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3|回复: 3

如何安立道场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寅三 总结远魔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阿难先问,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佛按定其意,总结云:阿难!汝问我摄心之法,我今先说四重律仪,即是入三摩地,指耳根圆通,初心修学,至妙之门。此妙门即四重律仪,是故求菩萨道者,要先持此四种律仪;身心皎洁,丝毫无犯,如冰如霜,如是则根本已除,以淫、杀、盗、妄四种是根本戒故,拔本必不滋末,自然不能发生一切枝叶。心三者,指贪、嗔、痴;口四者,指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皆为枝叶。然贪、嗔、痴,属大烦恼。今淫、杀、盗、妄,从心止绝,乃至一念不生故也。根本既除,则枝末无所从生,故曰生必无因,是则严持四重,称为修学妙门者宜矣!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此绝尘决定远魔。如是四事,若能持守,不令一念,漏落于四重中。则心常住戒,尚不缘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六尘举四,可以例知。《正脉》云:‘尘依念住,念绝而尘何所依?魔托尘入,尘亡而魔何所托?故曰一切魔事,云何发生。’初正教持戒竟。
  丑二 助以咒力 分二  寅初 正以劝持赞胜  二 况显除习无难  今初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
  此正劝持咒。宿是宿生,习是惑业,习气种子。温陵曰:现业已制,自行可违,宿习难除,必假神力。今夫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隐然若有驱策,而不能已,宿习之使也。 惟有神咒,不思议力,乃可灭除,故云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神咒。诵咒而曰一心者,有事有理:事一心者,以能持之心,持所持之咒,能所分明,相续不断。理一心者:能持之心,全心是咒;所持之咒,全咒是心,能所双亡,心咒不二,咒则是心,心则是咒。咒是顶光化佛所说,正以表尊中之尊,密中之密。佛本是世间最尊,今是佛顶之化佛,固是尊中之尊。顶是无见,是世间最密,今是化佛,从顶发辉所说,乃是密中密也,亦借此以表除习义故。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此云大白伞盖,大表如来藏心之体,绝诸对待故;白表如来藏心之相,离诸妄染故;伞盖表如来藏心之用,普覆一切故。既即藏心,故称无上,神妙莫测之咒。
  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神咒。
  斯指神咒,谓此咒是如来无见顶相,即佛三十二相之第一相,曰肉髻顶相。而称无见者,华严九地菩萨,为佛乳母,捧持谛观,不见其顶,示顶法不可以见见也,无为心佛:乃从世尊肉髻顶相,涌百宝光,故曰从顶发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故曰坐宝莲华。佛称无为者,以系如来入定,从无为心中现故。重放光明,所说心咒,以是诸佛心印,其体即是如来藏故。初正以劝持赞胜竟。
  寅二 况显除习无难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
  此显咒力,不可思议。姑就近事论之,且汝与摩登伽女,宿世因缘,恩情爱恋,习气种子,非是一生,及与一劫,由来远矣!难以解脱,如前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按《登伽经》云:阿难既返,女啼不止,续念阿难。随至只桓,佛使追呼。而问之曰:汝逐阿难,欲何所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佛言阿难无发,汝能剃头否?女归白母,已许剃发。佛问:汝爱阿难何等?答曰:我爱阿难眼、耳、口、鼻,以至身形等。佛言:阿难眼中但有泪,耳中但有垢,口中但有涎,鼻中但有涕,身中但有屎、尿。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有恶露则生子,有子则有死,既有死丧,便有啼哭,是身何益,汝何所爱?女闻是语,便自正心,即得入道。我一宣扬,爱心永脱者:指佛才一宣扬,敕文殊将咒往护,恶咒销灭,一闻神咒,冥熏加被之力,宿习灭除;及见佛闻法,爱河干枯,顿证三果,故曰爱心永脱。成阿罗汉者:指前闻文殊选圆通后,证四果也。良以先蒙咒力,销除宿习,复藉法音,悟证圣果,设非咒力,除此宿习,安得淫心速灭,契无为法耶?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且登伽习厚,尚属淫女,无心修行,但由神咒,不测之力,资熏之功,尚能速证无学果位。云何,深怪之辞,谓云何汝等,惑习微薄,在会声闻者,兼有学及无学也:有学断见惑,无学断思惑,非同登伽,尚为淫女耶。且其所求,惟是最上一乘,决定自信,成佛之道,亦非同登伽之无心修行耶。 譬如以尘,尘喻习气,顺风喻神咒。以微尘扬于顺风,尘无不尽;喻习气遇于神咒,习无不除,有何艰难险阻之事哉?初历明预先严戒竟。
