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7|回复: 5

[其它]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二四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偈颂第一段看起,觉首菩萨答覆: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前面文殊菩萨提出来的问题,清凉大师在问题的总结里面说得很好,他说心性是一,为什么会有种种,「一性随於种种,即失真谛。种种随於一性,即失俗谛」。佛依二谛而说法,这二谛都不能够成立,我们学佛的同学这问题就严重了。清凉又说得好,他说一性就是不相知,换句话说,种种要是随於不相知,俗谛不能成立;不相知要随於种种,真谛不能成立,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就看觉首菩萨是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觉首菩萨在这一大段总有十一首颂,第一首是赞叹文殊菩萨提出问题,我们在偈颂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从第二首到第十一首,这十首是解答,真的解答得很详细。我们先看「赞问许说」。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这四句偈意思非常的深长。在形式上觉首菩萨是十信位的菩萨,十信,文殊菩萨是等觉菩萨,就好比是大学博士班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小学生来解答,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十信位是佛教的小学,虽然是小学他所理解的跟等觉、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解相同。为什么地位差这么多?证不一样。所谓是信解行证,信解没有两样,行证不相同。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初学佛的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常识,我们也没法子来做比喻。譬如我们用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来做比喻,形式上是相彷佛,实际上不相同。
  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介绍天台智者大师的修学,他老人家修学的是五品位,五品位要知道见解跟佛没有两样,也就是说佛知佛见,初信位的菩萨佛知佛见。而行证的功夫,我们要问智者大师有没有到觉首菩萨的地位,有没有?觉首菩萨所示现的,十个菩萨代表十信,第一个是代表什么?初信位的菩萨,小学一年级。我们要问智者大师的示现有没有到小学一年级?给诸位说,没有。知见没有错,佛知佛见,烦恼习气一品也没断。觉首菩萨在这个地方,见思烦恼这是两大类,见惑断掉了,大乘教里常讲三界六道里头八十八品见惑断了,才证得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个断证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一样,须陀洹也是断八十八品见惑,可是智慧完全不相同,为什么?初信位的菩萨是佛知佛见,所以文殊菩萨提出的问题他能解答,佛知佛见。
  智者大师他老人家所示现的那也是佛知佛见,这是《华严》在前面给我们讲十类当机,也就是说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能够学《华严》,最后一种人叫「大心凡夫」。智者大师就是为我们示现这种大心凡夫,能信能解。既然信解是佛知佛见,那我们就能够肯定他的烦恼能够伏住,并没有真正断。断很难,伏容易,伏烦恼!所以智者大师往生,在净土宗里面讲功夫成片,如果那一品烦恼这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他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他要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里头也是三辈九品,像须陀洹往生、初信位的菩萨去往生,是方便土里面的下辈。下辈也有上中下,下下品往生应该是小乘须陀洹,圆教初信位的菩萨纵然在下辈,可能也是上品,为什么?智慧高。这两个人断烦恼的功夫是相同,可是智慧完全不一样,那不能够相比。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那你要问究竟是怎么个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楞严经》里面佛说的,一切众生障碍自性有两种障,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小乘人烦恼障轻,所以他能够断见思烦恼,所知障重不开悟,没有佛的知见。四果阿罗汉他的见解也比不上觉首菩萨,我们从什么地方能看见?楞严会上看到。《大佛顶首楞严》是圆教大乘,你看看佛讲十番显见,阿难听懂了。阿难是初果,觉悟了,说偈赞佛,富楼那听不懂。