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7|回复: 3

[学佛文档] 如实法师人间佛教是否已偏离佛法修行的根本目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核心提示:对台湾佛教界盛行的阿含学风、人间佛教等主流思潮,曾有不少法师和学者进行过反省。在《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一文中,台湾如实法师对台湾教界出现的“重小乘轻大乘”“重入世轻出世”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他表示,“佛法所要觉悟的对象是极为广义的,它包含了三界的一切有为法,不单指人或人间而已。人的佛教,充其量只能作为以人为本位的佛教的起点或基础而已。因此,对于大乘的成佛之道来说,单单只讲求人的佛教显然是不够的。”法师强调,必须要正视佛教最基本的超世俗性,不能以曲解经文“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为借口,将超越二元对立,超越三界,甚至超越二乘涅槃的佛法狭隘化,庸俗化,而背离了脱生死,出离三界的佛法修证根本。因篇幅关系,今日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刊登全文的第二部分。
人间佛教之省思:宗教俗化是世界趋势
一九九九年,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本颇得好评的学术论著《印度的佛教圣者——佛教的价值观与取向之研究》。在该书的序文中,作者Reginald A. Ray 有感而发地说:
在西方,或许我应该说,在整个价值观愈来愈低落的现代世界中,就各种宗教的现况而言,我们正以一种相当庸俗的人性观念生活着。我们似乎已不再相信人性是可能完美的,或者真正的圣者是可能存在的。这样的观念,显然会深深影响到人们对于灵修生活的想法和实行的方式。依我所见,目前所流行的有关佛教的种种解释,就像我们将在本书中所看到的,倾向于把圣者贬为传统佛教中的次要角色。说得细致一点,这种现象同样代表着现代人性价值观的低落。
基本上,佛教可以被看成是一套伦理体系、一类精致的哲学、一门实用的心理学、一种处理精神危机的技术、一股文化传统或文明的力量;不过,却很少被认为是一个以推崇和培育真正圣者为主的传统。然而,依我个人的看法,这才是佛教最终的本质所在。只要这个事实没有被认清,那么这种特殊的佛教天才就会被忽略。而能够对我们这种愈来愈重科技、重功利、好奢靡的人性观念提供有益对治的,正是这种天才。
可见,宗教世俗化的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近十年来,台湾的佛教界也同样盛行着以俗世为主的“人间佛教”。既然边地的欧美学者都已经开始对此现象有所警觉,台湾教界是否也该好好反省反省呢!以下即是笔者对台湾“人间佛教”的省思。
俗化的近代台湾佛教——人间佛教之省思
人间佛教落人本狭隘
“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应以此抉择佛教……”这是人间佛教的基本立场。
我们是人,当然需要人的佛教。但是若想解脱,想成佛,就不能只要人的佛教。我们还需要超越人天,超越三界,甚至超越二乘涅槃的佛教。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的说法, 乍听之下非常响亮,其实是似是而非的。例如孔子下学人事而上达了天理,天理的境界究竟如何,夫子“罕言”。但就《论语》本身的内容来看,孔子不但没有成佛,而且连解脱都谈不上。阿罗汉虽然超越了人天,达成了解脱,但仍未成佛。所以,成人只是成佛的基础或必要条件而已。
“人间佛教”的倡导者,经常引用《中论·观四谛品》:“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和《坛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说法来成立他们的主张。但这显然是一种曲解;因为世间和俗谛的说法并不单指人间而已。世间的范畴是三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一切有为法。《杂阿含经》中,佛告三弥离提:
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是名世间。
所以,佛法所要觉悟的对象是极为广义的,它包含了三界的一切有为法,不单指人或人间而已。人的佛教,充其量只能作为以人为本位的佛教的起点或基础而已。因此,对于大乘的成佛之道来说,单单只讲求人的佛教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场,佛法是宇宙性的,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它为宇宙全体的每一个生命层次而存在。释尊出现人间,佛法在人间弘传,但却不是人间的专利。我们不能硬“将佛法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以人间为本位的佛教,仍然必须妥善建立在“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业果相续的世间”基层上。
释尊在人间成佛,他的色身属于人间,但是他的心却经常在深定与深观之中。定心是超越人间和欲天之上的,而慧观更超越了三界,超越生命与涅槃等一切相对的层面。所以,释尊在人间成佛,并不表示“人间至上”,而是为了方便引导三界中善根成熟的众生,或直接超越三界,或由人而欲天而色天逐渐向上超脱。
无论直接解脱或渐次上达而解脱,无论是在人间行菩萨道,或在天上与他方世界行菩萨道而成佛,最重要的是,要超越一切身心世界的种种束缚,而达成究竟圆满的解脱与正觉境界。这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
无缘大慈的释尊,应该不会特别重视人间,也不会特别重视诸天。他重视的是“一切众生”对自他生命的终极关怀,亦即自我的解脱与自他一体的圆成。在人间自觉觉他,在天上自觉觉他,乃至于在三界与十方世界自觉觉他。以人的立场而论,人间的佛教无疑是解脱与究竟成佛的基础,应该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但若因此而矫枉过正,“割离余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把足以引导人类不断向上提升的“超人间”层次的佛教贬低下来,那佛教也就名存实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佛教舍本逐末

