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1|回复: 6

[净土祖师]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一、前 言

  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

  今天我们有缘在板桥市,有这么多单位主办这一次佛学讲座,邀我到这里来给大家作一点佛法修学的报告。今天这样隆重的礼节,我看了以后深深有感,在末法时代还能见到这样如法的礼节,实在是很难得,确实不多见。法师讲经的礼节是非常之隆重,在过去很平常,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意识形态的不同,许多礼节我们都已经简化了,甚至于简化到像一般学校老师上课一样,仅仅有一个表示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陀教育与世间教育不相同的所在。

  今天这个讲座,可以说是专题演讲,也可以说是正规的讲经,因为“净业三福”是《观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为什么选这个讲题呢?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国内、国外学佛的风气,从形式上看很兴旺,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收到佛法修学效果的,远不如过去。原因在什么地方,必须要认真去探讨,把它的病根找出来,然后将它修正过来,我们的修学功夫才能够真正地得力,这是这一次选择这个讲题主要的原因。相信在座的善知识们可能有些是初次接触到佛法,因此我们还要将佛法从头说起。
壹、佛法的本质--教育

  首先要认识佛教。佛教究竟是什么?如果对佛教产生误会,那这一误就误到底了,要想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是很难的。

  那么佛教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在全世界所看到的有四种不同形态的佛教:

  一、宗教的佛教。现在人,把佛教变成宗教,这是我们佛弟子莫大的耻辱。它怎么会变成宗教呢?是佛弟子没有尽到宣扬的责任,使社会、政府误会认为佛教是宗教。诸位要知道佛教不是宗教,它本来是教育,但是现在已经变成宗教了,我们已经没有法子否认它是宗教,这是第一种形态,最普遍的。

  二、学术的佛教。佛教变成哲学,变成学术了;在海外有许多大学里面开有佛经的哲学,这是佛教变成学术了。

  三、是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见到的邪教的佛教;打着佛教的旗号,内容确确实实是一些妖魔鬼怪,这是有害于人、有害于社会的,我们不能不加以辨别。

  四、传统的佛教。传统的佛教,释迦牟尼佛代代相传。它是什么,我们要把它认识清楚。它是教育--佛陀的教育。

  这一个认知,在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先生在中山大学曾经作了一次讲演,他的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这一个讲演在当时曾经引起震撼,欧阳先生举了许许多多的证据,说明佛教的本质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个话是真实的。世尊当年在世,与我们中国孔老夫子一生的行业非常相似,孔老夫子曾经周游列国,一生都用在教学上;世尊也是这样,舍弃了自己的尊荣,从事于教育的工作。他老人家一生就如同经典上所说,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休息过,而且是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古印度。佛教即使从形式上来看,它也是教育,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的。

  世尊灭度之后一千年,我们国家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聘传布佛法的大师到中国来,并由外交机构接待他们。汉朝的制度,主管外交的机关不叫外交部,叫鸿胪寺。我们今天这个“寺”院怎么来的要知道;“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不是庙,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法师迎请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朝野见面,双方谈得非常地投机,希望这个教育能够在中国发扬光大,与中国儒家的教育相辅相成,这就把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留下来。留下来之后,当然就不能让他长期住在鸿胪寺,因为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是短期招待所。于是比照皇帝下面一级单位(有九个寺)再成立、增设一个寺,这个寺称为白马寺。因为当年的经书、佛像是白马千里迢迢驮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心非常之厚道,连白马它的功劳,我们也不能把它忘记,于是就称之为白马寺。由此佛教的教育机构称之为“寺”,“寺”是政府办事的机构。

  现在已经是科技的时代,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国家政治制度统统都已革新了,我们佛教道场名称还保持汉朝的称呼--寺。如果不读历史,不知道事实真相,往往对佛教产生很大的误会,一看到寺,便认为寺就是庙,里面是拜神的,是迷信的,这对于佛教的传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障碍。因此,今天佛的四众弟子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把佛法回归到教育。

  你看从前寺院就是学校,它里面的组织跟今天的学校没有两样,只是称呼不同。教育机构的主管,我们一般学校称为校长,在佛门里面叫住持或方丈。住持、方丈,实际上就是校长,他是负责主持教育行政与教育计划、教育设施的。他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总务、教务、训导,在佛门里面也是这三个纲领。首座和尚管教务的,就是教务主任;维那就是训导主任;当家师,我们常讲监院,就是总务主任。你看他们管的事情还是总务、教务、训导,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所以佛法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永远是指导这一个时代;今天我们佛法落伍了,落在时代的后面,没有跟上时代,没有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为什么不把我们寺院改换个名称?我们里面所有执事的称呼也都要现代化。佛法如果不能做到现代化、本土化,就没有办法推展到全世界,这是我们要认识的。因此在抗战期间,夏莲居老居士,他老人家已经见到这一点,所以提倡把寺院改成为“学会”,这是个很好的构想;我们的道场不要再用寺院这个名称,改成学会,免得让大家误会。

