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81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第二章出家手
续-《●[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二章 出家手续及沙弥戒行 第二节 出家剃度仪轨》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受已,还和尚,如是三反。”沙弥从和尚手中接过袈裟后,并不是立刻接纳,而是要还给和尚,和尚再授与行者。如此往返三次,才算是正式接受。因为袈裟是僧众的法衣,也代表僧相的庄严,须以殷重心接受。
“和尚为着之,说偈言。”沙弥接受袈裟后,由和尚亲自为其披上,同时还要说一首偈颂,表明袈裟所蕴含的意义。
“大哉解脱服。”披上袈裟,象征着我们的身份和职责从此改变,更意味着未来生命都要与解脱相应。我们身着俗装,是过着轮回的世间生活;身着法服,就是过着清净的修道生活。所以袈裟应当染作坏色并割截成片,表不著世间好相之义。
“无相福田衣。”无相,佛法修行能招感出世无漏之福,离有为相。福田,袈裟由许多长方形布块缝合而成,如田地一般。出家是为了追求解脱,也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故有资格接受众生供养,为世间福田。
“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这两句是对行者的殷切勉励。袈裟是出家人的标志,也是佛法住世的象征,穿上后应油然生起神圣感。体现在行为上,是行住坐卧都要依照戒律,方可内外相应,具足威仪。也惟有依戒行事,才能进一步勤修定慧,才有能力广泛度化一切众生。
十一、旋绕自庆
礼佛讫,行绕三匝,说自庆偈:“遇哉值佛者,何人谁不喜,福愿与时会,我今获法利。”
穿上袈裟,僧相初现。此时,沙弥自己首先旋绕并说偈,以此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两种都是印度常见的仪式。
“礼佛讫,行绕三匝,说自庆偈。”礼佛三拜之后,旋绕三周,说一首庆贺自己新生的偈颂。
“遇哉值佛者,何人谁不喜。”能够遇到佛陀,能够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修道,谁能不感到由衷的欢喜?不仅我自己欢喜,看到的每个人都为之欢喜。因为有了佛法,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意义,生命才有了希望。
“福愿与时会,我今获法利。”福,福报,善根。愿,愿力。我的福报、愿力和世间各种善缘的和合,使我今天能够剃度出家,获得佛法的殊胜利益。
十二、辞亲受贺
礼大众及二师已,在下坐,受六亲拜贺。出家离俗,心怀远大,父母等皆为作礼,悦其道意。
自己庆贺之后,还要接受亲人的庆贺及祝福。
“礼大众及二师已,在下坐,受六亲拜贺。”此时,沙弥须向僧团大众及和尚、阿阇梨顶礼,感恩他们的慈悲接纳。然后,在他们的下首入座,接受父母、六亲的顶礼及祝福。剃度前,行者须拜别父母,此时僧相已现,道俗有别,则可接受父母礼拜。
“出家离俗,心怀远大。”出家是对世俗的远离,是以解脱及无上菩提作为人生目标。所以,整个生命形态都已开始改变,开始高人一等。这个高,不是从身份来说,也不是从外在形象来说,而是由高尚志向及德行所决定。
“父母等皆为作礼,悦其道意。”父母等人都要向新出家沙弥顶礼问讯,使他坚定道心。虽然出家人可以接受世人的礼拜供养,但我们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每一次接受礼拜供养时,应该反观自省:“自己凭什么受人恭敬,受人供养?我们的行为究竟有什么超越世俗之处?我们的生命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内涵?”时常这样反省,才不会偏离出家的初心,同时也能避免增长我慢。
十三、剃发时节
中前剃发。
落发的时间,尽量安排在中午以前,因为早上有生机盎然之意。此时,太阳刚刚升起,万物在雨露滋润、阳光照耀下欣欣向荣地生长。出家是新生命的开始,今后还有漫长的道路。早上落发,预示未来的修行之道如早晨般洒满阳光,富有生机。
十四、即受皈戒
《毗尼母》云:“剃发着袈裟已,然后受三归五戒等。”①
①《毗尼母经》卷3
先与剃发着袈裟,教胡跪合掌,然后授三归、五戒、沙弥十戒。(T24-816中)
剃发染衣只是形象上的改变,接着还要赋予这一身份相应的内涵,那就是受戒。
“《毗尼母》云:剃发着袈裟已,然后受三皈五戒等。”《毗尼母经》说,剃发并穿上袈裟之后,接着还要受三皈、五戒和沙弥十戒。
三皈,即皈依佛法僧三宝,此是佛法根本所在,通于所有戒律,故有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等,这些戒体都是从皈依而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斋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
此外,受戒必须次第进行,由五戒而十戒、具足戒。如果没有前面的少分戒,是不能直接受沙弥戒或具足戒的。五戒虽是在家戒,但此刻的沙弥仅有出家人的外在形象而已,体仍与俗无异。若事先未受五戒,仍须先受,方可进一步受沙弥十戒。
受过十戒之后,才开始具备法的内涵,为法同沙弥。之前只是形同,即形象上的沙弥。学佛和未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在家和出家的差别在哪里?修行和不修行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我们的心相续中究竟有多少佛法的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