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7|回复: 0

[善导大师] 念佛人应保持的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善导大师有一首偈子: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我们这几天都是讲念佛,专念佛。除了念佛之外,我们平常做人、处事,方方面面该怎么做?就是报恩念佛。报恩念佛——当然也就包含了念佛,感念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感念阿弥陀佛不舍弃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所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自信”——我们自己相信,然后“教人信”——教别人也相信。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们自己相信就很难了,所以,“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我们在座的人,第一难关已经过了,难信的法我们已经相信了,这个就不难了。就是第二个“难中转更难”,更难的事情就是怎么让这个法更普及,让更多的人来念佛,这个就是更难的事情。佛都会感叹:“说此法门,是为甚难!”我们去说就更难了,我们的智慧跟佛相比就差得太遥远了。

**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做——“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有佛的慈悲加持,有阿弥陀佛的无穷愿力作为我们背后的依靠。所以,我们也愿意去“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报佛恩”可以从两方面来讲:第一个就是讲念佛,我们一旦信受这个法门之后,我们自己念佛,相信念佛往生一法,然后安心念佛做一个念佛的专业户。我们这个世间的专业户很多,但是念佛的专业户很少。

**第二,我们专修念佛的人在心态方面要保持几个认识:第一个就是安心,第二个就是老实,第三个是守愚,第四个是无诤。


第一,安心。**安心就是安心念佛。

**在《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经文: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阿弥陀佛是要让我们这种恐惧的心安定下来——“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们所有的恐惧只要在阿弥陀佛无量光的加持下,都能安宁下来。大家可以检查自己,有什么恐惧?对临终有恐惧的就想一想阿弥陀佛;对往生有恐惧的我们去读一读第十八愿。对临终有恐惧的我们昨天讲得很多,大家可以反复地读《阿弥陀经》的那一段话: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阿弥陀佛慈悲加佑,令我们的心不乱,那临终就不会有恐惧了。我们有业障呢?善导大师讲:“诸邪业系,无能碍者。”也不会有恐惧了。这就是证明,我们净土法门是一个安心的法门,让我们安心的。

**这个心要安啊,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一颗心,每颗心都在那里跳动,跳动的时候他就会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心不得安宁。怎么让我们这颗心安宁?这就是佛法最究竟、最彻底要解决的问题。

**禅宗里面有个公案,达摩祖师到我们中国来之后,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闭关,面壁九年。当时达摩祖师来到我们中国,没有人认识他。不是不认识他这个人,是不认识他的法,不理解他到底要讲什么——他直指人心,也没有文字可讲,也没有道理可讲。达摩祖师见了梁武帝,梁武帝就问达摩祖师,说:“我建了这么多的寺院,度了很多出家人,我有没有功德啊?”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弄得梁武帝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也搞不懂。所以,达摩祖师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就走掉了。走到哪里去了?走到少林寺的山后面闭关去了,觉得在这个世间没有理解他的人,然后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当中,有一个当时在中国很有名的、很有修行的法师,叫慧可法师,他很特别,有眼光,看准了达摩祖师,就去请教达摩祖师。结果达摩祖师也不理他,他就一直在那里跪,一直跪了三天三夜求法啊——我们现在求法的人跟古人比差得太遥远了。冬天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然后求达摩祖师给他说法。达摩祖师也不理他,看他跪多久。三天之后看他好像还不错,还有点诚心,达摩祖师终于被感动了,就对他说话了;但是又讲了一句让人泄气、打击他的话,说:“就你这点诚心能求到无上大法吗?除非天降红雪;天不降红雪就不传法。”这个慧可大师一听,天降红雪,刚好是冬天正在下雪,然后他就拿了一把戒刀(身上背了一把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给割了下来,流出的鲜血把地上的白雪给染红了。然后他就对达摩祖师说:“现在天降红雪了,请大师给我说法。”达摩祖师一看,哦,他能够舍臂求法,这在我们佛教界可以讲是一件轰动的大事情。达摩祖师就问他:“求什么?你要求什么?”慧可大师讲了一句话:“我心未宁,乞师给我安。”(就是我的心不安宁,求大师给我安心。)慧可大师出家多年,修行很精进,很勇猛,是很懂教理的一个修行人,但是他的心不安啊!他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

**我们的心安不安呢?也不安!我们世间的人心都不安,这个世界都是躁动的世界,走到哪里都是轰轰轰,轰轰轰的。为什么呢?人心不安,人心都在寻找,都在飘浮,在四处飞扬。心不安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学佛的就是要解决心里的疑惑、心里的困惑、心里的烦恼、心里的恐惧。