  修净土的,我们称为净宗学会;学禅的,称为禅学会;学华严的,称为华严学会。用学会这个名称,大家一看,这很有学术气氛,就不至于让人家看到这是迷信。那么培养师资的称为净宗学院、禅学院、华严学院、天台学院。因此,道场实在讲,在从前都是专科大学。佛教的道场,里面是一个艺术的宫殿,用现代话来说,它实在就是把学校跟博物馆集合成一体,是这么一个机构。因此它是属于艺术的教学,我们现代人常讲艺术化,佛门在两千年前就提倡教学要艺术化,它真正做到了。所以诸位如果要深入了解佛法,你对它才真正是五体投地,真正是佩服。
贰、佛法的教育宗旨--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那么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宗旨是什么呢?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晓得佛家的经典非常丰富,经典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学的教科书。我们今天问:这么多的教科书(现在称为三藏经典),到底讲些什么?同修能不能答复得出来?

  这一部《大藏经》讲些什么?

  要用佛学的名词来说,它所讲的是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讲,它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换一句话说,佛陀教育就是讲我们自己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你想想看,这个教育重不重要?世界上的教育再没有比这个教育对我们更为亲切了,我们切身所需要的就是佛教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的,如此,我们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我们了解了;那么要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要智慧,要真正的智慧。所以佛法所追求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话我们听起来还不好懂,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对宇宙人生一种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才能够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求的就是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你在佛门里面求财、求富贵、求功名、求儿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得到呢?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够求到真正的智慧,那么这些事情样样都可以求得到。为什么呢?有了智慧,哪一样办不到呢!所以智慧是第一,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讲的有求必应,有求必应是建立在圆满究竟智慧的基础上。

  那么现在我要问了,这个智慧怎么个求法呢?佛教给我们要修行。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我们的智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的德能、才艺也跟诸佛没两样。可是现在诸佛菩萨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们的智慧、德能到哪里去了呢?这就是现代人讲的话--污染。我们的智慧、德能被污染了,不是没有;有这个污染是障碍。我们今天:思想有污染、见解有污染、心地有污染。现代人常说要讲求环保,要保护环境的清净,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给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心地的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起作用就是万德万能。

  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么多方法、门径作什么用的呢?都是帮助我们把精神的染污、心地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统统化除掉,把它断掉,恢复自性清净心,佛陀教学的能事就圆满了。所以佛法说来很简单,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叁、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

  那么现在我们讲到“修行”了;行就是行为,错误的行为就是染污,如何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行为不外乎三大类,就是身、口、意三业:身是身体的造作;口是言语;意是思想、见解。这三大类的行为有了错误,把这个错误修正过来。那么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错?这个正的标准是什么?佛实在是高明,实在是伟大,并不是说他给我们制定一个标准,要我们去遵守,那佛不值得我们尊敬。佛给我们讲,标准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从外面来的。
肆、修行的基础--净业三福

  那么修正行为从哪里修起呢?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一段开示,我先把这桩事情给大家做个报告:《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里面给我们叙述了一个故事。就是波斯匿王家庭发生了变故,儿子篡夺父亲的政权,这在我们中国人讲是大不孝--他杀父、害母。母亲在这个时候遭遇到家庭、国家的变故,感到这个世间非常之苦,于是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问释迦牟尼佛: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世界?用现代话来讲,她想移民过去,不想在这个世界再住下去了。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将十方世界;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他方世界(我们今天所谓的外太空),释迦牟尼佛把外太空许许多多星球的状况,以他的神力变现在韦提希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她看了以后,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区。你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学的善巧,他不是劝她:唉呀!你生极乐世界好!不是。他把十方世界给你看,让你自己去选择。选定了之后,世尊对她很赞叹;为什么呢?她选得很正确,没有选错,果然选的是十方世界里最清净,最好的一个世界。选中之后她就要求释迦牟尼佛:我怎么去?这个世界很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到达?世尊在没有跟她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之前,先要求她修三福--净业三福;而且佛特别为她说明,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那么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他们修的法门一定是不一样,修学的宗派也不一样,但都成佛了。可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一定要以三福作基础。就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无论你盖什么式样的房子,盖多么高的大楼,房屋式样太多了,千千万万种,但地基是一样的,一定要做非常坚固的地基,从这个地基上才能够建造各种不同的建筑物。由此可知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这是世尊要求韦提希夫人必须先要把这个基础打好,然后才可以接受佛教给她修学净土的方法,这就是四种念佛;四种念佛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启示,今天我们修学,费的时间比古人长,用的精神比古人多,为什么没有古人的成就呢?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把基础疏忽掉了。好像盖房子怎么盖都盖不成功,毛病出在哪里呢?没有打地基;你搭个小茅篷,可以;盖个两层就倒了,那三层就不必说了。这是我们今天把修学毛病找出来了,一定要在此地打基础。
伍、净业三福
一、总论

