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15|回复: 17

[文殊普贤] 法华三昧忏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8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述
  圣教浸远文句舛错。由传者浮昧。若不校其同异。明示得失日增月甚遐丧真味。法华三昧仪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盖止观第三三昧所指别行。即其文也。若夫启迪后学为时所宗。破障坏魔入佛境界。与夫文殊普贤并驱宝辂。游方至极者。实惟斯渐矣。患其稍易旧章或亡精要。且十科行轨理观为主。傥一以误九法徒施。有于坐禅观法加成五句者。今列示之。文云。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元文)为非非因心非非不因心故心(近加)且山家凡约句法用观秖但至四。未知五句出自何文。又当推检之际。第五句下准何为境。如何用观。辅行自云。彼别行文但推四句。故今文中广修象观以广于彼(辅行正文)况彼象观犹是历事。而正观一门全今四句。岂应疑误彼之大体哉。而复辄引经文系乎卷末。滥回粗注错其篇内。细碎之失莫得而举也。故今直勘元本刻板印行。庶存先制。而今而后。求三昧者欲传斯文。请固存此序用以区别。
法华三昧忏仪
隋瓦官寺沙门释智顗辄采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意撰此法门流行后代
明三七日行法华忏法劝修第一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诵大乘经者。欲修大乘行者。发大乘意者。欲见普贤菩萨色身者。欲见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分身诸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通达无阂者。欲得闻十方诸佛所说。一念之中悉能受持通达不忘。解释演说无障阂者。欲得与文殊师利普贤等诸大菩萨共为等侣者。欲得普现色身一念之中不起灭定遍至十方一切佛土供养一切诸佛者。欲得一念之中遍到十方一切佛刹。现种种色身作种种神变。放大光明说法度脱一切众生。入不思议一乘者。欲得破四魔。净一切烦恼。灭一切障道罪。现身入菩萨正位。具一切诸佛自在功德者。先当于空闲处。三七日一心精进入法华三昧。若有现身犯五逆四重失比丘法。欲得清净还具沙门律仪。得如上所说种种胜妙功德者。亦当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修法华三昧。所以者何。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行大直道无留难故。如转轮王髻中明珠不妄与人。若有得者随意所须种种珍宝悉皆具足。法华三昧亦复如是。能与一切众生佛法珍宝。是故菩萨行者应当不计身命。尽未来际修行此经。况三七日耶。问曰。佛道长远。三七日修行当有何益。答有三种益。在下当说。
明三七日行法前方便第二

  (修行有二种。一者初行。二者久行。教初行者当用此法。教久修者依安乐行品)
              夫一切忏悔行法。悉须作前方便。所以者何。若不先严净身心卒入道场。则道心不发行不如法。无所感降。是故当于正忏之前。一七日中先自调伏其心息诸缘事。供养三宝严饰道场。净诸衣服一心系念。自忆此身已来及过去世所有恶业。生重惭愧礼佛忏悔。行道诵经坐禅观行。发愿专精。为令正行三昧身心清净无障阂故。心所愿求悉克果故(亦须诵下诸忏悔文。悉令通利)
明正入道场三七日修行一心精进方法第三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
              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心。我于今时乃至满三七日。于其中间当如佛教一心精进。所以者何。若心异念即杂诸烦恼。名不清净。心不净故。岂得与三昧正道相应。是故自要其心不惜身命。一心精进。满三七日。问曰。众生心相随事异缘。云何能得一心精进。答曰。有二种修一心。一者事中修一心。二者理中修一心。事中修一心者。如行者。初入道场时即作是念。我于三七日中。若礼佛时当一心礼佛。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在行法中无分散意。如是经三七日。是名事中修一心精进。二者理中修一心精进。行者。初入道场时应作是念。我从今时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诸有所作常自照了。所作之心心性不二。所以者何。如礼佛时心性不生不灭。当知一切所作种种之事。心性悉不生不灭。如是观时见一切心悉是一心。以心性从本已来常一相故。行者能如是反观心源心心相续。满三七日不得心相。是名理中修一心精进法。
明初入道场正修行方法第四

