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3|回复: 5

妙法莲华经浅释【十六】介绍罗什法师------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贰.述译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现在讲翻译这部《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姚秦”:这“姚秦”有异乎“苻秦”、异乎“嬴秦”,是一个时代的名字,就是姚兴称王当政的时代。这个姚秦,按照中国的政统,是指在东晋的时候,在长安那个地方,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号“秦”的朝廷;这个秦,不是秦始皇的那个秦朝。最初,“秦”这个国家是由苻坚所统治,因为以前已经有个秦朝,所以历史上就称为“苻秦”。
在秦朝以前,是战国七雄时代,是七国争雄的局面,但到嬴政的时代,他把其它六国都灭了而建立起秦,所以历史上称秦始皇那时候叫“嬴秦”。以后,汉高祖刘邦,又把秦朝给灭了。到了东汉末年,汉分三国。三国以后,就到晋朝;在这个时候的人心,有的还欢喜秦朝,于是苻坚就在长安组织一个党,成立了一个国家,也叫“秦”,自以为是秦始皇的后人;这国家就是“苻秦”。
当时,有一位管天文学的钦天监,看见印度的天空上面有一颗智星--这一个星星是有智慧的;就对苻坚讲:“现在印度有个大智慧的人,将来会到中国,来拥护中国。”苻坚说:“喔!那我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人一定就是鸠摩罗什法师。我们发兵去把他抢来!”于是就派大将军吕光带了七万人马,到龟兹国去征伐,就想抢这个鸠摩罗什法师。龟兹国,相当于现在中国新疆的库页县(库车地区),是当时一个小国家。“龟兹”两个字,本来正音应该读“归资”,但是经文上面有画圈,所以念“秋慈”。
在吕光没有到龟兹国之前,鸠摩罗什法师就对龟兹国王说:“现在中国出兵来征伐我们的国家,你不要和他对敌,他的目的不是为争土地、不是想占领我们的国家,他是有所要求,你应该和他讲和,他要什么条件,你就答应他!”孰不知,龟兹国王不听鸠摩罗什法师的建议,等吕光到了,和吕光开战就打起来。
那时候,中国军队是很强的,龟兹国只是一个小国,一战就战败了,龟兹国王就被吕光的军队给杀了,把鸠摩罗什法师就给抢去了。本来这龟兹国王是很信佛的,那为什么又被中国的军队给杀了呢?就因为龟兹国王在前生的杀业太重,定业不可转,所以没有法子避免这种的业报。
吕光灭了龟兹国,把鸠摩罗什法师就给抢来了;一抢,就抢到中国西凉,就是现在甘肃省敦煌县那一带。到了那个地方,就听说国内发生了政变,苻坚被姚苌给杀了;姚苌取而代之,做了秦的皇帝。因为他姓姚,于是人们就改称“符秦”为“姚秦”;所以“姚秦”就是从这样来的。
吕光一听说国内政变了,姚苌做了皇帝;这个时候,他也不回去了,就在凉州这地方扎营下寨--那是在一个山洼子里边,地势非常洼下。鸠摩罗什法师就对他讲:“这地方很危险!不要在这地方扎营!这个地方扎营,‘主于凶险’。如果大水来了,甚至于都可以把我们全军淹死!”吕光根本就对罗什法师不生信仰,他不相信,就说:“你懂得什么?你是一个出家人,你懂得什么排兵布阵的事情呢?你不要管!淹死?怎么就会淹死呢?”也没听鸠摩罗什法师的建议。