  《观经》三福为净业正因者,共有三条,文曰: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我相信很多同修这一段文都很熟悉:第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小乘,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福报;第三条是大乘菩萨的福报。这三条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层大楼,后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后面;就好像这个大楼一样,第二层一定包括第一层,第一层不见得包括第二层,因为第二层不盖可以。这个基础真的是非常之坚固啊!那么你就晓得第一是根本的根本,这一条做不到,后面统统都没有。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假如人都没做好,怎么能成佛作祖呢?首先要把人做好。诸位要晓得经文里面每一句每一个字,它的含意深广无边,确确实实像佛在《华严》所讲--周遍法界,包含无遗。

  那么发菩提心是在第几层呢?第八层哪!前面七层都没有,那来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没有了,念阿弥陀佛也不见得能往生。为什么呢?往生的正因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那个正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这往生靠不住啦!想到这个地方,我们的确是不寒而栗啊!才真正明了为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从前李老师讲过,一万个念佛的,天天拿着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正往生,也不过是两个、三个,不成比例啊!原因在哪里呢?他一天到晚念佛只念了一半,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是明白、觉悟的心。他的心还是糊里糊涂的,还是颠倒妄想的,这样念佛怎么能往生呢?菩提是觉的意思;菩提心是觉心,觉而不迷。他虽然念佛,还是迷而不觉啊!所以不能往生。怎样才是觉呢?底下七层没有修到,就是不觉。因为觉了,下面七层圆满了;第八层盖好了,下面七层当然盖好了,这一定的道理嘛!所以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不知道什么叫觉心,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就明了了。

  再给诸位说明,这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不管你学哪一宗,哪一个法门,这十一条是大根大本。到什么时候才分呢?真的到菩提心以后,才分宗分派。菩提心以前这八句是不分的,是任何一宗、任何一个法门共同修学的科目。到“深信因果”这个地方可以分啦!你学禅也好,学净也好,学律也好,学教也好,那个“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那是分啦!发菩提心之前是不分的,我们几个人能做到?
二、第一条--人天福

  ⒈孝养父母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三福”第一条,这四句实在给我们讲,只讲了四个字:一、是孝;二、是敬;三、是慈;四、是善。这四个字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我们先讲“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个孝字绝对不只是养父母。这一句话非常不简单,我们对于父母在生活物质上一切奉养都能做到了,算得上孝养吗?你看看《论语》,孔老夫子讲的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四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三声)。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这个叫孝养,畜生也可以做得到啊!所以一个明理的人,一个读书人,要养父母之志啊!父母对于你的期望,你能够不辜负,这个叫孝顺啊!可是我们话说回来,今天做父母对儿女是什么期望?真的是有问题。在古礼,小孩的命名,名字是父母对他的期望,希望你将来长大了,名副其实,所以古人给儿女取名字不是随便取的啊!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人,给儿女取的名字,有取成外国名字,我一看就奇怪!他的父母一定想将来希望他儿女变成外国人,这实在是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毫无所知,才会犯这种毛病啊!佛家讲孝,如果父母来生还搞六道轮回,那就是大不孝。真正孝子怎么能够忍心叫父母来生还堕六道呢?

  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列祖列宗留给后世子子孙孙最宝贵的遗产,我产要知道珍惜。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没有看到这样完美的工具。中国文字的结构可以分为六大类,我们称它做“六书”。这个孝字,属于“会意”,你体会这个意思:这个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集合成一体,你去想这个字的味道和它的含意,这叫做孝。那么上面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一个整体。西洋人不懂得这一个事实的真相,所以他有代沟,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代沟的,如果有,那就不孝了,孝字就没有了。

  孝就是没有代沟的,就是始终是一体,这是从竖的方面来说。从横的方面来讲,佛法是横遍十方。所以这一个字真正的意思,就是佛家所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自己。

  然而现代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逐渐淡薄了!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要祭祖先,祖先去我们很远,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供一个祖先牌位,还要春秋祭祀?你明白孝这个意思就懂得了。祭祖先就是永远叫我们体会到是一体,这个是孝道,这是孝道真实的含意。因此什么人能把这个孝做圆满呢?给诸位说只有成佛,这个孝道就做圆满了;菩萨都不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那就是他的孝道不圆满。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原来一大藏经只说了一个“孝”字啊!所以华严说“一即一切”,这个孝是一,无量无边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一个字,都是它演变出来的,还归这一个字,这是我们要把它认清楚的。

