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00|回复: 13

[佛经摘录] [白話略說]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 瑜伽师地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經中,經常可以看到[善巧方便]這四個字
佛菩薩因為慈悲,因為智慧,所以有無量善巧方便
能用種種譬喻,變換不同的方式,隨順不同的因緣,為眾生演說甚深佛經的義理
能做眾生的善知識,柔和善順的開導眾生,安慰眾生,護念眾生,直到不會退轉

眾生想要斷除煩惱,想要解脫生死,想要實修成佛,這都離不開善知識,佛菩薩
所以大般涅槃經說,實修的五個階段,首先就是要親近善知識
所以經中告誡眾生,應當敬視善知識為菩薩,為佛
所以經中教導眾生,要恭敬禮拜善知識,佛菩薩
[白话略说]为什么要恭敬礼拜佛菩萨?~妙臂菩萨所问经  

初學佛的眾生,通常都是因為人生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想要依靠佛菩薩,依靠佛法來得到改善
逐漸增上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普渡眾生之心以後,就要善用修行方便,而且善巧幫助眾生逐漸解脫

無論是上面哪一種情況
瞭解什麽是菩薩的善巧方便
瞭解菩薩什麽時候有求不應,什麽時候有求必應
都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充分的瞭解過這些以後,就可以找到正確的方向,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很好的與佛菩薩互動,并滿足所願
就不會像很多不得要領的初學者一樣,到處抱怨佛法沒用,抱怨佛菩薩不靈,卻不知道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瞭解過這些以後,我們就可以站到佛菩薩的一邊,向佛菩薩學習,學習普渡眾生,學習引導眾生的善巧方便
在這過程中,逐漸突破自身的障礙,增上定力與智慧,逐漸契入清淨光明的佛心,恢復本自圓滿具足的佛性

以上簡單說明,以下節錄佛經并略作說明

祝福慧增上,身心安詳
阿彌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補充說明:

這段經文是由ooo123師兄節錄的
讀過之後,您就會明白
爲什麽您有求就會如願
爲什麽您怎麼求都不如願
爲什麽您總是苦不盡
爲什麽您總是甘不來
爲什麽。。。

讀過之後您就會知道很多修行的善巧方便
讀過之後您就會有很多善巧方便幫助眾生

這篇白話解說陸陸續續寫了20天,在寫之前,末學~
對佛菩薩發願,希望品讀過程寫的白話解說日後能夠轉貼利益眾生
祈求佛菩薩加持,增上智慧,看懂佛經深義,寫出正確的白話解說

師兄們品讀佛經也可以如是發願
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這樣就能受到加持而增上智慧

以下分享經文解說,回向法界一切眾生同得法喜,清淨光明自在

感恩法界一切善知識
感恩佛菩薩慈悲護念
感恩法界一切眾生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2-3-17 03:12 编辑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当知略说有十二种。

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

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种。

>>>>>>>>>>>>

爲什麽菩薩要有善巧方便呢?
那什麽是菩薩的善巧方便呢?

簡單來說,菩薩有十二種善巧方便
自修實證佛法的時候,有六種
普渡眾生的時候,也會有六種

云何[依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方便善巧]
一者[菩萨于诸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


>>>>>>>>>>>>

發起菩提心的有情眾生,也就是菩薩,在修行路上會有諸多障礙
所以需要善巧方便,來對治各種習氣,這樣就會一直精進不退轉

菩薩自修的時候,有六種善巧方便

1、菩薩發起大悲心,普渡眾生不捨眾生
發起回向心和大乘心,就能與佛心相印,顯露佛性,恢復佛性
菩薩為了眾生廣學無量法,而且都契入心法
因此能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法門來普渡眾生

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不斷的增上定力與智慧
所以,優婆塞戒經中說,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發起悲心不捨眾生,菩薩就會實修一切善法
因此,大悲心就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一個善巧方便


二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遍知]。

>>>>>>>>>>>>

2、菩薩如實遍知一切普渡眾生的法門
菩薩發起四弘誓願~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菩薩發起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菩薩發無上心,行菩薩道
菩薩六度萬行,普渡眾生

菩薩爲了學會一切普渡眾生的法門,就會增上自己的實修
因此,這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二個善巧方便


三者[菩萨恒于无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乐]。

>>>>>>>>>>>>

3、菩薩[直心][真心][深心]回向一切智
菩薩善知一切眾生根性次第,隨順眾生,調伏眾生,解脫眾生
菩薩以種種譬喻演說深法句義,啓發眾生本自圓滿具足的自性

菩薩爲了增上普渡眾生的智慧和方便,就會深入經藏
因此,這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三個善巧方便


四者[菩萨顾恋有情为依止故。不舍生死]。

>>>>>>>>>>>>

4、菩薩顧念眾生不捨眾生,因此不畏生死
菩薩爲了眾生,不取涅槃,不畏生死
而是往來六道,教化眾生,清淨不二

因為這樣,菩薩得以恢復清淨自在光明圓滿的佛性
所以說,這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四個善巧方便


五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遍知为依止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

>>>>>>>>>>>>

5、菩薩知法界一切現象(相貌)和原理,清淨無染的示現生死
眾生因為妄念不斷,執著不斷,所以才會六道輪回,無法解脫生死
而菩薩清淨光明沒有妄念,菩薩不是受報于生死,而是示現于生死
菩薩境界不可思議,于生死自在,生為普渡眾生,死亦為護念眾生