  子二 略示场中定慧 分二  丑初 因戒生定  二 因定发慧  今初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
  此明因戒生定,精修律仪,以为其本。设若末世,有修耳根圆通者,发心欲坐修道之场。必先持此比丘根本四重清净禁戒;清谓清其源,净谓净其流,如上所云:先持四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是也。受戒之时,须选授戒之师,盖师是学人之模范,模范不正,鲜能依之成正器故。必宜选择戒根清净,第一沙门,以为其师。第一者法腊俱长,为众所推,如此沙门,能和合成事;用以为师,羯磨乃得成故。若其不遇真实清净大僧,汝虽受戒律,不过虚名,其实无漏戒体,必定不能成就也。若遇真僧,戒律清净,德腊俱长,戒方成就。
  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
  戒成已后,道器成就,魔不得便,随力厚薄,或著新衣,或洗令净,而著此衣,表里俱洁。然香以熏其室,闲居以摄其心,心处交熏,如此诵咒,神效易致,宿习易除也。咒诵一百八遍者,表所治烦恼之数。一切众生,烦恼有百八,故以戒违现业,咒除宿习,魔不得其便也。然后可以择日建立修道之场。《指掌》云:结坛必先诵咒者,有二义:一、谓治习净根,坛仪乃现;二、谓仗咒神功,远诸魔事。有志行道者,不可不知也。
  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此定中求佛。上二科是用戒意,此方是所生之定。良以众生心水净,诸佛影现中,心水澄清即定也,故知此已在定中。求于十方,现住国土者:即现坐道场,无上如来,谓超九界以独尊,此属所感也。放大悲光者:光从大悲心中放出,来灌其顶,身心受益,此属所应也。感应道交,行道无虑矣!初因戒生定竟。

 楼主| 发表于 2016-3-1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丑二 因定发慧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
  上科因戒生定,此科因定发慧。《正脉》云:前不兼后,后必兼前。前科但牒戒而生定,此科总标因定,而文中双牒,戒定为因也。 阿难!如是末世,结界建坛,唯许清净比丘,若坛仪已成,修习不拘四众,故云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出家二众,持戒有素,故通称清净,在家二众,故通称白衣檀越;是华梵合称,檀是檀那,此云布施;越以布施能超越贫穷苦海故。今通许者,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修习。虽四众同坛,必各从其类,如优婆塞,随比丘后,优婆夷随比丘尼后,此一定之序也。心灭贪淫:指白衣言,心灭贪、痴、淫、爱等念。持佛净戒:指出家言,严持诸佛所制清净戒律,身心勿犯,方为可耳。设或不然,勿许滥从,以妨道业。而于修道场中,一向发菩萨四弘誓愿,以为感佛机也。
  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正脉》云:凡出道场而复入,则必澡浴,外洁其身也。六时行道,即专注反闻,经行排遣,内摄其心也。昼夜十二时,六时行道,六时静坐,均调昏散矣。如子时行道,丑时静坐,寅时行道,卯时静坐是也。然行中,坐中,所习皆反闻自性,入流亡所而已。余二句结成克期入定。不寐有二意;一除昏睡不觉,二戒忘失反闻。此科正牒定,而明因定二字。下科乃生慧也。 定心,为生慧之亲因。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表摄授之意,安慰施无畏之力,此为助缘。因缘既备,令其豁然贯通,朗然大悟也。《正脉》云:然开悟浑含,浅深诸相,不可一定,若得动静不生,发须陀洹见道慧;若得闻所闻尽,发阿罗汉人空慧;若得空所空灭,成法空慧;若得寂灭现前,发圆通无上知觉慧也。孤山曰:若见此像,当观空寂,是佛显然,是魔则灭。初请略说竟。
  庚二 重请详示 分二  辛初 重请说道场  二 重请说神咒 辛初分二壬初 阿难重请  二 世尊重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此阿难重请说道场。前虽言入道场,而未说道场如何建设,故重请之。阿难承教持戒远魔,又令诵咒除习,复示结坛行道;我蒙此等训诲,皆出如来至极悲心之所流出,故曰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者:谓如佛所说,云散长空,心同皎月,已获开悟,自知从此但习反闻修证,不须道场,可成无学之道。无学,不仅四果,当指圆通,三空诸果位也。 末法修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建立道场,自非小事,究竟如何结界,方合佛制,不违世尊,清净轨则?初阿难重请竟。