  由此可知,佛子的大孝,是要度父母出离三界啊!第一孝行是要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真孝啊!父母不肯念,父母不能接受,你要找出因素,找出那个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父母就乐意接受了!他才晓得这个好处嘛!父母疼爱子女,尤其年老了,儿女哪里会骗父母呢?不过现代儿女骗父母的太多了,搞得父母也不相信了。在从前骗别人有之,骗父母的那是大逆不道,那罪过滔天啊!所以很少会骗父母的。劝父母亲念佛,这是大孝,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师长也是不孝,不敬长官也是不孝,不敬众生还是不孝。换一句话说,孝,一定讲顺,顺亲性;兄弟不和,父母很痛心,这就不孝;妯娌不和,这也不孝。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父母心里愉快,儿女都能够修养品德,从事正当的行业,不犯法,不违规,这是孝顺父母。你的邻里、乡党对你尊重,对你父母就更尊重了,这是孝亲啊!即使我们在工作,没有把工作做好,不能尽心尽力去做,那也叫不孝。所以孝顺两个字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诸位要知道,这是学佛的大根大本。可见得这个“孝”字含意,确确实实涵盖了整个的宇宙人生,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认识它。所以学佛是从哪里学起?从孝亲做起。你要不做,那么换句话说,你就不想出三界嘛!来生还想搞六道轮回。不孝亲,你要是恭敬佛,那说得不好听的话,那是巴结佛,佛不会接受的;佛是看到你真正能够体会亲心,孝顺亲心,佛看到就欢喜了。为什么呢?你跟佛真正是志同道合,佛是孝子,你也是孝子,佛会尊敬你,你也会尊敬佛,这个才是如理如法,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合情合理。

  如果家人、兄弟、妯娌他不懂,我怎么办呢?忍让。我们中国人讲孝,为什么一定讲舜?拿舜作一个榜样。你们看看舜王的传记,一家人对他的态度那么样的蛮横恶劣,他只是一个真诚恭敬对家里任何一个人,积年累月,十几年,全家都被他感动了,一家人后悔了,这才叫做孝养父母;孝养父母,大舜做到了啊!

  “养父母”,不但要养父母之身,要养父母的心,要养父母之志,要养父母之愿,可见得孝养两个字的范围,也是非常的深广。兄弟多,兄弟不和就是不孝,家族不和睦也是不孝。为什么呢?父母操心,父母忧心。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和”就是孝的效用,就是孝的一个结果。一家和,这是孝;兄弟姊妹,亲戚邻里乡党,都要和睦。社会不和也是不孝,国家不和、世界不和,你看看做父母的他怎么不担心,凡是叫父母忧心的,这都是不孝啊!希望同修们要常常从这个地方体会,从这个地方去下手,学佛从这里学起,这是起步,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

  ⒉奉事师长

  第二句“奉事师长”。师长,这就讲到教育。师长的恩德跟父母是相同的,不能孝亲,就不能敬师,所以这是第二层楼,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父母关心子女,老师关心学生,没有两样。但是师道在今天已经衰微了,已经看不见了!在从前古时候老师关心学生,决定超过他关心他的儿女。如果他关心儿女超过他的学生,社会上就要对他批评了;这个做老师的人有私心,没有认真教导学生,他有偏心,你看他教他的儿女,疏忽了学生。这在社会上会被舆论指责的。所以从前的老师宁愿自己的儿女不成器,这个社会人不会责怪他;学生有成就,这是他无限的光荣,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所以做老师对于学生之爱护,比父母爱护儿女还要来得恳切;佛在经上常说:父母之恩是生我们的肉身,我们这个身体是得之于父母的;老师的恩德是生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是得之于老师的。这是从前讲师道。

  可是现在师道看不到啦!我们学了佛,我们到台中去拜老师,还是用古礼来拜。台中李老师有一年办了一个内典研究班,他办内典研究班请了六个老师;他一个人教不了,没那么多时间,请六个老师,我也是其中一个。李老师要请我们做老师,他代表学生家长,把我们这六个人请了上座,李老师在下面恭恭敬敬地拜三拜,我们也得要受着,受得很不自然,还是要受,礼不可以失,教那些学生跟着他后面,你想想看,我们教学能不认真吗?

  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诸位想想不孝顺父母,怎么可能尊敬师长呢?师长是不是要你尊敬呢?不是的,尊敬师长是为了敬业,是为了敬学,对于自己学业尊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尊师重道”啊!古今的大德都教给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教学生,学生选择老师,这都是缘分。

  现在学校不行啦!老师对学生严格一点,那要告状,老师还要受处罚,麻烦啦!所以老师乐得不要教啊!师道没有啦!所以奉事师长不容易做到。奉事师长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依教奉行”,到哪里去找一个依教奉行的学生呢?找不到啊!所以李老师讲,师资道合不容易,一个学生想求老师,可遇不可求,不容易求到一个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要找一个学生,他给我讲,比学生求老师还难,这我深深体会到,哪里去找一个那么老实的学生?