**达摩祖师就对慧可大师讲:“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我们能够把心拿出来吗?我们天天讲:“我心里有烦恼。”哎呀,我心里怎么样、怎么样,结果达摩祖师讲:“把心拿出来,我给你安啊!”慧可大师一找啊,找来找去,不知道心在哪里。然后达摩祖师就告诉他:“我已经给你安好了。”当然这是禅宗的风格了,就这么一句话,心就安定下来了;我们如果是不能开悟的人啊,即使听了十句也不能心安。

**净土法门也是要给我们安心的,但是这个安心跟达摩祖师不同。达摩祖师是让我们找心,找到了你就安了;找来找去了不可得,这就是《金刚经》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没有心可安的,不需要安它自然就安了。但是我们凡夫的这颗心,它不需要安,它还是不安啊,还在那里动啊,跳啊,想啊,阿弥陀佛就告诉我们:“一切恐惧,为作大安。”阿弥陀佛能给我们安心,我们有顾虑,有烦恼,有轮回之苦,阿弥陀佛保证我们可以往生,保证我们可以成佛,我们这颗心也可以安了。这个跟禅宗有点类似,都是为了求安心;乃至所有宗教,整个佛法,甚至世间法的极处,也都是求个安心。

**我们人活在世间,很多时候也就是求个安心。心不安啊,你再升官发财都没有用——发了财半夜都睡不着觉,那个日子也不好过啊,对不对?心不安,你出门都怕小偷,怕抢劫,怕人家对你谋财害命,那个忐忑不安的日子不好过。佛法就是让我们心安的,心彻底安,大安,安到极处,像那个止水一样风平浪静,一点风浪都没有,一点烦恼都没有。当然那个境界只有谁达得到呢?只有佛达得到。佛心就是风平浪静到极处了,澄净到极处,水里的一切沙子杂质都能照彻,所以,佛的智慧叫大圆镜智,像一个大镜子一样可以照彻大千世界。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心不安,心中有妄念,心中有烦恼,所以我们的智慧很有限,想问题想不通,都是被业力障碍住了。

**那么我们净土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能够体悟佛心,能够知道佛对我们众生是无条件的救度,我们这颗狂躁不安的心就可以安下来了。安下来之后就安心念佛,老实念佛。这个安心不容易哦,净土法门是一个安乐的法门,是一个安心的法门,这是我们现世能够得到的真实利益,当然也是往生最究竟的一个利益。往生之后呢?也是安心念佛,自然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宝功德,那念佛功德自然就包含了念三宝的一切功德了。这是第一点,我们学净土门的人自己要安心。


第二,老实。**安心之后呢,第二点就是老实,老实念佛,安心的人才能老实念佛。

**印光大师反复讲:

**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但是很多人不老实,很多人还在东奔西跑,找高僧啊,找大师啊,找名人啊,找玄妙之法啊,就是不愿意老实念佛。为什么不老实念佛呢?心不安啊,心中有问题没解决,他要到处去找:找这里不满意,再找其他的地方;这个老师没给我解决,再换一个老师;这个师父不行,再换一个老师父:就是心中不安才会四处寻找。如果我们真正安心的人,不老实也会自然老实,再不老实的人,他安心之后也就老实了。我们看小孩,他不老实啊,他为什么不老实呢?他总是有所求,有所需要,然后就东奔西跑,东找西找的。我们学佛的很多人也不老实:七八十岁了还不老实,还在东奔西跑,朝四大名山啦;八九十岁的人还在跑道场,到处烧香拜佛的。

**莲池大师讲: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念佛,这就是让我们要老实念佛。但是,要老实,这颗心不容易,人就是不老实。老实的前提就是要安心,就是要明白净土的道理,知道往生的真实,知道念佛的殊胜可贵,我们如果能够真正明白念佛之殊胜至极就老实了——没有比念佛更好的,还有什么不老实的呢?就像我们世间人发财一样,如果赚到黄金了,其他统统可以不要了,对不对?黄金是最珍贵的、最值钱的。那么有了黄金的人,还会想去做生意吗?还会想着怎么摆地摊吗?不会了。那么知道念佛是无上功德大宝的人,我们还需要去在意其他的小功德吗?不需要在意了。

**有些人不老实念佛的原因,还有一点在哪里呢?是希望自己有智慧,是说:“自己现在不行啊,我修行不够,我要增长智慧,要增长福报,我要好好去修行。”所以他就不老实了。


第三,守愚。**那么第三点就是要守愚,安守本分,守护我们的愚痴。愚痴是很宝贵的。我们一般人都会觉得愚痴不行,要开智慧,学佛的人要增长智慧,增长福报;但是学净土法门呢?智慧不需要增长,安心念佛,守愚念佛。法然上人有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