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0|回复: 0

[善导大师] 悟真寺大规模扩建者法诚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释法诚(563 — 640),隋唐高僧。俗姓樊,雍州万年(今西安灞桥区)人。法诚从小在蓝田王效寺出家,师事沙门弘和。

**弘和是当地人人尊崇、目为圣者的高僧。过去曾有人想要加害于他,夜间持刀闯入弘和住的地方,刚一进门,即见室内猛火腾焰,原来有护法神在保护高僧,欲害之人见此异相,大为惊骇,遂悔恨而还。

**法诚师事弘和多年,恭敬承顺师教,时常勉励自己一生以敷讲《法华经》为己任。后来弘和遣使法诚投师于禅林寺的昙相禅师,在禅师门下修习禅定,很快法诚便入其堂奥,德行、学问日进千里,深得众人仰慕。法诚后又住云花寺,为纲正统理僧务,僧众镇服。

**隋文帝听说法诚后,非常钦佩他的道德学问,下诏请他规范全国的僧戒。法诚上表推辞不就,因怕由此触犯龙颜,上表后旋即负笈长游他方。

**几年间,法诚游历了全国的名山大川,一路访师问道,最后来到了终南山悟真寺,在这里得以与慧超一见。他非常钦服慧超的道德,又喜悟真寺清幽的环境,便决定栖留此地。

**法诚刚到悟真寺时,所住的茅屋非常狭小,除了睡觉的地方,屋内只够放一张椅子,外面的空间也很局狭,经行用功时不小心就有可能跌下深谷。

**于是法诚发心重建悟真寺,在王顺山上重新划迹伐林辟地,四方募化,得到了京邑名僧的大力资助,从大业年中即开始为寺院修葺屋宇,房漏壁残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数年后,大功告成,宽敞的寮房代替了狭小的茅屋,瓦片挡作的窗变成了疏朗的房檐走廊,寺院建筑与山势地貌有序而自然地协调统一,巍峨壮观,气势恢弘。

**后来法诚又在寺院南山岭上建法华堂,在堂前树立石幢,建造石刻金刚座,立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同时在法华堂西北修建了南多宝佛塔,并分舍利供养其中。在东北建起了钟楼,在东南修建了法华台,形成了与原有寺院南北对应的又一大建筑群落:这即是悟真寺上方南院的来历。

**这些工程非常浩大,延绵的殿宇堂庙填满整个山谷,蔚为壮观。道宣律师曾来到过这里,在著述中也掩不住惊叹赞美之情,如是记载:“前对重峦,右临斜谷,吐纳云雾,下瞰雷霆,余曾游焉,实奇观也。”

**法诚专志于法华三昧的修习,平日用功甚为诚笃。一日梦中见普贤菩萨,菩萨劝他在山寺中书写“大教”。法诚心中思惟,大教之意应指大乘,大乘乃诸佛智慧所宣,诸佛智慧偏在般若诸经,于是便发愿书写八部《般若经》。

**法诚于是以重金请来当时书法造诣甚高的弘文学士张静,令其在寺中受斋戒,口含香汁,身着新衣,恭敬书写。

**法诚将写完的经卷放在案前,每日虔诚焚香供养。由于他克心专注至极,竟感得种种奇妙异鸟飞入堂中,时而空中徘徊飞舞,时而停落在经案上,凝神静观法诚,每只鸟儿都驯服可爱,久久才飞走。

**其后法诚又在悟真寺中造画千佛,当时有鸟儿飞到画佛的匠人背上,久久不去。经像完工,举寺庆典之日,平时常来的祥瑞鸟儿们忽然在这一天反不见一只,法诚心中甚感奇怪,怅然面对眼前四面的山峦说:“瑞鸟既不来,说明我法诚真的德行不够,大概我平日心中有种种染污的心念,故有今日之表征吧!”