  行者初入道场。当具足十法。一者严净道场。二者净身。三者三业供养。四者奉请三宝。五者赞叹三宝。六者礼佛。七者忏悔。八者行道旋绕。九者诵法华经。十者思惟一实境界。行者于三七日中日夜六时。初入道场一时之中当具足修此十法。于后六时一一时中。当略去请佛一法。余九法悉行无异(明此十法之中。有但说施为方法。有教运心作念。有教诵文章句口自宣说。行者当好善取意而用。未必并须诵此文也)
              第一明行者严净道场法。
              当于闲静之处。严治一室以为道场。别安自坐之处。令与道场有隔。于道场中敷好高座。安置法华经一部。亦未必须安形像舍利并余经典。唯置法华经。安施旛盖种种供养具。于入道场日。清旦之时当净扫地。香汤灌洒香泥涂地。然种种诸香油灯。散种种华及诸末香烧众名香。供养三宝。备于己力所办。倾心尽意极令严净。所以者何。行者内心敬重三宝超过三界。今欲奉请供养。岂可轻心。若不能拔己资财供养大乘。则终不能招贤感圣重罪不灭。三昧何由可发。
              第二明行者净身方法。
              初入道场。当以香汤沐浴着净洁衣。若大衣及诸新染衣。若无当取己衣胜者。以为入道场衣。于后若出道场。至不净处。当脱去净衣着故衣。所为事竟。当更洗浴着本净衣。入道场行事也。
              第三明行者修三业供养法(初入道场。至法座前先敷尼师坛正身倚立。应先慈念一切众生欲兴救度。次当起殷重心惭愧恳恻存想如来。三宝畟塞十方虚空。影现道场。是时手执香炉烧众名香。散种种华供养三宝。即寻五体投地。口自唱言)
              一切恭敬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佛(心随身口一心顶礼。无分散意了知此身如影不实。于能礼所礼心无所得。一切众生。亦同入此礼佛法界海中。总礼十方佛。一拜已次。当正身威仪。口自唱言)
              一心敬礼十方常住法(礼一拜已。次当正身威仪。口自唱言)
              一心敬礼十方常住僧(礼一拜已。用心方法。不异上礼佛中说礼三宝竟。即当胡跪。右膝着地。正身威仪。一心烧香散华。端身正意次当口自唱言)
              严持香华如法供养。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佛经法。并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事(次当运心想。此香华于念念中。遍至十方一切佛土。作种种众宝。庄严诸台楼观。上妙诸色作种种妓乐。上妙音声歌呗赞叹。作种种栴檀沉水上妙诸香。作种种肴膳汤药。上妙众味。作种种衣服璎珞。流泉浴池上妙诸触。作众禅定智慧清净实相无量。上妙法门。悉皆充满法界。以为佛事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一切三宝。愿三宝摄受。亦熏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于一一佛前悉见己身。如此供养等无有异。又愿六道四生。悉入我供养法界海中。了知如是供养。悉从心生无有自性。心不取着。此念成已。即五体投地。口自唱言)供养已一切恭敬。
              第四明行者请三宝方法(行者已修三业供养已。次应更烧香散华。一心正念。回前供养之心奉请三宝。请三宝法当运心正对所请。口称名字。一一如法奉请。不得散乱轻心)
              一心奉请南无释迦牟尼佛(即知法身犹如虚空。无去来相。余一切佛亦复如是。随心想念。从耆阇崛山。与大众围绕来到道场。受我奉请殷勤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过去多宝世尊(即应心想。多宝佛塔。从地涌出。影现道场。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释迦牟尼十方分身诸佛(即应心想。分身诸佛。悉皆云集。在宝树下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妙法莲华经中一切诸佛(即应心想。过去日月灯明佛等。现在净华宿王智佛等。未来华光佛等。悉皆现前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一切常住佛(即应运心想。东方诸佛身黄金色。相好具足放大光明。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来到道场畟塞虚空受我供养。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一心奉请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心想甚深。秘密法藏。悉现在前。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一切常住法(即应运心想。十方一切诸佛。所有法藏。悉现道场中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运心想念。与无量菩萨围绕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亦如前运心想)
              一心奉请南无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妙音菩萨华德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常精进菩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大乐说菩萨智积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宿王华菩萨勇施菩萨持地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下方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
              一心奉请南无妙法莲华经中普贤菩萨等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心念。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王。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与无量眷属。来入道场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南无妙法莲华经中舍利弗等一切诸大声闻众。
              一心奉请南无十方一切常住僧(运心想。一切十方诸大菩萨声闻缘觉众放大光明。与诸大眷属围绕。来到道场受我供养)
              一心奉请妙法莲华经中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冥空各及眷属(如是次第一遍奉请竟。即五体投地。复更胡跪烧香散华。从初次第称名奉请。如是奉请满三遍已。即当口自宣言)
              唯愿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多宝如来分身诸佛。大慈大悲。受我奉请来到道场。
              大乘妙法莲华经真净法门哀悯覆护。受我奉请来到道场。
              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下方上行等菩萨。
              普贤菩萨等妙法莲华经中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受我奉请。来到道场。
              舍利弗等一切诸大声闻。悉皆慈悲受我奉请。来到道场。
              一切十方三宝怜悯覆护。受我奉请来到道场。
              一切天龙八部等悉生哀悯。受我奉请来到道场。是诸圣众愿悉证明。我于今日欲为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修行大乘无上菩提。破一切障道重罪。愿得法华三昧普现色身。于一念中供养一切十方三宝。于一念中普度一切十方六道一切众生。令入一乘平等大慧故。于三七日一心精进。如经所说修行。愿一切诸佛菩萨普贤大师本愿力故受我忏悔。令我所行决定破诸罪障。法门现前如经所说(行者当自以智力陈说请佛所为之意)
              第五明赞叹三宝方法(行者既奉请三宝已。即当五体投地。正身威仪一心倚立。而面向法座烧香散华。心念三宝微妙功德。口自宣偈赞叹并及咒愿)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觐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悯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以此叹佛功德修行大乘无上善根。奉福上界天龙八部。大梵天王三十三天。阎罗五道六斋八王。行病鬼王各及眷属。此土神祇僧伽蓝内护正法者。又为国王帝主土境万民。师僧父母善恶知识。造寺檀越十方信施。广及法界众生。愿藉此善根。平等熏修功德智慧二种庄严。同会无生成种智道(即当了知。身口意业充满法界。赞叹三宝。无生无灭无有自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明礼佛方法(行者既赞叹竟。应当一心正身威仪。次第礼佛。礼佛之法当随所礼佛志心忆念。此佛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对目前。受我礼拜。余一一佛亦复如是。用心不得散乱。复次行者。礼佛之时。自知身心空寂。无有礼相。亦知此身。虽如幻不实而非不影现。法界一一佛前。悉有此身。头面顶礼。三七日六时礼佛方法。如下所列无异)              一心敬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心敬礼过去多宝佛。
              一心敬礼十方分身释迦牟尼佛。
              一心敬礼东方善德佛尽东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东南方无忧德佛尽东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南方栴檀德佛尽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南方宝施佛尽西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方无量明佛尽西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北方华德佛。尽西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北方相德佛。尽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东北方三乘行佛。尽东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上方广众德佛。尽上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下方明德佛。尽下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往古来今三世诸佛。七佛世尊。贤劫千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过去二万亿日月灯明佛。大通智胜佛。十六王子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现在净华宿王智佛。宝威德上王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未来华光佛。具足千万光相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一心敬礼十方世界舍利尊像支提妙塔。多宝如来全身宝塔。
              一心敬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十方一切尊经。十二部真净法宝。
              一心敬礼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妙音菩萨。华德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常精进菩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大乐说菩萨。智积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宿王华菩萨。持地菩萨。勇施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下方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舍利弗等一切诸大声闻众。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诸尊大权菩萨。及声闻缘觉得道贤圣僧。
              一心敬礼普贤菩萨摩诃萨(三唱此菩萨。是法华忏悔主。行者当自作心。的对此菩萨胡跪说罪忏悔并发愿等。其余诸佛菩萨悉作证明。三七日中皆悉如是)
              普为四恩三有及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第七明忏悔六根及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方法
              (行者既礼佛竟。即于法座前正身威仪。烧香散华存想三宝 ?塞虚空。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无量庄严眷属围绕。如对目前。一心一意。为一切众生行忏悔法。生重惭愧发露无量劫来及至此生。与一切众生。六根所造。一切恶业断相续心。从于今时乃至尽未来际。终不更造一切恶业。所以者何。业性虽空果报不失。知空之人尚不作善。况复作罪。若造恶不止。悉是颠倒因缘。则受妄果。是故行者以知空故生大惭愧。烧香散华发露忏悔。下所说忏悔章句。多用普贤观经意若欲广知忏悔方法。读经自见。若不能广寻。今取意略说以成行法)
              最初忏悔眼根法(行者一心胡跪正身威仪。烧香散华。心念改悔。我与众生。眼根从昔已来。性常空寂。颠倒因缘起诸重罪。流泪悲泣。口宣忏悔。下五根忏悔威仪方法。例如今说。口即自言)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无量世来。眼根因缘贪着诸色。以着色故贪爱诸尘。以爱尘故受女人身。世世生处惑着诸色。色坏我眼为恩爱奴。故色使我经历三界。为此弊使盲无所见。眼根不善伤害我多。十方诸佛常在不灭。我浊恶眼障故不见。今诵大乘方等经典。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眼过罪不敢覆藏。诸佛菩萨慧眼法水愿与洗除。以是因缘令我与一切众生眼根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说是语已。五体投地。普贤观经中。明忏六根。悉须三说。若时久难行。一说亦得但作是言。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行者当自思忆经。于此身眼根所起重罪。对普贤发露忏悔。下五根皆有此意)
              忏悔耳根法。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多劫来。耳根因缘随逐外声。闻妙音时心生惑着。闻恶声时起百八种烦恼贼害。如此恶耳报得恶事。恒闻恶声生诸攀缘。颠倒听故当堕恶道边地。邪见不闻正法。处处惑着无暂停时。坐此窍声。劳我神识坠堕三涂。十方诸佛常在说法。我浊恶耳障故不闻。今始觉悟。诵持大乘功德海藏。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耳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耳根所起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
              忏悔鼻根法。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无量劫来坐此鼻根。闻诸香气。若男女身香肴膳之香。及种种香迷惑不了。动诸结使诸烦恼贼卧者。皆起无量罪业。因此增长。以贪香故。分别诸识处处染着。堕落生死受诸苦报。十方诸佛功德妙香充满法界。我浊恶鼻障故不闻。今诵大乘清净妙典。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 说鼻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一切众生。鼻根一切过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
              忏悔舌根法。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无数劫来。舌根所作不善恶业。贪诸美味损害众生。破诸禁戒开放逸门。无量罪业从舌根生。又以舌根起口过罪。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诽谤三宝赞说邪见。说无益语。斗构坏乱法说非法。诸恶业刺从舌根出。断正法轮从舌根起。如此恶舌断功德种。于非义中多端强说赞叹邪见。如火益薪。舌根罪过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恶道。百劫千劫永无出期。诸佛法味弥满法界。舌根罪故不能别了。今诵大乘诸佛秘藏。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舌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舌根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
              忏悔身根法。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久远来。身根不善贪着诸触。所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如是等种种诸触颠倒不了。烦恼炽然。造作身业起三不善。谓杀盗淫。与诸众生作大冤结。造逆破戒乃至焚烧塔寺。用三宝物无有羞耻。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从身业起说不可尽。罪垢因缘未来世中当堕地狱。猛火焰炽焚烧我身。无量亿劫受大苦恼。十方诸佛常放净光。照触我等。身根重罪障故不觉。但知贪着粗弊恶触。现受众苦。后受地狱饿鬼畜生等苦。如是种种众苦。没在其中不觉不知。今日惭愧。诵持大乘真实法藏。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身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身根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
              忏悔意根法。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无始已来。意根不善贪着诸法狂愚不了。随所缘境起贪嗔痴。如是邪念能生一切杂业。所谓十恶五逆。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无量无边恶不善报。从意根生。如是意根即是一切生死根本。众苦之源。如经中说。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知一切诸法悉是佛法。妄想分别受诸热恼。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生重惭愧生重怖畏。诵持大乘如说修行。归向普贤菩萨及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意过罪。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意根一切重罪。乃至六根所起一切恶业。已起今起未来应起。洗浣忏悔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六时长用。若谓语多当取其意。自减略之)
              明劝请法(一心胡跪正身威仪。烧香散华一心作念。请佛菩萨。说法度众生。心念口宣。下三法亦如是。当作是言)
              我比丘(某甲)至心劝请十方法界无量佛。唯愿久住转法轮。含灵抱识还本净。然后如来归常住(劝请已礼三宝。说是语已。五体投地。行者若欲自出。意说多少。随心自说。下三法亦如是)
              明随喜法
              我比丘(某甲)至心随喜。诸佛菩萨诸功德。凡夫静乱有相善。漏与无漏一切业。比丘(某甲)咸随喜(随喜已礼三宝)
              明回向法
              我比丘(某甲)至心回向。三业所修一切善。供养十方恒沙佛。虚空法界尽未来愿回此福求佛道(回向已礼三宝)
              明发愿法
              我比丘(某甲)至心发愿。愿命终时神不乱。正念直往生安养。面奉弥陀值众圣。修行十地胜常乐(发愿已礼三宝。发愿之法行者当于普贤菩萨一切世尊前。心念口言。心中所有诸愿。所谓于此身行道无障。四魔不起。得深三昧。入诸法门。弘通正法度脱众生。舍命之时正念成就。乃至未来世中。常值三宝正信家生出家修道。供养三宝受持大乘。诸波罗蜜悉皆见前。与一切众生成等正觉。如是种种随心中所有诸愿。悉当随心自说。此逐行者之情。不可一一备叙)
              第八明行道法(行者既礼佛竟。当一心正身威仪。右绕法座烧香散华。安庠徐步。心念三宝。次第三遍称)
              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多宝佛 南无释迦牟尼分身佛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如是称诸佛菩萨摩诃萨名字。即当诵经诵经之法在下广明。行者非但觉了诵经音声性空。亦当知身心如云如影。举足下足心无所得。不住行相。亦知此身影现十方充满法界。无不普现。围绕诸佛。如是旋绕三匝乃至七匝三七匝七七匝百匝。无有定数。当自斟量。若行道欲竟。当还如前称三宝名字。烧香正念作契呗。呗竟至本礼佛处。归依三宝一心正念。当口自唱言)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说竟作礼。复言)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说竟作礼复言)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阂。和南圣众(作礼)
              第九重明诵经方法
              行者即于前行道中。称诸佛菩萨名字竟。一心正念诵法华经。但诵有二种人。一具足诵。二不具足诵。具足诵者。行者先已诵妙经一部通利令入道场。可从第一而诵一品二品。或至一卷。行道欲竟即止诵经。如前称诸佛菩萨名。三自归依竟。还本坐处。若意犹未欲坐禅。更端坐诵经。亦得多少随心斟酌。但四时坐禅不得全废。事须久坐。若人本不习坐。但欲诵经忏悔。当于行坐之中久诵经疲极可暂敛念。消息竟便即诵经。亦不乖行法故云不入三昧。但诵持故见上妙色。二不具足诵者。所谓行者本未曾诵法华经。今为行三昧故。当诵安乐行一品。极令通利。若旋绕时。诵此品若一遍二三遍。随意多少。若兼诵法华余品亦得。但不得诵余经典籍。夫诵经之法当使文句分明。音声辩了不宽不急。系缘经中文句。如对文不异。不得谬误。当次静心了音声性。如空谷向。虽不得音声。而心历历照诸句义。言词辩了。运此法音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施众生令入大乘一实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明坐禅实相正观方法。              行者行道诵经竟。当就坐处。入绳床中齐整衣服端身正坐。闭眼合口调和气息。宽放身心。一一如坐禅前方便中说。然后敛念正观破坏罪业。云何明正观。如菩萨法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名正观。云何名观一切法空。行者当谛观现在一念妄心随所缘境。如此之心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为在三世。为在内外两中间。有何足迹在何方所。如是等种种因缘中求心毕竟不可得。心如梦幻不实。寂然如虚空无名无相不可分别。尔时行者尚不见心是生死。岂见心是涅槃。既不得所观。亦不存能观。不取不舍不倚不着。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语道断不可宣说。虽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达一切心非心法。一切皆如幻化。是名观心无心法不住法。诸法解脱灭谛寂静。作是忏悔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行此忏悔心如流水不住法中。所以者何。一切妄想颠倒所作罪福诸法皆从心起。离心之外则无罪福及一切法。若观心无心则罪福无主。知罪福性空。则一切诸法皆空。如是观时能破一切生死颠倒。三毒妄想极重恶业。亦无所破。身心清净。念念之中照了诸法。不受不着细微阴界。以是因缘。得与三昧相应。三昧力故。即见普贤及十方佛摩顶说法。一切法门悉现一念心中。非一非异无有障阂。譬如如意宝珠具足一切珍宝。如是宝性非内非外。行者善观心性犹如虚空。于毕竟净心中见一切法门通达无阂。亦复如是。是名行者观心实相忏悔。六根不断五欲。得净诸根见障外事。广说如法华经普贤观经中所明。复次行人初入道场。一时之中当具足修此十法。如是于六时中悉用是法。唯除召请三宝。于三七日中修于九法。行一一法时皆修此观。六时之中一一时中。不得于事理有阙。是名三七日中一心精进。复次行者于三七日中修忏悔时。若行若坐若住若出入。大小便利扫洒洗浣。运为举动视眴俯仰。应当心心存念三宝。观心性空。不得于刹那顷。忆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与外人言语论议。放逸眠卧戏笑视色听声。着诸尘境起不善无记烦恼杂念。乖四安乐行中说。若能如是心心相续。不离实相不惜身命。为一切众生行忏悔法。是名三七日中真实一心精进修也(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
略明修证相第五

