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5|回复: 0

[善导大师] 关于道场的软硬件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今天和大家沟通交流的,主要是关于道场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么多道场都在建设,弘愿寺也在建设,包括西安这一带,也准备再扩建一个道场,所以有关道场建设方面,有些想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没有事先准备,也没有和智随法师详细沟通,讲得不足的地方,请智随法师补充,大家也可以发表意见。

道场建设主要是两方面:

一、硬件建设;

二、软件建设。


一、道场硬件建设

道场硬件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道场地点的选择

我们建的道场,要选择什么地点?当然我们几个道场都已经定型了,我所讲的,一是就现实情况,二是将来可能还要建道场,可以作为参考。

在古代,寺院几乎都是依山林而建的,越到大山深处就越寂静,便于修行。现在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镇化、城市化,所以道场的基本走向应该也是城镇化、社区化,这是个大方向,要有这个前瞻性。当然,历史的原因,还有政策的原因,会对某个具体道场地点的选择产生影响。

我们目前的道场,还是比较偏远一点。偏远一点,对喜欢自我修学、愿意寂静的人来说很方便,但在接引信众方面就显得有所不足。比如说开元寺,离长沙比较远,其他几个寺院离城市都比较远。

具体到一个道场,也有所谓的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叫“堪舆学”,现在可以称为“环境心理学”,就是说环境对住众的身心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很客观的,倒不是什么迷信。比如住在一个潮湿、阴暗的地方,肯定多病。

佛教说“依正”,依报、正报相互影响。对于地理风水,建道场都比较注意。我的看法是两方面:一方面不可不信,因为它有它的规律,地理嘛,就是地形的原理;另一方面也不可全信,不能太死板,哪里一定不能动,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它是活的。

这方面,在座各位当家法师可能比我强多了。我个人也有一点心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自我感觉很重要。你建这个道场,你是道场的主人,是这个道场的灵魂,那么你往那儿一站,你的感觉怎么样,这里适合不适合,心里是有数的,不是光听人家讲。你如果觉得很阳光,很舒适,很安稳,那就是好的,不是光看理论上讲的。

有一次慧净上人在台北选一个道场,写了几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周围的环境要四平八稳,不要有过于奇险的地形,那样会使我们的心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再就是阳光要充足,要能够藏风聚气;背后要给人安稳的感觉。

有一次,我去一个地方,大家都说那里好,但是我一看就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背后虽然有山环绕着,但是有一个缺口,往那儿一站,觉得背后来风,感到缺口后面会有一队人马冲过来,觉得不安全。

所以,背后一定要有靠,有靠就让人觉得护得很紧,很安全。

前面一定要开阔,开阔就是有视野,隐喻着这个法门的未来。你是要向前推展的,如果往那儿一站,前面锁得很紧,甚至有一个东西顶在你鼻梁上,很近,很堵,那就感觉很不舒服。

左右两侧也应该比较平正,不要有奇斜地形。如果这边高那边低的,你坐着就感觉非常别扭。

我听一位风水家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这是很有道理的。必须是福人,他才有好的感觉,才能认识好风水,而且喜欢住在那里,住在那里适合他的成长。如果不是福人,给他好风水地,他也住不下,他也要走,因为跟他的心不相应。他心喜阴暗、狭小、封闭,选的地方也一定是那样,你给他阳光、开阔、高朗的地方,他不会喜欢。

什么是福人?就是心地正直光明,心怀大众、大公无私的人。

另外就是地形、名称的暗示,我是比较注意这一点的。它的地块形状和它周围的环境,什么山、什么河、什么村庄,这些名称的形成有它的背景,一叫数百年、上千年,口传耳闻,习以为常,纳入政府行政,标在国家地图,有很深的历史、民俗、心理积淀,给人一种暗示作用,也代表一种缘起。有的名称很吉祥,让人一听就欢喜,有的就很普通。

比如我们这次去看悟真寺的下院,我就觉得那个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道场,那是非常难得的,轻易找不到。这个道场是当年善导大师居住并扩建的,祖师道场确实不一样。悟真寺有上寺和下寺,整个面积在古代有将近五千亩的山林,四公里长。