  壬二 世尊重说 分三  癸初 道场建设  二 修证节次  三 结答酬请 癸初分五  子初 所建坛式  二 所设庄严  三 所献供养  四 所奉尊像  五 所取照映  今初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
  此示道场之建设。盖圣人施设,理事双彰;事依理成,理得事显,非是坛仪,徒壮观瞻也。佛告阿难:末世众生,障深业重,非建道场,难以修习,故曰愿立也。立坛之地,恐有不净,故须另涂也。表法诸家,各有所长,惟《宝镜疏》,始终表显,方合圆通修法,故皆依之。雪山者,表真如法性,不变理体也。大力白牛者:表自性清净,根本正智也。先取之者,因其饮食如法,乃取粪和香,以泥其地也。食其山中肥腻香草者:雪山有草,名曰忍辱,食之可得醍醐,丰肥油腻,其粪清香。此牛唯饮雪山清水,香草表三慧,清水表正定也。惟以水草司牛者,正如行人熏修,定、慧均等也。其粪精微细妙者:表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也。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者:除其旧地,覆以新泥也。表三无漏学,能熏法身,成真因地也。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
  别于平原者:另于平原,以高阜恐堆积不净,拗下恐流聚污秽;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本净黄土用之。若无雪山白牛者,表且取中根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者:表蠲除外务,专修返闻,从解结破五阴也。取其黄土者:黄色居中,表六根之中,中道佛性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和上旃檀等十种香,表十波罗密也。细罗为粉者:表十波罗密,广为万行也。合土成泥者:表万行唯心也。以涂坛地者:表成真因也。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者:此定坛相,表八正道,摄于八邪也。八角则方而复圆,圆而复方,表体用不二,事理同归也。 盖上白牛,正表最上根人,以能不随分别,即三缘顿断,三因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喻如唯以牛粪,可和旃檀也。设或不能直下歇狂,须知修行,二决定义,就六根门头,破除五阴,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更加四种律仪,五会神咒,方成妙修者,喻和黄土,旃檀之外,加九香也。  梵语旃檀,此翻与乐,即白檀香也。竺法真云,出外国罗山有白檀树。此经用以涂地,非《法华海》此岸旃檀,六铢价值娑婆者也。沉香,《异物志》云:出日南国,凡欲取者,斫树著地,积久朽烂,其心至坚,入水则沉。苏合,《续汉书》云:出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或曰苏合国,人采花笮汁,煞以为膏,以卖买客。熏陆,《南方草木》状云:出大秦国海边大树,生于沙中,盛夏树胶流涉沙上,性能止痛,采取卖之。郁金,《说文》云:郁鬯乃百草之华,远人所贡方物,郁人捣而煮之,和酒以降神也。白胶,《本草》云:商雒间多有,树如白杨,实大如鸟卵,能除恶气、去疮疹,即枫香脂也。青木,《南州异物志》云:是草根,能寤魇寐,状如甘草,出交州。零陵,《南越志》云:一名燕草,又名熏草。出零陵郡山谷之间,叶如罗勒,能止精明目也。甘松,出凉州诸山,能和合众香,可除腹胀,亦能下气。鸡舌,《异物志》云:出薄州,云是草萎,乃汉时尚书郎,含之奏事者。设或久服,则能令人身口皆香,即丁香也。场地者:即密部所谓画地为场也。然欲修定,必须择日,结界建坛;修行既毕,即解界撤坛,不得留至明相出时,此定制也。古云:封土曰坛,除土曰墠,除扫也。《国语》云:坛之所除也,曰场。封土,即起土也。此中场地,可如其墠,今既名坛,必须起土,故先除地为场,后别取黄土和香,于其场上,以泥涂起,令成坛相,在室中央,此示楞严坛场之法式也。初所建坛式竟。
  子二 所设庄严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此明坛中,所设庄严。金、银、铜、木所造莲华者:是随力为之,不必拘执也。然坛心者,乃表中道因心,真如本体也。莲华者:表因果同时,染净不二也。所造者:表真如位中,本无因、果、染、净;以能随缘,故成染净因果也。钵名应器,表如来藏,事理圆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也。八月露水:表中道纯真,首楞严妙定也。随安华叶:表如幻闻熏闻修,中道妙慧也。八镜安方者:表众生本有八识,大圆镜智,不离当处也。围绕华钵者:表妙慧恒依藏心也。镜外建立莲华香炉者:表依慧发行,从性起修也。各须十六者:表慧华戒香,自行八正,化他八正也。间华铺设,庄严香炉者:表戒慧互严,还修自性也。纯烧沉水,无令见火者:表无相妙戒,在惑业而不染惑业也。二所设庄严竟。
