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2|回复: 7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卷七】
第二章 道场加行

第一节 除障(前行)

1﹒持戒除魔事障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注释】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欲入三摩地之前,须先修学之妙法门,亦即所谓“前方便”,即前面所说的四种清净明诲。

“四种律仪”:“律仪”,即戒律。四律仪指四重禁。

“皎如冰霜”:“皎”洁白。即持戒清净、有如冰霜一般洁白无瑕。

“自不能生一切枝叶”:“枝叶”,指无蔓、芜杂,如禅门所说之“葛藤”。此言:若持戒清净,则修三摩地时,自不会横生枝节,芜杂的牵扯、葛滕,令菩提道树不能顺利发展。

“心三口四生必无因”:“心三”,心之三毒:贪、嗔、痴。“口四”,口之四过: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必无因”,便没有生起之因。

“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四事”即四种清净明诲。“遗失”遗漏忘失。没有遗漏,故全部奉行,称为“不阙戒”。没有忘失,念念不忘不失,故无染、无坏。

“心尚不缘色、香、味、触”:“缘”,攀缘、缘取,往外摄取之义。“色香味触”即代表外五尘或六尘,亦摄五欲。此言,其心尚且不缘取外五欲、六尘,及诸尘所作事业。

“一切魔事云何发生”:以魔皆讬尘而入于行者心中,而以诸尘去染坏、转变其心,令住着于尘染,因而退堕清净道心;此事若成,即魔事成就,而魔得遂其志。

【义贯】

“阿难,汝问” 如何“摄心”得定,“我今”则首“先”宣“说”:欲“入三摩地” 之前先须“修学”之微“妙”法“门”;欲“求菩萨道”者,“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为根本,且须奉持之令“皎”洁“如冰霜”,如是,身心之乱根即得拔除,“自”然“不能生”出“一切”芜杂的“枝叶”;从而“心”之“三”毒,“口”之“四”,过,其“生必无因” 可依。“阿难”,行者于“如是四”种根本清净身心之“事,若不遗” 漏、忘“失”,则其“心”得恒住清净界域,“尚”且“不”起一念攀“缘色”、声、“香、味、触”等外五尘,远离一切诸尘之贪著杂染,如是则“一切魔事云何”得有因缘“发生”呢?

【诠论】

盖淫、杀、盗、妄四波罗夷为一切大魔事生起之因,因断即果不生;若于四种明诲敬持无缺,即断魔因,魔事永寂。反之,若不持四种明诲,妄行四弃(四波罗夷),而自谓在修行、习禅,欲求无魔事,则有如椽木求鱼,了不可得。

2. 持咒除宿业障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注释】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宿习”,宿世的习气,习气即惑业之种子。

“一心诵我”:“一心”,有二义:一、专心不二,二、至诚虔敬。盖以持咒若心不专注,以散乱心持之,一边念咒,一边攀缘外境,则成效不彰,此是持者之过,非神咒无力。再者,持咒须以至诚之心持之,不得起一念不信、或疑心,并且心理及态度皆须恭谨,不可玩忽、轻慢,否则轻法、慢法,非但持咒无效,且获罪不小。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佛”为三界中尊,故“佛顶”为尊中之尊,于一切法门中,最为殊胜。又佛顶,梵语为“乌瑟尼刹”,义为“无见”,故又称为无见顶,以佛顶之顶上肉髻,最上最密,一切世间、乃至声闻、缘觉、诸大菩萨皆不得见。“摩诃”梵语,大之义。“萨怛哆”,梵语,白伞。“般怛啰”,梵语,盖。合称为:大白伞盖。“大”,表如来藏心,以如来藏绝诸对待,离于二法,是故为大,此如来藏心是此咒之体。“白”者,清净之义,以如来藏心离诸妄染,此是此神咒之相。“伞盖”,能遮、能覆,如来藏心无有不包,普覆一切,此是此神咒之用,能遮止一切烦恼、魔障,荫护一切如法受持之行者,令离热恼之曝晒,立得清凉寂止。“无上神咒”,即指大佛顶首楞严咒。“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这些都是形容词,用来表显首楞严神咒之体、相、用。“神咒”之“神”字,表奥妙、深密、灵明、透达,非凡夫世间所能思议、蠡测。

“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无为心”,无造作心,即无功用心、任运之心,非有为、有漏、无常之心。“心佛”,亦表本佛之义,以“心”是根本义。“从顶发挥”,从无见顶上显现之化佛。“心咒”,蕅益大师说:“五会神咒乃是密诠此妙心者,故名心咒,亦名咒心。”故“心咒”是指首楞严神咒全咒。

【义贯】

“若”修行人“有宿”世之“习”气惑业种子“不能灭除,汝” 即“教是人,一心” 至诚不乱“诵我”所说之“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哆.般怛啰.无上神咒” (佛顶光明大白伞盖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 于大定中之“无为心佛从” 佛“顶”所“发辉”显现之化佛,“坐”于“宝莲华”中“所说”之“心咒”。