  行者若能如是。于三七日一心精进。修三昧时于三七日。中间或满三七日已有三种。行者证相不同。今当略分别之。一者下根行者证相。二者中根行者证相。三者上根行者证相。下根证相者。所谓三七日中间或三七日满。获得戒根清净。云何当知。就中亦有三品。一者下品行者。若得种种诸灵异好梦。或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利颜色鲜洁。身有气力威德巍巍。道心勇发。是名下品知戒根渐净相也。中品戒根净相者。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于行道时。若坐禅中。忽见种种灵瑞。所谓光华净色异妙香气。及善声称赞。诸如梵网经菩萨戒中说。见如是一一灵瑞相已。身心庆悦得法喜乐。无诸恶相。是名中品知戒根净相也。上品戒根净相者。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于行道及坐禅中。虽不证种种法门。而身心安乐寂静。于静心中自见其身戒清净相。所谓见身着净法服。威仪齐整身相端严。在清净众中自见善业之相。了了分明。三篇戒相次第而现。信心开发心得法喜。安隐快乐无有怖畏。于定心中见如是等一一诸善业相。是名上品戒根净相。以是三品相貌。验知戒根渐得清净也。其相众多不可广说。若罪重难灭而能用心。苦到忏悔不止。或时见诸罪相。所谓见无头手。及深坑浊水猛火臭秽。种种诸恶境界。见已心生恐畏。当重忏悔。忏悔不止于后亦得戒清净也。
              云何当知。中根行者得证净相。所谓得定根清净。就中亦有三品。下品行者若于坐禅时。忽觉身心澄静发诸禅定。所谓欲界住及未到地定身心空寂。身中诸触次第而发。觉观分明。喜乐一心默然寂静。或缘众生证慈悲喜舍。或复缘佛相好。善心开发入诸三昧。如是等种种诸定。是名下品定根清净相也。中品知定根清净相者。有诸行者于坐禅时身心安定。觉出入息长短细微。遍身毛孔出入无阂。因是见身三十六物了了分明。发诸喜乐入种种禅定。或见内外身诸不净白骨狼籍。或见白骨皎洁分明厌离世间。因是发诸禅定。身心快乐寂然正受。或缘诸法而生慈悲喜舍。或缘诸佛微妙智慧种种功德而生三昧。如是等种种诸定开发。是名中品定根清净相也。上品定根清净相者。行者于坐禅中身心安静。心缘世间阴入界法。即觉无常苦空身受心法。悉皆不实。十二因缘虚假无主。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犹如虚空身心寂然。与空无相无愿相应。而生种种诸深禅定。微妙快乐寂静无为。厌离世间悯念一切。无复盖覆及诸恶法。是名上品定根净相。此则略说中根行者得定根清净相也。云何当知。上根行者得证之相。所谓慧根清净故。就中亦有三品。下品慧根净相者。若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若于行坐之中入诸禅定。忽觉身心如云如影梦幻不实。因是觉心内发。智慧分明了达诸法。方便巧说无有障阂。通达十二部经随义解释难问无滞。说法无尽。是名下品慧根净相也。中品慧根净相者。所谓行者于行坐诵念之中。身心寂然犹如虚空。入诸寂定。于正慧中面见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众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是人以见普贤菩萨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其名曰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陀罗尼者。即是大智慧也。得是大智慧故。诸佛所说一闻不忘通达无阂。于一句中通达一切义说无穷尽。如虚空中风。得如是种种诸智慧门。是名中品慧根净相也。上品慧根净相者。行者亦于行坐诵念之中。身心豁然清净入深禅定。觉慧分明心不动摇。于禅定中得见普贤菩萨。释迦多宝分身世尊。及十方佛。得无阂大陀罗尼获六根清净。普现色身开佛知见。入菩萨位。广说如普贤观经中。是名上品慧根净相。此则略说三根行者得证之相。差别不同。是三种正相中或有魔事相似。若证此法应善分别。不得即生等心也。是故行者若欲得此大功德利者。应当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修前方法。若三七日不得当复加功。勿得懈息。若得障道罪渐灭。而三昧诸深法门未现在前。欲常行三昧。未必悉依上十法。但取安乐行品中所说之意。一心修习即自得六根清净。见十方佛获普现色身。开佛知见入菩萨位也。当知三七日为期。作如上所说。六时而行者为教新学菩萨。未能入深三昧。先以事法调伏其心。破重障道罪。因此身心清净得法喜味。若欲一心常寂入深三昧。即须废前所行。直依安乐行常好坐禅。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起内外诸过。大悲怜悯一切众生心无间念。即是修三昧也。若依前法则事烦为妨。是故行者既得此意。当自以智力斟酌。一期所说不可全用。初学之者未能善巧。且依今文用前方法修三昧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三昧忏仪辅行集注序---法藏法师