  现代的学生,程度愈高愈不听话。为什么呢?他的妄想愈多,成见愈深,愈不好教。基本道德观念舍了之后,一般来讲,受教育愈高的是愈麻烦,都是自以为是,狂妄啊!轻视了别人。今天报纸上登英国新首相只是高中程度,很值得人深深去反省。我们中国人常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往往出身低的人谦虚、恭敬,念念当中我不如人,他才能成就。别人不如我,就完了,我还会有成就吗?还会有进步吗?没有啦!所以诸位看看《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你看看每一位善知识,那都是大菩萨,善财童子去参访,他把他自己所修学的法门教给善财童子,教完之后告诉他,无量无边甚深法门我只知道这一点点,我不如那些善知识。你去查查看,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谦虚,尊敬别人、推崇别人,五十三个善知识找不到一个傲慢的。

  连孔老夫子都说,假设这个人他的才华像周公一样:“如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圣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啊!“使骄且吝”;“骄”是傲慢,而且“吝”啬。假如他有这两点,夫子就说了:“其余不足观也矣?”那都不必看。为什么呢?统统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没有强调断烦恼,但是人家伏烦恼--不可增长啊!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啊?傲慢的习气先断掉。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那个骄慢的习气折伏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才有什么?心清净。对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能承受,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有一丝毫骄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传授给你,传授给你没有用,装不进去啊!这里传给你,那里漏掉,所以叫有漏。漏是什么?就是你烦恼!佛法一装进去了,一会儿就漏掉了。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见思烦恼断掉,见思烦恼断了之后,这才是个法器。见思烦恼,思惑里面:贪、瞋恚、愚痴、傲慢、怀疑--贪、瞋、痴、慢、疑,有一条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这是真的。

  所以演培法师选学生,他只要选老实,呆呆的,不要很聪明,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不要太高。几个人懂得?程度愈高了,愈不听话,阳奉阴违,表面上他给你点头,背过头来他搞他的,不能成就啊!这个程度愈低,他愈谦虚。为什么呢?他有自卑感,他总觉得处处不如人,能够发愤,能够向上,他能够接受老师指导;愈是书念得多,见识又广的时候,贡高我慢,那个不能成就。想看看,现代老师找学生,找不到;学生找老师也找不到,往往希望很渺茫啊!这个两句是根本的根本,实在是不容易啊!

  你要问: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真正好老师呢?给诸位说他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我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好老师。也许他的学问道德不如另外的人,另外的那个人,我没有看得起他,我没有重视他,他纵有学问道德,你跟他也是枉然。为什么呢?没有诚敬。换句话说,你在他的门下,什么也得不到,就是不肯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这个老师,他所讲的话,我们会百分之百地把它做到,这就没问题了。因此选择老师,诸位懂得这一个道理,你就会选择了,你在这一生当中,多少总会有成就,这一生决定不致于空过。

  亲近一个善知识,真正遇到老师了,如果同学当中有磨擦、有意见,这不是奉事师长。为什么呢?叫师长操心,等于不孝顺师长。家里面兄弟相聚人数还不多,同学们相聚往往超过家里兄弟的人数,如何能和睦相处?在佛法僧团里面六和敬,六和敬要做不到,就不能叫做奉事师长。我们想一想,我们哪一个人做到六和敬?所以从这个地方认真来细细思维,才知道往生不容易。可是你真正要想超越三界,了生死,这一生圆成佛道,你不走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我学佛,说实在话,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读得很多;要想把我说服,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那时我看佛教不如基督教,基督教不如回教。为什么呢?我都接触过。佛教迷信嘛!怎么能够叫我们心服口服呢?所以从来就没有把佛教放在眼里,不知道佛教是怎么一回事情。就是到寺院里来,看到这么多的神像(那时候不知道,以为是神像),这个神一多了,叫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多神教是低级的宗教,比不上基督教,基督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不复杂,这佛教比不上它。没有人能够把这些事实真相给我们讲清楚,那么这样去信仰,那不是迷信是什么呢?

  我学佛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的,我在一九五三年跟他学哲学,承蒙方先生非常的爱护,给我作了一个有系统的教导。从西洋哲学讲到中国哲学,中国是从易经一直讲到王阳明的哲学,然后在第三个单元讲到印度哲学,从印度部派、瑜伽、数论,一直讲到佛经哲学。最后他告诉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精华,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是人生的最高享受。我是听了他这么一介绍,原来佛教里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才一下明白了。明白之后,到寺院里去借经书看,那个时候五十年代,台湾的经书非常缺乏,买不到,只有寺院里面还有旧的藏经,我们渐渐跟寺院的法师们熟了,藏经可以借出来看,好的东西,我们自己手抄,还抄了不少本的经书,可见得那个时候得到一部经书,如获至宝啊!不像现在得来这么容易,那时求学非常地辛苦,这是提供同修们作个参考。