【诠论】

由此可知,此经之大义为:先持戒断“现行烦恼”,再持咒断烦恼“种子”。以“现行”依于六识,凡夫得见得知,故较易自断;而“种子”深藏于八识,深密微细,凡夫俗眼不能知见,故必须藉如来密咒之力,方能深入八识藏中而转化、断除之。换言之,可思议的、粗的“现行”,即须以可思议的净戒而对治之;不可思议的、微细的“种子”,即以不可思议的神咒而对治之。

故本经修学之大旨,其次第为:先了妄心、明本心、见本性,而后悟了如来藏乃一切染净之本因,以依于如来藏而起八识、及一切依正;如是觉了,得闻所成慧,及思所成慧,乃得开始发起正修;远离六尘杂染,持清净戒,断现行烦恼杂染。其次依于如来神咒,一心奉持,而断除宿习种子杂染。种、现既断,心离一切烦恼覆盖,即得重见如来藏本心,此时之“见”,只是遥见,而尚未得证入、未得契会;接着,由于修首楞严三昧,一切阴盖悉除,入三摩地,即得契入如来藏心,证大圆通。兹表解如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注释】

“历劫因缘,恩爱习气”:因为前段讲到,若要断习气,须靠如来大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神咒),所以此章讲阿难与摩登伽女双堕生死之因缘,是由于彼此宿世所结恩爱之习气种子。

“非是一生,及与一劫”:一般而言,夫妻之缘通常都不会只是一生或一劫,多半是至少五百世,也就是多生多劫的事,不会一生或一劫就能了,除非修行如来正法,乃能速了此种长劫之生死本因。佛在其他经中,亦言及阿难与摩登伽女之宿世因缘,例如:“佛言:是摩登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同于我经戒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如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说摩登女经》——《大正藏》十四、页八九五。)

“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佛一宣说神咒,敕文殊持咒往护,恶咒立即销灭;摩登伽女一闻神咒,由于咒力加持,宿习之种子即得灭除;接着见佛、闻法,于是爱河干枯,而顿三果。最后经文殊抉择究竟之圆通法门后,又大悟而证四果。这是据吴兴、仁岳法师的《楞严经重闻记》所说。但《楞严正脉》评说:“四果虽由闻法,推其拔脱之力,仍当归功于咒:非咒拔脱,何由而得闻法以至证阿罗汉哉?”此论确实的当,盖此经始自神咒破邪,中辅以显说、开示悟入,终依神咒起修,由咒力加持,速断宿障而得证真。

“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尘”,比喻习气。“顺风”比喻神咒。将灰尘顺风一洒,尘尽飘散;此比喻习气若遇到神咒,悉皆飘散,有何困难、险阻呢?因为若无如来神咒,则在修行中即虑或有境界障、烦恼障等困难险阻。

【义贯】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无数“劫”之“因缘”,其所依之“恩爱习气”种子,“非”只“是一生及与一劫”,乃是多生多劫所成,本难解脱,然经“我一宣扬”神咒及正法,摩登伽之“爱心”即“永”解“脱”,顿“成阿罗汉。彼尚” 且本是一介“淫女”,原“无心”于“修行”,但由于神咒不可思议之“神力冥资”,尚能“速证无学” 之果位;“云何汝等在” 此“会”中之“声闻”众,既已回小向大,发心“求最上乘”,心中“决定”必定要“成佛”道;既已有心,又有如来神咒加持,欲除宿习之障,“譬如以”微“尘扬于顺风”,微尘尽皆飘散,如此修行,尚“有何艰”难“险”阻?

【诠论】

末法时期,魔强法弱,故修行者,于教理之闻思修外,仍须仰仗如来真言加持,方能度诸险难。诚如长水、子璇法师云:“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如影随形,与道为妨,于修行者一切时障,或数病、数恼、多淫、多嗔,或遇邪师,或遭魔娆,诸难竞起,皆是无始不善宿因、邪思业种,熏识现行,常与正道以为冤敌。凡夫始学,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恼,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持?”

又:关于摩登伽女的证道因缘,据《佛说摩登女经》云:“佛问:‘汝追逐阿难,何等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妇也。’佛告女言:‘阿难沙门无发,汝有发,汝宁能剃发不?我使阿难为汝夫。’女言‘我能剃头发。’佛言:‘归报汝母,剃头发来’……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洟(tì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恶露即是男精女血,女血即指卵子或月经之血。)

“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而低头,长跪于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耳。我今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以上即是摩登伽女的得道因缘。(《大正藏》卷十四、页八九五)

第二节    坐道场修定慧

1﹒因戒生定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著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注释】

“坐道场”:“道场”,有二义。一、修道或证道之处;二、传道之外,即讲经说法之处。这里是佛修道之处。“坐”者,不动也。故“坐道场”即是于修道之处所身心不动;这个“不动”,并非指一直坐着不动,而且也不能说只有在静坐时才不动,而是于道场中修道时,于行住坐卧、一切时中,身心皆不动摇;又,不动者,不为烦恼所动,不为内外一切境界所动,乃至一念不生,故不动;言一念不生者,为无一妄念、恶念、邪念生起,非无善念也。若如是者,即名坐道场,故称不动道场。