行法要略
  以下将依上图纲要所示,分科略述行法之要点,以为有心大德参考:
  初劝修方便门中,分三科,即忏仪中前三章是。第一章劝修忏法,大师于此首章中,引《法华经》〈劝发品〉及《普贤观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之略称)诸文,略示法华三昧之利益,并赞叹修持此三昧之功德,以劝导行人生信、好乐,而发心修持。第二章行前方便,大师自说修忏前准备工作之大要,所谓:严饰道场、清净身心、息诸缘事、调伏其心。并劝行者应事先观自过罪、礼佛忏悔、熟悉仪文、诵经通利乃至发愿专精等等。要在柔伏三业,坚固行愿并熟悉行法。第三章修行方法,此则单就如何一心精进而做说明。所谓事中修一心精进,乃至理中修一心精进,详如仪轨中说。要在身、口的进止、语默之间,心心相续,不杂异缘。以上三章,合为“劝修方便”所摄,乃修忏前之心理准备与心理建设,行者当摄心体会其中旨趣,则修法之身心方能渐次安定,以利正修之进行。
  次正修门中,大科分二:一者有相修,属事忏;二者无相修,属理忏。此即仪轨中第四章正修忏仪分十节行法摄尽。所谓“有相修”,乃是藉事显理,于种种事行之中,如理作意。即身、口行礼拜、绕旋、启白、唱诵等事行,心意则缘念圣境、思惟法华一实相理,要在事理相即、三业互应。略分有四:
  一者修前方便,此乃正入道场前之预备,以清净三业为主,亦属“正修”之一部份。此中分二节行之:第一节严净道场,前第二章之行前方便,只是观念之建立,今则正属事行。从严净道场、安置法华经、安施旛盖,乃至于入道场日的香泥涂地、种种供养等,为的无非是在种种的敬重事行当中,达到修敬净心、招贤感圣的效果。第二节净身方法,正入道场之前,必须洗浴洁身,着清净衣,以表缘一实境而修空、无相、无愿三昧,遣荡无明、尘沙、见思等三惑。大师口授之《方等忏仪》中亦云:“日三时浴者,不可阙也”可见此二节正属“行法”的一部,不可省略!此外,之所以着新、净衣者,《国清百录》亦云:“表寂灭忍,覆二边丑陋也。”因此,以上二节的严净道场与净身着衣等,并不只是“庄严道场、洗涤形秽以表恭敬”的表面义涵而已,它尚有甚深法与修观的用意在。一般人修忏,或独行或共修,率多略去此二节之行事,但从“三业供养”(下一节)之唱诵修起,虽已相沿成习,然有违大师仪轨之善巧安排,却是非常明显的。望日后有心之大德,不以此二节为繁琐、无谓而轻略之。
  二者供养、礼敬等,以普同供养、赞叹、礼敬三处三宝(十方三宝、《法华经》中一切三宝、普贤大师等三处之宝),而积聚以下修行五悔、行道诵经乃至正修三昧等所需之修行资粮。此中分四节行之:即仪轨中之第三节三业供养、第四节奉请三宝、第五节赞叹三宝、第六节礼敬三宝等。行者当于此中,运心观想,于十方一一三宝前,悉有己身修广大无碍,甚深微妙且无量无边之供养、奉请、赞叹、礼敬等,广如普贤十大愿中所明。更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愿十方三宝摄受法界一切众生,皆发无上菩提之心,同入我此供养、奉请、赞叹、礼敬等法界海中。复与我一同,正观一实相境,于一一供养乃至礼敬等,不起分别,了知如是供养乃至礼敬等,悉从心生,无能无所,无有自性,而不坏缘起、感应道交,念念清净、心不取着。
  三者修行五悔,所谓五悔,即指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门而言。此五法门所以皆称“悔”者,因其能灭行者罪愆之故,《修忏要旨》云:“初修忏悔者,所谓发露重罪也。何故尔耶?如草木之根,露之则枯,覆之则茂。故善根宜覆,则众善皆生;罪根宜露,则众罪皆灭。”又云“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而于正修三昧之前,修此五悔的原因,正是希望透过五悔的发露忏悔,来清净心器、蠲除障碍,以便于行道诵经中,领纳清净一实相教法于心中,进而在正修三昧时,能如理作观,离诸昏散乃至魔障等,因此《四教仪》云:“外以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正是指此。然而此乃就“事”忏的角度而说此,此五悔虽为事忏所正摄,但亦旁通于“理”,这是行者当预知的。何谓理忏?《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因此所谓的“端坐念实相”,正是理忏的核心。可是理忏中,却也不舍“至心忏悔六情根”的有相事行。换言之,上来五悔的事忏(用),亦不离实相理观(体)的内涵!曰事、曰理,不过是就一往而分,实则事(忏)中有理(忏),理不坏事。因此《摩诃止观》卷二上云:“特是行人涉事修六根忏(义该五悔),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即事忏)。若直观一切法空为方便者,故言无相(即理忏)。妙证之时(圆悟一实相理)悉皆两舍。”正此之谓。
  准此,则以下两节行法,或理事并运(行道诵经)、或但修理忏(正修三昧),亦皆属“忏悔”法门所摄,其道理也就很明白了,这也正是此三昧行法,之所以别名为“忏”仪的原因所在。依此而论,则忏悔法门,实则通于大乘一实相教的彻底修证!依天台大师的教说,只要是尚未彻底圆证法华一实相印的众生,无论是凡、是圣,通须忏悔,以其圆理未明,必有业障尚待灭除之故。因此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忏悔品中曾言:“当知忏悔位长,其义极广,云何而言止齐凡夫?是故《五十校计经》(云),齐至等觉皆令忏悔,即其义也。”《四教仪》亦云:“下去诸位(指圆五品以后各位),直至等觉,总用五悔。”申而言之,凡是依于“圆教”理,以修一实相观为目的,随着所依经典的不同,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不同行事、运想之三昧仪轨,皆有一“忏仪”的通名(如《大悲忏仪》、《占察忏仪》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换一个角度说,所有天台系统的忏仪,率皆以圆悟一实相印的理观三昧为目的,只是因所依大乘经典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事行与理观方便罢了,在修证的本质上,它们是没有太大差别的。这点是今后凡修持各类天台忏法的行者,所当认识和注意的。
  然而,虽然五悔法门,具有理观的内涵在,但毕竟仍重在“藉事显理”的事行上。只是,一切事行,仍不可离开内心如理作意的正确导引,否则徒有事行,而不能如理作意以配合之,则一切事行不但形同虚设,甚至将因执着事行,而类同外道!(这也正是修忏法门,逐渐沦为徒具形式之通俗法会场景的主要原因。)因此,修五悔法门时,如理而专注地随文作意,从而生起相应的觉受,应是修忏得益与否的首要关键。但如何而能深刻地如理作意,涌现内心应有的忏悔之情?欲达于此,“随文入观”固然必要,然而欲求忏悔之深刻化,则普运逆顺十心,正是枢要所在!何谓“逆顺十心”?即修五悔法时,行者当于内心深刻观察以下逆、顺各十类事实,即:自身从无始以来,之所以轮回生死、造诸恶业,乃至于一切众生中起种种恩怨、恼害等,无不由于内在的1爱见无明、2外加恶友、3不随喜他、4广造众恶、5恶心遍布、6恶心相续、7覆讳过失、8不畏恶道、9无惭愧心乃至、10拨无因果等,十种非理恶心的推动与造作而形成的。此十种恶心,逆于涅槃道而顺于生死流,今当于修五悔中,另运十种善心以对治之。所谓:1正信因果,翻破一阐提(拨无因果)心;2自愧克责,翻破无惭愧心;3怖畏恶道,翻破不畏恶道心;4发露忏悔,翻破覆藏过失心;5断相续心,翻破常念恶事心;6发菩提心,翻破恶心遍布心;7修功补过,翻破纵恣三业心;8守护正法,翻破无随喜心;9念十方佛,翻破顺恶友心;10观罪性空,翻破妄计我人心。行者当于五悔忏文之中,一一皆以此十念“逆”生死流“顺”涅槃道之心,为作意运心之根本,一一翻破上来十种顺生恶心。盖此十恶心,乃一切生死造恶之根本,若得翻破,则必能灭去四重五逆之过。反之,若不能明白此十心之翻破对治,则如《摩诃止观》第四中云:“若不解此心,全不识是非,云何忏悔?设入道场,终无大益!是名忏悔事中重罪也。”非但忏悔不成,更又造新殃,岂不冤枉?望行者慎之。
  由以上两段的说明可知,此五悔法门,正是三昧忏法中,“事忏”部份的核心行法。而逆顺十心的运想,更是此中修观的重点!这是一切修天台忏法的行者,所当共同理解,并多加用心体会的地方。
  事忏中的最后一项(第四项),是仪轨中的第八节:行道诵经,由于前面(三项)七节的渐次弄引,由严净道场乃至深修五悔之方便施设,行者内心已得清净调柔、信愿渐增而障碍渐减,此时正当行道诵经。而何以要行道诵经?原因有二:其一,圣所亲示故。如《普贤观经》云:“此观功德,除诸障碍、见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专心修习、心心相次、不离大乘。一日至三七日……乃至三生,得见普贤。”由此可知,虽不坐禅正修三昧,然以专心诵持(心得清净调柔后方能致此)之故,亦可灭除障碍,得见普贤上妙色身。其二,为下科正修三昧预做准备故。盖诵经重在字句分明,随文入观而有所领解,行者或可依此讽诵经文所得而当下大开圆解,或可于下科正修三昧中,继续深细思择、体会玩味,此正是佛法修持中,由定发慧的重要修行常轨。依天台大师传记之记载,大师在大苏山,之所以证得法华初旋陀罗尼,也正是诵经之力所致。中国佛教千多年来,多有诵经之修持法门,正与此忏仪所揭橥之修持方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或问:既是诵经,何不但坐中诵经,而需“行道”诵经?其答有二:一者,欲坐诵经亦得。大师于仪文(第九诵经方法)中自云:“若意犹未欲坐禅,更端坐诵经亦得。”故知。二者,依经而做此行法。《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故知行道诵经之法,有经为凭、非人师所撰。
  以上有相修(事忏)说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修门中之第二大科——无相修,略分有二,其一,即忏仪中第十节:正修三昧。前科诵经,正以诵文而缘文字般若,今则舍事(诵经)观理,于静坐中 起观照般若,正观一实相竟:或缘前境,思维经文义理;或正观一实相境,如理思择。法华三昧之正修、正观,正在此时!这也正是天台系统之忏法中,所最切要与 精到的修忏重点所在。一切天台忏法的修忏内涵,莫不皆以此“正修三昧”为忏仪之核心重点,而天台宗究竟一乘,三止三观的修法精髓,也于此处表露无遗。因此 慈云忏主慨云:“十科行轨(指本忏“正修”中之十节),理观(即“正修三昧”一节)为主,傥一以误,九法徒施。”(〈原本序〉)不是没有原因的。四明大师 对于前面九节事忏,与本节理忏的差别,亦有纲要性的指示,《修忏要旨》云:“上诸观想(指前九节事忏),虽皆称理,而带事修。盖欲行人涉事之时,体事即 理,心无倚着,功不唐捐,故如前施设。今之禅法,乃是正修,纯用理观。”望行者于此正修三昧中,多加用心,随力而行,方符忏意而免徒施。