富楼那是四果罗汉,对於阿难说偈赞佛他觉得很奇怪,阿难初果为什么听懂了,他为什么没听懂?四果罗汉听不懂。这佛就说出来,阿难烦恼障重,所以证果比不上富楼那,富楼那证四果,他才证初果。富楼那尊者虽然证得四果罗汉,所知障重,阿难尊者所知障轻,所以听佛讲经他开悟,他能懂。两种障!两种障都重,那就没法子入门。我们现在是两种障都重。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就知道十信位的菩萨所知障轻,烦恼障重,到了初住这个位次两种障都轻。初住菩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称为法身大士。所以《华严》里面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信没有。那我们现在读的这一分是十信,所以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
  我们今天在这一生当中学佛成就,那就是我常讲的智者大师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中国史书里面记载他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在中国示现,专门教化末法时期众生。他给我们的示现念佛往生净土,你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有智者大师的传记。这是说明末法时期一万年,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年了,还有九千年,这九千年的众生修净土行,能成就。即使两种障都重,只要宿世有善根,这一世当中遇到好缘,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唐朝善导这很多人都知道,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在中国史书上明白记载三次,第一次善导,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第二次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净宗第六代的祖师,净土宗的六祖;第三次示现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诸位晓得寒山、拾得,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化身,丰干是阿弥陀佛,他们同时代的在天台山示现。
  佛菩萨常常示现在世间,身分不暴露,我们看他也是凡夫,实际上那是圣人,所以智者释迦如来示现。我们看到他那种行持,想想这个还行,我们还做得到,信心就具足了。圣贤大道最重要的就是信心,如果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诸佛如来来教你也没法子,他这一示现给我们带来了充分的信心。佛知佛见当然也要过去生中的善根,这是一定要的。过去生中要是没有这个根性,这一生开始学那可真困难,总是过去生中有善根,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缘。这是善导给我们讲的,「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话说得好!我们去查经,愈想愈有道理,总在遇缘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缘最重要的你要得人身遇佛法,那是头一个条件。遇佛法一定要遇大乘,遇大乘一定要遇净宗,这就缘具足。遇到净宗之后要遇真善知识,真善知识有修有学,在古时候讲有证,现在说有证找不到,那真的没法子。所以在末法时期,我们找到一个有修有学那就是真善知识。同参道友、学习环境这都是缘!如果我们讲到佛法里面所说的缘,前面也提到佛常常讲「四缘生法」。诸位要知道,这不是《华严》说的,《华严》这一段里面那是讲得太深了,真的是第一义谛,四缘生法是第二义谛、第三义谛。也就是说随顺俗谛说的我们容易懂,随顺真谛说的我们就不懂。这一段经文很多同学讲真难懂,是随顺真谛说的,我们很难理解;随顺俗谛讲的我们就很容易懂。俗谛就是随顺我们的常识,好懂!
  所以佛说一切法四种缘,第一个「亲因缘」,我们平常讲像植物,用植物来做比喻,亲因缘是什么?种子。我们要种个桃树,先要找个桃核,这叫亲因缘。还要「所缘缘」,所缘缘就是它所需要的条件,我们有了桃的核、种子,它要能长树能够结桃,它必须有好的土壤、肥料、水分、阳光,这些都是它的所缘缘,它必须要具足的,少一样它就长不好。这些缘统统具足了,所缘缘,你把它种下去,三年之后它就长成树,它就结桃了。这个所缘缘不能间断,不能间断叫「无间缘」,不能间断。还有一个缘就是「增上缘」,增上缘是人工,有人爱护它,有人天天照顾它,给它浇水,给它上肥料,它长得就更快、长得就更好。这四缘生法!这我们一说很好懂,这是我们的常识,不难懂。一棵桃树如是,你仔细观察世间所有一切法,无一不如是。
  所以佛讲四缘生法,那里头每一个缘也都很复杂,也都不简单,所以讲真的是无量因缘,无量因缘归纳为这四大类,叫四缘。一切万法生住异灭,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生老病死,矿物像我们这个星球有成住坏空,总不离这四种缘。佛这种解释我们很容易接受,这是我们的常识。如果在今天这个问题上那就不一样。心性是一,云何种种;心性是一,云何各个不相知。这个问题四缘生法就没法子解释,这种问题在佛家讲这是向上一著,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初信位的菩萨虽然没见性,他具足佛知佛见,他也正在修学这个课程,正在学,所以他能答。