到半夜的时候,你说巧不巧?果然山就啸了!山啸,就是“山洪”。山洪暴发,从山里流出水来;这水不知多大,把吕光的军队淹死了五、六千人。他带着七万人马到龟兹国作战,大概死了几千,回来,在这里又淹死了一部份。由此之后,吕光才知道鸠摩罗什法师是有点来历的,是有神通的,是个不可思议的人;以后不敢那么轻慢,也就很相信鸠摩罗什法师了。
吕光听说国内政变,姚苌把苻坚杀了,于是他在凉州这里也就按兵不动。等到姚苌做了几年皇帝,死了,他的儿子姚兴继位。
姚兴知道以前苻坚派吕光去抢鸠摩罗什法师这件事,于是就向吕光要鸠摩罗什法师,吕光不给;姚兴又发兵去征吕光。这时候吕光也已死了,他的儿子吕隆就在那个地方做皇帝。一作战,吕隆就战败了;姚兴这才把鸠摩罗什法师请到长安来,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翻译经典的这种工作,是很艰钜的。
为什么吕光去抢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姚兴又派兵去接鸠摩罗什法师?因为当时鸠摩罗什法师是德高望重,一般人都崇拜他、相信他,所以姚兴把他抢到中国来,才翻译很多的经典。这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的因缘。
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姚兴就想:“这位鸠摩罗什法师的智慧太大了,没有人可比的。如果这样有智慧的人,不留下一个后人,这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强迫鸠摩罗什法师结婚,赐两名宫里头的美人,给鸠摩罗什法师做太太;他的目的就是想要鸠摩罗什法师生出一个有智慧的儿子,好继续他这种的学问。
当时鸠摩罗什法师因为在皇帝的势力压迫之下,没有法子推辞,也就接受了这个条件了。可是,接受这个条件之后怎么样呢?因为鸠摩罗什法师对中文不太清楚,但是他对梵文很精通,所以当时就有八百多个出家人,聚会在一起,来做助手,帮着鸠摩罗什法师从事翻译所有的经典。
鸠摩罗什法师主张出家人没有太太,那么现在他自己有了太太;在这个时候,这八百多个出家人就不佩服鸠摩罗什法师,说:“啊!你看!你教我们不接近女人,教我们没有太太!”这鸠摩罗什法师就主张出家人没有太太,那么现在他自己有了太太,于是乎这一些个法师就很不服气的,很生气的:“嘿,你尽讲,你尽骗我们!你现在这样子!”他们不知道这是环境的压迫,鸠摩罗什法师不得已才这样。
鸠摩罗什法师在一早起,过堂--出家人吃饭的时候叫过堂,过斋堂吃饭的时候,每一个法师面前没有旁的东西吃,只有一包用纸包着的缝衣针,被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做什么呢?鸠摩罗什法师就对大家讲:“今天我们没有饭吃,就吃这个针!”拿这个针来当饭吃,这么一讲,你说怎么样呢?这一些个和尚,你看看我,也不敢吃;他看看你,也不敢吃。你望我、我望你,没有一个人敢吃这个针:“怎么吃针呢?他真是胡闹!真是发狂、发颠了!怎么叫我们吃针呢?”有一些更发脾气了:“这针怎么能吃呀?你叫我们吃针?啊!你先吃看看!”
鸠摩罗什法师说:“哦!你们不能吃啊?好,拿来我吃!”把这八百多和尚的八百多包针都拿到他面前,打开了纸包,就像吃面那样子,把这八百多包针都吃了。这一些和尚:“咦!他在做什么?他是不是会变戏法?这针真能吃吗?”
针吃完了,鸠摩罗什法师就对他们说:“你们各位都不能吃针吗?现在我告诉你们各位:‘吃得针,结得婚;若吃不得针,就不能结婚。’谁要结婚,那就得先吃一包针!”这八百多个法师一看,哦!自己没有这么大的道业,都是不可以的。于是对鸠么罗什法师也不敢轻看了,也不敢再不佩服了!