“先持比丘清净禁戒”:法如是故: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先持戒,净身语二业,再进修禅定,以禅定水洗涤心垢;垢尽心明,本智显发。是故欲修无上法,最先须持佛戒。然而此处经文既说持比丘戒,那么在家众当如何?须知本经所说法门最究竟之实法,非一时权便之法,故修学者的条件当然也是要求最高的,故须出家,方能修究竟无上道。又,既然心慕如来无上道,志出生死,舍此无他,即应舍生死贪爱,如法出家,受学如来三无漏学,方得名为真正虔诚发心修行无上道者。至若在家众,若至诚慕道,但为因缘所限,尚未能出家,欲修此楞严法门,则或可如法受持五戒及菩萨戒,然后进修此法门,以至诚所感,或亦可入深三昧,大发圆解,亦殊可能。

“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第一”,指德、腊俱长。“师”,指戒师。于此法门之修学,不但须要出家,且须依最清净大德求得净戒。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戒成已后”:“戒”,指戒体。谓如法登戒坛,成就最清净戒体之后。

“著新净衣”:所着之衣,里里外外皆须清净;若无新衣,即将旧衣洗净;若有破损,须得妥为补缀。如是内具净戒,外着净衣,即内外俱净、表里如一,为证性相一如作因。

“然香闲居”:“然”,同“燃”。“闲”者,不忙碌、勿迫,以放下一切世俗作业,内外无事,无有外骛(wù追求),无有攀缘,故称为“闲”。又,“闲”即是暇,修道之人即是“有暇之身”,不同于世俗之人,忽忽遽遽(jù匆忙)来来往往、纷纷扰扰、栖栖皇皇,无一刻得暇:身无暇、意无暇、虚劳不断;上班也忙,忙着上班;下班也忙,忙着下班;放假也忙,忙着做家务,忙着度假、忙着陪孩子老婆、忙着吃喝玩乐、忙着与亲朋交际——无有一刻不忙,只是换个方式而已。故世俗之人,即是“无暇之身”。坐道场修行之人,以俱放下一切世间作业,故能“闲居”,静坐摄心。

“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一百八遍”表能灭一百零八烦恼。行者以净戒违其现业,神咒除其宿种,种现齐修,故魔不能得便。又,先诵咒,以神咒之威神力,感得天龙八部、护戒神王、金刚明王,皆来拥护,故道场严净。因此古来打禅七之道场,皆有先作“楞严会”以除魔事之传统,盖据此而来。

“然后结界”:“结界”,在建伽蓝(寺院)之前,或欲设传戒之戒场,或欲设立修道之场所,即依显教、密教之“作法”或“仪轨”,或毗尼中所制之“羯磨法”,而定其道场之区域与界限,并清净、加持之,称为“结界”。其作法所限定之地,称为“结界地”。结界有两种:一、自然界,即以自然环境作界限,如山、河、湖、岛、洲、林、树、岩等为界。二、作法界,为以集僧作羯磨所结之界。此作法界又有摄僧界、摄衣界、摄食界三种,这些都是方便僧众集合、说戒、诵戒等之用。以上为显教之结界。密教于每次修法时,皆有结界。密教之结界有五种:地结、四方结、虚空网、火院、及大三昧耶;并且于每次修法末了,皆须解界,又,结界即是严净、守护、加持之义。凡建道场,不论永久或短期者,皆须先结界,如世间人欲开垦一块地,须先圈定其范围,隔除闲杂人等,以维现场安全,然后施工;建立道场修行,亦复如是。

“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此时,由得咒力加持,及已之定心,而得住于止观:于止观中,求祈现在十方佛国中之如来,不违本誓,放光加持。“灌顶”,即是如来以其一切智海之水,灌行者顶,令速得如来之一切智智,此为一切加持中之最上者。

【义贯】

“若有末世”之佛弟子,“欲坐道场”修行大定,须“先”受“持比丘”之“清净禁戒”,且于受戒时,“要当选择戒清净者”,德、腊“第一”之“沙门,以为其” 戒“师,若其不遇真” 实“清净”大“僧,汝”所受“戒律仪必不成就”。于无漏“戒”体“成”就“已后”,即成道器,能堪修大行,魔不能坏。然后沐浴、“著新净衣”,表里俱净,“然香”供佛,“闲居”静坐摄心,接着“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以此咒力加持内外,“然后结界,建立道场”,于止观中“求于十方现” 在“住”持所化“国土”诸“无上如来”,以本誓愿力,“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诠论】

如是一切如法修行,十方如来悉知悉见,以本愿力护念加持,所作修行无不果遂。

2﹒因定发慧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注释】

“白衣檀越”:此为在家男女二众。“檀越”为华梵合言;“檀”,梵语,具言为檀那(Dana),布施之义。“越”,超越,以布施能超越贫穷之苦海,故称檀越。贫穷有两种:财贫及法贫。施财得超越财贫,施法则得超越法贫。前段说欲修此法者须受比丘戒,此段虽许在家二众亦可修此大法,然亦须持戒清净,不只持在家五戒、菩萨戒、且须行梵行,如同出家,身不行淫(邪淫、正淫俱除),亦除心淫,如是方堪修此胜法,具如下说。