  子三 所献供养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绕围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此明坛中,所献供养。取雪山白牛乳,置十六器,用以作供。一、乳为煎饼,谓煎乳成饼也。二、并诸沙糖,谓蔗汁熬糖,如沙而甘也。三、油饼,谓以油和面作饼,而腻脆也。四、乳糜,谓用乳和米作粥,而甘粘也。五、苏合,谓和合众香,煎汁成膏。六、蜜姜,谓以蜜浸姜,味辛而甘。七、纯酥,谓乳炼成酥。八、纯蜜,谓华蕊成蜜。各各十六,围绕华外。白牛乳饼,及余七物者:表称性所起,禅悦法喜,所谓八正道味也。各各十六,围绕华外者:表一一正道,各具自行化他,二种八正也。以奉诸佛,及大菩萨者:表以已证禅悦法喜正道之味,因心而向果德也。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每以食时,即日中午食之时。温陵曰:佛以日中受食,故每日以日中致享。若在中夜,佛不受食,唯以酥蜜,烧令烟尽享之。盖午为日中,子为夜中,表诸圣位,必须中中流入也。蜜乃华之精,酥为乳之精,皆是味中上味,表耳根圆通,妙妙闻心也。半升中数,三合成数,表中道定心,能融五浊,会三空也。坛前别安小火炉者:正表耳根一门,从此深入也。兜楼婆香,《异物志》云:出海边国,如都梁香,又翻译云:出鬼神国,此方无故不翻。或翻香草,旧云白茅香。以之煎水浴炭者,表戒根清净,咒力除习,则正助皆具,而发正定之真修也。投酥炉内者;表从妙心,修耳根三昧也。烧令烟尽者:正表初于闻中,以至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享佛菩萨者:乃表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显上合下同二种殊胜也。三所献供养竟。
  子四 所奉尊像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
  此外坛尊像也。令其四外:即八角坛之四外。遍悬旛华者:庄严坛室,即外坛也。外坛八角,于坛室中,但惟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画像。令其四外者:表四种明诲之外,不妨诸行互严也。盖旛表密咒,有摧邪辅正之力;华表密因,为十度万行之宗。以坛室中,四壁敷设者:表一真法界,具四法界也。十方如来,表觉果也;菩萨像者,表因心也。
  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应平声,应于当阳正位也。梵语卢舍那,具云毗卢遮那,翻有三义:一曰遍一切处,法身也;二曰净满,自受用身也;三曰光明遍照,他受用身也。三身一名者,同为真身故。为一真法界,寂场真主,乃报身智慧也。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为三千大千娑婆教主,即应身慈悲也。梵语梅怛利曳,此云慈氏,正当来之教主也。梵语阿閦,此云不动,居东方群动之首,表动中有不动智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居西方极乐之邦,表与乐乃无缘慈也。诸大变化,观音像者:如前文所明,众首臂目等,此是显教圆通之主。金刚藏者,常领金刚,护持咒人,伏魔除障,乃是密教圆通之主。安其左右者,表显密齐彰也。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荼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伽,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温陵曰:门侧左右,释梵等众,有力外护也。末法修行,凡类于此,一有阙焉,必不成就。帝释云能为主,即忉利天主。梵王不犯欲尘,即初禅天主。鸟刍瑟摩,即火头金刚。蓝地迦,即青面金刚。军荼利,此云解怨结,亦金刚异名。毗俱胝,即毗卢神变。经云:右边毗俱胝,手垂数珠鬘,三目持发髻,尊形犹皓素,圆光色无比者是也。四天王者,即东、南、西、北,所谓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也。频那、即猪头使者。夜伽、即象鼻使者。自帝释之下,此等外护,俱表摧邪显正之功用也。四所奉尊像竟。
  子五 所取照映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又取八圆镜,覆悬虚空者:表诸佛果位,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从空如来藏,普照十方尘刹中也。与坛场中,所安之镜,围绕华钵,一方一个,而面向于外,外坛之镜,一方一个,而面向于内,故曰方面相对;表生心即是佛心,佛心不异生心也。使其形影,重重相涉者:表生佛互融,圣凡无异,乃不可思议之境也。盖坛中八镜,仰照空镜者,表因该果海也。设或行人,二六时中,于此坛仪苟一著眼,了明斯理,则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通身皆在事事无碍法界中矣!初道场建设竟。