  这在天台贤首家,这是讲教下,都肯定大心凡夫具足佛知佛见,但是烦恼没断。清凉大师对这种人赞叹,他说过能知不能行,他所知解没错误,他所知、所理解的跟佛讲的相应,佛知佛见,他没做到。清凉说这种人「国之师也」。他有能力教化众生,知见不错,正知正见,他自己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没断。但是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智者大师讲他没断,真的是没断。净宗讲是伏断,我们肯定决定伏断,为什么?他有智慧。烦恼习气虽然有,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有高度的智慧控制住不起作用,伏断。这在世间人来说那就是圣人,孔子、孟子所示现的都是这个境界。孔孟正知正见,烦恼习气有没有断?没断,伏住,真的是有能力伏住没有灭断,世间圣人,国之师也。大师又说能知又能行,「国之宝也」,那是国宝。国宝是他真的开悟了,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种人是国宝;教下讲大开圆解,我们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不要说理一心,事一心不乱那就是国宝;国师,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就是智者大师所示现的,我们努力一点能做到。我常常讲,只要我们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修五品位你就成功了。这个东西要放不下,五品位也得不到,就是功夫成片你也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往生净土就没有把握,这个要知道。为什么叫你放下?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前可以受用不能占有。这我们在讲席常常劝勉同学,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受用,就像什么?就像住旅馆一样,我们把地球当作旅馆,我到这个地方是来观光旅游的,我到这里来一样也没带来,我将来离开一样也不会带去。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可以受用,没有据为己有的念头,这个太重要了。所以你真正对於经教明白、通达了,你自然就放下。我常常讲对於一切人事物,这就把世间全部都包括了,决定没有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那你就自在了。你是个观光客,尽情的观光欣赏,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都不染,这是什么?这是功夫成片,这是功夫刚刚得力。
  所以五品位的修学,五品第一个随缘随喜,能真正做到随缘随喜,没有控制、没有占有。有控制、有占有就不会随缘,那要随自己了,随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随缘的人是放弃了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我能够随顺大家,你们说好就好,正是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学这个。五品位里头第一个科目就是这个。第二读诵,你要不读诵,你怎么能有佛知佛见?有佛知佛见不是你开悟,你没开悟。没开悟佛知佛见从哪来的?读诵大乘来的。譬如说我们常常读《华严经》,读《华严疏钞》,读《华严合论》,明白、清楚了,这就是佛知佛见,这不是开悟的,是从经教里头学来的。天天读诵,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天天读,我读了五十三年了。不但要读诵,底下一个科目是演说。演说这两个字要搞清楚,演是表演。你所懂得的、你所学到的一定要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这叫演。我做到了,我做给大家看。
  菩萨道里面修学六个科目,头一个布施,我做给人家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个做就是演。有人来问你,向你请教,你给他解答叫说。譬如我们果然能够如教修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得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身心清净,内里面没有邪知邪见、没有烦恼牵挂,外面不受境界干扰,自在、快乐、幸福!那么我们现前所得到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你的身体一定健康,不容易衰老,不容易生病,你的相貌一天比一天慈悲,一天比一天庄严。别人看到你这个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你修行的果报,实实在在的;再看你的生活环境,你所居住的场所,必定受你的(外国人讲磁场)磁场影响。