那么,什么是“人的佛教”呢?

“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主张,人的佛教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佛教;不但在家居士如此,即使出了家,也同样要效法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人间佛教的这个主张,根据的经典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如经云: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

《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理当依照大乘法义来诠释,才能正确理解经文的内涵。从经文的性质来看,《弥勒上生经》和《阿弥陀经》应该是类似的,它们同样是接引偏重信行人的不了义经。

根据唯识宗义,不了义经的特色,就是经文的法义不能依照经文字面的意义直接去理解,而应该另外探求经中隐含的“密意”。倘若直接“依文解义”,那就会出现许多互相矛盾的情形。“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曲解、被误用的。

一“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违背佛法

(一)违大乘教义

在《弥勒上生经》的“缘起分”中,弥勒菩萨听到佛说法的时候,“应时即得百千万亿陀罗尼门”。在释尊说法时,能立刻得到“百千万亿陀罗尼门”的菩萨,显然不是普通的凡夫。如果弥勒菩萨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那么当优波离问“此人命终当生何处”时,佛便不至于当众为弥勒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并说:

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死后往生兜率陀天上。尔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

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弥勒出家才十二年,“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临终却有这么多瑞相;而且命终之后,上生兜率天,成为五百亿“修甚深檀波罗蜜”天子所供养的“一生补处”菩萨。果真如此,菩萨行有什么难能可贵?成佛有什么殊胜难得呢?一般人出家修行,即使勤修止观十二年,也未必能得生兜率,何况“不修不断”而成为“经一时中,成就五百亿天子”的“一生补处”菩萨?像这样的经文,理性的佛教徒恐怕是难以接受的,除非另外赋予更合理的解释。

依大乘佛法来说,现前得佛授大菩提记的菩萨,必须是已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说:“若菩萨未入法位(无生法忍)中,诸佛不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大智度论》引《首楞严经》说有“四种授记”, 其中第四种授记,即是《观弥勒菩萨上生经》中所说的当众(现前)授记,而现前授记的资格,即是“无生法忍”。

世亲在他注解《大乘庄严经论》的论释中也说:“大授记者,谓在第八地中得无生法忍时。”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位居第八不动地,念念不离法性,世出世法平等一味,已断尽一切烦恼,所以无须再修禅定,不必更断烦恼。

这样的高地菩萨,为了特殊的目的,可能会披褐怀玉,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着衣托钵,随缘度日;虽然内心深契如如法性,外表却一如凡人。著作《入菩萨行》的寂天菩萨不也同样是“内勤修学,外示放逸”吗?