菩薩深知法界實相,才可以自在生死,普渡眾生
因此,這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五個善巧方便


六者[菩萨欣乐佛智为依止故。炽然精进]。
当知是名[菩萨依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方便善巧]。

>>>>>>>>>>>>

6、菩薩為成就一切智,勇猛精進
佛智不可思議,因此可以清淨自在光明不二
眾生皆有佛性,只因無明妄念習氣遮蔽,無法顯露

悉達多太子為我們示現,勇猛精進可以成就一切智
佛經講,釋迦牟尼佛比彌勒菩薩晚發心,卻因為勇猛精進早于彌勒菩薩成佛
所以佛經講,[欲][精進][不放逸]是成就一切法的根本

欣樂佛智,發願成佛,就是[欲]
熾然精進,就是[精進][不放逸]
因此,這就是菩薩自修自證的第六個善巧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种方便善巧]
一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
二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

三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
四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处中有情令其趣入]。
五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已趣入者令其成熟]。
六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

什麽是普渡眾生的六種善巧方便呢?

1、菩薩能善巧方便的引導眾生,以少善根,感得無量善果
2、菩薩能善巧方便的引導眾生,以少善行,增長無量善根
3、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譭謗三寶的眾生,令其聽聞佛法,親近佛法,改掉瞋恚的習氣
4、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親近佛法的眾生,令其斷惡修善,精進實修,改善周遭的境況
5、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實修佛法的眾生,令其增長善根,深入心法,明白法界的實相
6、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心法實修的眾生,令其增上智慧,普渡眾生,恢復本具的佛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

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团。施鄙秽田乃至蠢动傍生之类。
作是施已回求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

(ooo123附注:这是其他经上也开示过的道理,众生可以将吃剩下的一点点饭菜汤汁布施给荒田或水沟内的众生,以这样的布施来回向成佛,虽然善根和布施很少,不过因为回向佛果的威力而可以产生无量果)

>>>>>>>>>>>>

(注:菩薩善巧方便的以表法引導眾生深入心法,因為心量廣大無邊,所以果報無有限量
一切表法都是爲了引導眾生轉凡夫妄心為佛心,恢復清淨光明無染,本自圓滿具足的佛性
一切善行,都可以回向無上正道,回向一切眾生,借此放大自己的心量,融入浩瀚的法界)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

谓诸菩萨方便善巧。

1.若有信解受邪斋戒乃至一月都不食等诸有情类。为说八支圣斋戒法。令其弃舍最极艰辛感非爱果受邪斋戒。劝令修学无极艰辛感大爱果受正斋戒。


(注:有很多苦行外道,戒律都很苛刻
那麼苦行到底能不能解脫生死呢?

如果有正確的知見和觀念,苦行是可以增上心法觀照的
所以佛陀會在經中,讚歎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尊者

但是如果正知見不足,又不會轉念的眾生,在受極苦之時,就會生起嗔心,嗔心就會感得惡果
本是爲了增長福德才會受持齋戒,卻因為不懂方法和原理,不但沒有增加福報反而增加了惡業

菩薩爲了護念眾生,不會讓次第不足的眾生去修極苦的苦行
而是引導眾生受持正法齋戒,由齋戒引導眾生生起正向心念,從而消除業障
例如,不殺生是為了消除貪心和殺心;不惡口是為了消除嗔心和惡心,不邪淫是為了消除貪心和淫心...)


2.若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无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脱。 [为说中道][令离二边]使其趣入。

(注:眾生皆本具清淨光明的佛性,但因妄想執著無法顯露
所以就要有修行方便,逐漸斷除妄念,恢復清淨無染的佛性

正方便就能引導眾生逐漸六根清淨,不再攀緣六塵,生出貪嗔癡的妄念
邪方便則相反,令眾生增加妄念,更加沉淪于生死,不得解脫

對於非常精進,卻沒有正知見,修行方法不正確的眾生
菩薩善巧方便的為其解說佛法正見,破除兩邊執著,清淨自在契入不二

至於破除眾生的執著,六祖在壇經中講了三十六對法
例如眾生執著有,就以空破有,眾生執著空,就以有來破空
最終,令眾生不再執著于兩邊中的任何一邊,清淨自在不二)


3.若诸有情求欲生天起邪方便。投岩赴火断饮食等。为其宣说无倒[静虑](附注:就是禅定)。令彼获于现法乐住。逮得当来无诸艰苦与喜乐俱生天胜果。

(注:如有眾生想要生天享樂,卻不知因果,不種樂因,不斷貪欲
妄想通過外道投岩,赴火,斷飲食等苦行,得以生天享樂

菩薩對於這樣的眾生,宣說因果業報,勸導眾生斷惡修善,少欲知足,修習禪定
令眾生歡歡喜喜的修行善法,輕輕鬆松的得到生天享樂的果報

關於三界二十八天,可以參考楞嚴經的經文)


4.若诸有情信婆罗门吠地迦呪妄计。精勤受持读诵得究竟。净方便劝令于佛圣教受持读诵思惟其义。

(注:有的眾生妄想通過修持外道咒法來解脫生死,對於這樣的眾生
菩薩會作出種種善巧方便,令其實修佛法,受持讀誦佛號佛經佛咒,並且思惟解義
然後改變心念和行為,逐漸身心清淨,成就定力,增上智慧
明白法界實相,明白一切現象和原理,就可以斷除妄念,解脫生死

