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6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菩提洲·佛子心语]新的一课
新的一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
在《冬日札记》的序语中有这样一段话:“2009年初,希阿荣博堪布在家乡的扎西持林闭关中心写下多篇随感,或睹物思人,或畅谈佛法人生。细细品味,素朴平实的语言背后是堪布一贯的清亮、通达。愿这组散发着扎西持林冬日气息的小品,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给您带去一缕温煦幽远的白檀香。”
慈悲的上师的开示《冬日札记——无尽藏》,我十分喜欢阅读。它恰如一缕白檀香,极具功效,驱散了弟子心中污浊的习气,显示了学佛做人的正见。
《无尽藏》,让弟子了解了一位伟大的成就者,法王如意宝。
我福报浅薄,没有见过法王如意宝。但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所见的一尊法王如意宝的法相,简直栩栩如生。那逼真的神态,让我如同见到他老人家本人。对法王老人家的巨大信心,使我一读到希阿荣博上师的开示心中便豁然开朗。上师说,“只要不舍内心的善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个无尽藏”。所有众生,也包括我,原本具备善良的本性,只要在生活的任何细微处不舍善良、坚定行持,我们的一生也可以是个无尽藏。上师以法王为典范,深刻开示了做人的道理:“把自己当成一座无所不有的宝库,别人需要什么尽管拿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做人就做到这样有气势!”
有一天儿子告诉我,班主任老师鼓励同学们,每天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善事。这让我很高兴,我非常赞同并支持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
我时常感叹现在教育的缺失:偏重技能的传授,明显存在着对品德培养的疏忽。而过去传统教育与现在不同,它是把学习技能放在“有余力”之时的。在《论语》中,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好好读书,是在“行”有余暇的时候、在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时候才做的事。“则以学文”,是站在不要把光阴都给空过的角度上说的。古人说得很对。确实,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学历高但很自私的群体,这样的教育对社会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每当听到有很高学历的年轻人自蔱和校园伤人的事件,我都深感心痛。真希望教育孩子的主旨,能把建立善良的内心世界、关爱他人摆在首位。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现在的教育是他们一生的基础。有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的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只有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回馈社会大众,才会水到渠成。这就需要我们把善良、关爱,融入到我们的教育当中。当然,我一个人无此力量,但我真心希望能和更多的家长一起关心、培养孩子,把他们培养成为上师所说的“心地善良”的人。“心地善良”的人的培养,要从每一件善良的事情做起,而善良的事,要从我们眼前的事情做起。所以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它看上去是平凡的。
它或许是捡起路上的垃圾;或许是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朋友;或许是帮助陌生人捡起他失落的东西;或许只是给路人一个善意、礼貌的微笑;或许只是在别人误解自己时选择了忍耐;或许是在与父母有分歧的时候平和地说“我可以跟您静下来谈谈吗”;或许是不再只忙自己的事情,给爷爷奶奶打一个问候的电话……
在我写学佛体会时,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又给我上了新的一课。
那天在快餐馆吃饭,等待之时看到一位阿姨,正站在几位姑娘的餐桌前大声责骂,姑娘们见状溜之大吉。原来阿姨是来要饭吃的,可能因为这几位姑娘刚才说了些什么,引起了她的极大不满。
当时,我还在琢磨着:饭馆服务员怎么也不拦着点儿呢,让她进到屋里要饭。这时,阿姨却径直朝我这个方向走来,我连忙起身,去柜台取餐,其实是为了躲避她。
取餐后,我慢慢转过身来,只见一位中年男士和她一起走到柜台前,给她买了一份面。
服务员问这位男士:“您认识这位大妈吗?”
男士说:“不认识。”
“那为什么呀?”服务员一脸困惑。
男士说:“她就是想吃饭嘛。”
服务员又对阿姨说:“你以后不要到我们饭店要饭了,影响我们生意。”
阿姨说:“你们的饭好吃我才来的。”
“她就是想吃饭嘛。”话语简单、平易,但却那样有气势,震耳发聩。我真吃不下去了,惭愧呀!
我每天三句话不离慈悲,遇到事情却心生了分别:这位阿姨衣着花哨,还带着项链,不像是穷人,不该同情她。如此复杂的判断,成了我布施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那位男士却表现出了我所缺少的平等、包容。
他没有任何计较,因为他觉得这件事再正常、自然不过了,也许不会想到是在“布施”。利益众生的机会随处可见,然而我的“小心眼”会使很多诸如:让后面的人加塞、在公共汽车上让座 、给人开门之类最简单的为他人传递温暖的小事,变得难以办到。而那位男士,也许就是活菩萨,亲自来教我该怎样去做。
那位阿姨也一定是佛菩萨的化身来测试我的修行。然而,我的善心,这样经不起挑战,甚至不堪一击。想起希阿荣博上师开示过:有时候,上师会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人失望的形象出现,挑战你内心的开放能力。佛法的考试,不是背诵经文,而是心性修持。显然,我没有通过测试。
我动笔时,也适逢乍暖还寒的初春。完稿之际,无尽思念的春风,向着光明的扎西持林圣地飘去。
永远的弟子 德捷拉姆
完成于藏历铁兔年二月初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