“心灭贪淫”:即行梵行,及特如来清净明诲。

“持佛净戒”:并且不论出家、在家,皆须持佛之一切净戒。

“发菩萨愿”:即是发菩萨之四弘誓愿,以此四愿为一切菩萨大愿之根本,须发此四大愿,方具菩萨种,堪修大行,绍佛种性。

“出入澡浴”:“出入”,指若出了道场又再进来,即须沐浴以净身,以免在外面染上不净物,而为恶鬼神等秽物所附,隐于道场,乘虚作怪,为害不浅。故于专修时,“护净”之事非常重要:身心内外不可藏纳任何不净。

“六时行道”:一日之中共有十二时,昼夜各有六时,其中六时行道,六时静坐;行道即包含经行、礼佛、诵咒等。行道与静坐交替而行,如子时行道、丑时静坐、寅时行道、卯时静坐等,如此则动静合宜,调合昏散。然而不论是行道或静坐,其所修皆是依于“返闻自性、入流亡所”而行。

“如是不寐”:“寐”有二义:一、昏睡,二、忘失。修道时若作短时养息,亦不可如常人昏睡不觉,须右肋而卧,心作光明想,以除无明及昏忱盖。除此之外,于一切时中,念念之中皆不能忘失“返闻自性”,故称不寐。

“我自现身”:于修行中,若见有佛、菩萨现身,须善了知是否为魔事现前,或只是自心一时妄现之幻象,而并非真正佛菩萨现身;其方法即如古德所说:“若见佛像,当观空寂,(观诸本不生,一切诸法,自心现量),如是观了,若是真佛,其像显然,若是魔事,其像则灭。”

【义贯】

“阿难。如是末世” 持戒“清净”之“比丘,若比丘尼”,或持戒之“白衣檀越”,其“心灭”除“贪淫”,行清净梵行,且“持佛”所制一切“净戒”,并“于道场中发菩萨” 四弘誓“愿,出”道场后复“入”之时皆须“澡浴”净身,执勤护净,“六时行道”、六时静坐,善摄其心,“如是”明觉不昏“不寐,经三七日” 勤行精进,“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 速得“开悟”。

第三节 建立道场、结界轨则

【阿难白佛言: “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注释】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于末法之时修行,由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建立道场不是一件小事,须尽心尽力,如法如仪,清净庄严,方能免除魔事。

【义贯】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 的“无上”慈“悲”教“诲,心已开悟,自” 已确“知”于“修证无学道”方面定当“成”就。然而“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建立道场”时,应“云何结界”,方符“合”诸“佛世尊”所制之“清净”仪“轨”法“则”?

1﹒净地、结坛

【佛告阿难: “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注释】

“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雪山”为横亘于印度西北之山脉,有以喜马拉雅山为雪山者;亦有以葱岭西南的兴都库什山脉主雪山者。此雪山以其终年积雪,纯一洁白,又高峻难至,故用来象征纯白无染、凡夫难证、至高不动的真如本性,为不变之理体。“大力白牛”象征自性清净之根本正智。亦即《法华经》所说之“大白牛”。“大”,表一佛乘。“白”,表纯一无杂,以其心不杂凡外权小。“牛”,表力大,能忍辱负重,发长远心,驮负众生至无上菩提。

“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香草”象征三慧,“清水”象征正定。此牛唯以三慧及正定为饮食:食三慧草、饮禅定水;即以清净法食为食。

“其粪微细”:“粪”表清净法食消化之余,象征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之转化。

“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泥”,涂。建立道场,修行密法,须先净地,将原地之土除去二、三尺(此表净除现行业习),覆以新土(表净持佛戒),再用大白牛粪(表正定)加旃檀香(表般若慧),涂在地表上。又,大白牛粪,亦表佛力及菩萨力,而旃檀则表行者之自力,内力外力和合,以涂“心地”,表反熏八识之意。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如果不是如来所说的一乘大法(雪山),则一切凡外邪小之法尽皆不净(臭秽),不能拿来反熏行者之八识,净严心地(涂地)。

“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平原”,指其他菩萨或祖师所说之法。“穿去地皮”,表离其文字相,“取其黄土”,表得其菁华,悟指月之指。又,“穿去地皮”亦表破我、法二执之表相,然后解阴结、而破五阴。

“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鸡舌香”即丁香。十种香表十波罗蜜:檀、戒、忍、进、禅、慧、方、显、力、智。一般显教讲“六波罗蜜”,于密教中,如《华严》等大经,如来则为诸菩萨说“十波罗蜜”,令速证毗卢法身。以本经乃圆摄显密二教之理事,故于理上亦凡显入密,以期令行者速入如来自证秘密境界。

“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细罗为粉”,表行者于十波罗蜜须精参密行,完全通达融会,无有擀格。“以涂场地”,以郊严心地。