所以,弥勒菩萨“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应该是“无生法忍”菩萨的一种示现。

总之,以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普通的凡夫菩萨出家而“不修不断”十二年,是不可能在命终之后成为“一生补处”菩萨的。必须以“无生法忍”的身份来定位弥勒菩萨,“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才能获得较合理的解释。

(二)违部派教义

虽然《弥勒上生经》是大乘经典,理当按照大乘法义去理解;但是,现在我们不妨试着放宽角度,加入部派佛教的观点,多元地来思考这个问题,看看是否也能为“人间佛教”的主张找出一些合理的诠释。

前文曾经说过,上座部佛教根据巴利三藏主张:所有的菩萨都是凡夫,他们的止观禅修最多只能到达“行舍智”的阶段。《俱舍论》也认为:菩萨最后一生,坐菩提树下,于一坐中,依第四禅,由加行道位直趋无上菩提。在初夜降魔以前,都还是凡夫的身份。

依这样的见地来看,弥勒菩萨确实是“具凡夫身,未断诸漏”的。但凡夫菩萨的范围很广,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的世第一法都是,层次的差别相当大。若是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下品资粮位菩萨,他们还需要师友的指导与提携才能上进,自利的能力尚且不足,有什么能力行菩萨道而广泛利益众生呢?

若依无著菩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的说法,资粮位的菩萨并不像昭慧法师所说,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反而应该要“勤修止观”:

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习止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

《说一切有部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说:公元四、五世纪,上生兜率天问弥勒菩萨的情形,在罽宾非常流行。所以无著菩萨上升兜率向弥勒菩萨请问法义,实为当时一般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主张“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弥勒菩萨,怎会指导出一个主张“资粮位菩萨应勤修止观”的无著菩萨呢?再说,弥勒菩萨又怎会自语相违地在《辩中边论》中强调,顺解脱分——资粮位应该努力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和四神足等止观要目呢?如论云:

以麤重爱因,我事无迷故,

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

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

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

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

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已种顺解脱, ……

可见,《弥勒上生经》中的弥勒菩萨,应该不是凡夫菩萨;而且“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句经文,也不宜依照经文字面浅显的意义去理解,而应直探经文的深意。

若是属于“内凡”的加行道贤位菩萨,则他们虽然“不修”初禅以上的“禅定”,却已具备了修习无漏圣道的最低定力要求——未到定;虽然“不断烦恼”,但有能力伏住烦恼,不让烦恼现行。以释迦佛为例,释迦牟尼在燃灯佛时,便已具足八定与五神通,并且禅修到达“行舍智”的道位。“行舍智”相当于北传的加行道的暖、顶二位。这样的菩萨,当然有资格在人间行菩萨道,自行化他,而积累成佛的资粮。

以部派佛教的立场来看,在《上生经》中佛所授记的弥勒菩萨,应该是属于这种已发大菩提愿的加行道菩萨,而不是一般普通的凡夫菩萨。加行位菩萨的行径,当然不是初学菩萨可以学得来的。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上生经》中所说弥勒菩萨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无论是从大乘或部派的法义来理解,都不适宜用作初学凡夫菩萨的修学楷模。初学的凡夫菩萨,如果不依无著菩萨《集论》或弥勒菩萨《辨中边论》所说的方式修学定慧,而直接奉行印老《佛法概论》的主张,以“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弥勒菩萨为楷模,要想在菩萨道上层层升进,恐怕相当困难。

二“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舍本逐末

尽管“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不符大小乘论义,“人间佛教”的追随者,却是一向如此依教奉行的。江灿腾在《论印顺法师与太虚大师对“人间佛教”诠释各异的原因》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人间佛教”的提倡,“固然对治了传统中国佛教常有的经忏法会,喜神秘神通的流弊现象,但是同时也削弱了宗教体验的成分。”

此外,杨惠南在《从印顺的人间佛教探讨与新雨社与现代禅的宗教发展》一文中,归纳出一般学者与老参对印老思想的两点质疑也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间佛教”不曾提供一套具体的修行方法;

二:“人间佛教”不关心究极的解脱与果证。

现代禅的倡导者李元松认为:“人间佛教”所主张的此种“凡夫菩萨”道,浅化了真正的大乘菩萨道。温金柯也认为,浅化的菩萨道可以说是俗化佛教的土壤和促进剂。今天台湾佛教界俗化、浅化的风气弥漫,可以说与这样的“人间佛教”直接、间接的影响不无关联。这些观点和上述学者的看法,大致上是不谋而合的。