大般涅槃經上說,如果不能深入思惟,那就算經過累劫,也一樣無法成佛 )


5.又正为他如是如是宣扬开示如来所说甚深空性相应妙法。令彼发生勇决厌离猛利净信。但由如是一刹那顷厌离净信俱行善心。尚能摄受不可称数广大善根。况其相续。

(注:菩薩會以種種方便,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也就是善巧開示,眾生皆有清淨光明圓滿的佛性,與諸佛無二
眾生若能凈信自性佛性,就能頓超一切凡夫業障,因為業障也是虛妄
一念凈信,就可以破除一切虛妄,增長無量善根,印入清淨光明的佛心
若能念念凈信相續,就能念念印入佛心,就能恢復清淨光明圓滿的佛性)


6.又诸菩萨世间所有种种上妙珍宝香鬘诸供养具。起净信俱增上意乐。于佛法僧胜解供养。亦劝导他令行如是胜解供养。

(注:菩薩會以世間種種上妙供具來供養三寶,通過表相的供養來增上恭敬心,歡喜心,凈信心,菩提心
對於應該如何供養三寶,隨著眾生所能理解的不同,也就是根器次第心性不同的眾生,就會有不同的講法
經中說,最好的供養就是發起無上菩提心,成就無上佛道,也就是印入清淨光明的佛心,恢復本具的佛性
這也是修普賢十愿中的禮敬如來,稱讚如來和廣修供養)


7.又于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养佛法僧所。即以如是净信俱行增上意乐。周匝普缘深生随喜。亦劝导他作是随喜。

(注:普賢十愿中的普皆供養,供養十方無量世界無量佛菩薩
恭敬供養可以生起謙卑恭敬歡喜愛樂之心,發起無上菩提之心

菩薩對於周圍一切因緣深生隨喜,以轉負面心念為正向心念,契入清淨光明的佛心
菩薩自隨喜,也善巧方便的勸導眾生,隨喜其他人的一切善心,善行
只有心量無限,才不會有凡夫的種種執著,也才能與廣大的佛心相印)


8.又诸菩萨恒常修习念佛念法乃至念天。亦劝导他令修[六念]。

(注:六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時時正念就可以消除凡夫的妄念,身心清淨
六念,對於不同根器次第的眾生,會有不同的修習方法和觀照方法
例如念佛,可以口念也可以心念,可以念佛的[化身][報身][法身],也可以念佛的本願,念佛的功德
念法,可以正念五戒十善,可以正念慈悲觀照,也可以正念法界實相
其他幾念也是如此,都有不同次第的觀照方法

通過漸次深入的正念觀照,就可以逐漸清淨第八識,恢復清淨光明的佛性
甚深次第的觀照,是要有智慧透過法相來觀照法性,也就是觀照法界實相
當下正觀,當下就能印入清淨光明的佛心
念念正觀,就能恢復本自具足的圓滿佛性

所以,菩薩自己修習六念,也善巧方便的隨根器次第,來教導眾生修習六念)


9.又诸菩萨意言分别礼佛法僧。乃至命终时无虚度。亦劝导他行此礼业。

(注:禮敬佛寶,轉貢高我慢心為謙卑恭敬心,發起無上菩提之心
禮敬法寶,尊重經法,來增長善根,消除業障,生起稀有之心,求法之心
禮敬僧寶,學習法師講經說法,知因知果,改變心念和行為,逐漸深入學習佛法

菩薩自己禮敬,也善巧方便的教導眾生分別禮敬三寶
直至命終,念念禮敬念念歸依,以此轉凡夫妄念,清淨第八識
逐漸清淨就能顯露智慧,完全清淨就可以恢復佛性

這是普賢十愿之禮敬諸佛
普賢菩薩以大行大願,相印于清淨光明,廣大無邊的佛心
想要成佛,就要效仿普賢菩薩的行願,印入佛心,恢復佛性)


10.又诸菩萨普于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业悉皆随喜。亦劝导他作是随喜。

(注:眾生多有貢高我慢心,嫉妒障礙心,這些惡心必墮惡道
時時隨喜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善業
就能轉變眾生的惡念和妄心,印入清淨光明的佛心

因此菩薩自隨喜,也善巧方便的引導眾生隨喜無量眾生,無量功德)


11.又诸菩萨普于十方一切有情。入广大悲增上意乐。愿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忧苦。亦劝导他兴此悲愿。

(注:眾生執著于[我],有我就會有我執,由此生出愛欲,瞋恚,愚癡的種種妄念
例如,我冷了,我餓了,我喜歡,我不喜歡。。。

圓覺經說,愛欲乃輪回的根本,如果不斷除我執,就不能斷除愛欲,也不解脫輪回
對十方一切有情眾生如實生起大悲心,發願代替一切眾生受一切憂苦,令眾生受樂
生起這樣利益眾生,普渡眾生的悲心悲願,就可以放下凡夫的各種執著,印入清淨光明的佛心

優婆塞戒經說,一切善法,悲為根本,並且教導菩薩如何生起悲心
因此,菩薩自發廣大悲心悲願,也如此教導眾生)


12.又诸菩萨过去现在一切误失一切违犯。以净调柔爱乐。随顺所学[戒]。 [心]。 [想]对十方佛世尊所。至诚发露悔往修来。亦劝导他令行是事。如是数数发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业障皆得解脱。