“方圆丈六”:“丈六”,为如来化身之身量,表令行者速得佛身故。

“为八角坛”:“八角坛”以理上言,即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以行“八不中道”,即离四句(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绝百非,如是即显如来真如法身。“坛”,为供养处;于理上言之,此八不中道为最上供养。于事上,则“八角”表八供养:嬉、鬟(huán〈古〉妇女梳的环形发髻。)、歌、舞、香、花、灯、涂;此亦即真言密教之八供。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自此以下,为佛开示如何建立道场、设法坛、备供具、供品等。因为修行圣道,牵涉到六凡、四圣、一切染净、依正诸法,所以本有许多凡夫无法通达的不可思议之处,道场的设立须理事兼顾。然而不管如何建立,总离不了清净及庄严二法;又,清净为内外清净,庄严为内外庄严;内外清净故能离障,内外庄严故能成就一切圣法。然须先清净,而后能庄严;以清净为体,以庄严为相、用。把握这两个原则,方能开始建立道场。

又,须知此中种种事相,都含有深义,一般称为“表法”。表法的“表”字,是表徵或代表之义,也就是文学中所说的“象徵”(symbol)。象徵之义,为以某形象来表徵某种意义,如以玫瑰代表爱情,以骷髅代表死亡,即是象徵之义,又称为“表法”。然而“表法”与“譬喻”有何不同呢?于文学中,譬喻(simile)系显喻(明喻),而象徵则为一种隐喻(metaphor)。譬喻之中,一定有一个“如”字、或“像”字、或“仿佛”、“好象”、“犹如”等,举例言这,“人生如梦幻”就是譬喻(显喻);“你是我夏天的太阳”、“音乐性是诗的灵魂”都是隐喻。隐喻有很多种,象徵(表法)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要解释这些呢?因为佛在讲甚深法的时候,常常都用譬喻的方法来说(因此佛经是文学性及诗意很高的作品——然而佛却不是为了文学性或诗意而运用譬喻。)其实“譬喻”即是佛十二部经的一种。那么佛为什么于说法中要广用譬喻呢?因为佛所说的道理很深奥,非已证入圣慧眼的人,无法现量知见,因此佛只好以种种“比量”言词,令闻者睹近,渐渐深入,最后达于本源的“现量”境界。因此佛在《法华经》等经中说:“诸有智者,应以譬喻而得开悟。”这里的“譬喻”即包括了显喻及隐喻。《金刚经》中的譬喻多为显喻(举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法华经》中的譬喻多为隐喻(如:三车、羊车、鹿车、大白牛车;化城;浪子回头的故事等)。这些隐喻(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诸佛之“密语密义”),学者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文字背后的意义),这样修来才有意义。而此处所说“设立道场”的种种事相,也多半涵摄某些密义或深理,并非纯粹只是表面的庄严。因为事相上的严净又含藏了理上的深义,理与事两相和合,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法力,这就是如法设立坛场的用意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附带提一下,设立坛场时,理或事皆不能偏废,但由于我们在时间空间上,与佛世时大不相同,有许多事相上的物品实在无法一一完全照办,例如此段经文中说用大雪山的牛粪来涂地,在此情况下,恐怕只能尽量于事相上配合经文而作,或用相近之代用品,但犹须通达其理,如理而作,如此即使于事上有所不逮,亦庶几无大过矣。

最后,关于前面所提的“护持道场清净”一项,有必要再详加说明一下。所谓“护持道场清净”或“护净”,对于佛法的修行人而言,于专修、静修、或闭关时,特别重要。“护净”的内容,最主要的当然是指“净戒”;若以此修大佛顶法来说,当然是要依“四种清净明诲”去修,以为首要。其次,在家或出家,都应依其已正式受持的戒法来修持,即是所谓“具戒清净”;若已受菩萨戒、三坛大戒者,即应依“菩萨三聚净戒”而修。接着再依佛顶三味法修持,以达“净念”、“净业识”,念念护持自心清净,相续不断——这就是积极的、主要的“护净”之行。此等诸行是护净之“本行”或“本因”,但光是有本行之因也还不能成就其事,仍须有许多“助行”或“助缘”,因缘和合则事易成就。故“护净”之助缘以及助行亦不得忽视或忽略,亦须虔敬如实而行。    

那么什么是护净的“助行”呢?简言之,即行者自己的身体以及道场的环境,皆须护持清净,勿使污秽、脏乱。首先,佛案、佛龛、供桌、供具皆须常擦拭,维持干净;乃至地板、地毡、行者的起居处或卧房、书桌、浴室、厕所、马桶、洗脸台等皆须整理干净整齐。早起后,被子、蚊帐皆须折叠收拾。最重要的是:每天必须沐浴一次,内衣裤须每天换。若依密法修习,有些经轨中还规定要“六时澡浴”,这可能是因为印度气候湿热,容易出汗,再加上礼佛、经行流汗更多,故须常洗。在此讲一则事:二十多年前,在香港有位在家的“上师”,他在书中教人闭关时,特别叮嘱行者“不要洗澡”(或不可洗澡)。这在佛正法中是没有这样的作法与说法,而且正好相反。

