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78|回复: 40

总觉得有一些言论对一些人不适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6 22: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经常听佛弟子对人说: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烦恼钱就不会痛苦。
这对于已经够吃够用的人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要养家人,负债,又不知道下一餐在哪儿的人,这言论对他根本不适合,但讲这个言论的人根本没为这些人提供方法。难道他们愿意吗?他们为了养家不为钱烦恼行吗?他们又愿意偷东西的吗?
虽然我知道偷东西不好,出不了轮回,还会受到恶报。难道这群人没有活路了吗?
当然做功德可以改善命运(当然有许多功德不用钱就可以做),但不能急速转运(也许有些人能,但大多不行),难道他们必须眼睁睁得看着家人下一餐没饭吃吗?他们又怎么能放下?有怎么能不烦恼呢?还望智者为这些人指出明路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2: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虽然有些人有薪水,但仍只能够吃够用,为了家人,他们怎么能不为钱烦恼,和人勾心斗角保住饭碗呢。还有有些老板,一旦放弃自己的事业,就会造成许多人失业,怎么又能不为钱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今日发此言论,不是赞成偷窃,更不是提倡为钱烦恼,而是想指出这上述解法只能为少数人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5-11-2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信切愿求生净土,老实念佛,必会蒙佛加被,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冥冥当中必有旋转,即便现实是多么天旋地转。
发表于 2015-11-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1-2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问得好。其实有些人回答此事,往往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并非舍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不过送出廉价的劝慰的一句话罢了。说钱不重要,是因为这么说的人不用考虑钱的问题,假如说他没钱就过不下去了就没法活了,你看他该怎么说!至于说让人拜佛信佛只要心诚就能转运,看似说得有道理,劝导别人信佛好似一大功德,却并未能解决他人面临的难题,那种劝人皈依佛门的提法更是伪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人人修佛,谁来供养这些人?我觉得,从因果论的认识上着手还靠谱一点。之所以为钱发愁为生存烦恼,这就是现世的苦,即是果报,是今生应受的磨难,而如何解脱,那就要从容面对,认识到一切困难都是自己该面对的,一是尽自己本分,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尽心尽力,不因为难而却步,集思广益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再为苦而苦;三是乐善好施,所谓人行好事,莫问前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帮人等于帮己;四是能信佛修佛,看破人事,放下执念,而得到真正的超脱。我的观点就是这样,我不认为求佛有用,求佛不如求己,信佛修佛不是为了求名求财,而是为了开智慧得超脱。

点评

阿弥陀佛 末学个人感觉,如果人人都来修佛,那么外部的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是否就是净土了呢),也不需要他人来供养的,天地之间自有供养哦。(不是修佛而是修十善升天的天人可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啊,更何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2:24
说的很不错,随喜赞叹! “修行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学佛修行,前提是要有能够保障世间色生生命的延续、存活做基础。如果这一点基本的基础保障都达不到,如何有能力学佛与修行呢?钱,作为货币的一种表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19
这是目前看过最好的回答了。但是,如果他说只有偷窃才能解决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06:58
发表于 2015-11-27 23: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世间、众生、因果本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erychua65 发表于 2015-11-26 22:40
末学今日发此言论,不是赞成偷窃,更不是提倡为钱烦恼,而是想指出这上述解法只能为少数人解决问题

这事儿该上访习老大吧?

点评

谁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06:58
发表于 2015-11-28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11-28 00:00
这事儿该上访习老大吧?

上访?怕过一段时间就看不到他。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06: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蚊子 发表于 2015-11-27 23:05
师兄问得好。其实有些人回答此事,往往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并非舍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不过送出廉价的劝慰的 ...

这是目前看过最好的回答了。但是,如果他说只有偷窃才能解决呢?

点评

师兄,我曾在济公传里看到一副对子:天地虽宽,难栽无本之木;佛法虽广,难度不善之人。有本无本有可能自己不能决定,但善与不善则是自己的选择。人生如何,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决定了,此言非虚,但我更相信事在人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21:32
其实很多师兄,很多学佛人,都是已经到了几乎的绝境(就是没那么具体说,也没那么发牢骚),但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信念。 看怎么想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15: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06: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11-28 00:00
这事儿该上访习老大吧?