  至于法华三昧正思惟之时,其所缘之理境为何?此有广、中、略三者分别:若“广”说,则法华三昧之体,正是一部《法华经》乃至《普贤观经》所诠之 理;若“中”说,则如〈安乐行品〉所示之身、口、意、愿四种安乐行;若就“略”论;则本忏法“正修三昧”一节中所谓:“如菩萨法,不断结使,不住使海,观 一切法空如实相”等,大师亦有详示。行者于修忏之前,当就此广、中、略三处之文,随己根力多所思惟、领解,方能于正修中,禅观不昧,趋证实相。大师于第十 节之注文中亦云:“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若能如此,将能一扫中国佛教 近二、三百年来,盲修闇证或含混儱侗废于禅观的弊病,岂不痛快平生?所谓荷担如来、弘法利生,舍此他求,皆非丈夫也!大师于此节中亦鼓励后学云:“如是心 心相续,不离实相,不惜身命,为一切众生行忏悔法(非但自利,亦兼利他),是名三七日中,真实一心精进修也。”愿学者共勉。

  然而,对于大部份不熟悉法华一实相境的初修行者而言,静坐禅观并非易事。缘于此,大师于本忏法中,对于不习惯禅坐修观的初机之人亦有教示,第九 节诵经方法中,大师云:“若人本不习坐,但却诵经忏悔,当于行坐之中,久诵经。疲极,可暂敛念,消(休)息竟,便即诵经,亦不乖行法。故云(大师引《普贤 观经》):不入三昧,但诵持故,见上妙色。”换句话说,对于初修之人,若禅观一实相境尚未能得力,则可于五悔忏法完毕后,单修“诵经”(只限《法华经》或 〈安乐行品〉)一行,以暂代禅观,迨心念逐渐调顺、专注后,即当进行禅观之修习。因此《四明十义书》卷下云:“若始习者,或兼修略观,或但专诵持,亦名修 行也。……据兹教文(上所引文),是开许新学菩萨一向诵经忏悔也。尚未习坐,何能有十乘内观耶?大师原许始行随依一种修行。”(大正46页843中),由 此可知,本忏法既使不修禅观,最低限度亦必须修持诵经以辅助禅观之不足。至于诵经之方法与用心,亦必须与止观相应,否则如果只是急急忙忙地诵(背)过,或 悠悠忽忽地念(读)过,与止观毫不相应,又如何能代替禅观之修习呢?这也正是大师于第九节诵经方法中,所欲教示吾等的重点,愿学者细细揣思文意而实行之。 如此虽不能真修禅观,其效果亦不相远矣。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问:何以诵经后更当禅坐修观?答曰:其义有三。一者,依经所教故。《安乐行品》云:“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又云:“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甚至亦明示所观修之内容:“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二者,正修三昧乃本忏之核心故。三者,定中修观佛法常轨故。以上二义如前所明,不再重述。

  无相修中之第二部份,即历境一心正念。此即于一切正修行仪之外的时间里,亦须随缘观照、即事见理、心心相续,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遍起三智三观而不散乱。此法虽未于仪轨中自成一节,然大师于正修三昧文中(第十节)自有开示:“复次行者于三七日中修忏悔时,若行若坐、若住若出入,若大小便利、扫洒洗澣,运为举动、视盷俯仰,应当心心存念三宝,观心性空。不得于剎那顷,忆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与外人言语论议,于逸眠卧,戏笑,视色听声,着诸尘境。起不善、无记、烦恼、杂念,乖〈四安乐行〉中说。……是名三七日中,真实一心精进修也。”因此,历境一心而正念实相的无相修法,事实上在天台忏仪中是存在,而且被大师所强调的。

  纵观整个忏仪正修部份,若以有相、无相而分,约一往而论,正由四相摄尽:修前方便、供养礼敬及修行五悔等三,属有相中之有相修,以其纯粹藉相(含观想)显理故。行道诵经,属有相中之无相修,以行道、诵经事虽有相,内则随文直观一实相境,属无相修故。正修三昧,属无相中之有相修,舍前种种事行,但观于理,故名无相;然独取禅坐之仪,仍属有相故。历境一心,随缘止观,属无相中之无相修,以舍一切定义,故无事行,为无相摄,又历一切境皆念念三谛分明,随缘止观,观亦无定境;三轮体空,则三昧遍一切处、时,故亦无相。

  以上正修门,全部说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明求生净土

  最后在结束本段说明之前,关于本忏的内涵,尚有一点值得一提:虽然关于智者大师临终前,是往生极乐或投识兜率?依于不同的文献记载,似乎各有说辞,然而在大师亲撰的本忏仪文中,于修“发愿悔”时,明文写着:“愿命终时神不乱,正念直往生安养,面奉弥陀值众圣。”却是不争的事实!平心而论,大师应缘示现东土,实乃久修菩萨(《感通录》云,彼为药王菩萨示现),若本若迹,吾等凡夫皆难测其实。但圣人设教,唯在利生,所谓利益“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之众生,岂不正是吾辈?依此而思,则愿文中之求生极乐,于今日吾人实有深意焉。《法华经》药王本事品云:“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此往生极乐之法门,亦一实相经中,佛所亲宣之法门。故知求生净土,实有深义,非只愚夫、愚妇之轻易勾当。天台大师以降,诸天台宗匠,率多教在天台,行归净土,想非偶然。