一般人进入到你这个范围之内,他会感觉到很舒服、很舒畅,感觉到很欢喜。人家一定请教你:你是怎么修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他解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二四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前一次好像是今年年初一月,我到日本去开会,我去访问江本胜博士,他比我年轻,他今年好像才六十五岁的样子。我们也是一见如故,他马上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法师,你是怎样保养身体的?我告诉他,我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你做实验出来的那个结果,「爱心,感恩」,我用这个来养生;爱心遍寰宇,善意满人间。你做实验实验出来了,你没有做到。我这个不是从实验当中得来的结果,我是从圣人教训经典里面学来的。人有爱心,决定没有害一切人的心,决定没有害一切物的心,你这个心多么清净、多么欢喜。我们中国谚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一生要生活在快乐当中,快乐才真正幸福美满,这才有意义、有价值!人一定天天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重要。
  我们今天知道有十法界,科学家讲宇宙之间确确实实有许多不同维次空间,有很多高维次的空间我们称之为天、称之为神,高维次的。在佛法里面讲佛的维次是最高的,菩萨其次,声闻缘觉又其次,诸天还在底下。天就有二十八层,二十八层就是二十八种不同维次空间,我们要不断向上提升,不能堕落,堕落就错了。是我们从经教里学到的。所以我对於江博士的实验我很欢喜,我也很赞叹,他把佛经上讲的这个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我这么多年的学习,我是从相貌、体质、生活上表现出来,真得受用!这不是假的。
  觉首菩萨在此地说的这四句,『仁今问是义』,这个「仁」是指文殊师利菩萨。我们通常对菩萨称仁者,仁是仁慈,仁慈的人。菩萨是仁慈的人,称仁者。你今天问这个义理,就是心性是一跟宇宙这个现象,种种现相无量无边,你问这个关系。心性是一为什么会有无量无边的现相,这些现相又彼此不相知,这是什么道理?你今天问这个意思不是你不知道,你清楚得很。你清楚得很,为什么来问我这个意思?『为晓悟群蒙』。我懂得,你是替众生问的,让我们这一问一答他们在旁边听了就觉悟、就明白了,所以这个问叫「利乐有情问」,双方都明白。如果不明白,明白得不透彻,这个问题你问不出来;你能够问得出来这个问题,这不是容易事情,不是过来人则提不出这个问题,也没法子解答。
  华严会上这在前面我们讲得太多,每一个人,觉首菩萨在此地代表是初信位,他是不是真的初信位菩萨?不是,都是诸佛如来化现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示现的。示现就是舞台表演,他表演得很像、很逼真,让你看不出来他真正的身分,演什么角色就得像什么角色。这是说明明知故问,这个问的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他不问不答我们在今天也不能在这里讨论,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在这里学习,那真是蒙他们一问一答之恩。所以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赞问,谓文殊自究深旨,一向为他,仁心弘益也」。这几句话很重要,文殊菩萨是不是自己在探讨、在参究甚深的旨趣?有这个意思,不能说没有。为什么有这个意思?这个意思更深了,给我们初学的人做榜样。你看等觉菩萨对这些问题还是在探讨,还是在参究,那何况我们!这就是现身说法表演给我们看,为他仁心弘益。菩萨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弘是弘扬,益是利益,为利益众生,利益众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自他不二。现在时间到了。
  
  请接著看觉首菩萨偈颂第一首: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
  这两句前面介绍过了,我们再看后面这两句:
  【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这两句的意思也很深,深在什么地方?深在问的人是等觉菩萨,不但是等觉菩萨而且是古佛再来。世尊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文殊菩萨是过去七佛之师,七佛里面有释迦牟尼佛。换句话说,他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学生已经成佛了,老师还在当菩萨,你想想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大慈大悲!就像地藏菩萨发的愿一样,众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一切众生都成佛了,最后我成佛,慈悲到极处,愿意以菩萨的身分帮助诸佛如来教化一切众生。