(注:菩薩運用種種方便,生起凈信心,調伏心,柔軟心,愛樂心
依照自己的實修次第,依所學的[戒法][心法][智慧法]來[悔過懺][三昧懺][實相懺]
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懺悔方法
1.初學者[悔過懺],也就是檢討過錯,真實的發露各种過失,面對過失,能生起察覺,不再犯錯
2.进阶者[三昧懺],也就是觀照起心動念
可以[攝心守一懺],因攝心內觀守一而逐漸妄念不生,所以不再犯錯,这是[奢摩他]式的观修忏悔,重在静虑
可以[清淨光明懺],因为观照光明,所以內外法界都光明平等,不再有妄念,不會犯錯,这是[三摩钵提]式的观修忏悔,重在观照
3.最后才是[實相懺],观照实义和不二
[本空實相懺],佛性本自圓滿,當下不二,沒有過失,這是[禪那]式的觀修懺悔,重在當下的平等不二

菩薩這樣善巧方便的通過懺悔來消除無明妄念,恢復清淨佛性菩薩也會如此善巧方便的引導眾生)


13.又诸菩萨已具神通得心自在。普于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处。化作众多种种化事。摄受无量大福德聚。

(注: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擔任很多角色,如學生,父母,子女,員工等等
同樣的,佛性也會有很多種相貌,例如: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
二者[般若波罗蜜]。
三者[金刚三昧]。
四者[师子吼三昧]。
五者[佛性]。

楞严经卷四~
1、菩提。
2、涅槃。
3、真如。
4、佛性。
5、庵摩罗识。
6、空如来藏。
7、大圆镜智。
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首楞嚴三昧經中說,菩薩學習首楞嚴三昧恢復佛性
首先學習愛樂心和深心,然後學習大慈大悲心,接下來學習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然後就會報得最上神通

菩薩具大精進,神通難測,自在無礙,于無量世界,示現無量方便,教化無量眾生
自增無量福德,也善巧方便的令眾生增長無量福德,恢復本自圓滿具足一切的功德

關於神通,其實人人都有神通,也都正在用神通,因為六道輪迴就是神通的展現
但是,和佛菩薩的差別在於錯誤的運用和無法控制,這問題就出在沒有智慧

所以如果妄想神通,卻沒有提昇智慧,那只會自食惡果(參考楞嚴經50陰魔)
就像[六道輪迴就是第八識力量的顯現],而眾生卻不自知
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問題在於智慧而不在於神通
又像地水火風等都有無窮的大自然力量,但是問題在於懂不懂原理和控制方法
同樣的,精神力或佛性也有無窮的法界力量,但問題是眾生有沒有智慧能明白和正確運用
如果沒有智慧而妄用這些力量,那只會製造災難 )


14.又诸菩萨恒常修习[慈悲喜舍]。亦劝导他作此修习。如是菩萨以少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诸胜妙果。

(注:實修四無量心,是實修一切善法的根本
只有如實發起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才能實修六度萬行,圓滿六度波羅蜜
只有如實發起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才能發起無上菩提心,圓滿出世間法

慈心能斷貪欲,悲心能斷瞋恚,喜心能生歡喜,舍心則能破相
四無量心不僅僅是心量廣大無量無邊,而且還需要有深遠的智慧
如果看不清真相,自己尚且在沉淪之中,又如何對眾生施以援手呢?
所以學習[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可以印入廣大佛心,顯露智慧認清實相自利利他

菩薩恒常修習四無量心,并善巧方便的勸導眾生恒常修習四無量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利。

当知略说复有六种方便善巧。
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三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五者[施恩报恩方便善巧]。
六者[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

(注:爲什麽菩薩要有善巧方便?
1、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譭謗三寶的眾生,令其聽聞佛法,親近佛法,改掉瞋恚的習氣
2、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親近佛法的眾生,令其斷惡修善,精進實修,改善周遭的境況
3、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實修佛法的眾生,令其增長善根,深入心法,明白法界的實相
4、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攝受心法實修的眾生,令其增上智慧,普渡眾生,恢復本具的佛性
菩薩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利益這四種有情眾生

簡單說來,菩薩還有以下六種善巧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注: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先以四攝法隨順眾生,攝受眾生
然後依時依次第,運用種種善巧方便的為眾生宣說正法,令眾生逐漸明白甚深義理)


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

1. 先当方便随顺。现行软美身语。

(注:菩薩先方便隨順眾生,以慈心微笑,柔和軟語,攝受眾生)


2. 亦复现行近施随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彼恚恼除便生爱敬。爱敬生已于法起乐。

(注:菩薩行者隨順眾生所需佈施,可以財施,法施,無畏施解除眾生的煩惱,消除眾生的瞋恚心,令眾生歡喜信樂
之後就會尊敬親近菩薩,喜聽菩薩說法,信受菩薩說法)


3. 然后为其宣说正法。所说正法如其所宜易入易解。应时渐次无有颠倒。

(注:菩薩行者先除去眾生的瞋恚和煩惱,令眾生歡喜愛敬,之後再宣說正法
所說正法皆能適應眾生根器,既合時宜,又符次第,沒有顛倒錯亂,易學易懂)


4. 能引义利堪任难击。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

(注:菩薩行者能以種種譬喻言辭解說甚深義理,調伏剛強難化的眾生
菩薩慈悲哀愍眾生,爲了利益眾生,能夠忍受種種責難和打擊等難事
在各種境界下,都可以清淨觀察,然後善巧方便的教化眾生,也因此智慧得以增長)


