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4|回复: 1

[佛经摘录] 乐于谈论世俗话题的二十种过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 詔譯
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世話中過。若觀察時。菩薩應住決定之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学习笔记:这时弥勒菩萨继续问佛陀:世尊,谈论世俗话题又有些什么过失呢?初心菩萨应该如何观察谈论世俗话题的过失,而能决定远离世俗话题,不生烦恼?)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学习笔记: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初心菩萨应当观察谈论世俗话题的二十种过失,若能如此观察,就能令初心菩萨决定远离世俗话题,不生烦恼。)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世話二十種過。(弥勒,以下就是乐于世俗谈话的二十种过失)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聞(乐于世俗谈话很容易骄纵放逸,无心听闻佛法或者听闻佛法的时候生不起恭敬心)
二者於諸諍論多起執著。(关注、参与各种诤论)
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失去正念,不能如理思维)
四者為所不應身多躁動。(为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身心躁动不安)
五者速疾高下壞於法忍。(在心中很快评判出高下,生出高下之想,远离清净心、平等心,于深法不能安忍)
六者心常剛強禪定智慧曾不熏修。(内心刚强,执着己见,无法熏修成就三昧禅定和甚深智慧)
七者非時而語言論所纏。(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说不该说的话,关注并参与各种讨论之中,无法自拔)
八者不能堅固證於聖智。(无法坚固发心成就无上佛道、成就圆满智慧)
九者不為天龍之所恭敬。(无法得到天龙鬼神的恭敬和守护)
十者為辯才者常懷輕賤。(对于辩才无碍的智者常怀轻贱之心)
十一者為身證者之所呵責。(被有修证的智者所呵责)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懷悔恨。(不能安住正信,内心常常后悔和怨恨)
十三者心多疑惑搖動不安。(内心很多疑惑,动摇不安)
十四者猶如倡伎隨逐音聲。(就像歌舞之人会随音乐而动,如果乐于世俗谈论也同样如此,内心随着世俗谈论而动摇)
十五者染著諸欲隨境流轉。(染着各种欲望,随着各种境界而流转)
十六者不觀真實誹謗正法。(不能正观诸法实相,诽谤正法)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稱遂。(内心常有所求,却又常常不能满愿)
十八者其心不調為人棄捨。(恶心无法调伏,被人唾弃和远离)
十九者不知法界隨順惡友。(不知善法恶法,随顺恶友,远离善法)
二十者不了諸根繫屬煩惱。(不能调伏六根,六根不清净,被各种烦恼所缠缚)
彌勒。是為菩薩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学习笔记:弥勒,以上就是菩萨乐于世俗谈话的二十种过失)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憍傲於多聞  執著諸諍論 
 失念不正知  是名世話過 
 遠離正思惟  身心不寂靜 
 退失於法忍  是名世話過 
 其心不調順  遠離奢摩他 
 及毘鉢舍那  是名世話過 
 不尊敬師長  愛樂於世論 
 智慧不堅固  是名世話過 
 諸天不恭敬  龍神亦復然 
 退失於辯才  是名世話過 
 聖者常呵責  如是耽著人 
 唐捐於壽命  是名世話過 
 諸行皆缺減  遠離大菩提 
 命終生憂苦  是名世話過 
 疑惑心動搖  猶如風吹草 
 智慧不堅固  是名世話過 
 譬如倡妓人  讚說他勇健 
 彼人亦復然  是名世話過 
 隨逐世語言  染著諸欲境 
 常行於邪道  是名世話過 
 希求心不遂  諂曲多諍論 
 遠離於聖行  是名世話過 
 愚人得少利  其心常搖動 
 如猿猴躁擾  是名世話過 
 智慧多退失  無有覺悟心 
 愚者所攝持  是名世話過 
 迷惑於眼耳  乃至意亦然 
 常與煩惱俱  是名世話過 
 愚人樂世話  盡壽常空過 
 不如思一義  獲利無有邊 
 譬如甘蔗味  雖不離皮節 
 亦不從皮節  而得於勝味 
 皮節如世話  義理猶勝味 
 是故捨虛言  思惟於實義 
 智慧諸菩薩  能知世話過 
 常愛樂思惟  第一義功德 
 法味及義味  解脫第一味 
 誰有智慧者  心生不欣樂 
 是故應棄捨  無利諸言話 
 常樂勤思惟  殊勝第一義 
 如是第一法  諸佛所讚歎 
 是故明智人  當樂勤修習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說世話過失。思惟勝義利益功德。
世尊。何有菩薩。求於如來真實智慧。而復樂於虛誑世話。


(学习笔记:这时弥勒菩萨对佛陀说:稀有难得的世尊,能够善说谈论世俗话题的过失,善说思维第一义的殊胜的功德利益。世尊,想要成就圆满智慧、通达诸法实义的菩萨,在听闻了这些过失之后,怎么还会乐于谈论虚诳的世俗话题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