佛教众生有时候不太方便,因为佛是老师的地位,学生对老师总是很尊敬、很严肃,不敢随便问问题,同学就无所谓了。文殊菩萨示现同学的身分、学长的身分。听佛说法,疑难的地方肯定是有,不敢问老师,问学长,学长帮助老师解答,帮助老师教化。文殊师利菩萨不只帮助释迦如来,释迦如来前面还有六尊佛他都帮助到了。世尊告诉我们他本身久远劫早就成佛了,现在在这个世间以等觉菩萨的身分帮助佛弘法利生,所以这个意思就很深了。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次句许说分齐,称性说故也」,这是讲第三句『我如其性答』。这是什么?说他答覆这个问题的态度,他用什么方式答?称性。这就不容易了。称性是随顺真谛不是随顺俗谛,是诸佛如来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所以我们听他这一问一答都很难懂,称性。这些真的我们不但没有学过,听都没听说过,突然听到这个问题,我们只感觉到这个问题才叫做真正的尖锐问题,真的是不容易答覆。所以这种问答我们听了之后确实开智慧。智慧要不开没有关系,多读几遍,多读好、多听好,多读多听不要起分别、不要起执著。多读多听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时间愈久,会把你的障碍化解,你自性的般若智慧现前,那你就入境界了。那不只是解悟,是证悟,真正是超凡入圣不二法门。实在不解也没关系,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净宗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话说得好!真话不是假的。只要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华严经》里面许许多多的疑问自然就开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二四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所以这一句是「许说分齐」,分是等分,齐是整齐。我的答覆是依照哪一个程度、哪一个阶段来说,就是最高的一个阶段称性,也就是对象是法身菩萨。后一句「劝听」,劝听的意思很长。「言同意别也,故令谛受」。谛是诚诚恳恳、真真实实,不但听,你要接受。接受,用现在的话说,你要落实,这一落实,在解门上来讲入佛知见,行门上来讲同佛所证,那就不是十信位的菩萨,最低限度也是十住菩萨。十住菩萨初住是发心住,发什么心?菩提心现前,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怎么现前?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十信位的菩萨确实是佛知佛见,但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断,刚才跟诸位说了,伏住没有断。断烦恼在佛法里面是两种,一种是断,一种是伏,在我们净土宗里面讲伏就是功夫成片。断,功夫有浅深不同,功夫浅的是断见思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深的不但断见思,他还断尘沙、无明,生实报庄严土。这个事情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得详细。
  『惟仁应谛听』。「仁」跟前面这个仁是一个意思,仁者。这个字里面含的意思比前面那个字的意思不一样,前面那个仁是指文殊师利菩萨,这个仁除了文殊菩萨以外,还包括五十一位菩萨。这五十一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这五十一个位次都是文殊师利菩萨,初发心的文殊师利菩萨,十信文殊,十住文殊,十行文殊,十回向文殊,十地文殊,等觉文殊,全都包括了,连我们也在其中。那我们现在连初信位也没拿到,初信以外幼稚园班的文殊,初信位是小学一年级,那我们是幼稚园的、幼儿班的也包括在其中。这个范围大!等觉菩萨都要谛听,那我们不谛听行吗?所以这个意思是无限的深广。清凉说「言同意别」,言是称仁,跟前面是言语相同,意思不一样。前面真的是等觉文殊菩萨,这一个仁者那就是统统包括了。只要有缘读到《华严经》,只要有缘接触到这个法门,这个字全部概括了。再看第二首,第二首以下一共有十首偈「正答」,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你看看文殊菩萨问得好,觉首菩萨答得妙,四句话答尽了!为什么后面还有九首颂?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疏》「二正答,答势纵横,具答前来三重问意」。前面文殊菩萨问的三个意思,四句话答尽了。觉首菩萨所答的总有十首偈,十首偈分两段,「前五答前结成之中,以何因缘而不相知」。这就是第二首到第六首,这前五首。「用此释成,答前难故,首而明之」。开宗明义就把问题解答了。这种答法文殊菩萨当然点头没有问题,中下根性的人还是不懂,诸法怎么没有作用?怎么没有体性?
  佛在大乘教上常常教导我们体相用,一切诸法,我们要认识。从前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为台湾大专学生开了一个佛学班讲座,慈光大专讲座,一年办四次。寒假、暑假是对台中以外的学生,他们利用假期可以在台中住几个星期,专门来接受佛陀教育。学期中是每个星期上一堂课,这是对台中市这个地区,因为近,每个星期天放假,利用假期来上一堂课,所以一年办四届。他给同学们编了一个课程叫「佛学概要十四讲」,介绍佛法。第二讲里面真的是教我们对一切万法怎样去观察,首先就教我们看东西要「微细观照」,你才真正能够看得出来、看得明白。
