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5|回复: 2

[看新闻悟因果] 因果的重要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今人无论上中下根,皆须以力敦伦常,主敬存诚,深信因果,广行众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为事。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烹凡炼圣之大冶洪炉。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则通宗通教之后,尚或有错因果事。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矣。

    且勿谓此理浅近而忽之。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经中所说之大因果处,或领会不及。当以世间浅近者,为入胜之方便,如《文昌阴骘文》、《太上感应篇》(上海中华书局有《感应篇汇编》,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有二本。)等。俾熟读而详审以行之,则人人可以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光前年曾刻《安士全书》(文抄中有二序,可知大概),板存扬州,各经房皆为流通,诚淑世善民之要书也。

    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增广卷二·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讲《起信论》甚好,但恐能领会者少,则于天机浅者失利益矣。似宜净土法门,与之并行。令彼先知了生死之要道,又知佛法心法之要,则为机理双契矣。

    现在人的对症药,唯因果为第一;宜修法,唯净土为第一。若夫研究《起信》,虽亦具因果净土,而凡夫知见,不能普领全义,又不能按论起修,则只一解义了之矣。无论何等根性,因果净土,为必不可不先讲究也。

    光常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以不讲道理,兼无王法故也。

    (《增广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七》)

    古之圣贤,无不战战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今之人于日用,云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尚不能一一如法。稍有知见,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权,则肆其狂妄之瞽论,以惑世诬民;已得其位,则逞其暴虐之恶念,以误国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以启迪之也。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皆有所畏惧,而不敢肆纵。即不欲希圣希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得也。以故天资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著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时栽培成性,如小树标使壁直;其至长成,欲令其曲,不可得也。

    (《增广卷二·复洪观乐居士书》)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普度众生。以醍醐之一味,随机宜而殊说。大根则为说顿法,令其速成佛道;小器则授以渐教,使彼徐出尘劳。

    随顺世间,循循善诱。示戒善,辟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陈趋避之良谟。言戒善者,五戒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五戒全持,不堕三途,恒生人道。此与儒之五常大同。第儒唯令尽义,佛则兼明果报耳。

    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名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口四业;不贪、不瞋、不癡,名意三业。此与五戒大同。而五戒多分约身,十善多分约心。十善具足,定生天界。

    至于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对兄说友,对弟说恭,种种伦理之教,则皆欲使人各尽其分,无或欠缺,随顺世相,修出世法。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此即《书》之“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之“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之意。

    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

    是故佛法广被十法界机,若约人道而言,即无一人不堪受佛法,亦无一人不能受佛法。藉令各修戒善,则俗美人和,家齐国治,唐虞盛世之风,何难见于今日!因兹道启西乾,法流东震;历代王臣,咸皆崇奉。以其默化人心、隐赞治道,伏凶恶于未起、消祸乱于未萌故也。至于出家为僧,乃为专志佛乘,与住持法道而设。非谓佛法唯僧乃可修持也。

    此诸浅说,乃如来随顺世间,渐令出世之人天乘法。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咸皆以此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觉,彻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其义深远,姑置勿论。

    (《增广卷二·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然一切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

    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反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只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永嘉周群铮居士,感佩之极,祈上海商务印书馆铸铅为板,以公同志;又印送若干,以结法缘。祈予为序,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增广文钞卷三·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

    世之口是而心非,阳为善而阴作恶者,皆由不知心通法界,与三世因果之故耳。使知之,纵极下劣,亦不肯于明镜之前,现诸丑相,以自贻伊戚也。

    惜世多不知,故致为己之安富尊荣,直使杀人盈城盈野,而毫不悯恤,噫嘻痛哉!末世人心,残忍已极,使无如来三世因果之说,则人之得正命而死者,盖亦鲜矣。

    若欲出世,亦不须另起炉灶,但依佛之言教,对治烦恼习气,俾其净尽无余即已。虽身在俗境,不妨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以进趣佛果。如西天之维摩居士,及此土之傅大士。

    (《增广文钞卷三·佛遗教经解刊布流通序》)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2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0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