“人间佛教”所获得的这些负面评语,其实也正是来台参访的大陆僧众对台湾佛教最不敢苟同的地方。他们一致表示:台湾佛教太不重视禅修,太偏向世俗化与学术化了。江西尼众佛学院的教师道悟法师,在《交流与反省》一文中就毫不客气地指出:

我既看到了台湾佛教所做出的成就,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与偏差;这不足与偏差也正是佛教兴衰之关键所在。……台湾目前的佛教已经太过世俗化、学术化的方面发展,这样下去离佛出世的本怀恐怕是越来越远了,虽然在利生方面有所作为,但对于佛教之根本所在的证悟上就太不重视了。

由此可见,“人间佛教”的基本主张与推广此一理念的教团实际表现出来的作风,的确是名实相符的。但是,“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人,其心灵净化与升华的程度连外道的禅修者都不如,这样的佛教还有什么灵性的深度可谈呢?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会不明白吗?

当然不可能。

那么,他们为何会提出如此偏离佛教根本的主张呢?

笔者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过于重视学理而缺乏禅修体验,以至于无法深刻体认禅修的可贵与重要。倘若“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不是纯粹的学者,而是一位解行并重或雅好禅修的禅师,那么“人间佛教”就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么世俗化与学术化的局面。“人间佛教”的提倡者性广法师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

性广法师之所以会突破“人间佛教”以往的格局,重视禅修,积极引进缅甸帕奥禅师的禅法,甚至以撰写《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一书而被江灿腾教授誉为“人间佛教”禅法的“祖师”或“禅师”,不正是因为她向来喜好禅修,而且“只有谈到禅修才会眼睛雪亮”的关系吗?

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修成了禅定,那么这个人虽身在人间,而他的心却已属于超越“人间”的色界或无色界天了。德韶国师(819-972)所谓的“通玄峰顶,不是人间”正是这个意思。而这样的人,当然是不会以“人间佛教”为满足的。

再进一步说,如果这个人有能力更上一层楼,脱离能所,契入见道,断除见所断或少分修所断的烦恼,那么他即使在人间,但他的心不但已超越人间,甚至更超越了三界。要想在十方世界遍寻他的踪迹,了不可得。

这时,他的眼光肯定不会再局限于人间的范围。他对众生关怀的层面,也将随着心灵层次的提升而往上提升或向内深入。基于深刻的定慧体验,他将更能了解,对众生长远且真正有益的是什么。他也将更能明白,对根源于实证的佛教而言,没有任何一件事会比努力去证实“佛教的理想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达成定慧的方法是确实可行的”更为重要。因此,他的主张与作风势必与“人间佛教”大相径庭。

当然,他的菩萨行仍须立足于人间,但是他,行菩萨行的真正目的,却是要积极引导众生循着定慧的正道回归本性,朝向超越人天并圆满无上菩提的成佛之道迈进;而非画地自限,长久陷溺于“人间”的欲界生死中。

既然“人间佛教”强调“不修禅定,不断烦恼”,那么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人间佛教”主张,利他的菩萨行应该是:

以慧行来说,说法以外,如日报、杂志的编发,佛书的流通,广播、电视的弘法;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佛教大学的创办;利用寒暑假,而作不同层次(儿童,青年……)的集体进修活动;佛教学术界的联系……以福行来说,如贫穷、疾病、伤残、孤老、急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行。

一般的在家居士,没有太多的机缘深入三藏并实际修行定慧,“人间佛教”所提倡的这些菩萨行持,若能尽心尽力去做,的确也可以积聚福慧资粮。对于一个以出离为本而志求无上菩提的出家僧众来说,适时适量地推动弘法活动也是义不容辞的。但若不先讲求出离心与菩提心的长养,和戒、定、慧的落实,便汲汲营营于社会与弘法事务的关怀,那就显得太舍本逐末而深违佛意了。