又,如果行者是出家众,更须如常剃除头发,至少半个月一次,这才是如法行。虚云老和尚是近代禅者的翘楚,他在他自撰的年谱中说,他在山中独自闭关修行数年之后,经常入定;但因远离人群,无人供养四事,故衣食皆很艰难;吃得很少,衣服已破烂,不堪蔽体。然而精神奕奕,步履如飞。他结束闭关后,为了于修道上更进一步,于是打听到当时的一位极有修行的出家长老大德之处,径去请益。到了以后,如法顶礼,说明来意,老法师见他头发俱长,衣不蔽体,于是问他:“你如是形貌是谁教你的?虚云和尚答:“没人教我,是我自己这么作的。”老法师说:“你这是在修外道,不是在修佛法!”真是一语中的!一点不错,在佛法中,诸佛菩萨及佛弟子都是清净庄严的,他们即使勇猛精进,也是要保持身心与环境清净庄严,生活正常。若因修行而搞得像流浪汉似的肮脏邋遢脏臭,那是外道,不是佛道。即使到现在,也常见有出家众掩关修行,虽有人护关,但出关时却留着长发、长须,看来倒比较像武当山的“道人”,不像佛门高僧。故知其作法是谬误的。

又,为佛弟子,应常念我本师释迦如来,初发心出家时,即自剃发须,故为佛之出家弟子,不论在闭关或平时,都应如法依律剃除发须,不应蓄发、留胡子,有违威仪。

以上为关于专修或建道场时的“护净”,行者应如实于理上解、事上行,不可偏废,亦不掉以轻心,更不可说:“我只要心清净就好了。”作这样的恶取空邪论。试问:倘若你的身体、衣服、居住环境、以及佛堂都一片脏乱,如是,你如何能维持你的心清净?又,身体与环境之染净即是心中的染净之反应:心清净,即与清净的法相相应;心染污,即与染污的法相应。故若身体与环境垢秽,而其人尚在其中生活、居住,若说此人能令其心清净无染,那是很可疑的,也很不配称或相应。再者,若于身体与居处不能作到护净无染,那是依正(依报、正报)不净。以此依正不净之因缘,便会感得“乐秽”的恶鬼神前来亲近及扰害;当然,因为护净不力,身境污浊,清净的护法菩萨、鬼神亦不乐居,因而远离。进而言之,若能护净,不论是“净戒”、“净地”、“净坛”、“净身”,即表示对法的尊重、以及对修道的诚意。试想,我们要请客时,尤其是请贵客,并非只准备丰富的饮食即可,而环境却一团脏乱,那对客人是一种不尊重。更何况欲修无上定慧三昧时,须要请诸佛菩萨慈悲前来降临、受供、加持,并请诸天护法来护持;要请如是贵客,你怎能到处脏兮兮的,又不肯劳驾整理整理,却光说你很诚心,这样若非虚伪,就是邪见、或妄语,表里不一致。须知,修行一开始就是要排除一切障难,做到内外一致,最终达到表里一如,性相融通。以此之故,所谓“净戒”、“净地”、“净坛”、“净身”也就是为了要成就一个“净缘”,以达成“净身语意”、“净三业”、“净念”、“净业识”、“净八识”等的究竟目的。法如是故,如是因即如是果,因此在护净的工夫上,为了种种“净缘”所作的种种“净行”必不可废,须如法行,修行方无障难。

2﹒庄严道场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注释】

“坛心”:象征中道因心,即真如本体。

“金银铜木所造莲华”:“金银铜木”,表行者可随能力及因缘而置,不必拘泥。“莲花”,表染净不二,于染离染,因果同时;此是顿教义。金银铜木各种材质的莲花亦表示:不论行者本来的根器、资质如何,只要发心修无上道(欲成莲花),则功不唐捐,究竟必至佛地,以真如本无二致故。

“华中安钵”:“钵”,象征如来藏,以“钵”名为应器,或应量器,故是如来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应化而不变:本体不变,而能随缘应化。于“花中安钵”,即表行者于如来妙法中安其本心,安住妙法也。

“八月露水”:“八月”,月最圆时,又是表示此理最圆。“露水”,禅定水,甘露水,此指首楞严大定之水,能洗涤一切烦恼罪垢。此定水乃依最圆满、中道纯真之理(如来密因)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随安所有华叶”:表以如幻智闻熏、闻修,成就中道妙慧,无不具足。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八圆镜”,表八识转为智慧。“镜”即是智,以智能照故。“各安其方”,表示不离当处,即处而转;亦表即体而转:但转其名、相,而不转其体,是名为“转智”。

“围绕华钵”:此表所修一切转智(能转之智),究竟皆依如来藏(钵),及其所现妙法(华)。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镜外”,表行者自身之外。“建立”,成就。“十六莲花”:此须以密教乃得明之:行者(或本尊)之四方(东、南、西、北)各有四佛,四佛之四方,亦各有四大菩萨为其眷属,四四一十六,故十六莲花即表四方佛之十六大菩萨。四方佛即东方阿閦(chù)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为表中央毗卢遮那佛之四智。