谁来的?
发表于 2015-11-29 08: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过理财方法。不过在现在社会,不向小资勤俭一点。还是可以的。

点评

佛陀的理财观: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老莫   按佛法的划分,人有五欲,财色食名睡,财为第一,是为人生无尽烦恼源。因此,学佛修道,必须打破这五欲重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六度万行,明心见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09:48
理财方法佛在善生经讲过,而且是比较先进的理智的理财投资,所赚的钱分四份,一日常开资,二敬老交友的活动费,三是应急后备,四投资生利。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09:01
这是吉祥经。讲亲近智者,与有德者。不与懒惰放逸常行不善业者为友。努力学习技术,自己恭敬谦虚诚实。这种人在那都放光。就算在工厂当员工,三五年后妥妥的管理层技术层,最少小主管。 《吉祥经》   如是我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08:49
发表于 2015-11-29 08: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11-29 08:34
佛教过理财方法。不过在现在社会,不向小资勤俭一点。还是可以的。

这是吉祥经。讲亲近智者,与有德者。不与懒惰放逸常行不善业者为友。努力学习技术,自己恭敬谦虚诚实。这种人在那都放光。就算在工厂当员工,三五年后妥妥的管理层技术层,最少小主管。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治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磐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发表于 2015-11-29 09: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11-29 08:34
佛教过理财方法。不过在现在社会,不向小资勤俭一点。还是可以的。

理财方法佛在善生经讲过,而且是比较先进的理智的理财投资,所赚的钱分四份,一日常开资,二敬老交友的活动费,三是应急后备,四投资生利。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时到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尔时,世尊见长者子善生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世尊见已,即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缘,清旦出城,于园林中,举身皆湿,向诸方礼?
尔时,善生白佛言:我父临命终时,遗敕我言:‘汝欲礼者,当先礼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奉承父教,不敢违背,故澡浴讫,先叉手东面,向东方礼;南、西、北方,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尔时,世尊告善生曰:长者子!有此方名耳,非为不有;然我贤圣法中,非礼此六方以为恭敬。
善生白佛言:唯愿世尊善为我说贤圣法中礼六方法!
佛告长者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生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佛告善生:若长者、长者子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又复能知六损财业,是谓,善生!长者、长者子离四恶行,礼敬六方。今世亦善,后获善报,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称,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善生!当知四结行者: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而作恶者,则有损耗。佛说是已,复作颂曰:
欲嗔及怖痴,有此四法者;
名誉日损减,如月向于晦。
佛告善生: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不为恶者,则有增益。尔时,世尊重作颂曰:
于欲恚怖痴,不为恶行者;
名誉日增广,如月向上满。
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善生!若长者、长者子解知四结行,不于四处而为恶行,复知六损财业,是为,善生!于四处得离,供养六方。今善后善,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誉,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善生!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放荡有六失: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
       善生。迷于伎乐复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内早。五者多罗盘。六者首呵那。是为伎乐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伎乐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懈堕不已。其家财业日日损减。佛说是已。复作颂曰
     迷惑于酒者   还有酒伴党
     财产正集聚   随己复散尽
     饮酒无节度   常喜歌舞戏
     昼出游他家   因此自陷隧
     随恶友不改   诽谤出家人
     邪见世所嗤   行秽人所黜
     好恶着外色   但论胜负事
     亲要无返复   行秽人所黜
     为酒所荒迷   贫穷不自量
     轻财好奢用   破家致祸患
     掷博群饮酒   共伺他淫女
     玩习卑鄙行   如月向于晦
     行恶能受恶   与恶友同事
     今世及后世   终始无所获
     昼则好睡眠   夜觉多悕望
     独昏无善友   不能修家务
     朝夕不肯作   寒暑复懈堕
     所为事不究   亦复毁成功
     若不计寒暑   朝夕勤修务
     事业无不成   至终无忧患 
   佛告善生。有四怨如亲。汝当觉知。何谓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顺。四者恶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与后夺。二者与少望多。三者畏故强亲。四者为利故亲。是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善恶斯顺。二者有难舍离。三者外有善来密止之。四者见有危事便排济之。是为美言亲四事。敬顺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诳。二者后诳。三者现诳。四者见有小过便加杖之。是为敬顺亲四事。恶友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饮酒时为友。二者博戏时为友。三者淫逸时为友。四者歌舞时为友。是为恶友亲四事。世尊说此已。复作颂曰
     畏伏而强亲   美言亲亦尔
     敬顺虚诳亲   恶友为恶亲
     此亲不可恃   智者当觉知
     宜速远离之   如避于崄道 
   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复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代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是为四慈愍。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利益有四。云何为四。一者护彼不令放逸。二者护彼放逸失财。三者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是为四利人。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世尊说是已。复作颂曰
     制非防恶亲   慈愍在他亲
     利人益彼亲   同事齐己亲
     此亲乃可亲   智者所附近
     亲中无等亲   如慈母亲子
     若欲亲可亲   当亲坚固亲
     亲者戒具足   如火光照人 
   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为五事亲敬亲族。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云何为五。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世尊说已。重说偈曰
     父母为东方   师长名南方
     妻妇为西方   亲族为北方
     僮仆为下方   沙门为上方
     诸有长者子   礼敬于诸方
     敬顺不失时   死皆得生天
     惠施及软言   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   所有与人共
     此四多负荷   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   则无有孝养
     此法在世间   智者所撰择
     行则获大果   名称远流布
     严饰于床座   供设上饮食
     供给所当得   名称远流布
     亲旧不相遗   示以利益事
     上下常和同   于此得善誉
     先当习伎艺   然后获财业
     财业既已具   宜当自守护
     出财未至奢   当撰择前人
     欺诳抵突者   宁乞未举与
     积财从小起   如蜂集众花
     财宝日滋息   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   二修业勿怠
     三当先储积   以拟于空乏
     四耕田商贾   泽地而置牧
     五当起塔庙   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业   善修勿失时
     如是修业者   则家无损减
     财宝日滋长   如海吞众流 
   尔时。善生白世尊言。甚善。世尊。实过本望。踰我父教。能使覆者得仰。闭者得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有目得视。如来所说。亦复如是。以无数方便。开悟愚冥。现清白法。所以者何。佛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故能开示。为世明导。今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忧婆塞。自今日始。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尔时。善生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发表于 2015-11-29 09: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11-29 08:34
佛教过理财方法。不过在现在社会,不向小资勤俭一点。还是可以的。