  万事万物都有体相用,就像我们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现象、作用,至少你要能看三方面,你才对它真正有认识;除体相用之外,你再细心观察一切万事万物都有因、缘、果,这又是三面;除这个之外,万事万物都有事、有理。所以老师教我们观察至少要从这八面,你才真正把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那么我们要问一问,现在这个世间,什么人对人、对事、对物同时能够从八面来观察?所以说你糊涂,你对於一切事物认识不清楚。如果从八面观察,你有智慧,你看人也好,看事也好,看物也好,你真正看清楚、真正看明白了。这八面的观察实在讲是什么?最粗、最浅显看什么?看皮毛。我们一般讲看表面,没有深度。深度怎么讲?深度给你说,这不是给你讲了八面吗?每一面里头又有八面,譬如讲体,体里面有体中之体,有体之相,有体之用,有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体之事、体之理,这样八面。八八六十四,你能对於一切事物观察到六十四面,你就有深度了,你看问题比别人看得透彻,比别人看得深。
  告诉你深,其深无底!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八个六十四,再往下去重重无尽,我们这样才体会到如来的智慧,常常在经上看到的赞叹「其广无边,其深无底」。这两句话我们普通看经典的人都知道,但是没有概念。无边,究竟无边是什么意思?无底,究竟无底是什么意思?李老师这么一教给我们,我们明白了。对於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我们自自然然五体投地,没有话说,再不敢自以为是了。为什么?我们对一切人事物八面都照顾不过来,六十四面才入进去一分,这讲入佛知见,八面是完全看外表。对佛、对法身菩萨那种恭敬心,自己的惭愧心,油然而生。你要不知道这个道理,自己还狂妄觉得自己还很不错,其实说实在话,我们连表层都没看到。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对经典所说的怎么能不尊重?怎么能不佩服?尊法、敬法这个心是怎样才能生得起来?老师这样教导我们,把我们对於佛法尊重、仰慕、惭愧之心都生起来了。
  在这段经文里面,这段经文很长,清凉大师注得很多,「答势纵横」。在这个地方我们看看觉首菩萨给我们的表演,你看看他是看八面还是看六十四面?还是看更深更深的?所以它分为两段,前面就是第二首到第六首五首偈,主要答的是「以何因缘而不相知」,这是大问题。「用此释成」,以偈颂来解释。「答前难故」,前面的问难这样答覆出来。「后五正答前难」,后面的五首偈正答前面所问的难,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读到的十事五对,十事五对是举例,你能够在这上十事五对明了了,一切法你就通达了,为什么一切法不相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二四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今初分二」。今初就是答前结成之中,这前面五首,这是初。初又分为两大段,第一段「先一法说」,法说就是我们念的第二首这四句是法说。后面有四首偈是比喻,「后四喻况」是比喻。「今初,意云,特由从缘种种,故不相知也。即此偈上半出因,下半结归本宗」。上半是前面两句,『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这是说明为什么一切诸法彼此不相知,这个因在此地。『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这是把为什么不相知说出来了,结归本宗。
  清凉大师这一段注解注得很多,首先用法相的因明立量来解释,这是现在所讲的科学方法。那我们哲学里面所讲的科学方法是逻辑、是辩证法,佛法里面有类似科学方法,称为因明。清凉在此地说「后四即为同喻」,这一段我们暂时可以把它省略掉,这就是有宗、有因、有比喻。因明立量,他举的例子「眼等是有法,定不相知故」。这是宗,主要的宗旨说出来了。因是什么?因缘,「从缘无体用故,同喻云,如河中水,河水无体用,河水不相知。眼等无体用,眼等不相知」。这是用因明,宗因喻来解释。下面说。
  「若以缘起相由门释者」。这是《华严》,华严十玄。「初句因缘相假,互皆无力」。这是讲诸法无作用。「次句果法含虚,故无体性」。这是亦无有体性。「至下喻中,别当释之」。下面偈颂里面有解释。「是故虚妄缘起,略有三义,一由互相依,各无体用,故不相知」。这个意思深!这是说明一切法不是真有,真有它一定是有体有性,那就是真有。一切法这是佛在经上常讲因缘生,因缘就是许许多多条件不是单纯的,它哪来的体,它哪里来的性!那为什么又讲心性是一?无性之性是一,这个意思就深了。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一切法都没有自体,无性之性,无体之体,那叫做心性。这很难懂,不是我们的常识,不是我们的境界。这用现在科学来讲,讲到宇宙的源起,我们常讲宇宙从哪来的?生命从哪来的?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这大问题!