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癸二 修证节次 分二  子初 三七初成定慧  二 百日顿证圣果  今初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此修证节次。第一七中,礼诵行道。于初七中,至诚顶礼:顶礼而曰至诚者,专至其心,诚恳不二也。凡人之修道,必须皈敬三宝,以为最初方便也。十方如来,佛宝也;菩萨、罗汉,僧宝也;持诵心咒,法宝也。恒于六时之中,持诵佛顶心咒围坛,以至诚心,经行道场,每于一时围坛,常行一百八遍。此非指全咒,乃指心咒:跢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都卢瓮泮、娑婆诃。但要三业相应,自能成效,六时行道,六时顶礼,仗承不思议力加被,助道也。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此第二七中,一向发愿。既曰一向,不拘六时;既曰专心,不杂礼诵;唯有专心,发菩萨愿。务必心心相续,念念无间,而不断绝;此恐心生懈退,加以坚固之愿也。我毗奈耶,先有愿教者:如《梵网经》、十大愿王,及菩萨四弘誓愿,行愿坚强,得大勇猛也。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此第三七中,一向持咒。温陵曰:时无间歇,咒无遍限,一向诵持,遂能以精诚感格,进力克功也。至第三七末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于坛室中,镜交光处,佛身既在镜现,我身亦在镜现。亲承诸佛,手摩其顶,圣凡不隔。重重无尽,则生佛智照,感应道交也。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此定心成就。即于道场中,专修反闻工夫,故曰修三摩地,即首楞严,耳根圆通。不令一念,漏落于声尘境界;念念照性,心心在定,但一味反闻无间耳。 此慧心成就。能令者,以定心为亲因,以道场持咒等为助缘,因缘力故,所以能令也。如是之人,虽在末世修学,亦能发慧开悟,则根、尘、识心,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曰身心明净。内外映澈,犹如琉璃。以一切诸法,无不形现其中矣!初三七初成定慧竟。
  子二 百日顿证圣果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此明坛仪虽立,设或师友不净,多不成就。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准《方等陀罗尼》云:行此法时,十人已还,既曰已还;六众、七众俱可。设无同志,未可勉强,宁可独行。其中不净,乃有二种:一受戒师不净、二同行侣不净,是二者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佛圣不临,龙天不护,正定难修,妙悟难发,故知师友不可不慎选择也。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此明三七修学,未克即成定慧。从三七后,端身正坐,寂然安居,经一百日,勇猛精进,修习亡尘照性工夫。有利根者,惑障俱轻,定功绵密,慧照分明,定慧双流,经一百日,不起于座。此一百日,不起于座,工夫相应,在定中并不知时长也。亦非同平时,坐一时行一时也;因文中明言,经一百日,不起于座,即得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断分别见惑,为见道位。借小果名,而论果证,实同圆教初信。阿难圆悟藏性,顿获法身也。 《宝镜疏》云:纵其身心俱生细惑,一时难断;分别思惑,完全仍在;无学圣果,未得即成;然而决定自知,成佛之事,不虚谬也。所谓一信永信,信得自心是佛,自性即佛,更不再疑也。二修证节次竟。
  癸三 结答酬请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此总结答。前阿难问云:‘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我已言结界建坛,种种方法,与夫修学证果。如是之法,一一详示,故酬其所请,而结答之曰:‘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指掌疏》云:‘如是者,谓如上所说是也。’然如上所说,建坛之法,末世行之,诚为不易;故下文诵咒,亦许不入道场。而上文有一不净,则云道场不成。是知有力者,固应如法建坛;无力者,只要持戒清净。设若有坛无戒,反不如有戒无坛之为愈也。初重请说道场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七卷终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第十八卷
· 返回目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6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