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5|回复: 1

[善导大师] 门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8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弘愿寺的门槛都拆掉了!

当耳边响起工匠抡锤的敲击声,电钻施工的嘈杂声时,我的心里也打起了鼓,好端端的门槛为什么要拆掉呢?

习惯了有门槛的山门,拆掉后是否有损原有的古典建筑之美呢?是不是会变得不像山门了?

工匠们奋力地工作着,经过电钻和铁锤的轮番进攻,第一块门槛终于松动了。他们又找来七、八个身强力壮的莲友,把粗缆绳缚在门槛上,用碗口粗的木料做杠子,大家齐心协力地吆喝着号子,小心翼翼地把它挪到山门傍边的旮旯里,结束了它的使命,让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在流逝的时光中,慢慢地品尝喧嚣过后的寂寥。另外两块门槛也如法炮制,逐一被挪到了一边。

望着施工过后破碎的地面,感到山门好像掉了门牙的小朋友一样,透着一种缺憾,我的心里慢慢地浸出一种沉甸甸的失落感。

第二天,工匠们早早地就来施工了,把破碎的地面镶嵌上大理石的地砖。经过一天地辛勤劳作,三个山门全部修缮一新。

隔天一大早,看山门的师兄就把三个山门全部打开,在新修补过的地砖处浇水保养混凝土。我急急地跨出门,咦,没有了门槛还真轻松啊!走到山门外的石阶处,回头端详着它,发现它平坦了,宽阔了,也愈发的变高了,就如同负重的人,卸下重担后,腰杆子一下就挺直了一般,这变化还真出人意料啊。我又跑到正中的山门,此时两扇大门洞开,从这里可直接瞭望到来迎殿,视线也益发的敞亮,豁然觉得可以顺畅地登堂入室了,人、山门和来迎殿仿佛已融为一体。

我原先的担忧释然了!

山门变得更美了。他并没有因为缺少了门槛而影响了建筑上的美,反而因为去除了门槛的间隔,从视觉上更加令人舒坦和敞亮,这难道不是建筑美的升华吗?

最近的国庆、中秋双节长假里,寺院里游人如织,年幼的小朋友一溜小跑着就进了寺院,白发苍苍的阿公阿婆,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挎着大箱小包来参学的莲友,轻松地拖着拉杆箱就进来了。望着络绎不绝、熙来攘往的人流在山门口轻松畅快的脚步,我的心情也随着他们的脚步而畅快起来,在秋日煦和的艳阳里,在大众共修的佛号声中,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轻快地舞动在敬亭山下,舞动在粉墙黛瓦的弥陀的道场里,尽情地沐浴着弥陀慈爱的佛光。

来迎殿的门槛也拆掉了,门前的一级台阶被抹成了一个小斜坡,上来迎殿的莲友就不再担忧脚下磕磕绊绊了,轻松地就进了殿堂。人置身殿堂中,感觉到比原先显得更恢弘阔大了,阿弥陀佛的接引像也愈发伟岸了。殿堂里的阵阵佛号,如法乳甘露般汇成潺潺溪流,欢快地从宽阔的殿门倾泻而出,一路畅快地涌出山门,向敬亭山下的闹市区漫去。。。。。。

敬亭山下忙忙碌碌的世人,身处充满竞争的工商时代,日日夜夜陷在五欲六尘中,大多数人无法深入了解佛法教理,从而无法理解佛教的精神内涵,只有通过外在的事像才能建立一些认知。一个环境优美、道风整肃、不设门槛的寺院,一个处处细致入微地为莲友参学提供方便的寺院,让大家心情愉悦、来去便捷,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心向往之,也才会有接引更多的人来参学。这一切无不体现常住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是法门慈悲精神的凸显。

是啊!弘愿寺是弥陀的道场,是各地莲友在娑婆世界的精神家园,禀持“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宗风,践行“慈悲、平等、无条件”的法门救度精神,期盼各地莲友在学佛的路途中,少一份障碍,多一份轻松。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但愿天下所有的念佛人,都能进入安乐的念佛法门,依止善道大师的净土思想,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安住在六字名号中。

但愿寺院有形的门槛拆掉的同时,我们念佛人也能破除自己心中无形的门槛,只有破除自身的障碍,法乳甘露才能流淌进心田,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也只有洞开我们的心扉,佛法智慧之光才能照破心中无明的痴暗,得到弥陀救度的真实利益。

没有门槛的门是敞亮的,没有门槛的法门是易行的,没有门槛的念佛人更是安乐的!




发表于 2016-3-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8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