佛陀的理财观: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老莫
  按佛法的划分,人有五欲,财色食名睡,财为第一,是为人生无尽烦恼源。因此,学佛修道,必须打破这五欲重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六度万行,明心见性。
  故而,寻常理解,佛法与理财完全是相对的两个极端,参禅修道只能避坐深山,远离名利,黄卷青灯,暮鼓晨钟。浑不知佛法从来都是世间法,鲜活生动,而且,能生万法,妙用无穷,即令佛祖释迦牟尼佛,也曾开示过很多直至今天仍然卓有效用的理财之道。
  佛在《法华经》中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在《维摩经》中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大宝积经》中也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从这几部最重要的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初步确证,佛陀从来都未曾反对过入世创业投资理财,甚至反而把这一切治生产业视作极好的修道法门。据此我们足可以正视听明真伪,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当然佛法理财不是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股票亏损时就到庙子里烧一柱香,乞求佛祖保佑连拉十个涨停板。
  佛陀时代有一名婆罗门教的青年问佛陀说:“佛陀呀!如何而得现法安乐呢?”佛陀就跟他开示说:“要得到现法安乐,必须要具足四项方法,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护具足。第三、善知识具足。第四、正命具足。”佛陀所说的“守护具足”,意思就是说财产的保存,佛陀在这里强调的是你既要会赚钱,也要会理财,更要会守业,而“正命具足”,则进一步说不要浪费,不滥用财物,同时亦不可过于节省吝啬。唯其如此才能够获得现法安乐。由此可知,佛陀并不反对现法安乐,认为这是学道的资粮,同时也可见其对理财的重视程度。
  当然,必须先发财然后才能理财。如何发财呢?佛陀一直如我们的祖先一样强调生财有道,他在《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这六种资生事业,都可以合理合法的赚取应得的利益,都是佛陀认可的经济营生,其它不法勾当只能敬谢不敏,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茍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换言之,佛陀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开示了几项亘古不变的生财之路,种植业、零售与贸易、畜牧业、资本运营、房屋租赁及房地产开发、轻工制造业。当我们在苦苦寻找投资项目与市场热点的时候,佛陀早就于千年前洞若观火,不信试看,佛陀推荐的板块直到今天仍然还是股市热点,同时佛陀反对的行为基本都成了足以没顶的股市陷阱,果能正信,自然趋利避害,何愁不发?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物却在黄卷青灯处。
  当然,也会有很多青年人会产生疑问,老子没有资本创业,无财可发,以如何理财呢?其实佛佗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中阿含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佛陀教育我们,要想广聚财富,必须平时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了收入,一定要主动分出一部分累积下来,犹如蜜蜂勤勉地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点滴储藏,酝酿成蜜,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有理财的资本了。此说与罗伯特·清崎的在《穷爸爸富爸爸》里的财商培训课内容不谋而合。因为,储蓄,永远是理财之母。
  有了资本以后又当如何理财呢?这才是真正重要的课题。为此,佛陀多次针对不同的有产者做出相应的开示,比如,佛陀在《杂阿含经》里面用一首偈语说:“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年有十万元的收入,你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作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
  对于普通人比较合适且可行的理财手段当属《善生经》中的四分法,一分为饮食;一分为田业;一分为贮藏,以应急所需要;一分给予耕作旁而生,其它放着,为我们生利息。此种结构与现在流行的个人理财的投资及消费组合如出一辙。可以说佛陀开示的这种投资组合,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稳妥的黄金架构,是通向金融自由的王者之路。这种投资组合既简单易行又颠扑不破,既考虑到了效益最大化,同时又做到了风险最小化,既关注到了现实生活质量,又兼顾了未来的的增值机会,妙不可言。
  如其第一部分着眼于当下的生活需求开支,属于消费理财,第二部分重点考虑住房开支,相当于自己准备的住房公积金或者归还按揭贷款,介于消费理财与投资理财中间,因为今天的房地产已经承载了投资工具的使命(关于这一点,唐朝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文殊转世的寒山大士曾有诗印证,极贫忍卖屋,才富须买田。殊为投资理财的至理名言,特别是这两年经手过房屋买卖的人必会有切肤之感);第三部分则主要考虑天有不测风云的不时之需,用储蓄的形式实现意外保险,类似于保障理财,近乎于购买分红连接险;第四部分则是纯粹的投资理财,将这部分资金投资到其他经营性资产或者资本市场当中去,求得利润最大化,如投资股票型基金等。时至今日,尽管我们拥有了速度高超的计算机,并且引入了深奥的数学模型,甚至也有大量的个案统计及逻辑分析,但我们仍然无法真正超越这简单的四分法,可以说这是私人理财的黄金法则。
  粗粗匡算,如果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照此法分配自己的收入,在四十岁左右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届时即使不工作也会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同时还会有新的投资收益源源不断增加。
  此外,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对于富有到不须为生活计算的人,他处理的方法是分作三份,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我们可见今天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的巨额捐赠,基本契合此法,已是理财的最高境界了,千金散尽,散而不散。