  《华严经》上给我们讲这桩事情也是多次重复,这是如来说法的善巧慈悲,你前面第一次没听懂不要紧,后头还有第二次;第二次听不懂没有关系,还有第三次,一遍一遍薰习。但是这个听有方法,你可不能去研究,你可不能去思惟,一研究、一思惟,错了。你只管听,听不懂没有关系,再听,不要去想,用听这种方法得禅定。禅定是什么?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禅定。我读经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种方法世间没有的,这种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恭恭敬敬读诵,如同面对著世尊在讲经,我在这里听,恭恭敬敬的听,佛在这里给我讲,这是戒,生起真诚恭敬心。佛教我们离妄想分别执著,那我们真离了,不用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戒学。一心专注,譬如我们读这一卷经需要一个小时、二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心里头没有起一个念头,这是修定!经文看在眼里体会在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修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样天天在这里训练,当然训练的时间愈长愈好。
  所以修戒定慧方法多,八万四千法门。你用读经这个方法可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对知识分子,对於喜欢经教的人,你就用这个方法。可不能用自己的思惟想像,我想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道理。你这一想就把你戒定慧全部破坏掉了。所以佛法叫参究不叫研究,研究是用心意识,就是用分别执著;参究不用,不分别不用第六识,不执著不用第七识,不起心、不动念不用第八识,叫离心意识参。心是阿赖耶,意是末那,识是第六识,不用。离心意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不用分别、不用执著、不起心动念,这样去听,这样去读,功夫到家了会开悟,会得定,会开悟。古时候无论修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都用这个方法,这是大乘教里面修学总的原则、总的纲领。
  我们怎么迷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搞成这个样子!把自己的真性迷了。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统统失掉了。诸佛菩萨的教学没有别的,帮助我们恢复自性而已。所以你成就了,佛常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佛教导你不居功,你自己觉悟的,你所悟到的是你自己本有的;除了自性本具之外,无有一法可得。给你讲真话!这是属於真谛。所以对於中下根性人,对於九法界众生,特别对六道讲体相用、讲因缘果、讲事理,你好懂,你容易接受。慢慢再把你向上提升,《华严》是提升到法身菩萨境界,讲真的不讲假的。
  真的是什么?真的没有。你可不能执著没有,执著没有错了,为什么?有、没有变成二法,二法是什么?这里头你又有分别、又有执著,真难!什么时候有跟没有是一不是二,有跟没有你都没有分别,都没有执著,都没有起心动念,你入境界了。你才真正懂得大宇宙的真相,小宇宙的真相(小宇宙就是说人身),这真相大白,确确实实心性是一,种种差别,各各不相知。你要问为什么?这里讲得很复杂,《般若经》上讲的简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子很深很深!现在的科学确实帮助我们理解佛这些话的甚深义趣。他这里举的比喻用水做比喻,底下一首偈我们才能读到。现在科学发现的很接近宇宙种种现象。
  《中观论》里面讲不生不灭,《般若心经》里面也是讲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生灭同时,生灭不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生灭不二;不常不断,常跟断不二;不来不去,来去不二;不一不异,一异不二,入不二法门。怎么才能入?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入了;起心动念,迷了。那我们今天为什么入不了?没有法子不迷,眼见色起心动念,耳闻声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哪能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迷了,不起心动念是大觉。我们对这个道理很清楚,大乘经上常讲的,你看我们也能说,这就是什么?知见可以同佛,可是没做到,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起心动念。这就是说解同佛,行是凡夫。为什么解同佛?大乘经念多了,已经在大乘经教上养成习惯了。这个习惯有好处,好处是什么?我们虽然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那就是善的没有恶的,这叫伏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二四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四卷)  2004/10/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4》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从虚妄缘起,你看缘起上加个虚妄,缘起不是真的。说缘起你好懂,缘起是什么?无量因缘,无量因缘里面没有自体。从这个地方我们起心动念去思惟,这凡夫,凡夫用这个用成习惯了,好像能体会到一点佛说的没错,没有体用。譬如这是个毛巾,这大家都知道,它的体是什么?它的体我们要把它抽出来是纱,这是纱织起来的才有这个相出来。那纱的体是什么?在从前纱之体大概是棉制品,棉。棉之体是什么?这样再分的时候就变成科学里头所分的,分成分子,分成原子、电子、粒子,分到最后没有了。从分析当中我们就知道,所有一切万物通过分析都没有了,没有体,没有用,它怎么会相知!你看第二。
  「由依此无知无性,方有缘起」。这个道理不难懂。如果它有知有性,缘起的现象就不能成立,缘起的现象一定是无知无性。「由此妄法,各无所有,故令无性真理,恒常显现」。这句话讲得好!真,真性,真性就是无性的真理,恒常现前,你要是见到了就叫做明心见性,就称你作法身菩萨。无性真理的样子遍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人事物,可惜我们就是迷了就是不见。你要是真的在大乘佛法学会了之后,常常见,时时见,从来没有间断的见。你要没有证得,那就像智者大师一样,你知见跟佛没有两样,你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那么你修别的法门是不容易,这一生难成就;如果你要是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就跟智者大师示现一样,没有两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