历来的高僧大德们,无论是印、汉、藏、缅、泰,几乎没有人作过这样的主张。即使是现代欧美著名的佛教学者如G. Schopen, P. Harrison 和R. A. Ray 等人,也一致认为:打从一开始,大乘佛教的主流就是与出离有关的林栖禅修活动,而不是一般通俗的宗教活动。

在《入菩萨行》中强调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寂天,一再勉励学人远离五欲,住阿兰若,修习止观。为弘扬佛法舍身西藏而闻名的阿底峡尊者,虽然也认同“凡夫菩萨”可以集众说法,但他在《菩提道灯难处释》中,却明文界定了弘法凡夫菩萨的最低标准——“已得神通,已生修慧”。这显然是指“加行道”暖位以上的菩萨,而非一般初学的中、下品“资粮位”菩萨。

民国初年的得道高僧虚云老和尚,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

虽然各方的佛学院也随时倡导,法师们日渐增多,可是根本问题从此弃之不顾,一天到晚专在求知解,不求修证。同时也不知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此外,曾经彻见心性并博得“世界禅者”美誉的铃木大拙,虽然仅是一位在家居士,却也同样十分感慨地说:

宗教团体也忙碌于经营各种类似救济事业般的活动,并且高唱所谓的“邻人爱”。结果,连宗教也不太留心个人的内在精神生活。我认为精神要求是宗教生活的本质——进而标举宗教的伦理层面才是宗教的一切。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若以为宗教的范畴仅止于此,那就难免会给人美中不足的感觉了。

西藏最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尊者(1052-1135),在他圆寂前给弟子的一段开示,更值得身披袈裟的僧众深切反省:

行世法的动机,如果丝毫也不是为了利己,那是可行的。可是照这样行,实在太困难了。……所以在没有证得实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谈利生的事业!己无修证,就要利生,等于瞎子引盲人,最后终究要堕入自私的深渊中去。……在未成就以前,你们应该以“清净意”发“大悲心”,为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而勤求佛果。放弃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劳苦,心负重荷,如是修行才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佛教”方便趋下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听从虚云老和尚等“圣位菩萨”的言教,还是当今人间“学问僧”的开示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若依笔者个人浅见,就一般常情而论,一个人如果不勤修禅定、不勤习内观,那么他对于自己起心动念的觉察力通常是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身、口、意三业势必难以摆脱潜意识我执和三毒烦恼的掌控。既然正知的觉察力不够清晰敏锐,那么“欲念可能被误认为信仰,恋着可能被错认为慈悲。……利己之行可能被误认为利他之行”,以至于在自以为是的菩萨行中积累烦恼与罪业。

以此观之,则历代贤圣高僧大德的共同主张还是比较可靠的。除非我们否认,基于定慧的菩萨行才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否则,具有深度定慧经验的贤圣祖师之言教,永远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活步调紧凑,物欲横流,人心浇薄,今古之间,一切的一切都已大大地改观了。时节因缘不同,众生的根器也不同,新时代有新时代的使命需要开创与承当。我们固然不宜再以古圣先贤的典型与标准,强加于现代的一般出家僧尼身上,但是身为一个现代的僧尼,对于自己无能继踵古德风范的羸弱行持,至少也该懂得心生惭愧才是。无论如何,总不能自己不知惭愧,反而还大言不惭地批判起苦心住持正法、续佛慧命的中国历代祖师“急求自证自了”啊!

在宗教界有一句通俗的话说:“一切宗教皆导源于创教人之直接宗教体验及认识。”同样地,佛法也是释尊从现证空性与解脱的甚深定慧经验中开展出来的。舍离了依定而得的般若空慧和解脱,根本没有“正觉”的佛法可谈。

其实,深度的定慧经验不仅是佛教创生的根因,也是整个佛教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与命脉。倘若深刻的定慧体验普遍在佛弟子的心灵中萌芽滋长,那么佛教势必会随之而日渐发展茁壮。