鸠摩罗什法师下了座,回到自己的房里,有两个侍者跟着他;鸠摩罗什法师对两个侍者说:“你们帮我做一点工。”这两个侍者说:“做什么工?”“你们把我这个针都给拔出来!”从这个毛孔里头,针针往外出飙,又都出来了,就像变戏法似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鸠摩罗什法师有两个儿子;可是他的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儿子和有太太,就来看轻鸠摩罗什法师。鸠摩罗什法师真是菩萨示现的。
说起鸠摩罗什法师他自己的因缘,也是很长的。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是中天竺一个国家丞相的儿子,以当时的制度,本来他应该继承丞相的职位,可是他不愿意做官,愿意干什么呢?愿意修道,就想出家修行;于是就各处游学,各处去参访明师。
因为鸠摩罗炎的父亲是个大官,所以他到处也都受人的欢迎。当他一走就走到龟玆国的时候,龟兹国王就到郊外去欢迎他,又请他到宫里头参加宴会。那么在吃饭的时候,龟兹国王有个妹妹叫耆婆,对鸠摩罗炎一见就钟情了。因为这龟兹国王的妹妹,生来就非常聪明,在她本国所有的男人,她都看不上眼,认为都配不上她。这一次见了鸠摩罗炎,一见就倾心、就钟情了。她对她哥哥龟兹国王虽然没有说什么,他哥哥也是聪明人,一看他妹妹对鸠摩罗炎这么样有好感,一定是以身相许了,于是就把他妹妹嫁给鸠摩罗炎。
嫁给鸠摩罗炎没有好久,她就怀孕了;你说怎么样呀?啊!可就奇怪的事情也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呢?耆婆本来不懂印度的语言,可是自从怀了鸠摩罗什法师以后,她居然能说、又会听印度的语言了,就把梵语统统都会了;不单这样,而且她还辩才无碍、智慧大增。
在当时有一位罗汉,就对人说:“喔!这个女人肚里的小孩,可不是平常人,一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个罗汉就讲起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他说:“以前舍利弗在他母亲肚子里头的时候,也是令他母亲智慧大增;大概这个小孩和舍利弗是一样的。”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在他妈妈的肚子里头,就能帮助他妈妈增加智慧。
耆婆生下鸠摩罗什法师,过了三年,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在这个时候,鸠摩罗什法师的母亲,常常到巧黎大寺去听经闻法。因为她自己的根机非常好,所以当她听法师所说的法,就知道人在这个世上,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她就发心想要出家;这时候,鸠摩罗什法师才仅仅七岁。
本来鸠摩罗炎以前是想要出家的,可是和龟玆国王的妹妹结婚之后,就不想出家了;他贪恋这个很漂亮的太太,又有钱、又有地位,所谓富贵到极点。在《四十二章经》上说:“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所以鸠摩罗炎因为被富贵所迷,不单他自己不出家了,现在他的太太想要出家,他也不准。
鸠摩罗什的母亲就下决心了,什么决心呢?她就发一个愿:“我如果不能出家,我宁可死了,也不要在家,唯死而已!”
那么最初不吃饭,鸠摩罗炎也不以为然,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到了第六天,都不吃饭;不但不吃饭,连水也不喝,什么也不入口,都没有吃。鸠摩罗炎一看这样子,不行了!如果再不许可她出家,她真就要饿死了;就不想向他太太投降,现在也要投降了、也要低头了,就说:“好啦!你要出家,我答应你出家!你可以吃东西了!”
鸠摩罗什的母亲说:“你许可我出家?那你要先请法师帮我落发之后,我才吃东西;如果没有落发,等我吃完东西,你又不许可我出家,那我怎么办呢?”鸠摩罗炎看在这个情形之下,没有另外的方法,也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走,就到巧黎大寺,请来寺里的住持方丈,给他太太落了发。落发之后,他太太才吃了东西。
鸠摩罗什的母亲吃完了东西,因为落了发,是个出家人啰!以后就学习佛法。由这一出家之后,没有好久就证果了;为什么没有好久就证果?因为她学习佛法的心太诚了!我们对佛法一定要有真正的诚心,如果没有诚心,学多久也不会有所得的。因为她心诚到极点了:“不许可我出家,我宁死!”只有一死!因为她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所谓“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把什么都放下了;在这个时候,她灵光就现出来,于是就证得初果。