  不是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的老师,你对他讲的东西是半信半疑,你不能接受。所以最仰慕的老师,他给我们讲的,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这是方老师引我入佛门。我入佛门,缘分实在讲是非常非常地殊胜,在大概一个多月的时候,认识了章嘉大师,以后在经典上,遇到些困难问题,都是他老人家指导我。那个时候章嘉大师住青田街八号,我是每一个星期天一定要到他那里去,他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跟他三年,我的佛学基础是章嘉大师奠定的。所以师道完全在一个敬字,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去求学,要去求啊!去求道。

  老师选择学生用什么标准呢?就是真诚恭敬。就这一个标准。没有真诚恭敬;实在说我那时候希望亲近方东美先生,自己的愿望只是希望他容许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他的课程,我的愿望只是如此啊!没有想到他召见我。谈话之后,他是在他家里召见,他家住牯岭街,台大的宿舍;在他家里谈话之后,他就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他说:“你想到学校去听课,你会一无所得。”这几句话是凉水浇头,我想到学校听他的课,没指望了。我当时听他老人家这几句话,心里非常难过,他也看出来了;最后他非常慈悲,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一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小时课。”所以我跟方先生学哲学,是每一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客厅小圆桌上,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我们课是这样上的;这是我没有想像到的,也不敢想像的。以后跟章嘉大师三年,也是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在他住所里教导,这个因缘非常之特殊。当时我不明了,以后我才知道,所以我对老师一生感激,念念不忘。

  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里去?假如我到学校里面去旁听,我会认识很多同学,也会认识很多教授,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学术,这是必然的。好不好呢?不好。什么不好呢?我们的清净心被污染,我们的思想见解被污染。我学哲学的时候,我是有这个愿望、兴趣,但我没有学过,没有读过哲学的书,也没有听过哲学的课,所以方先生看我是一张白纸,没有被染污过的。一个真正好老师想找一个学生,就是找一张白纸,一切没有受染,这是宝贝,所以要亲自教导,不可以到学校,到学校怕被污染。这一种苦心,我们知道之后,才深深感谢他。

  假如当时他问我:“你看了些什么哲学书籍?”

  我说:“我看了很多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有没有听到课程,听演讲?”

  “我听了很多。”

  那方老师顶多点点头:“好吧!哪一天你到学校来旁听。”这就如此而已。

  为什么呢?被污染之后,很难教,先入为主,你有成见;你把你那些错误的见解再把他洗干净,很不容易。所以真正好老师希望教一个真正发心喜欢学,又没有学过的人,这是他选择的对象。

  拜老师,真诚恭敬啊!在过去,我六、七岁的时候,大约六十年前,我的父亲送我到私塾里面去念书(我大概念了四个月的私塾)。这个私塾是在一家祠堂里面,祠堂的大殿供奉着孔老夫子的神位,我们先要向孔老夫子的神位行大礼,三跪九叩首(清朝时候的礼节)。拜完了孔夫子神位之后,请老师上座,我的父亲带上礼物,他在前面,我在他的后面,要跟老师行大礼,也是三跪九叩首。那个老师没有说“一拜”,不说的,他就坐在那里就收了,接受了。诸位要晓得,这个大礼是父母把他的小孩付托给老师,老师如果不认真地来管教,怎么对得起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对老师这样地恭敬。

  那么我们看看现在的教育,没有了。从前我们小孩顽皮,喜欢闹事,被老师处分,罚跪、打手心,手心都打肿。回家之后父母看到了,今天被老师教训,父母明天备一份厚礼,到学校去谢谢老师。现在我听说学生要是被老师打了,学生第二天到警察局去告状,你说这个跟从前完全相反了。所以从前做老师不敢不认真地管教,那真的对不起家长;现在家长是小孩受了委屈,要告老师,老师怎么敢教学生!这个父母要负责任,叫老师不敢认真地教学。我们从前因为看到父母第二天还要给老师送礼,还去道谢,所以以后在学校被老师处罚了,回家不动声色,绝对不说。为什么?说了,第二天父母还要破财,还要去给老师道谢。