反之,如果佛弟子的定慧体验愈来愈贫乏,愈来愈浅薄,那么佛教内在精神的生命力也将随着源头活水之枯竭而逐渐衰弱、老化。即使表面的行事上看起来依然有声有色,非常活跃,但本质上已名存实亡。

准此而言,则大乘定慧经验已然衰竭而更加依依不舍于人世间的“老年佛教”,应该不像印老所说,是曾经孕育无数圣贤的印度“后期大乘”、“秘密大乘”以及传统的汉、藏佛教,而是某些不重视定慧修习的现代俗化“新兴佛教”。

回归重禅悟的佛教传统

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等亚洲各地。印度和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自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把源自印度的佛法移植到中国来,让它在完全不同类型而且根深蒂固的文化地区生根、抽芽、成长和茁壮,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华夏的祖师,凭着他们高度的智能和无比的毅力,顺利地完成了这项非常艰巨的使命。不但使印度的无上菩提树苗在中土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地传承了一千多年,还成功地移植到日本和韩国等地,在亚洲成就了难以数计的菩萨圣众。这的确是了不起的一项成就,值得中国的佛教徒引以自豪。

尽管如此,但在依缘而起的世俗层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件事,都只能就某一特定的时空、某一特定的角度而说是理想或不理想。同样地,传统的中国佛教和其它任何佛教传统一样,虽然有它便于当时华人直了见性、悟道解脱的优点,但总免不了有它的限制和缺陷。

针对它不合时宜的缺点加以批判,予以导正,或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以期尽善尽美,这是任何一位有心住持正法的僧俗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不宜因此而求全责备,倘若爱深责切,矫枉过正,或在对治上产生偏差,而动摇了传统中国佛教的根本,造成教界更多的迷惑,更大的矛盾、不安与混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笔者以为,传统的中国佛教,无论其形式多么不合印度“佛法”的外貌,在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流中,毕竟已经实际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贤圣高僧大德,利益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也深深影响了中、日、韩三国文化的诸多层面。比起到目前为止只能培养出通俗弘法师、慈善家和佛教学者的“人间佛教”来说,传统的中国丛林佛教,无论如何总要强上百千万倍。

笔者十分肯定,慈善事业、教育学位和通俗弘法,自有它们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和价值,但那毕竟不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所在。佛法的根本,奠基在加行位和见、修、无学位的无漏圣道上。

僧团中如果缺少了慈善家和博、硕士,中国的佛教并不会因此而衰亡;但若少了大乘悲智双运的无漏圣道,中国佛教便名存实亡了。

藏、缅、泰、锡等佛教僧团之所以受到高度的尊重,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去参学,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有举世闻名的慈善家与佛教学者,而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定慧成就的高僧大德。

上述道理虽然显而易见,但是,水流湿,火就燥;烦恼的众生喜爱轮回,贪欲的人类热爱人间;这是世间不易的常情。自古以来,无论祖师大德多么强调“住兰若,修定慧”的重要,有勇气耐得住艰困、平淡与孤寂,并且坚决朝向解脱道迈进的行者,毕竟总是凤毛麟角。

可是,纵使二千年来不曾有祖师大德提倡过“人间佛教”,迎合世俗的“人间佛教”还是自自然然地发展出来了。《道德经》说得好:“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同样地,僧团中证道的成就者少了,学佛者修证无门,世俗的“人间佛教”必然应运而生。

这是时下世间人心的共同趋势,即使佛陀出世,恐怕也难以挽回。因为机法总须相扣,佛陀只有在人心普遍纯朴敦厚、向往解脱、追求正觉的时空中应化而降生,才派得上用场;导向正觉与解脱的佛法也只有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才能发挥它们真正的效用。阿姜查尊者就曾经感慨地说:

世间就是如此。如果你尝试过简单、修习佛法且平静的生活,他们会说你怪诞、反社会、妨碍社会进步;他们甚至会威胁你。最后,你可能会开始相信他们,并且回到世俗的方式,愈陷愈深,直到无法摆脱……。这便是社会的趋势,并不珍惜佛法的价值。