  本忏所依

  此外,关于本忏行法之根据,主要是依据《普贤观经》及《安乐行品》已如前述,然而仍有一些行法,虽亦是《法华》之精神所摄,但具体的却是援引他经而来,例如:五悔修法,乃是由《金光明经》除业障品中的四悔|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另于回向悔中别开“发愿悔”而来。至于前四悔之修法,除《金光明经》有提出外,其实更是广见于其它经论当中,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菩萨藏经》、《大乘三聚忏悔经》、《华严经》行愿品乃至《十住毘婆沙论》除业品等,率皆论及。而大师更于《摩诃止观》卷七下,针对此五悔而有详释。另如正修章中的供养、礼拜、赞叹等,更是散见各大乘经论当中,不遑备举。至于忏六根法,则主要见于《普贤观经》,故《修忏要旨》云:“此六根忏文,非人师(指大师)所撰,乃圣语亲宣。是释迦本师说,普贤大士为三昧行者,示除障法门。”由此可见,此法华三昧之行法,确实是有各种大乘经论的圣言以为根据的,故大师于此忏法之标题下,才会标示云:“辄采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经意,撰此法门,流行后代。”愿有心实修之佛子,不以此忏为“一家之言”而轻忽之。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三昧忏仪的组织与修法大要

  4·1概说

  所谓「法华三昧忏仪」,原名为「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40],乃智者大师在瓦官寺(31~38岁)亲笔所撰写。若就原忏名来理解,可说此忏仪乃是一种礼《法华经》的「仪式」,其以修持「法华三昧」时所行的各种「行事」与「运想」为内容,藉此以「补(辅)助」行者证得法华三昧为目的。此三昧的修持,中国佛教中可考据的,最早源于天台三祖慧思大师,他在一夏九旬当中,亲证了法华三昧,顿证「一心具万行」的中道实相理。之后智者大师上大苏山亲谒,思大师因灵山夙缘,而示以「普贤道场」,教修「法华三昧」,智者大师因此证得了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及旋陀罗尼,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41]。以此实证的心法为基础,方能开启后来号称教、观双美的天台教学,而垂范后世。由于此一行法,善巧可行,因此慧思大师即非常推崇而劝修,如彼于《法华经安乐行义》中,就曾对此三昧的疾速成就,引《普贤观经》意而作说明云:

  一心专念法华文字(此即「有相行」),精进不卧如救头然,……不顾身命,若行成就,即见普贤金刚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是时即得具足一切三世佛法。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极大迟者,三生即得[42]。

  之后智者大师甚至在金陵瓦官寺,亲自撰写了修持此三昧的具体行法,今日所见之《法华三昧忏仪》即是所作。

  此忏仪的行法内容,主要依《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略云《普贤观经》)及《法华经》〈四安乐行品〉意为骨干,再辅以《十住毘婆沙》等大乘论典的补充而造成[43],智者大师于本忏「正修三昧第十」一节中,即补注云:

  行法相貌,多出《普贤观经》中,及〈四安乐行〉中。行者若欲精进修三昧,令行无过失,当熟看二处经文[44]。

  4·2修法总纲

  4·2·1内容大要

  欲理解本忏的修法重点[45],事先预览忏法之内容纲目,并鸟瞰全忏之组织,诚属必要。兹将本忏各章节之标题目录大要表列如下:

  目录大纲[46]:

  第一章劝修忏法
  第二章行前方便
  第三章修行方法
  第四章正修忏仪(此为修法重点所在!)
    第一节严净道场
    第二节净身方法
    第三节三业供养
    第四节奉请三宝
    第五节赞叹三宝
    第六节礼敬三宝
    第七节修行五悔
      第一项忏悔六根
        第一科忏悔眼根
        第二科忏悔耳根
        第三科忏悔鼻根
        第四科忏悔舌根
        第五科忏悔身根
        第六科忏悔意根
      第二项劝请如来
      第三项随喜功德
      第四项回向佛道
      第五项发愿往生
    第八节行道诵经
      第一项称名绕旋
      第二项诵法华经
      第三项归依三宝
    第九节诵经方法(以上皆为事修、辅行,属「有相行」)
     第十节正修三昧(此为理观、正行,属「无相行」)
  第五章证相分别

  全部行法共分五章,第四章为行法之重心所在,其中复分十种行法,更以第十节「正修三昧」为此三昧行法的核心。遵式(964~1032)大师云:十科行轨,理观为主。傥一以误,九法徒施[47]!

  4·2·2行法组织

  以下更列本忏之行法组织大纲,俾能通盘掌握行法前后之次第意涵与相互关系[48]:

  4·3正释修法

  透过以上关系图,我们可以总括地将整部忏法概分为四大部份来讨论,亦即:

  坛外[49]预行起忏专修前之准备;
  坛内三业集福除罪等之事忏;
  堂内[50]如理正观一实相之理观;
  随自意一心精进之圆顿止观。

  4·3·1忏前准备

  首先第一部份,乃是总指正修忏仪之前,一切身、心、道场与内外资具,甚至修忏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与调适工夫而言。此中包括了本忏法的前三章,以及第四章的前二节,共五部份。第一章中,主要引《普贤观经》及《法华经》文意,述说并赞叹修持「法华三昧」的效果与功德,以启发行者之信心与意乐,并劝勉大众修习。第二章则教导行者先建立好修忏之心理准备[51],以使正修时能与法相应,克期得证为目的。第三章即在教授行者如何于正修忏时,以事、理二修,达到专心精进,与法相应的方法。此中分事中修一心精进(专心投入身、口之仪轨事行),与理中修一心精进(随时觉观当下一念心性,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一切所造之事与心性无别,亦无生灭,常住一相)两部份。第四章入忏,除总说忏仪行法之十项内容外,更于第一节中明示严净道场方法,期以身业实际之洒扫、严饰及供养等仪,达到预先消业、集福与息心、除障的目的[52]。第二节则在正入忏堂前,更加慎重地要求行者必须如法净身、换服,藉此以表征遣荡无明,覆空、有二边之丑陋[53]等意。以上内容是正式起忏前,五个重要的预行步骤,其中前三章,由于仍属正式入忏堂前之方便,故各自独立一章;后二节因为已「进入」道场[54],做起忏前最后的预备动作,故编入「正修」章中,各成一节。

  4·3·2修行事忏

  其次第二部份,即本忏仪正修中的「事忏」行法,一般所谓的「拜忏」,正是指这一部份。从「三业供养」、「奉请三宝」等,一直到「五悔」、「诵经」与「三皈」等,共有七小节,十多个项目。内容不外身礼敬、口唱念、意缘法等三业的运为,正属于「有相行[55]」之事修部份。此中最重要的,即是「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与发愿」等五悔忏法,行者必须运想「逆顺十心[56]」于此五悔之修持当中,方能与行法相应[57]。如《补助仪》云:

  凡宣悔词,须加事想,破于爱心[58]。

  此外,这部份虽是「事修」,但仍然是「事中带理」而修,并非徒有身、口之行礼如仪,而无心念的如理作意。如本忏法第三章所言「理中修一心精进」者,正是指行者必须配合忏仪事行,而内心同时修习止观的道理,在此部份中,几乎每一事行项目,皆有其相应的修观提示,即是最好的明证。前面所提「运逆顺十心」固是一例,其它如:初入忏时,修三业供养之前,智者大师即明文注有:

  应先慈念一切众生,欲兴救度。次当起殷重心,惭愧恳恻,存想如来、三宝,畟塞十方虚空,影现道场[59]。

  又于礼敬三宝中,亦指示用心方法云:
心随身口,一心顶礼,无分散意。了知此身如影不实,于能礼、所礼,心无所得。一切众生,亦同入此礼佛法界海中,总礼十方佛……[60]。

  荆溪尊者更依此意,于礼敬三宝节中,另作说明并造礼敬偈云:
当唱「一心」时,先专至敬礼,为「事一心」。次想能所〔皆空寂〕为「理一心」。应观想曰: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牟尼(此四字随文照改)影现中,我身显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61]。

  最后即如诵经一法,大师亦谆谆诱导行者须如理作观,如于第九节诵经方法中示云:
夫诵经之法,当使文句分明,音声辨了,不宽不急,系缘经中文句,如对文(此云「诵」者乃是默背之故)不异,不得谬误(以上示事修,以下明理观)。当次静心,了音声性,如空谷响。虽不得音声,而心历历,照诸句义,言词辨了。运此法音,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施众生,令入大乘一实境界[62]。

  综合以上诸文例可知,在这第二部份的所谓「事修」之中,其实是处处带有理观而修的。此中皆有着:「发菩提心,缘法界一实相境,而修中道观」的基本理观原则,在前后一贯地思惟进取,这是天台忏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概念,此忏法原名「行事运想」,意正在此!缘于此,行者才能由一入忏开始,直到下一部份的正修止观,乃至出忏后的历境对缘,步步皆扣紧「中道实相理」而运心作观。也唯其如此,这部事理兼备的忏仪,方可名为「法华三昧[63]」。

  细论此第二部份之事忏,大略可再分为三个段落:

  1.供养、礼敬、赞叹等,即仪轨中第三至六节,共四节;
  2.运逆顺十心,修行五悔,正指第七节之内容;
  3.绕旋称名与诵法华经,含第八、九等两节。

  在第一段中,主要透过身、口的供养、赞叹和礼敬等积聚福德资粮的方式,来达到消业与除障的目的。

  第二段则是正修五种忏悔法门[64],以运用逆十善心的观想方式,确切地在行者身、心之上,引生忏罪、悔过的力量。藉此以翻转行者夙昔之恶业种子为善因缘,而成就以下第三部份正修圆顿止观时的助缘。另关于忏悔的义涵,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卷三〈灭业障品〉中多有提及,如云:

  忏者首也、悔者伏也,……不逆为伏,顺从为首。……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须悔而勿作,白法须企而尚之。……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弃往求来,故名忏悔。又忏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相续心,厌悔舍离。……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则惭天,愧则愧人。……总此贤圣皆名人,第一义理名为天,约人天论惭愧忏悔[65]。

  至于忏悔的种类,则依大、小乘分,各有作法(身、口所作、一依法度)、取相(定心运想,相起为期)及无生(了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业实相,见罪本源;法界圆融,真如清净)等三类忏法[66],而此部份正属「大乘作法忏」一类,至下一部份方是「大乘无生忏」所摄。

  再者,忏悔六根业名之为「忏悔」于理易明,而「劝请」等余四,何故而亦名之为忏悔呢?四明(960~1028)尊者在《修忏要旨》中于此更有说明云:

  所以悉称「悔」者,盖皆能灭罪故也。「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倒求三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67]。

  就事忏的角度视之,忏仪的重点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以下所起的第三小段,则是绕佛与诵《法华经》(或单诵〈安乐行品〉[68]),此时诵经当有两种用意:一者,前已供养、礼敬乃至忏悔、发愿等,身心渐获清净调熟,此时更加诵经,必容易达到随文入观圆解经意的效果,并可依此深解为基础,在往下「正修三昧」中,深入思惟其义理,可说此段正是为了以下进一步的修持而作准备。其次则是为了摄受部份尚不能久坐禅观的初修行人[69],大师乃依《普贤观经》「不入三昧,但诵持故,见上妙色[70]」之文意,而令彼人增加诵经之修持,同样能达到修忏之利益。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4·3·3正修三昧

  第三部份的「正修三昧」,即事忏之后的「理忏」,属于「无相修」的部份[71],《修忏要旨》云:

  上诸观想(指前九节之事忏),虽皆称理,而带事修。盖欲行人涉事之时,体事即理,心无倚着,功不唐捐,故如前施设。今之禅法(指第十节之「正修三昧」)乃是正修,纯用理观[72]。

  就忏仪原意,这一部份的禅观正是本忏法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份[73]。如遵式大师在本忏勘定序文中即明白地指出:

  十科行轨,理观为主(指第十节正修三昧),傥一以误,九法(指前九节之事行)徒施[74]。

  《法华三昧忏仪》以正修三昧的理观为重心,这正是天台教法之理论与实践,始终紧密结合的最佳写照!

  行者在忏坛修事忏完毕之后,即进入紧邻之观堂[75],依二十五方便所示而调身、心、息,之后则依本文第2·2·2小节中所示一心三观之观法而修持止观。智者大师在本忏「正修三昧」中示观法云:

  云何正观?如菩萨法不断结,不住使海[76],观一切法空,如实相[77],是名正观。

  又行者当如何才能「观一切法空」呢?大师续云:

  行者当谛观现在一念妄心(此即「介尔现前一念妄心」,具三千性相,当观其皆是「如实相」),随所缘境〔而生其心〕。如此之心,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为在三世?为在内外?两中间?有何足迹?在何方所?如是等种种因缘中,求心毕竟不可得!心如梦幻不实,寂然如虚空。……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虽不得心、非心相(即空),而了了通达一切心、非心法(即假)。……诸法解脱,灭谛寂静[78](即中)。

  能如是作观,即入中道实相,这也正是忏悔的最高境界!如《普贤观经》之偈诵云: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79]。

  大师在「正修三昧」文中亦直接说明,若行此理观即是真实之「忏悔」法门:

  作是忏悔名大忏悔,名庄严忏悔,名无罪相忏悔,名破坏心识忏悔[80]。

  由此可知,本忏仪行法中,无论是事修或理观,其本质皆具有「忏悔」的义涵,这也正是此仪轨之所以名之为「忏仪」的原因所在。

  4·3·4随缘止观

  原则上本忏仪为「半行半坐」三昧,已如3·2节中所示,因此行法至正修
三昧部份,即可算忏法圆满。然而为了达到随时皆能「理一心精进」的禅修境界,因此大师更在正修三昧之末提示我们:在正修各种行法以外的其它时间中,无论行、住、坐、卧,大小便利,出堂入堂,乃至一切饮食起居等,皆要远离世俗欲想,念念与圆顿止观相应,而精进修持一心三观。其文云:

  复次行者于三七日中修忏悔时,若行若坐、若住若出入,大小便利、扫洒洗澣,运为举动、视眴俯仰,应当心心存念三宝,观心性空。不得于剎那顷,忆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与外人言语论议,放逸眠卧、戏笑,视色听声,着诸尘境,起不善、无记、烦恼、杂念,乖〈四安乐行〉中说。若能如是心心相续,不离实相,不惜身命,为一切众生行忏悔法(以菩提心为本故),是名三七日中,真实一心精进修也[81]。

  广义的说,这种随时的用心修观,已属「随自意三昧」(非行非坐三昧)的修行内涵,然而这也正是一切行法(通含常行、常坐、及半行半坐三昧)的共通修行理念。由于它的重要性,虽然本忏中并未单立一项而行持之,但为彰显其确实之存在,故仍另立一节于此。

  4·4总归圆顿

  整部《法华三昧忏仪》的行法重心与精要,大体已如上述诸文所说,我们可以从这些行法的用心内涵中看出:一整部忏法的内容,以「慈念一切众生,欲兴救度[82]」的大悲菩提心为开始;以行事中「缘法界」而作事观[83],缘「中道实相」而作理观[84],为运想精进的重点,作「体事即理[85]」的事忏修持。之后则舍除一切方便,而于禅坐当中正修一心三观,以实证中道实相、「顿悟成佛[86]」为目标。可说一部《法华三昧忏仪》,自始至终,无论事修或理观,在在都是天台圆顿止观的法门施设!处处都是直指不可思议的中道实相!诚可谓天台修行法门精华中的精华,既契理亦契机。无怪乎宋朝四明知礼尊者在《修忏要旨》中赞此行法云:

  是法华三昧,亦称王三昧,统摄一切三昧故。亦号总持之主,出生一切总持故,功德甚深,叹莫能及!……当知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87]即法华三昧之正体。圆顿大乘,究竟于此[88]!

  佛陀在《普贤观经》中亦劝佛子云: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一切众生,诵大乘经者,修大乘者,发大乘意者。乐见普贤菩萨色身者,乐见多宝佛塔者,乐见释迦牟尼佛及分身诸佛者,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89]!

  上来经、论共赞此法,正显此三昧行法在天台禅法中的殊胜之故,望来者多加注意焉。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七:怎样叫做「观一切法空」呢?
    答七:法华忏仪云:「行者当谛观现在一念妄心,随所缘境。如此之心, 为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为在三世?为在内、外、中间有何足迹」?这是以正智正观诸法性空,了知妄心本自无体,不过是因外面的妄境现前,对之而起妄心而已。故从心因心而 起,或不因心,亦因心亦不因心,非因心非不因心,而起的四生推求,及从过未 现在的三世中推求,内外中间的三法中推求,都是觅心了不可得,始知心从缘 起,其性本空,了无足迹。即经所谓:「心本无心,因境而有」。心是万法生 起的总枢纽,心既是空,万法皆妄,故说「观一切法空,是名正观」。修养佛 法的行者,用这正智,正观法空,不於诸法中妄起分别,执著人我是非之见,颠倒黑白,造诸恶业,这便是正观一切法空所生的殊胜的利益
  

佛学问答集一(竺摩长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法华忏》如何去理观呢?