  这是说到师道,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从前一个小孩,从小就是父母跟老师双方面配合,把这个人教成了,所以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要配合,密切地合作。父母对于儿女虽然恩德很大,自己总不好意思叫着儿子女儿:“我对你恩德很大,你要孝顺我。”这个话说不出口,这个很难讲的。要谁来说呢?要老师来说。老师要劝学生,叫学生尽孝,叫学生懂得什么叫“孝”,什么叫“悌”,懂得事亲,懂得侍奉兄弟姊妹,教这个。同样地,老师教学生也不好意思叫学生:“学生,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尊敬我。”这也说不出口。这要谁来教呢?要父母教。父母教儿女要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两个互相教,这才能成功。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世界的和平,都在教育。所以《学记》里面就说得很明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政治设施什么最重要呢?不是经济,教育最重要。我们今天台湾的社会非常不安定,大家都看到,毛病出在哪里呢?出在教育。教育彻底失败了,所以虽富,富而不乐,你说这个多冤枉。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家的,我在临济寺出家。五九年临济寺那个地方还是郊外,巴士只有一路--十七路。到达圆山动物园,一个小时一班,人很稀少;临济寺外面树木很多,很空旷,我们每天早晨起来在寺庙门前扫树叶。有一天我在扫地的时候,有四个学生,到临济寺散步,举止很不文雅,我就非常感叹:“哎!可惜没有受过教育。”这个话被他们听到了,他们转过头来就质问我,他告诉我,他们是台大法学院,好像是三、四年级的学生。

  他说:“你怎么可以说我们没有受过教育?”

  我一听说台大的学生,我也就很有兴趣了。我说:“好吧,那我就向你请教了。”

  “什么叫做教?什么叫做育?什么叫做教育?我这三个问题,你说给我听听。”

  结果四个人没有一个能说得圆满,都说不出来。那个时候学生跟现在不一样,他很明理,一被我问倒之后,这个傲慢态度就没有了,心地也就转到很谦虚,转过头来向我请教,他来问我:“什么叫教育?”

  我就告诉他:“你们不但高等教育没有受过,连小学教育都不懂啊!”他愈听愈惊奇,怎么小学教育我都不懂呢?

  我说:“什么叫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教洒扫应对。”

  我说:“你学过没有?不但这个你没学过,你连饭都不会吃啊!”

  他愈听愈奇怪,这饭怎么不会吃呢?

  我说:“我做四个菜,这四个菜怎么摆法,你晓不晓得?你有没有学过?不是随便摆的。”

  “我们中国这一桌菜出来的时候,按照阴阳五行来摆的,这不能随便摆,你摆错了,一看到,没有受过教育,外行;你去念《礼记》、《月令》、《曲礼》,就晓得啊!”

  “你学过没有?那是小学教育啊!”

  所以小学教育,是生活教育。教育我们人与人的关系、父子什么关系、兄弟什么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够把人做好,晓得我是什么身分,我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我应该行什么样的礼节,这是教育。

  那么今天我们的教育,这些舍弃掉了,伦理没有了、道德没有了!教育就是伦理、道德;有伦理道德为基础,这个福报才是真实的。那个时候,你想我们这经济发达,我们人人真是享福啊!台湾是这一个地球上的天堂,是这个地球上的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这样的富有,我们的富有世界第一;这是很多年我就看到了,我说过,我说我们的富有决定超过日本,当时有很多人不相信,今天确实我们超过日本了。但是为什么我们社会这么乱?为什么我们日子过得这么苦?精神生活为什么这么紧张?没有安全感?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没有从基础上来作起。即使我们今天再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诸位要晓得,要收到成效至少要二、三十年之后,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的。可是快速能收到效果的,唯有大乘佛法的教育。

  在中国古时候,老师跟父母看得是一样重,诸位如果是读《礼记》,读古礼你就晓得,父母过世,守孝是三年,居丧三年。那么老师过世呢?心丧三年,就是没有形式,不要穿孝服。这是学生对老师和对父母没有两样。那么还有一个显著的,就是称名。古时候只有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可以叫他的名;成年以后了,如果再称名,那是对他很不恭敬,对他很不礼貌,尤其是连姓带名称,那更没有这个道理,那是侮辱到了极处啦!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续-《净公上人净业三福讲记》

摘自《净空法师净业三福讲记》
  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戴帽子,戴帽子表示大人,不是小孩了,你见到他要尊重,不能称他的名。女子十六岁行笄礼,就是梳头了,她成年了。这一天,她的长辈、同辈、兄弟姊妹要送她一个“字”,名“字”,从这一天起大家都称她这个“字”,不再称名了。那“名”以后谁称呢?只有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第二人就是老师,老师一生称你“名”,除这两个人之外,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你的家亲眷属统统都称你“字”;祖父母因为隔一代,他对你要尊敬。长幼有序嘛!他要尊敬你。你在朝廷上作官,皇帝也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要是称你“名”,你就有罪了,那要判刑了,你这个官位就保不住了;如果皇帝是连姓带名一起称,那恐怕要杀头了,脑袋都保不住了。所以在称呼上,老师跟父母是相同,这是在古礼上很明显地能够看出,孝道跟师道是不能分的。我们今天孝道不谈了,所以师道也没有了;师道没有了,怎么可能成就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天说老实话,几个人懂孝道?几个人懂师道?世法里面完全舍弃了,佛法里面现在也不存在了。表面上看起来,比世法上好像好一点,只有个形式,内容没有了。那么这个师道从哪里讲起呢?今天这个第二句,就是给我们说明师道具体的内容,怎样叫做尊师?如何是重道?