5. 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

(注:菩薩行者觀察眾生根機次第和種種心性,善巧方便運用神通,自在無礙随宜说法而无错谬
就如法華經中所說,法華行者六根互用,意根功德使法師所有言說皆符合正法,隨宜開悟眾生

關於神通,其實人人都有神通,也都正在用神通,因為六道輪迴就是神通的展現
但是,和佛菩薩的差別在於錯誤的運用和無法控制,這問題就出在沒有智慧

所以如果妄想神通,卻沒有提昇智慧,那只會自食惡果(參考楞嚴經50陰魔)
就像[六道輪迴就是第八識力量的顯現],而眾生卻不自知
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問題在於智慧而不在於神通
又像地水火風等都有無窮的大自然力量,但是問題在於懂不懂原理和控制方法
同樣的,精神力或佛性也有無窮的法界力量,但問題是眾生有沒有智慧能明白和正確運用
如果沒有智慧而妄用這些力量,那只會製造災難)


6. 或劝请他。

(注:菩薩行者善巧方便的為眾生說法,也善巧方便的為眾生請法
例如,佛經中很多大菩薩都會提問,並不是因為菩薩們不知道,而是在為眾生請法
菩薩們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善巧方便的教化眾生,開悟眾生
普賢菩薩十大愿之:[第六愿]就是[请转法轮]
菩薩行者應該禮請佛菩薩,或法師,或善知識,轉動佛法的法輪)


7. 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调伏。

(注:菩薩行者善巧方便的為眾生做出種種示現,破除眾生的執著,斷除眾生的煩惱
增上眾生的歡喜愛樂求法之心,攝受眾生發起堅固不退的無上道心
例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其實諸佛菩薩都有無量無邊的化身,深入眾生界普渡眾生)


8. 若引义利。极略诸论能为广辩。若引义利。极广诸论能为略说。

(注:菩薩行者爲了向眾生說明佛經義理或功德利益,辯才無礙,
可以短話長說,以種種譬喻,旁徵博引,貫通多經,做出長篇的解說
可以長話短說,以用幾句話,簡明扼要的概括長篇大論的心法心要)


9. 令其受持为作忆念施其问难。彼既于法能受能持。复进为其广开正义。

(注:做出解說之後,爲了令眾生憶持不忘,菩薩會善巧方便的施以種種考驗
既可以令眾生對所學的法憶持不忘,也可以檢驗眾生對法掌握的情況
如果眾生通過考驗,能夠領受并憶持所學,菩薩會漸次深入解說深法

這也是我們一看新帖,一學新法,一發大願,就會出現考驗的原因
如果沒有通過考驗,就要好好懺悔,[用心思惟][如法實修][為人演說]
將法深深刻入第八識成為清淨種子,這樣就會通過考驗繼續學習深法)


10. 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顺教授教诫。摄益有情令修利行。

(注:菩薩會隨順因緣,教授眾生修習三昧禪定,消除累世無明妄念

禪定基本是指心念清淨沒有妄念的狀態
可以修定無妄念,也可以修慧無妄念
因此有深淺不同的禪定狀態和實義觀照

在甚深法中,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不二
以定為體,以慧為用,有定就有慧,有慧就有定
就像燈,燈為體,光為用,光離不開燈,有燈就會有光

禪定的原理就是圓覺經中的三凈觀,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奢摩他就是取靜,來止息妄念,例如一心念佛持咒等等
三摩缽提就是通過佛經中教導的觀想方法,來轉惡念為正念,例如慈心三昧等等
禪那則是觀照法界實相和不二,通過智慧上面的提升來消除妄念

禪定並不局限於[坐]禪,行住坐臥都可以修禪,擔柴運水無非是禪

佛陀說法,依據眾生的根器,說三乘法
在妙法蓮華經中說,小乘只是化城,只是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眾生終究還是依佛乘得度,也就是恢復自性佛性而成佛

因此禪定的觀法,根據眾生根器不同,又分為小乘觀和大乘觀
小乘根器畏苦,想要了苦,因此通過觀照來斷惡修善,命終可以往生天道
之後再接受佛菩薩的教化,如果不能回小向大,天福享盡還是會隨業受報,繼續在六道之中生死輪回
小乘觀法有苦觀,不淨觀,白骨觀,無常觀,無我觀,空觀,觀五陰虛妄

如果是大乘根器,則是通過觀照,契入歡喜光明圓滿的氛圍,以此來契入法界光明,契入佛心,恢復佛性
例如:觀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佛像佛相,觀佛菩薩光明,觀佛國淨土,觀法界光明,觀一切眾生光明圓滿,觀光明不二實相,觀常樂我淨...
因此大乘菩薩可以不畏生死,不取涅槃,自在往來于六道,隨緣教化眾生

禪宗的禪指的是甚深佛法,也就是智慧覺照法界實相
楞伽经中將禪分為四種次第:
一者愚痴凡夫所行禅。
(通過觀照破除我執,斷惡修善,得到生天的果報,然後再得佛菩薩教化)
二者观察义禅。
(觀照佛經各個次第的義理,破除凡夫各種執著,這樣就不會有妄念)
三者念真如禅。
(觀照法界實相,明白法界實相就不會無明,也就沒有妄念)
四者诸佛如来禅。
(得佛心印,念念印入佛心,觀照實相和方便不二,運用種種方便教化眾生)


