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4|回复: 0

[善导大师] 宗风学习(七) 二和、二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前几天,我有请执事印给大家一张“二和、二谦”的勉言, 要大家放在各自的桌上当座右铭, 时常温习、提醒自己。     “二和”——说话和气,态度和譪;“二谦”——心存谦虚,彼此谦让。

一、二和**佛门最重视“和”,这一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很平常,但它的境界、涵义,却非常的好、非常的高。   佛教所讲的最高的境界——涅槃寂静,其实也可以用“和”这个字来诠释。

**涅槃有种种角度的诠释,譬如以“灭度”来诠释的话,就是灭除贪瞋痴,脱离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也因为没有贪瞋痴火的燃烧,也可以说是“寂静”。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火宅就是六道轮回,根源来自于贪瞋痴。

**涅槃也可以说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心境都处在一种平和、宁静、稳定的状态,是不增加也不减少、不生起也不消灭、不被八风所动的。所谓“八风”,就是指称、讥、乐、苦、衰、利、誉、毁这四顺四逆八事。若这八风都不能影响行者的心,行者心如同寒潭中的水,很平稳,很平静,不起一丝的水纹;即使水面风再大,也不会起浪:这就是“和”。

**“说话要和气”,这是指口业方面;“态度要和蔼”,是指身业方面。口业也好,身业也好,都是根源于内心(意业)。

**说话和气,表示他的心也是和气的;态度和蔼,表示他的心也是理性、冷静、不起情绪、不起烦恼的。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甚至不评断。所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譪,也是着眼在“和”这方面的。

**《四书•中庸》的第一段就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和”的重要。

**即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也要中节,也要恰到好处,能这样就已符应中和之道。这不仅显示个人心性与涵养的高超,同时也表示他与身边的人、事、物也都能够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和谐是不容易的,但至少要能和睦相处;倘若也不能够和睦,则至少也要能够相安无事。为什么我这么强调“和”呢?其实也不是我个人在强调,在佛陀的时代,佛陀就规范出家众不仅要和合,而且要和敬,即所谓“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如果彼此之间本来就是具有骨肉之亲的一家人,所谓“血浓于水”,父母、儿女、兄弟都会互相疼爱、疼惜。有一句俗话说“打虎抓贼亲兄弟”,意思是说,遇到困难时,别人可能袖手旁观;但是亲兄弟一定会来帮忙,互相照顾,不会纷争。

**倘若原本不是一家人的话,譬如成年后结合成夫妻,初结婚时恩恩爱爱、你浓我浓,海誓山盟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生死与共;可是不久却离婚了,甚至互相结怨。假设他们是母子或兄妹会这样吗?就不会,因为有血缘的关系。

**夫妻都这样了,何况出家众呢?我常在想,出家人离开了恩爱的父母,离开了情重的儿女、兄弟、六亲眷属——离开这样一个小家庭,进入另一个更大的家庭;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彼此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来自于各地,由于个性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观念与处事作风也都不同——这样不同的人却聚集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底下,要天天见面,天天相处,非得互动不可,那如果不能和的话,几乎一天日子也过不下去。

**既然这样,为什么又要出家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就是所谓“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当然,我们先不必谈那么高远的宏愿,况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度量;我们只要能够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安分守己,好好扮演一个出家人的角色,不使佛陀蒙羞,不使佛教受损——能这样就已经很阿弥陀佛了!就我自己来讲,即使连这样也做不好,所以时刻都战战兢兢。


二、二谦**谦,就是心存谦虚。一个人再有什么样的才华,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功劳,都一定要谦虚;而且愈是有学问、有能力,自然就会愈谦虚,所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学问深时意气平”。

**古人也说“谦受益,满招损”,“满”就是骄慢、骄满。我们宗风里面对“谦”的提示也比较多,所以大家要以谦虚来涵养自己;为人不要强势,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自己也不要有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骄满习气,即使斗志昂扬也应该沉淀、沉稳下来:这就是心存谦虚。

**我们内心的烦恼根源,有时候说“三毒”,有时候说“五盖”——贪、瞋、痴、慢、疑盖住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佛性、智能都蒙蔽了。慢,就是骄慢,其根源也是来自于瞋,所以就修行来说,慢心的降伏是很重要的。

**“彼此谦让”,好的、有成就的,要让给对方;吃亏的、失败的则自己承当。这不只是涵养,也是学佛者大乘心的显现——刚刚讲,大乘的精神就是为别人考虑,能够牺牲自己,将好处让给别人,奉献给别人。所以事上也好,理上也好,都要谦虚、退让。

**所谓事上谦让,就是“让美归功”;理上谦让,就是在人我、是非、对错的当下,我们就承认自己错,对方对,也就是让一步。

**记得小学课本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只黑狗和一只白狗要过桥;两只狗走到独木桥中间的时候,黑狗不让白狗,白狗也不让黑狗,彼此互不退让,僵持在那里,进而相斗;结果不但都不能过桥,而且双双堕入水中。

**另一个故事是黑羊和白羊的故事:黑羊和白羊要过桥,当两只羊走到桥中间的时候,白羊说:“我先退!”黑羊也说:“我先退!”彼此互相礼让,结果白羊也过了,黑羊也过了。

**这是小学课本里面的故事。虽然都是小小的故事,意在劝导小孩子;但是以小引大,童蒙的教育是可以影响大人的。童蒙的教育若不好,长大后往往难免性格乖张,脾气傲慢,凡事喜好与人争斗,失去了做人应有的义理,所以谦让是很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