  今天师生的关系确实在佛法上还有几分尊师重道,你看我们从事于佛法教育,我们出家人、法师,就是佛教教育的教员,我们这个教员在佛陀教育里面,学生对老师还挺恭敬的,见到还顶礼,还很难得。现在你在一般学校里做老师,学生见你恭不恭敬呢?你将从这个地方看出来,佛教教学为什么能快速收到效果,就是“尊师重道”,佛门里面还保持着。在世间教学为什么收不到效果?尊师重道这个概念没有了!如何再恢复?如何再建立?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个问题。你要问:我们个人什么时候得到真正幸福?什么时候我们家庭真正的圆满?社会真正和谐?如果不能恢复伦理道德的教育,就永远没有指望了。所以佛给我们讲修学这才是基础,这才是根本之根本。这个敬师跟孝亲里面的境界之深之广之涵盖,完全相同。

  ⒊慈心不杀

  第三句“慈心不杀”。不杀是慈。慈不只不杀这一桩事情,慈的范围也是无量地深广,佛只举出一个例子,不杀是慈,不害也是慈。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都有一个真诚的心,希望别人能离苦得乐,希望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不但我们要希望,而且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帮助他,所谓成人之美,帮他离苦,帮他得乐,这是慈。如果我们只有这个心,不能尽心尽力协助,这个慈心不圆满,圆满的慈是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⒋修十善业

  ①十法界

  末后一句是“修十善业”。佛在经上明白地给我们开示,佛说这个世界有六道,世间之外还有四圣法界,所以宇宙间大别来分有十大类,这十大类,就叫十法界。十法界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不能不清楚。佛告诉我们,十法界是从我们一念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啊!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十法界就没有了。没有了,那叫什么呢?这不得已叫一真法界。那是真的,真实的。所以十法界是我们妄心变现出来的幻境,这一句话把世界真相说明了。当然变现出来是有无量的因缘,这个因缘我们今天讲条件,很多很多的条件,非常复杂,不是单纯的。那么许许多多条件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佛告诉我们,我们从上说到下,怎样成佛?成佛的第一个条件是--平等心。

  佛心是平等的,《无量寿经》经题里面就教给我们--清净、平等、觉。所以那个经是成佛的经典,是教你修平等心的。菩萨是修六度,菩萨心是六度;缘觉,就是辟支佛,修十二因缘;声闻,就是阿罗汉,是修四谛的。这是“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第一个是天道,佛给我们讲修的上品十善;人道是中品十善;修罗是下品十善。十善生天啊!“五戒”是人身,五戒做得很圆满,没有欠缺,这能得人道来。五戒跟儒家所讲的五常,内容完全相同。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常是常道,决定不能违背的。我们世间人常讲人格,什么叫人格呢?六道里面取得人道的资格。得人道的资格,五个条件,在佛叫五戒;在儒家叫五常。再往下面去,畜生--愚痴。什么叫愚痴呢?世出世间一切法,真假不分、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甚至于利害都不清楚,这就是愚痴;那么要想做到不痴,要读书,要明理,你才会不愚痴。你不读圣贤书,不明理,往往把是非弄颠倒了。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积非若是,大家都错了,我们认为这很对的嘛!很难辨别,实在不容易。如果叫你真正有能力辨别,那要去念圣贤人书。念圣贤书,简单的,四书五经;复杂一点,儒家的十三经、二十五史、诸子百家,要念几十年才能搞清楚,才有这个能力啊!时间来不及了!来不及,也有方法补救,补救是救一时,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给了我们三样东西,救急,特效药啊!使我们能够治这个愚痴的病。这三样东西:一、是了凡四训;二、感应篇汇编;三、是安士全书。这三本书,特效药啊!可以救急,真管用;然后再以儒、佛慢慢地滋补,你才能把身体恢复啊!这三样东西是救命,叫你不死,不死还很弱啊!要用大乘佛法、儒家这些经论,慢慢地再去学。不读圣贤书,后果不堪设想,这是真正的教育。

  现在中国没有教育。家庭没有教育,你的家庭、儿女没有前途;国家没有教育,这个国家决定会亡国。教育是什么呢?教育就是不愚痴,就是对于是非、真妄、邪正有能力辨别。换句话说,培养你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行为。正的标准是什么?与你真如本性相应。佛是这个标准,儒家也是这个标准,这是教育。所以佛法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

  愚痴堕畜生,悭贪变饿鬼,瞋恚堕地狱。所以贪、瞋、痴又叫做三毒烦恼,它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在十法界里面最苦的三道,我们叫它做三恶道。佛教给我们修十善业,就是离开三恶道。

  ②十善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7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