毋庸讳言,“人间佛教”之所以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它比传统的佛教更纯净、更理性、更完美、更符合佛陀的本怀;而是它更能满足现代一般社会大众的世俗心理需求,更切合国家政经体制的现实考量。

所以,在台湾佛教未来的发展中,“人间佛教”大行其道早已经是预料中的事了。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只是设法保住中国佛教那股堪能培育圣道清流的传统,为后世有缘众生留下一线解脱与正觉的生机。

倘若我们仍然认同现量的空慧是佛教最值得引以自豪的不共特色,倘若我们依然承认传统的中国佛教曾经培育出无数定慧成就的菩萨圣众,那么在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作为广大接引众生方便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考虑努力振兴重视禅修的中国丛林佛教传统?

当我们耗资百亿信施创办过剩的民间大学、研究所和医院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拿出微不足道的一亿辟建几个真正理想的禅修道场,好让有心禅修的僧尼可以免除后顾之忧,精进办道?

当我们不断鼓励、资助年轻的莘莘僧众十年寒窗攻读博、硕士学位的同时,是否也该劝勉并资助他们趁着年轻力壮,花三、五年时间,在戒、定、慧学上好好打一点基础?

当我们舍弃自家宝藏不顾而远走他乡求法的同时,是否也该考虑学而时习华夏祖师的至理言教——或精研律典,自律化他,整饬僧团;或以念佛法门净障积资,一面强化大乘发心,奠定大乘三学的基础,一面系心一佛,专称名号,循序趋入“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定慧心境;或以科学的哲学赋予深广圆融的“华严法界观门”、“十玄门”新的时代意义;或闻思修习天台止观,并以南传与藏传的定慧之学调整、充实“天台止观”的理论架构;或向上一着,反观自心的明空体性,参究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延续三世诸佛的法身慧命。

结论





俗语云:“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同样地,“圣贤本无种,华僧当自强。”中国的佛教虽然传承自印度,但主要还是凭着祖师们无比的智能与毅力开创出来的。

现在,传统的中国佛教虽已式微,但完整的基础还在,夙昔的典范犹存。只要我们有信心,能随顺个人的禀赋因缘,依循传统佛教的各宗法门,以中国佛教为主,以藏传与南传佛教为辅,齐头并进,那么华夏祖师冷落凄凉的门庭得以稍稍光大,依旧指日可待!





后记





在以“人间佛教”为主流的台湾佛教界中,发表这样一篇“教界省思”的论文,不难想象,将会招来多么强烈的反弹和非难。但我心安理得,因为我作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

和任何一位虔诚感恩的佛教徒一样,对于教界,我有一份很深的关怀。基于这一份关怀,体弱多病的我,戒慎恐惧地写了有生以来第一篇批判意味较浓厚的文章。口诛笔伐不是我的天性,我是不得已的;逻辑思辨非我所长,这篇文章是硬着头皮勉强完成的。我只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写一篇为汉、藏佛教平反的文章,如果不写,便对不起自己的所学和宗教良知。至于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合理有据,相信教界自有公论。

《道德经》说:“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非君子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如今,我使用了“不祥之器”,发表了这篇评论“希望教界给我批判”的印老思想和“人间佛教”走向的文章,希望它是一剂“苦口良药”,能为教界带来些许正面的影响。否则,半载的劳神苦思和辛勤笔耕,到最后换来的,也不过是“善道除名,恶道挂号”罢了。得偿失乎?得不偿失乎?

憨山大师诗云:“万法唯心造,千途一念差,不知未起处,苦海正无涯。”生命的根本问题源自内心,也只有在个人内心的最深处,才能获得彻底圆满的解决。自利如此,利他亦然。因此,与其穷究如一毫之玄辩,不如翱翔于无边心性之太虚,与其竭立如一滴之枢机,不如悠游于无际法性之巨海。庄周《大宗师》说得好:“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且把一切人我是非、功过罪福都一并消融入明空无别的法性中吧!

(本文作者曾任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重要译著有:《宗义宝鬘》、《现观庄严论初探》、《入菩萨行导论、译注、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