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36|回复: 0

[戒律] 诵持梵网经菩萨戒本札记【十五】------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眾鬥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在佛灭度后,各寺庙主持一方寺务的僧人,如法师、戒师、主持、监院、募化、首座、知客(知宾)等,应恪守勤俭节约,惜福培德的慈悲心,善于和敬,避免争斗,珍惜、维护、利用、继承、发展、弘传一切寺庙有形物品、物产和无形财富。不可挥霍无度,如财己有,随意使用,铺张浪费等。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反而任意乱用,浪费不惜,或使用不当失度;尚不知忏悔,不能及时纠正;长期延续,必然造成众僧失和,产生争斗;既损三宝物品、物产价值,又失文物、法物价值;既损有形财富,又失无形财富。这样的人,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似为出家人而制,实则在家众亦可效仿。一国、一地方、一单位、一家的运营管理也应如此。既要恪守法度规章,又要慎用权力;既要合理调控,又要避免浪费;既要保护有形资产,又要保护无形资产;既要珍惜、维护、利用一切资源,又要继承、发展、弘传文明;既要和谐和睦,又要各守其道;既要大局安定,又要人心快乐。坚持利为民而谋,心系国计;坚持力为国而出,情系民生。让佛教与传统文化,进入家庭、学校、机关、单位、监狱等,平和家庭生活;教育青少年知道既有国家法律,又有国人道德,自我约束言行,降低因法盲、德盲造成的犯罪;官员惜民力民财,以自我约束的官德,忠君爱民,廉洁奉公;一切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上下和顺,团结一心;用祥和平和犯人戾气,用人性因果平和自我心理矛盾和缺陷,自生忏悔,自洗罪业,自作新人;促进民族和睦,相互交流,友好相处,相互尊重等。如果能如此文明,国之幸也,民之幸也,教之幸也!
此戒有重有轻,有开有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既挥霍无度又失和争斗为极重,既损有形资产又失无形财富为重,计划不用或使用不当为轻。为利除弊可开,保大舍小可遮。此戒有事失和理失二种:事失如戒失;理失为旧的不毁,新的不生。善守法财和事理,善守理财自无争;善守家财子孙旺,善守国财万世兴。往昔或今生恶守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不善知众业重的人,有二种果报:一是言行多有争议;二是召至贫穷困苦。如果以廉心善知众的人,今生或来世得二种善报:一是统理大众法无碍;二是众缘和合财无碍。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床木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如果在所住的寺庙,在家人居住的舍宅、城镇、国家元首或权贵居住地,结夏安居点、供养僧众法会等一切处,先来此的僧人,见有客僧人来此,应热情欢迎,送去时应问候祝福。如果暂住时,应供养饮食,安排住宿房间和被褥,事事给予方便,处处满足需求。如果没有食物供养,应自卖身力,哪怕是割肉卖血,也要有诚心尽主人之谊,行待客之道,让客僧人满意。如果有人行布施,供养食物等,应人人有份,平均分配;如果有宴请僧众,主持僧应安排次第受请,全部得到宴请;设宴的人,应礼通凡圣,不问主客,平等供养。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冷遇客僧人,使之供养无份,设宴不请,只安排本寺僧众受供受请;住持僧要得到很多业报,与不通礼数的畜生没什么两样,违背僧人常法,不配僧人身份。这样的人,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为出家人而制,实则在家众亦可效仿;家国一理,让客三千,宾至如归,礼遇来者。八方高朋,荣耀门楣;远交近友,不亦乐乎。否则,大失礼仪国格,小失礼仪人格;既留千古笑柄,又失朋友相助。
此戒有重有轻,有开有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冷遇不待为极重,差别对待为重,待而不周为轻。尽力尚不能满足需求可开,各方礼仪不同可遮。此戒有事独受和理独受二种;事独受如戒独受,理独受为老死不相往来。独受供养失律仪,拒客千里枉为僧;冷遇不待失法仪,佛可割肉饲虎鹰。主人让客三千里,虽居深巷有高明;礼遇待人人自待,家国万邦留美名。独受利养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独受利养业重的人,有二种果报;一是孤独贫困,难闻正法;二是失戒法益,善神不佑。如果以热心尽全力供养的人,今生或来世得二种善报;一是人多助力助道;二是常亲善友善法。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如果遇有施主为作法事而有挑有选的特别邀请,不得受请,应由主持僧平等派选受请。如果接受了特别邀请,作法事后的一切供养不得归为己有;应交寺庙统一用度。这样的一切供养,属于供养十方僧,属于众僧共有财物。如果不能如此持戒,不但接受特别邀请,而且一切供养财物归己使用,等于劫取十方僧的财物归己使用;等于劫夺众生八福田中财物归己使用;即上劫取礼敬田中诸佛圣人财物,中劫取报忠田中师僧父母财物,下劫取悲田中病灾难急之人的财物。这样的出家人,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为出家人而制,实则在家众亦可效仿。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不应背离大众而搞特殊化;更不应一切都搞特殊化,又特殊贪婪占用不义财物,归己使用。这样做的人,既失公德,又获业报。
此戒有重有轻,有开有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既受别请,又供养归己为极重;未受别请,而供养归己为重;受别请未受供养为轻。受别请收供养维修塔寺可开,受别请收供养为他人治病救灾可遮。此戒有事请和理请二种;事请如戒请,理请为多劳多得。不受事别请心持戒;不受理别请心平等;不受不收不贪不犯,受想受缘受利受罪。特殊才能舍我其谁,特别利益理所当然;特殊享乐唯我自知,特殊罪报责无旁贷。往昔或今生受别请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受别请业重的人,有二种果报;一是常居无福之地而贫困;二是为财物多生烦恼。如果以公心不受别请的人,今生或来世得二种善报;一是居福地而富贵;二是身端庄而康健。

http://iask.sina.com.cn/user/my_ishare.php?uid=1431756470净慧法师讲经开示网络共享中心,文本下载,广泛流通,功德无量!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4309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