悟真寺地属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首先,从大的地理因缘来说,只要是在西安一带就是好地方,特别是佛教净土宗的道场。西安,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大唐王朝的中心,也是当时的佛教之都。现在又是国际大都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净土宗开宗繁荣就在唐朝善导大师,也就是在长安一带。“西安”,西方安乐国,只有西方才能让我们安心,日落西处心自安。西安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叫“长安”,长治久安,必定要往生西方才有真正的长治久安,六道非是安身处,必向西方得长安。“西安”也好,“长安”也好,都很吉祥,尤其念佛人一听,可说是别有心悟。“蓝田”,给人想到的是蓝田玉、蓝田猿人、蓝关古道,很苍茫,悠远,温蕴生辉的感觉。“普化”两个字,一听就是佛教的,念佛普化诸众生。

悟真寺倚靠终南山,终南山非常雄浑,深厚,群山重重,无穷无尽,称“万里终南山”,自古就是有名的修行地,道教所谓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也是佛教名山,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寺都依傍在终南山麓,中小寺院更是无数,现在仍然有许多修行人住在山中茅蓬,过着隐居修行的生活。

终南山是秦岭的一部分,秦岭东西横贯,绵绵向西即是青藏高原,它是中国南北地理的自然分界线,秦岭以南,水入长江水系,秦岭以北,水入黄河水系。秦岭等于是中国的中腰,道场倚靠这么一座山,等于是倚靠整个秦岭山脉,连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进而网络覆盖全国。从这么一个大的背景来看它的地理风水,就和一般的“背后山有靠”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再从近处看。有一条河从终南山的蓝岭流下来,叫蓝水,大概蓝田县的得名与这条河相关。这条河出山便一分为二,流了大约一公里后又合二为一,寺院正处于二河之间形成的冲积地带,这一地带造型刚好像一条船,又像一个莲花瓣,两边一翘,大小非常合适,好像一叶莲舟浮在河上。这条河叫清河,清净的清,清流激湍,环绕四周,非常有灵性。一般的河都向东流,清河却是往西流,这就不一样。净土法门的净水、法水,长流向西。河水向西,寺门向西,山的走向也向西,船头的方向也向西,往这里一站,自然人心向西,人心向佛。你说建净土道场,哪里比这更好?清河的上流叫“蓝水”,刚好是“清出于蓝”,青出于蓝胜于蓝,预示法门发展,一代胜过一代。

旁边一座莲花山,一座王顺山。“莲花山”不必说,莲花是佛教的标志,出污泥而不染,净土宗就是莲宗,莲花之山也就是净土之山。“王顺山”,我觉得这个名称也特别好。山有镇护的作用,给人依靠、安全。“王”代表世俗社会,即世法,“山”代表佛教修行,即佛法。“顺”是和顺、恒顺。世法、佛法相顺不背,国家就稳定,人民就有依靠。世间需要佛法指导,佛法必须服务社会。世俗社会的运行,有佛法的指导就能够和顺,社会关系就能和谐。这是我的理解。

《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鹫山下的王舍城所讲,王舍城是都城。悟真寺倚靠终南山,向西下望,正好是唐朝的帝都长安,也就是王城。善导大师在这里疏注《观经》,同样依佛山、王城展开教化因缘,简直是印度版的《观经》在中国重新演绎,这种缘起,会让人感觉到历史的沉淀,有心理上的暗示作用。

这些都不是人为的安排,可说是天意自然,因缘如是。

另外,地理也是活的。这个“活”表现在四个方面:因人不同,因时不同,因法不同,因用不同。

因人不同。某一块地方,如果张三来,也许不是好风水,但是李四来就是好风水,这是因人不同,因为人的发展方向不一样。比如这块地方比较阴湿,那就不适于耐旱植物的生长,但是像柳树这类喜阴湿的植物就愿意生长,所以因人不同。不是说“哎,这里风水不好”,你就不来,不是这样的,也许你来就是最好的。古典小说(像《三国演义》)里面有“某某断魂之处”的故事描述,那个地方对某某就是断命之处,但对对方却意味着重大转折,就有生发的功能,那就不一样,所以是因人不同。

因时不同。时代不一样,风水发生了变化。也许这个地方古代是好风水,现代就不是好风水;古代不是好风水,也许现代就是好风水,它随时间流转。

因法不同。法门不一样,这个地方对禅宗是好风水,对净土宗可能就不是好风水。禅宗讲究用功修行,净土宗讲究接待信众,一个收,一个放,所以不一样。

因用不同。用途不一样,是静修还是弘法,是山林道场还是都市道场,这些会有所不同。

我们在选择道场的时候,就要综合来看。

总的来讲,我觉得一个地点,它要适于人居,居住在这里感到舒适;要便于修行,也便于弘法,能进能退,这是最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