**谁知话音刚落,鸟儿们一下子突然同时飞到寺中,数量比平日更多,鸣叫之声也比平日更加清亮婉转动听。鸟儿们在空中回旋不已,猛然一下冲入溪水之中,奋迅而浴,出水抖落水珠,即翔逝于天空之中。大众观之,异常感动,皆大欢喜,叹未曾有,纷纷赞叹法诚的不可思议功德道力。

**法诚法师至诚恭敬供养佛经,感得异鸟呈祥,感动了无数后人,所谓诚极则明,诚极则通,至诚到极处,便会有种种神妙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亦常常引用法诚的典故说明学佛人发至诚心的重要,屡屡叹言:“至诚恭敬,实为希圣希贤、学佛学祖之本!”

**关于法诚不可思议之修行境界,还有一则故事。有一次,离悟真寺不远的村上有一个法诚的俗家弟子,仰慕法诚道德,一直供养法诚。后来居士家中忽然遭遇严重的传染病,上下长幼十几口人都病至危笃。居士来到悟真寺找到法诚,祈求法师能够以佛门道力解救。法诚引领居士到法华堂的两位护法神像前,指着居士对护法神说:“这位施主,对佛菩萨信心真实,心无谄曲,现在全家同患疾苦,你们可以去为他家人除却此劫!”

**居士回到自家,家人们都说,看见有两个天神来到他们家中,用手逐个抚按患者身体,全家人皆应时痊愈了。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夏日末,法诚忽感微疾,自知离谢世不远,发愿往生兜率天。一日,澡浴之后,忽交待身边弟子丧事宜俭,并托着病躯亲临现场,督造自己的丧葬用具。

**当月月末的一天,天快亮时,法诚忽一个人在屋子里兀自对门外说:“你们既来到,直接进屋便好,何用一路弦歌鸣乐?”说完回身对侍者说:“有天童子来迎接我了,现在就在门外等候,我要走了。你们好好地持佛正戒,不要有所亏失,否则将来就后悔莫及了!”说完竟然从口中放大光明,烛照整个房间,在场的弟子都闻到有奇异的香气,芬馥一室,法诚此时便庄严安详地端坐而逝了,逝后观之仍俨然如生。

**法诚居住悟真寺二十三年,生前主持上下寺院大规模扩建,功德卓著,有名士为他撰文勒碑。现碑石损毁,仅余一残角,今天仍保存在悟真古寺里。

**法诚有个弟子名叫杨难,蓝田县人,年过半百方学佛法。他听说悟真寺法诚法师道德隆盛,于是便拜在门下。法诚法师教他读诵《法华经》,数月间便读诵通畅无碍,杨难平日反复读诵,昼夜不歇,白天作世务之时也讽诵不绝。后来杨难无疾而终,后人将其埋在了蓝谷。多年后,悟真寺僧人偶然听到地下诵读《法华经》的声音,刨开地看才知道是从杨难的颅骨发出的。颅骨已然枯槁,然而唇吻与舌头鲜润如同活人,从唇舌处传来讽诵《法华》经文的声音,词句异常清晰。法诚法师命人用石函盛装颅骨,供养起来,置于千佛殿下。从此以后,每到夜间悟真寺便有诵经之声自千佛殿石函而出。长安士女听说悟真寺有此灵异,一时纷至沓来,观者数以万计。白居易曾在《游悟真寺诗》中所提到这个“杨难颅骨”:“弟子名杨难;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深为可惜的是,至开元年末(公元740年左右),颅骨被客居寺内年余的新罗僧人窃去,寺里跟踪追查,此僧早已归海东之国。可怜的新罗糊涂僧,在悟真寺这个净土宗圣地隐藏了一年多时间,却不识得价值连城的净土法门,反而破戒盗宝,枉入地狱受无量苦!到白居易游寺之时,只留下曾经盛装颅骨的空石函了,诗人只能感慨:“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本文主要根据唐朝道宣法师《续高僧传》和唐朝惠祥的《弘赞法华传》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