点评

哇!师兄好有耐心! 不管楼主看不看,反正我待会还要再好好学习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14:43
发表于 2015-11-29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发表于 2015-11-2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能简单划分的,师兄可知道一些餐馆难招洗碗工,所以偷盗者肯定不对,啥借口都没用,人的习气:好逸恶劳、好高骛远,贪心作祟。
前面“a167294385”师兄已经引经据典说了,生下来富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人都是穷打拼过来的,在此过程中有人可能就会走歧路了,怨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末学就是从顶穷走过来的,结婚睡地铺,可以说一无所有,无房无床无家具,跟着有了孩子,孩子也跟着睡了一段时间的地铺,一间房子还是2个人合住的,月子里人家就来催让位置了,那种窘迫就不说了,工资也很少,没到月尾就空了,大家互相借,好在穷人比较多,也无所谓了,穷乐呵,还好当时没有起非分之想,总觉得明天会好。
但是尽管穷,我们的钱财还是有分配的,给孩子买了储蓄型保险、给老人赡养费、庙里供养、日常消费,就这么挤吧挤吧过了好几年日子才慢慢转好了。后来看到佛陀说的理财发现自家当时的思路碰巧相符了。

点评

龙儿师兄就是这么真诚!慈悲度人!您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14:45
发表于 2015-11-2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获得钱财如何分配可能也会影响他今后的生活的。
其实我们当时生活很窘迫的时候婆家相当有钱的,也是我自己过去善缘不够,公公不肯相帮,所以我那时候也比较有“骨气”,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帮就算了,不要别人赞助自己慢慢熬,相信总会有出头之日的,现在想来可能这也算“刚强”吧,也是需要调伏的。
发表于 2015-11-2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也好富也好,都离不开因果的,如果相信因果就不会那么痛苦了,从因上去修不用到来生的,会有现世报的。
发表于 2015-11-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5-11-29 09:48
佛陀的理财观: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老莫
  按佛法的划分,人有五欲,财色食名睡,财为第一,是 ...

哇!师兄好有耐心!
不管楼主看不看,反正我待会还要再好好学习一下!

点评

谁说我不看啦?我还看了几遍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9 19: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