“纯烧沉水”:指一心依如来密义纯修无上正法,不杂修其他。

“无令见火”:只有沉水香之香烟缭绕,表不躁进,而致令功夫白费;以于烧香之时,若见火而无烟,则所烧之贵重沉水,皆成白费。

【义贯】:本段经文之义贯随顺此段而作,故其方式有别于其他义贯,兹特说明之。

于行者自心中(“坛心”),随缘而修治成就(造)于染离染之妙法(莲华),并将德才之如来藏心,安置于此妙法之中(安钵——安心)。若欲进一步安心,则于心中依于圆满中道(八月)成就首楞严大定之禅定甘露之水(露水);即于定中修种种中道妙慧(水中随安所有华叶)。次以此大定、妙慧熏八识成净智,不离本处(八圆镜),不离本处,即体而转(各安其方),摄归如来藏(围绕华钵)。于自本心外(镜外),为破一切邪、显一切正,更成就(建立)四佛并其眷属四大菩萨(十六莲华),皆如法供养熏修(十六香炉),并以无量净法,庄严此薰修(庄严香炉)。一切修行纯依如来密义无上正法(纯烧沉水),且如实修行,勿令躁进而唐捐其功(见火)。

3﹒备供养物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注释】

“乳为煎饼”:以乳煎饼,亦即乳煎饼。

“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乳加砂糖、油乳饼、乳米粥(糜即粥)、乳和众香煎汁成膏(和合众香称苏合)、以蜜浸姜、纯酥(即将“起士”再提炼而成)、纯蜜,加上面的乳煎饼,共有八味,象征所修的八不中道或八正道。内自利八味成就,外利他八味成就,共十六味。以此十六味供养十六尊。

【义贯】 本节从略。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注释】

“每以食时”:“食时”指中午斋食之时,因为诸佛在日中受食,所以每日在日中供奉佛菩萨。

“若在中夜”:因佛在中夜不受食,故只以酥或蜜烧令烟尽以享之。

“兜楼婆香”:此香中国不产,故只译其间。据《异物志》说:此香产于海边国;或说产于鬼神国。亦有译为香草或白茅香的。

“享佛菩萨”:“享”即供养。

【义贯】 本节从略。

【诠论】

此节经文所说,以香水浴炭,及投酥蜜于炎炉内,其实即是密教所主的“护摩”。护摩,梵文之音译,其意义为火供。亦即将供品投火燃烧之,以为供养。

4﹒安奉佛像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音同触ㄔㄨˋ)、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注释】

“四外”:即八角坛的四边之外。

“遍悬幡华”:“幡”代表密咒,“华”代表密因。密咒能摧邪辅正;密因为十度万行之本。

“当阳”:面对阳光,即正位,座西朝东。

“卢舍那”:梵语,义为净满,为报身佛。一说为毗卢遮那之略;按此实不确,否则法身佛与报身佛之名乃夹缠不清。故不应依此释。

“阿閦”:即阿閦鞞(bì)佛,义为不动佛,居于毗卢法界之东方。

“诸大变化观音形像”:观音菩萨的种种化身像,例如千手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等等。

“乌刍瑟摩”:即火头金刚,与秽迹金刚同体异名。

“蓝地迦”:即青面金刚。

“军茶利”:五大明王之一,为南方宝生如来之忿怒尊。

“毗俱胝”:即毗俱胝观音,即毗俱胝观音(Bhrkuti),亦即七俱胝观音,也就是准提观音,或准提佛母。《不空羂(juàn)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下云:“毘俱胝,周言嗔目。”因为此尊也是属于观音的忿怒尊,为观音示现明王相以调伏恶众生者。

“频那夜迦”: 又译为毘那夜伽,象头人身之鬼神,又称欢喜天,系常爱扰害修行人之恶鬼神;然亦护持如法修行之行者。又,有人将频那与夜伽分开为两种,实是讹误。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此节依密教言之,即曼荼罗之安置法。此曼荼罗分三重,内重安十方如来及诸菩萨;第二重为观音及金刚藏:观音为莲花部,主悲;金刚藏为金刚部,主智。悲与智为诸佛菩萨之主要法门,故安其左右,为第二重。第三重分三类:(1)帝释天、梵王、四天王为诸天护法;(2)蓝地迦、频那夜伽为护法鬼神;(3)乌刍瑟摩、定荼利、毗俱胝为金刚明王;此第三重系外护。又,于密教,诸天及鬼神又合称为外金刚部,以护持真言行者。宋·温陵大师说:“末法修行,凡赖于此,一有阙焉,必不成就。”此言甚符密教之义。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注释】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八镜”,此八镜表诸佛于果位转八识为大圆镜智。“覆”,普覆。“悬”,不着。“虚空”,住于虚空,虚空表清净、平等、不动、一相、无尽之境界。此句谓诸佛果德之大圆镜智,普覆一切众生界(覆),然亦不着、不即不离(悬),住于一相清净、究竟平等、不动、无尽之境界,普照十方刹土。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卷七

续-《●[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坛场之镜”,表行者之因心,亦即一切众生这本心。“方面相对”,每一方皆面面相对,“相对”即相应义。此谓诸佛之果德,与行者之因心,一一相应:行者之心向慕于佛,如子念母;诸佛之心眷念众生,如母忆子;母子相忆相念,故心心相应。行者心中有佛,诸佛心中有行者,果德与因心,遥相对应,恋慕不已。

