你依照这个法门去修行,这就是“顺”;不对你这一种的机缘,这就是“逆”。顺逆皆方便,无论你顺修、逆修都是方便法门。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在初心入三昧这个定的时候,有迟的、有速的,有修得快一点的、有修得慢一点的;所以这不能同日而语,不能一概而论。 L2了拣诸门(分四)
M1拣六尘 M2拣五根 M3拣六识 M4拣七大
今M1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色想结成尘:“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成色”的“色”,是一种想像、妄想所结成的色尘。既然是妄想所结成的色尘,
精了不能彻:你若是想叫它精了,是不可以的,也不是透彻的。这个色法(色尘)并不透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你怎么可以用这个不明彻而不究竟的法,得着这个圆通法门呢?这是不可以的。这个就是说色尘不是圆通法门,虽然有人以这个“色尘”修行而证果;但是这是他个人的一种特殊因缘,他修色尘而成就,这不是一般普通人所可修的。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至于这个“声尘”,也有由声尘而悟道的。虽然有用声音来悟道的,但是这声音是掺杂着语言,它那个名字和句读这个文字的气味,它或者一个字、或者一句,不是能含容一切的。所以“音声”这个法门,也不能选择它为圆通法门。“伊”,就是彼。 香严童子从“香尘”而悟道,可是香以合中知:鼻子要和这个“香”合起来,才能知道这个“香尘”。
离则元无有:如果离开这种的香尘,本来它是没有的。
不恒其所觉:“不恒”,就是不常。它的性既然不常,不是恒常不变,也不能常常有一种觉性。既然这样子,
云何获圆通:那么它也不能属于圆通法门。 虽然有由“味尘”而悟道的,但是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不是本来那种圆满自性,得要有味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个味尘;若没有味的时候,味尘就没有了。
其觉不恒一:这个能觉味道的觉,不是时时都和所觉之物合而为一,所以叫“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所以也不能选这个法门作圆通法门。 这讲到“触尘”上了。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虽然有由这个触尘而悟道的,可是这个触尘,要因“所触”,它才能知道、才能明白。若是没有一个所触,就不知道这个触是有没有。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因为要能触、所触合起来才能知道有触;所以或者合、或者离开,这个性不是一定的。那么,也不能选择触尘做为圆通法门。
摩诃迦叶尊者由修“意缘法尘”,由法入道,得灭受想定。
法称为内尘:这个法,属于“意缘法”的心意。这个“意”,是属于内法,所以就称为“内尘”。这个内尘,
凭尘必有所:既然说是有“尘”了,那么它应该有个“所在”。有个所在,它就不是无在、无不在了。能所非遍涉:所以说有个“能”,就有个“所”;这个能缘的尘、所缘的尘,不是圆满普遍的。既然不是普遍圆满的,云何获圆通:所以也就不是一个圆通法门,也不能选法尘来做圆通法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