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6|回复: 0

[善导大师]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的讲题是“不问罪福,念佛皆生”。

**我们这个法门属于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土”为宗旨。所以,学习净土法门就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也可以说,我们学佛目的就是要往生弥陀净土。进一步来说,这不仅只是我们学佛的目的,也是我们出世为人唯一的、最高的目的。因为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在未来生死轮回之中一定会堕落,不是下一世就是下下世。

**一切众生只要还在六道轮回,就有一件大事,这叫作“人生之大事”,这件大事不是相对性的,是绝对性的大事。所谓相对性的就是有大有小,但是绝对性则是超越大小。

**人生在世虽然有成败得失、苦乐祸福,但是这都是暂时性,都会过去,不是永恒,所以这些都不算大事,唯有——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不能永远在人界或天界,终有一天会堕落三恶道,这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最严重的事情。

**所以,修行的目的也好,学佛的目的也好,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要解决六道生死轮回这件大事。因此,我们要有一个观念:我们不是为了学佛而学佛,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是为了解决人生之大事而来学佛,来修行。

**但是要解决人生之大事并不容易,八万四千法门之中,如果没有依靠净土宗佛法门,要解决这件大事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不只是困难而已,是不可能!如果了解净土宗而专一念佛,那不只人生大事今生今世可以解决,而且是不必等到临终,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肯定这件大事已经得到解决了。

**净土宗也叫作“念佛宗”,显示念佛就是往生净土的正因。有什么因自然得到什么果,是不必勉强,也不必经过补充造作的;如果需要勉强、造作,那就不是自然。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有因无果,或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样就不符合因果

**宇宙中有其自然的因果性,念佛就是因,往生就是果,这就是自然的因果。但是如果对“念佛必定往生”这个道理不明了,恐怕就会退失道心,以为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并不简单、容易,因而放弃修学净土宗,也不敢求生弥陀净土;或是虽然照常念佛,愿生弥陀净土,但是心中却忐忑不安,有种种的顾虑与恐惧。这都是因为对“念佛必定往生”的道理没有正确的了解,才会有种种无谓的顾虑、恐惧与不安。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大家如果能够了解,就会知道:喔!原来只要专一念佛不改变,这样就绝对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功德名号,靠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既然这样,不管任何人,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无谓的顾虑与恐惧,因为念佛必得往生是自然性的。

**今天所讲的内容,完全是依据善导大师的著作而阐述。

**善导大师是唐朝时代的高僧,自古相传是弥陀的化身。善导大师号为“光明和尚”,为什么呢?因为大师念佛口中就会放出佛光,一声佛号一道佛光,声声佛号声声佛光,所以当时的人就赞叹、尊称他为“光明和尚”。

**净土宗宗派的建立是哪一位祖师呢?就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将净土宗的教理,有组织、有系统地架构起来,完备了一个宗派所应具备的要素。如果没有善导大师,虽然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属于净土宗,但将缺乏组织,也没有纯正的教理在里面。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依据善导大师的教理来了解净土宗,而是依其他大德的解释,则念佛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心,因他们对净土法门的解释不很准确。

**净土法门就是要使我们现在就能安心,了解并相信只要念佛不改变,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下一世就是在极乐世界,在那里快速成佛,从此长揖娑婆恶世,高登弥陀净土,与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关系了。

**不问罪福 念佛皆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250页)(简称《善全》)言: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全》251页)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两段文是在解释《阿弥陀经》的核心要义。

**《阿弥陀经》的经文很短,总共一千八百五十八字而已,文句非常简洁、美妙,也是一般寺院晚课诵所诵念的一部经。

**《阿弥陀经》的内容在说什么呢?大意有三点:

**第一点,介绍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唯乐无苦,令我们产生仰慕,之后劝我们愿生极乐世界。

**第二点,释迦牟尼佛劝我们要愿生极乐世界,并说明往生的方法,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

**第三点,举出十方诸佛异口同音、主动来赞叹释迦牟尼佛,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共同劝导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善导大师这两段文,上一段叫作“就人立信”之文,下一段叫作“就行立信”之文。

**“就人就行立信”,是就堪能相信的人与堪能相信的行来建立我们凡夫往生的信心。

**“就人”,是就什么样的人呢?是就释迦牟尼佛,不是就菩萨或是阿罗汉,或其他的人。佛的慈悲、智慧已经达到圆满,所以叫作大悲满足之人;以大悲满足的佛所说的话来建立往生的信心,这就是“就人”——就释迦牟尼佛来建立信心,乃至就十方诸佛来建立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