                             净界法师

    问:师父慈悲,弟子有个问题,摆在心中很久了,一直想请问那个拜忏,《法华忏》它是有事忏和理忏。但理忏呢,我不知道要怎么入手,是有哪个《法华忏》可以参考,或是要从哪里入手

  答:《法华忏》它的缘起,是从《法华经》开展出来,它理忏肯定根据《法华经》的一心实相,你要观法华三昧,《法华经》就是一心真如嘛,《法华经》的思考,是比《楞严经》更广。

  因为法华大乘的中道是观心,最圆满是观心,观外境都是善巧方便,对治用的。我们观察娑婆世界是痛苦的,极乐世界是功德相,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不是究竟的观法,当然这个会产生我们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力。

  但是究竟的观法,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最圆满,即空、即假、即中。那么即空这一块,《楞严经》讲的很清楚,《金刚经》讲很清楚。即假,十法界十如是,就是《法华经》,就是假名、假相的带动,这个在《法华经》里面,它有很深的道理。

  所以你一般拜《法华三昧》《法华忏》,一定要知道《法华经》的真实义,才有办法修理观,因为理观是核心。法门是一个工具,你那个引擎,那个操作,是你的理观智慧,就是那个法是谁在操作,那个操作的人智慧水平多高,他操作出的法门的水平就不一样。

  一根棍子给一个武林高手来耍,这个就不是一根棍子啦,你知道吗,它就不是一根棍子啦,因为他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这个工具对他已经不重要,他甚至于拿一根草,这根草就是他最好的武器了,因为他武功高强。

  我们的心亦复如是,心是持法,不是法来持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它关键在这个心力。所有的法门都是心在带动的,所以你心里面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心迷法华转,你跟着这个法门在转,你也不知道,这个叫结缘式的修行,当然也没有坏处。

  但是你在修行当中,这个法门的操作要达到灭恶生善,转凡成圣,你道理不懂,不可能,你心力太羸弱了,你根本是小孩子在玩那个棍棒,好玩好玩而已。

  所以你要修《法华三昧》,拜《法华忏》,你要明白法华真实义,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忏要旨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二

第十坐禅实相正观法。上诸观想虽皆称理。而带事修。盖欲行人涉事之时。体事即理心无倚着。功不唐捐故。如前施设也。今之禅法乃是正修。纯用理观。今先明坐相方示观门。且坐相者。当于别室身就绳床结跏趺坐。以左脚置右脚上。名为半跏。更以右脚置左脚上。牵来就身令齐两髀。名为全跏。此坐为最。易发禅那。若不能全踟。半跏亦得。次整衣服。不得太宽。宽则袒。露不得过急。急则气壅。次当正身令不萎不倚。项背相对。其头不低不昂令平正。自然勿以力制。合眼令断外光。合口令断外风。次令气息调匀。心离昏散。故止观云。调身则不缓不急。调息则不涩不滑。调心则不浮不沈。三事若调。禅定可发也。次示观门者。所谓舍外就内。简色取心。不假别求他法为境。唯观当念。现今刹那最促最微。且近且要。何必弃兹妄念。别想真如。当观。一念识心德量无边。体性常住。十方诸佛一切众生。过现未来虚空刹土。遍摄无外。咸趣其中。如帝网之一珠。似大海之一浪。浪无别体。全水所成。水既无边。浪亦无际。一珠虽小。影遍众珠。众珠之影皆入一珠。众珠非多。一珠非少。现前一念亦复如是。性彻三世。体遍十方。该摄不遗。出生无尽。九界实造。佛地权施。不离即今。刹那能穷过未作用。然须知性具一切。是故能摄能生。勿谓本觉孤然随妄缘而方有。不明性具者。法成有作。观匪无缘。今观诸法即一心一心即诸法。非一心生诸法。非一心含诸法。非前非后。无所无能。虽论诸法。性相本空。虽即一心。圣凡宛尔。即破即立。不有不无。境观双忘。待对斯绝。非言能议。非心可思。故强示云不可思议微妙观也。此观非灭罪之边际。能显理之渊源。是首楞严禅。是法华三昧。亦称王三昧。统摄一切三昧故。亦号总持之主。出生一切总持故。功德甚深称叹莫及。上来所述事仪理观多有漏略。备急披详不烦援引。若欲广知。应寻摩诃止观。当知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圆顿大乘究竟于此。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乘观法
  一、观不思议境----观诸法即一心,一心即诸法。非一
  心生诸法,非一心含诸法。非前非后,无所无论。虽论诸法
  ,性相本空。虽即一心,凡圣宛尔。即立即破,不有不无。
  境观双忘,待对斯绝。非言能议,非心可思。故强示云不可
  思议微妙观也。见修忏要旨。
  二、真正发菩提心----应念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云何
  诸佛已悟,我及众生,犹滞迷情,由是缘于无作四谛,发四
  宏誓愿,因发心故,一发一切发,登发心住也,依无作四谛
  曰真,殷重发
  279页
  愿曰正,经取囗盖为喻,谓无缘慈,同体悲也,教观纲宗讲
  录。
  三、善巧安心止观----若现前虽发大心,心仍散动,未
  曾破惑,犹未登位,应更思维,心体本来寂而常照,何以依
  然动而不寂,昏而不照,应取善巧调试,或用即寂之照,令
  不昏沉,或用即照之寂,使不散乱,昏散痛治,心体明净,
  惑不破而自破,位不登而自登也。经喻车内丹枕者,车喻止
  观体,枕喻能观心,丹是赤色,表无分别,意取须用无分别
  心,安于止观体上,方名善巧。教观纲宗讲录。
  四、破法遍----若虽以止观安心,心仍未安,未得即证
  寂照本体,必于所观一念三千之境,犹存意解,未知当下即
  空、即假、即中,又应以四性而简责之,如根利者,只观一
  念三千,无有生性,即当悟入无生,无生则无不生,三谛圆
  显,十乘具足矣﹗其钝根人,破自则必计他,破他则又计共
  ,破共而又计离,必至辗转破尽,始悟无生,如犹未悟者,
  必当度入相续假中,应观此一念三千,为前念不灭,后念续
  耶﹖为前念灭,后念续耶﹖为前念亦灭不灭,后念续耶﹖为
  前念非灭不灭,后念续耶﹖如仍不悟,必当度入相待假中,
  观此一念,为待有念而立耶﹖为待无念而立耶﹖为待亦有念
  ,亦无念而立耶﹖为非有念非无念而立耶﹖如此道辗转简责
  ,若能悟入无生无不生者,是谓具足十乘法也。教观纲宗讲
  录。
  五、识通塞----若于前观、因成、相续,相待,三假工
  夫,仍未入者,应思一切诸法中,悉
  280页
  有安乐性,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如金錍去膜养珠,那得一
  向破法,则愈破而愈塞,今须善识通塞,若塞须破,若通须
  护,如转轮王之轮宝,能破能安,由此识通塞故,即塞成通
  ,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生死即涅盘,涅盘寂
  灭,无复生死,则能具足诸乘矣﹗教观纲宗讲录。
  六、道品调息----观现前一念三千,即是圆念处,一心
  念处,一切心念处,正勤策发,缘如意定而生五根,令其增
  长而成五力。调停七觉,入八正道,开圆三解脱门而入秘藏
  。教观纲宗讲录。
  七、对治助开----应审观察,何障偏重,数数现起,兼
  以事观而对治之,理观为主,事观为助。正助合行,不惜身
  命。誓当克证,终弗懈息,由事理二治,能断无始事理二幻
  障故,豁然证入,位相分明。教观纲宗讲录。
  八、知位次----前观正助双修法门,纵使钝根,必获利
  益。倘不知位次,起增上慢。以凡滥圣,招过不浅。故须一
  自简策,为究竟耶﹖为分证耶﹖为相似耶﹖抑仅仅获小轻安
  耶﹖若知位次,不起上慢,故须知位次也。教观纲宗讲录。      
  九、能安忍----凡修心人,不起勇猛精进之心。纵能修
  至三十年、四十载,必不获大利益,无诸魔境现前,果能如
  第七观事理并进,正助双修,又能勇敢直前,不惜身命,获
  益必深,乃有
  281页
  强软二魔,恼乱真修,须加安忍,不动不退。策进五品,而
  阶十信,故须能安忍也。教观纲宗讲录。
  十、离法爱----前观既阶十信,六根清净。获顺道法,
  易生法爱。于圆十信位,名顶堕位也。此人以寂照之功,不
  得片时暂舍,始能无病。否则,必起中道法爱。果能离斯法
  爱,即入分真,登初住位。入分真已,大理、大誓愿、大庄
  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
  住,一时顿起。是谓下根人具修十法,而成大乘,乘是大乘
  ,游于四方,直至道场。中间无有诸纡曲相。自运功毕,运
  他不休。故此十乘妙观,全性起修。全修显性。非横非竖,
  横竖该彻也。教观纲宗讲录。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0: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法华三昧修法,以三项为要,一为忏悔,二为学经诵经,三为实相禅观。一项即含三项,各各相容。以忏罪为主,则学大乘经典,观无生实相为正忏。以学经为上为首,则忏罪为前行,净除器垢,心受法教,禅观为结行,如理思维,依法起观。则不定为法华经,一切经典都可以依此修习受持。若以禅观为上首,则忏悔为除其遮障,念诵则为仪轨等修习所依。此为前行可使禅修顺利,如实生起各种觉受,证相。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天台智者大师,顶礼天台智者大师,顶礼天台智者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0: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觉世尊天人师世间解调御士明行足善逝佛。
发表于 2015-12-21 00: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2-2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8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