证得初果之后,有一天,她就带着鸠摩罗什到一间寺庙里拜佛。鸠摩罗什法师那时是七岁的小孩,到了庙里,看见人家拜佛,他也拜佛;看到人家烧香,他也烧香。他又看见在佛前有一个很大的?,大约最轻也有一百磅这么重;这个七岁的小孩子,看见这个鼎觉得很好玩的,这个鼎很大,他也没有加以思索,很不费力地把鼎拿起来,就顶到头上了。等顶到头上之后,他就想:“呦!我是个七岁的小孩子,我怎么可以顶得这么重的一个鼎呢?”他心里这么一想,一生了思量分别心,啊!这个鼎就重起来了;他即刻吓了一声:“唉呀!”就拿不住这个东西,鼎就跌到地上了。
鼎跌到了地下,他由此就了悟了;了悟了什么呢?了悟这个世间一切一切的事情,原来如此!都是“一切唯心造”啊!在他没有思量分别时,是“重而不重”,本来是重的东西,他也拿得动;一生出思量分别来,本来不重的,也变成重了。他由此知道,哦!这一切,原来都是唯心所造,万法唯心!当他生出这么一个心时,就不是那个真心了。
鸠摩罗什法师了悟了“一切唯心造”之后,就发心要跟着他母亲出家。你说他这时候出家,他父亲怎么样呢?他父亲心里一定很不舍得的;既舍不得太太,又舍不得儿子。太太也出家了,儿子也出家了,这时候真是难割难舍,一定有这种情形;或者他父亲就痛哭流涕也不一定的。但是他的母亲心肠很硬,“你就哭,我也一样要出家!”鸠摩罗什虽然年纪很小,他也明白出家的道理,所以也要跟着他母亲一起出家。
因为他父亲舍不得他出家;鸠摩罗什虽然年纪小,也照着母亲的方法去做,也不吃饭了、也不喝水了,一定要出家:“我要跟着妈妈出家,要不,我就饿死!”那么也饿了大约四、五天的时间,他父亲一看,也没有法子了,于是也准鸠摩罗什出家了。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和他母亲出家的因缘。
鸠摩罗什法师出家之后,就学习小乘的教法;他拜一个师父,谁呢?他师父叫槃陀达多,又叫槃陀蒲达多。每一天,鸠摩罗什法师读诵一千首偈颂;每一首偈颂有三十六个字,这一千首偈颂就有三万六千个字这么多,你看!他一天就学这么多字。啊!三万六千字,等于〈楞严咒〉三十几倍这么多,〈楞严咒〉是一千二百三十几个字。那么鸠摩罗什法师以七岁的年龄,一天就读诵三万六千个字;你想一想!这种的聪明智慧,和我们每一个人来比较,如何?我们现在每天读诵、学中文二十四个字;第二天一问,又不认识是什么了。鸠摩罗什法师一天就学三万六千个字,你说我们若和鸠摩罗什法师比较,那应该怎么样比法呢?
鸠摩罗什法师一天学三万六千字,很快就把佛所说的小乘经典都学完了。学完了,他又学世间所有的医术--医、卜、星、相,所有的这种知识,他都学。医,就是关于医药、医学的书;卜,就是“算卦的”;星,就是利用出生的星座方位,给人家看看命运如何?你这一生怎么样啊?相,就是“相面”,看看你的面貌生得哪一部份是出贵?哪一个地方是不出贵?富贵的人相貌怎么样?贫贱的人相貌又怎么样?这叫看相。这医卜星相,所有的世间文字,鸠摩罗什法师都学尽了。
学尽了小乘的经教,和世间所有的知识之后,鸠摩罗什法师又同他母亲到印度去学大乘经典。因为他母亲觉悟到自己是国王的妹妹,出家了后,供养不知有多少,这个供养钱,那个也供养好的饮食,一天到晚有好的享受;她自己不愿意有这么好的享受,并且她发愿要学习佛法,要到佛出生的地方--印度,去各处游历,于是她就带着鸠摩罗什法师到印度去。
鸠摩罗什法师到了印度之后,就学大乘佛法,学大乘的佛教。先前他学小乘,觉得小乘经典非常微妙;以后一学习大乘法门,才知道这是妙中之妙,大乘佛法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鸠摩罗什法师由一出家之后,他又聪明、又不懒惰--因为他聪明,所以学经典很快的;因为他不懒惰,所以学的这个学问也就多了。如果单单聪明,他要是懒惰呢,也就不能学得太多;单单不懒惰,他要是不聪明呢,也不会学得多了。因为他既聪明又勤奋,所以学经典也非常之快、非常迅速。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学佛法的一种经过。
当他把大乘的经教学圆满了,于是就回到龟兹国去弘法、教化众生。因为他这样的聪明、这样的勤学,所以一般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聪明的法师。这时,有个国家的一位论师──就是专门用言语和人家辩论道理的人;这个论师自认为世上任何人也不能辩胜过他,于是就敲起国家的大鼓;他打这个“王鼓”,很多人就认为一定是有事情了,都来听了。这个论师就对众人宣布:“无论任何国家的人,任何国家的论师,或者辩论的法师,如果他能把我辩论输了,我就斩首以谢,把我的头割下,送给他作礼物,来谢谢他。”你看这就好像舍利弗尊者的舅舅摩诃拘絺罗尊者,和佛立那个宗似的--谁无论讲什么道理,要是把他讲得没话讲了,他就割头。
这个时候,鸠摩罗什法师正巧从这个国家经过,就问他两个道理;这位论师张口结舌,没有话讲了。没有话讲,但是也舍不得斩头,于是就拜鸠摩罗什法师做师父,跟着他学习。
发表于 2016-8-7 16: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1-26 17: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13: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5 21: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