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
于此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彼闻是已如其义趣不能解了。心生惊怖。诽谤如是一切经典言非佛说。

(注:眾生如果無法領會甚深義理,不知佛性本自清淨光明圓滿
就會對經中所說的諸法空性,不生不滅,諸法如幻等等產生疑惑
因為不明白,就容易譭謗,認為不是佛說,或是譭謗說法的行者)


11. 菩萨为彼诸有情类。方便善巧如理会通如是经中如来密意甚深义趣。如实和会摄彼有情。
菩萨如是正会通时。为彼说言。此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无所有。
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
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一义非其自性。是故说言一切诸法皆无有事。
一切诸法所言自性理既如是。从本已来都无所有。当何所生当何所灭。
是故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注:菩薩為這一類眾生善巧方便的開示甚深義理,令眾生如實領會
眾生誤以為法無自性就是指沒有各種法,若是沒有法那要怎麼實修呢?

眾生本自擁有清淨光明圓滿的佛性,本自具足一切功德
但是因為無明,所以產生諸多妄念,生死輪轉,不得解脫

各種法就是隨順眾生的因緣,來破除各種無明,各種執著
緣生法則生,緣滅法則滅,所以說法無自性,是因緣而有
從第一義,也就是實相義來說,眾生的佛性本自光明圓滿
無明是虛妄的,法也都是虛妄的,所以法沒有生也沒有滅
就像夢境,本來就是虛妄,本來就沒有,又哪來的生滅呢)


譬如空中有众多色色业可得容受一切诸色色业。
谓虚空中现有种种若往若来若住起堕屈伸等事。
若于尔时诸色色业皆悉除遣。即于尔时唯无色性。清净虚空其相显现。
如是即于相似虚空离言说事。有其种种言说所作邪想分别随戏论著。似色业转。
又即如是一切言说邪想分别随戏论著似众色业。皆是似空离言说事之所容受。
若时菩萨以妙圣智。遣除一切言说所起邪想分别随戏论著。

(注:以上是用虛空來譬喻清淨光明圓滿的佛性,用色色業來比喻眾生的種種妄念
有妄念的時候,佛性就無法顯露。各種法就是種種的善巧方便,來除去種種的妄念

當前次第的法破除當前的執著后,又會有新的執著
這時要放下對前法的法執,再學新法破除新的執著

如果總是執著于前法,修行就不能增上
就好像腳粘在階梯上,沒辦法向上攀登

當執著完全清除,就可以顯露出清淨光明圓滿具足的佛性,就可以恢復佛性而成佛
菩薩就是用智慧,來善巧方便的除去眾生的種種執著,種種妄念,啓發眾生的佛性)


尔时菩萨最胜圣者。以妙圣智证得诸法离言说事。唯有一切言说自性。非性所显。
譬如虚空清净相现。亦非过此有余自性应更寻求。是故宣说一切诸法皆等虚空。
又如幻梦非如显现如实是有。亦非一切幻梦形质都无所有。
如是诸法非如愚夫言说串习势力所现如实是有。
亦非一切诸法胜义离言自性都无所有。由此方便悟入道理。
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犹如幻梦其性[无二]。
是故宣说一切诸法皆如幻梦。
如是菩萨普于一切诸法法界。不取少分不舍少分。不作损减不作增益。无所失坏。
若法实有知为实有。若法实无知为实无。如其所知如是开示。
当知是名[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注:就像夢境,雖然虛妄,可是當我們還沒有智慧無法破除虛妄的時候
虛妄的夢境,可以讓我們歡喜讓我們笑,讓我們悲傷讓我們覺得真實無比

種種法也是如此,在我們還無法顯露佛性的時候,這些法就可以破除執著
如果沒有這些法,眾生要如何破除執著,如何消除妄念,如何顯露佛性呢?

所以說法是非有非無,雖然虛妄,可是由這些善巧方便法就可以恢復佛性
菩薩知實相所以不執著于語言文字的種種法,而是善用這些法來開悟眾生

佛性本自清淨光明圓滿,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菩薩對種種法既不認為實有而執取,也不斷言空完全否定
種種法,就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善巧方便

這就是[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注:以下就是所谓的菩萨有求必应,这就是菩萨的方便
[共立要契]就是达成和菩萨的约定,就能满愿)

云何[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1.诸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等十资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广说如前。乃至若能受持净戒。如是我当随汝所欲施饮食等诸资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注:如果菩薩見到眾生對生活用品物質方面有所求,就會與眾生達成約定
只要廣行善法,如[持戒][放生][佈施][念佛][拜佛][持咒][誦經]等,就能滿愿
如果眾生不能斷除惡業,廣行善業,那麼菩薩就不會令眾生得到所求

菩薩對行善業的眾生有求必應,這也就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菩薩滿足眾生所需,是為了引導眾生,逐漸恢復本具自性佛性而成佛)


2.如是菩萨若见有情来求种种田事宅事。诸阛阓事。王事域事。财事谷事。或有来求诸工业处及诸明处。或有来求共为朋友。或有来求共结婚媾。或有来求共作邑会。或有来求助营事业。
菩萨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施汝田宅广说乃至助营事业。

(注:同樣的,菩薩見到眾生遇到~購買田產家宅,經營街市買賣,處理大小公事,求財求收成,求職求升遷,求友求妻求夫求字,尋求事業夥伴,請求貴人相助等等事情時,也都會與眾生達成約定)