“使其形影重重相涉”:“相涉”,即互入、相融、不相离;表显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由因生果,以果该因;因果毕竟不相离,互融互摄。此密义即:“初发心即成佛道”(《华严经》)。亦是:一发心已,毕竟成佛(《法华经》义),以有因必有果故。

【义贯】:本节从略。

第四节  正修三昧(正行)

1﹒三七日加行证得三昧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注释】         

“至诚顶礼”:以最虔诚、专一不二之心顶礼三宝。十方如来是佛宝,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是僧宝,所持神咒是法宝。三宝是佛道之根本,故于修佛顶大定时须从根本起修,从根本建立,方得成就;至诚礼三宝即是修其根本。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昼夜十二时,前六时顶礼,后六时诵咒。“围坛”即绕坛。“行道”即经行。此时一边诵读咒,一边绕坛以经行。

“一时常行一百八遍”:此时所持之咒指咒心,不是大咒。于“一时”中要持一百零八遍,因此一天六时共须持诵六百四十八遍。首楞严咒心为“哆姪他、唵,阿那隶、毘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合牛(xīn)都卢瓮泮,娑婆诃。”

“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在初七中、礼拜、持咒后,心得安定、明净;此时以此明净之心发菩萨愿,则所发之愿,得与净心相应,深入八识,为无上菩提种。此后,依此种子而熏修,速得成办,转现行业。“一向”,意即不须再分昼夜六时,将心力集中、相续不断,则熏种易成。

“我毗奈耶先有愿教”:“毘奈耶”律藏、戒经。如《梵网经》、《优婆塞戒经》、《华严经·普贤十大愿王》、及菩萨《四弘誓愿》等。于此等经中,佛皆教敕菩萨发菩萨愿。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此时修行更进一步,时间无是断,所念之咒亦不限遍数,只“一向“持咒。”一向“此指专一且不停之意。

“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坛中之镜与悬空之镜中间,诸佛显现:佛身显现于镜中,我身亦显于镜中;这些镜中所现之诸佛如来,更来亲手摩我顶。“摩顶”者,安慰、嘉许、以及加持之义。安慰者,安慰行者之苦,令得心安。嘉许者,嘉其修行之志愿及其精进、诚信等。加持者,以佛力,令速消宿障,速得开悟。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经此三七日,如法次第精进,蒙佛慈悲示现、加持,即可开始正式修三摩地。

“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此谓,若能如是如法精勤修此首楞严法门,则虽末世障重福薄,亦能令其身心得光明清净、发慧开悟。

“犹如琉璃”:指内外映彻。

【义贯】 本节从略。

【诠论】 此最初三七日,即是“前行”,三七日后,方为“正行”,开始正修三摩地。

⒉ 百日证果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注释】 

“若此比丘本受戒师”:“此比丘”指此专修首楞严大定之比丘。“本”,原本。“本受戒师”,指他从前受大戒时的戒师,即三师、七证。

“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同会”,指此一同专修三摩地的同志。“十比丘等”,《大方等陀罗尼经》云:“行此法时,十人已还”,意即:最多可十人,若不到十人,则十人以下,六、七人,或七、八人亦可。(《大方等陀罗尼经》见《大正藏》卷二十一)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不清净者”,指持戒不清净。戒尚不净,如何修定。此指杀、盗、淫、妄等重戒。

“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不成就”指佛菩萨不降临,龙天不护,正定难修,妙悟难发。所以要修行,选择师友不可不惧。若无同行净侣,则不可勉强,宁可独自精进,免得为他所累。

“得须陀洹”:这是藉小果之名而论其所证。约当于住位菩萨的“初发心住”。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圣果“指无学果。此谓纵使未能成无学的圣果。

“决定自知成佛不谬”:以其心明净故,清楚地知道自己决定成佛,此事断无错谬。

【义贯】 本节从略。

【诠论】 前面“前行”的三七日,是日夜不寐地修“常行三昧”。今“正行”百日,不起于座,是修“常坐三昧”。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注释】 

“汝问道场”:因阿难在前面问:“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

“建立如是”:佛则详细地答以如何择地、净地、设坛、安像、供养、备庄严具、三七日“前行”礼佛、持咒、经行,百日“正行”修三摩地。如是建立坛场、道场,乃至建立自心定慧菩提场。

【义贯】  本节从略。

【诠论】 

建坛修法,实非易事。因此下文说,若诵大咒,即使不入道场,(亦即不照上文那样建立坛场),佛亦听许。然而须知,如果有能力建坛场,仍是以设坛为上;但是须注意的是:若设坛、请佛及诸圣、诸天莅场加持、护念,则同修者必须清净,否则即使设坛,亦不能成就三摩地。又,这并不是说:若不设坛,光持咒,便可于戒不清净。若戒不清净,连修定的资格都没有,如何得成楞严大定?

第三章  重说神咒

第一节 阿难祈请

发表于 2016-2-1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