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29|回复: 0

[慧净法师] 显第十八愿之“信乐、欲生”之“信、愿”,皆归“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之“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七点 显第十八愿之“信乐、欲生”之“信、愿”,皆归“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之“行”
    下品下生的经文并没有说到“信”,也没有说到“愿”,只说到称名之“行”。与心相关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两个字;接下来说“令声不绝”,显示所谓的至心,就是相续称名。从这点来看,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在于彰显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乐”和“欲生”——“信”和“愿”都归于“乃至十念”的专称弥陀佛名之行。
    下品下生的众生之所以能够“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进而脱离地狱往生极乐,凭靠的是什么?经文说“称佛名故”。由于“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无所谓信,无所谓愿,显示若信若愿,皆归称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愿者愿此。亦即信者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者愿往生而“称名以往生”。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愿之信与愿,皆归“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与愿皆是称名之前方便。因此,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有时略去信,有时略去愿,有时信愿皆略,而唯标专称佛名。如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俯拾皆是,略举数则如下: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
    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
    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
    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观经疏》)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观经疏》)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观经疏》)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观经疏》)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
    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何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略去信与愿?一言以蔽之,不外于简明扼要地彰显本愿之意,因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昧为明,以期不论何人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既免杂义多歧,亦免旁生拟议。使善人往生,恶人也往生;平生能往生,临终也能往生;有智能往生,无智也能往生;大人能往生,小孩也能往生;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往生,蜎飞蠕动之物类也能往生。如《观经》《庄严经》《大阿弥陀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
    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
    皆令来生我国。
    《法然上人全集》有一段问答,正为显明此意,其中《净土随闻记》记载:
    或人问曰:
    “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法然)答曰:
    “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则自然具足三心。
    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往往略去信愿?有什么经典为证?
    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重要依据。因为第十八愿虽然讲信乐,讲愿生,可是有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他理解不来,信不来,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鹦鹉,它也无所谓信,也无所谓愿,可是它在念佛当中也可以往生。这就显示:只要我们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弥陀的佛力、愿力牵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大经》所言“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只要我们不跟阿弥陀佛拉锯——什么叫跟阿弥陀佛拉锯呢?“哎呀!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这个娑婆世界还有我所爱的丈夫跟儿孙”,或者“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因为这个世间有我的冤家债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对我不好,虐待我,他欠我很多,我要看到他凄惨的下场,我再去往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阿弥陀佛就无可奈何,只好还在那里等了。
    我们都是凡夫,还有贪瞋痴,仍然执著这个世间,即使再怎样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摆在眼前的,有可爱的孙子,有住得很习惯的环境,所以当下就要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还会觉得舍不得。不过这个没有关系,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不是说现在就要往生,不是非得现在立刻往生不可,不是这样的。
    人有生必有死。所谓“愿生心”,是现在存着愿生之心,那么当你的世缘将尽的时候,就不会执著这个地方,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尽管现在多少还会执著,但这是自然的,与愿生心是不冲突的,凡夫嘛!可是真的到最后,生命已无法再保留,非死不可了,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极乐世界,不会选这里,因为我们都是学佛念佛的人,学佛念佛的人最基本的就是相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相信死后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会随各自的业报流转,即使再亲的人,也永远不能再相逢了。《大经》就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地藏经》也说: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我们现在就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临终二选一的时候,再怎样舍不得,也会坚定地选择极乐世界;也唯有选择极乐世界,才能真正地圆满我们最高之愿及所有之愿。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我们就有神通了,十方法界来去一念间,就能够一刹那之间供养十方诸佛,当然也能够一刹那之间前往十方世界,去见见过去世跟我们有恩义的六亲眷属,然后想尽办法的去救度他们。所以,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圆满我们最高之愿及所有之愿。
    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回避不了。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帝王将相也不例外。所以当生离死别来临时,不必惊慌,不要排拒,应该理智面对,坦然接受,这样才能不被执著及痛苦所困扰。
    何况往生极乐世界即是至高无上的解脱,已是超凡入圣,而且速证涅槃。
    若能如此存心,则人生的最后不但自己走得安详、潇洒,也能给亲朋好友带来安慰,同时也使他们建立念佛必生极乐的信心。

——摘自慧净上人《无条件的救度

《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