3.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有诸愆犯或被举讼。或作种种不饶益事为他所拘。将欲刑缚断截。挝打毁辱。迫胁驱摈流移。或他所执欲捶缚卖。
菩萨尔时随能随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脱斯难。

(注:若是犯了罪或被控告,需要打官司,或做了壞事被別人逮住,將要受到各種懲罰,打罵截肢,威脅追殺,被迫顛沛流離,或者被人控制,被人毆打拐賣等等,菩薩見眾生遭遇這些難事時,就會與眾生達成約定,只要眾生肯行善就能得到菩薩的方便救渡,擺脫困境)


4.又诸菩萨若见有情遭遇种种王贼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恶名诸怖畏等。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注:如果眾生將要遭遇國法制裁,或者盜賊,水災,火災,人或非人鬼神干擾,死亡,譭謗等種種令人恐懼的事情時,菩薩也會與眾生達成約定,只要廣行善事,就會得到菩薩的方便救渡免除怖畏)


5.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欲所爱会求非爱离。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遂汝所愿。令所爱会及非爱离。

(注:菩薩如果見到眾生想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或者遠離不喜歡的人,就會與眾生達成約定
只要眾生肯廣行善事,就可以隨心滿愿)


6.又诸菩萨若见有情为疾所苦。
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救汝病苦令得安乐。

(注:菩薩如果見到眾生被疾病困擾,就會與眾生達成約定
只要肯廣行善事,就可以擺脫病苦,身心安穩,自在快樂)


彼诸有情既为菩萨如是立要。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菩萨皆能遂其所愿。
当知是名[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注:如果眾生與菩薩達成了約定,就應當抓緊時間學習善法,受持善法,斷除各種惡業
這樣菩薩就能滿足眾生所願,這就是[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注:以下就是众生立约许愿后不努力修行,所以菩萨有求不应,这也是菩萨的方便
不是菩萨不救众生,也不是舍弃众生,因为这是方便)

云何[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诸有情于上所说彼彼事中。不如所欲速疾修行。
菩萨尔时于如上说彼所求事。皆不施与。唯为利益彼有情故。非余意乐而不施彼。
如是于其诸厄难处。诸怖畏处。欲所爱会求非爱离。病苦所恼诸有情类。权时弃舍。唯为利益彼有情故。非异意乐而弃舍之。非异意乐而不救拔。
如是菩萨于诸有情。方便现行刚捍业时。唯为利益非余意乐。渐令余时如其所欲断除诸恶。修学诸善。是故方便权时弃舍。

(注:如果眾生與菩薩達成約定之後,不立即實現約定,斷惡修善,菩薩爲了利益眾生,就會有求不應
並不是菩薩願意看到眾生受苦而不救助,而是權巧方便的令眾生在吃够了苦頭之後改邪歸正,斷惡修善)

若诸有情于菩萨所。虽无所求亦无众难。广说乃至无诸病苦。而与菩萨先为亲厚。
菩萨于彼随宜劝导。断诸恶法修诸善法。
所谓令彼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广说乃至于净尸罗随顺受学。
若彼有情虽蒙菩萨如是劝导。故肆轻躁而不奉行。
菩萨尔时自现愤责。唯欲利益非愤意乐。于诸所作悉现乖背。唯为利益非背意乐。或于一类现与世间不饶益事。唯为利益非损意乐。
如是菩萨于诸有情现外所作。与内意乐相不同分。由是因缘方便安处。令彼有情渐断诸恶渐修诸善。
是故菩萨如是调伏有情方便。名为[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注:菩薩勸導與自己關係親密的眾生,斷除惡法,修行善法
眾生雖然得到勸導,卻因为恶习气故意放肆,轻视骄躁,不肯依教奉行

这时佛菩萨就会示现愤怒相,怒骂呵责众生。
愤怒只是表相,是为了教化众生利益众生,实则内心清净不二,无爱无憎无嗔无喜

另外,如果众生不受教,菩薩甚至可能還会让众生吃些苦頭
例如,生病,丢东西,家人不和,工作不顺。。。
只要众生能够修正心念和行为,这些自然就会得到改善,佛菩萨就会有求必应

菩薩大慈大悲愍念眾生,所作一切皆為引導眾生逐漸恢復清淨光明圓滿的佛性
以上這些都是菩薩渡化眾生的善巧方便,稱為[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2-3-17 03:52 编辑

(附注:以下是因为众生不修善,所以菩萨以赏善罚恶来逼迫众生修行,这也是菩萨的方便)

云何[菩萨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或为家主或作国王得增上力。于自亲属于自臣民能正教诫。
如应告言。诸我亲属诸我臣民。若于父母不知恩报。广说乃至毁犯戒者。我当断其常所给赐衣服饮食。或当捶罚。或我亲属当与乖离。或我臣民当永驱摈。立一善巧机捷士夫。于彼事业常令伺察。
由是因。故彼诸有情怖畏治罚。勤断诸恶勤修诸善。彼于修善虽无乐欲。由是方便强逼令修。
是故名为[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注:如果菩薩作為一家之主,或者國家領導,這樣就可以更有力、更容易的教化親人和臣民斷惡修善
菩薩會告訴眾人,不管是我的親屬還是子民如果能行種種善法,就會得到衣服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如果不能斷惡行善,就會失去一切所需或者受到相應的懲罰
如果我的親屬不行善法,眾人就要遠離
如果我的子民不行善法,就會永遠被驅逐出境
國王會安排一位聰敏機警的大臣,專門負責監察執行此事

