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7|回复: 0

谛闲大师遗集第四编忏释一释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谛闲大师遗集第四编忏释》

○一释名
  初释名。若云梁皇宝忏,可谓人、法、喻、具足立题。以梁皇是人,以是当部之发起人故。忏是法,以能令郗后脱蟒身之忏法故。宝是喻,以喻此忏法,功德灵效,甚可珍贵故。今云慈悲忏法,乃以单法立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有三:一、生缘慈。以与有情之乐,如蚊虫蚤虱,均无血食之乐。人能与之以血,任其□啄等是。或人无衣食财帛,功名富贵之乐。有大力者,皆能与之,是为生缘慈也。二、法缘慈者。谓众生之身心,全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其大小有情之无乐,菩萨兴慈与乐。人不论智愚贫富,畜不分鳞甲羽毛。但观五阴等法,平等赐与,为法缘慈也。三、无缘慈。谓菩萨兴慈与乐之时,不缘于亲□,不分于空有,不滞于中道。亲指眷属,规指路人。有指六凡,空指二乘,中指别地。九界圣凡,一律普与,名无缘慈也。悲亦有三:一、爱见悲。谓与我有缘之人,如妻妾儿女,六亲眷属等,有种种苦。便肯拯之济之,以拔其苦。此悲由爱见之心而出故,否则一毛不拔也。所谓人分远近,地别亲□,皆爱见之习所使然也。二、平等悲。凡遇苦者,尽力拯救,不论明冥人畜,远近亲□,一眼等观,无偏无党,是为平等悲也。三、同体悲。了知法性平等,生佛体同,若论有苦,苦□圣凡,其体既同,其苦亦等。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未来诸佛。过去父母,常思利益,念济度之,即同体悲也。文云: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故题以慈悲为名。道场者,依此灭罪,名为修道之场。罪灭福生,罪尽道成,是为得道之场。忏者,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惭愧改过,悔而不作之意。法名轨持,谓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之意。释名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