眾生因為害怕得到這樣的治罰和後果,儘管不怎麼願意,但還是會在逼迫之下斷除惡法,修行善法
這就是菩薩的善巧方便,稱為[逼迫所生方便善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注:以下是菩萨先帮助众生,众生因为起感恩心而好好修行,这也是菩萨的一种方便)

云何[菩萨施恩报恩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先于有情。随力多少施作恩惠。或施所须或济厄难。或除恐怖或会所爱。或离非爱。或疗病苦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恩惠欲报德者。
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告言。汝等非余世财来相酬遗为大报恩。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广说乃至受持净戒。如是乃名[大报恩德]。
菩萨如是于诸有情先施恩惠劝赞修善。名[大报恩]。由此方便令他于善精勤修学。
是故名为[施恩报恩方便善巧]。

(注:什麽是[施恩报恩方便善巧]呢?
菩薩隨緣隨力佈施眾生(財/法/無畏),結下善緣或者佈施錢財或者其他種種所須,救人于危難,或者幫助眾生遠離恐怖得到安樂,或者與喜歡的人相聚,遠離不喜歡的人,或者治好了種種疾病得到身心安樂
深感菩薩恩惠想要報恩的眾生,菩薩會勸導以斷惡修善來作為報恩的方式
菩薩會對眾生說,用世間的財物來答謝,這並不是最大的報恩,如果能夠斷除種種惡業,修行種種善法,這樣才是最大的報恩,最好的報恩
菩薩用這種方式善巧方便的令眾生精進實修學習善法,這就是[施恩报恩方便善巧]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何[菩萨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安住菩萨到究竟地。于菩萨道已善清净。先现往生覩史多天众同分中。无量有情如是念言。某名菩萨今已生处覩史多天众同分中。不久当下生赡部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愿令我等当得值遇非不值遇。随是菩萨所生之处。愿令我等亦当往生。如是为令无量有情生正欲乐。为多修习此欲乐故。

又是菩萨从覩史多天众中没来下人间。生于高贵或族望家。所谓王家若国师家。弃舍世间上妙欲乐无所顾恋清净出家。令诸有情起尊敬故。

又现誓受难行苦行。为令信解苦行有情舍所乐故。
又证无上正等菩提。令余有情于所同趣菩提解脱欣殊胜故。
又证无上正等觉已。未为有情即说正法。待梵天王躬来启请。为诸有情于正法所起尊敬故。
作是念言。当所说法定应殊妙故。今梵王悕望。世尊说是法故躬自来请。又以佛眼观察世间。勿使有情作如是谤。但由梵王躬来启请。敬梵王故宣说正法。非于有情自起悲心。乃是为他之所激发。非自能了机宜可否。为欲坏彼一类有情如是邪执。先以佛眼观察世间。然后为转无上法轮。一切世间所未曾转。如是更复宣说正法制立学处。
是名[菩萨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由此所说方便善巧。更无有余方便善巧在于此上若过若妙。是故说名[究竟清净]。

(注:什麽是[菩萨究竟清净方便善巧]呢?
就是菩薩圓滿了六度萬行菩薩道,已然恢復了清淨光明圓滿本自具足的佛性
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方便之事,成熟教化眾生,令眾生印入佛心,恢復佛性
例如,示現往生兜帥天宮成為候補佛,令有情眾生歡喜發願,往生兜帥天宮
并發願未來菩薩下生成就佛道之時,可以與佛同生一處,得佛教化證得菩提
這樣就可以令眾生生起正向心念,發起正向心願,并為此付出努力實修善法

菩薩可以示現從兜帥天宮下生人間,出生於名門望族,捨弃種種榮華富貴出家求道
眾生由此生出敬佩效仿之心,放下對財物親情之事的眷戀,生出清淨的無上正道心

如悉達多太子,示現六年苦行,菩薩示現受苦行
是爲了方便攝受同樣發願苦行的眾生,能夠捨弃種種愛樂貪著

如悉達多太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菩薩示現證得無上菩提
就是爲了方便攝受眾生發起解脫生死,求無上佛道的歡喜愛樂之心

菩薩證得佛果之後,並沒有立即為眾生說法,而是等待梵天天王恭敬請法
如此示現是爲了善巧方便的護念眾生,對正法生起稀有珍貴恭敬愛樂之心
眾生會想,連天王都要畢恭畢敬的請世尊說法,這法一定非常稀有難得,殊勝無比

世尊又以佛眼觀察,要護念眾生不要出現譭謗之心
認為世尊說法不是因為大悲心,認為世尊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是說法的最佳時機
而是因為梵天天王請法,畏懼天王的威勢,被天王所迫,所以才開始演說佛法
爲了破除這類眾生的邪見執著,世尊說法之前先要用佛眼觀察
然後再建立道場,轉正法輪,演說眾生聞所未聞的清淨妙法
這就是菩薩[菩萨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因為菩薩已經恢復了清淨光明佛性,能為眾生做種種善巧方便,引導眾生恢復究竟清淨的自性佛性
所以,稱為究竟清淨的善巧方便)


如是菩萨所说六种若略若广[方便善巧]。能除憎背圣教有情所有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除此无有若过若增。是名[菩萨方便善巧]。
发表于 2013-1-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师兄一切顺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