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根刺的启示
在《圣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而且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上并没有明说这根刺代表什么。许多解经家猜测这根刺可能指的是保罗的眼疾,也可能是指保罗的牢狱之灾。不论是什么,以保罗灵命之刚强、信心之坚定,他以“刺”来形容,可见带给他的痛苦有多么深切,以至于三次来求告主,叫这根刺离开他。 不过上帝并未应允他,只告诉他“我的恩典足够你用的”。上帝之允许这样根刺留在保罗身上,目的是恐怕他过于自高自大。以保罗当时的地位、声望,以及受信徒拥戴的程度,他是有资格虚荣骄傲的。上帝以一根“刺”提醒他,他既然是神的仆人,就当柔和谦卑,成为众人的榜样和见证。 所以,保罗感谢他的“刺”,并“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为保罗知道,他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可以靠主刚强了。 很多时候,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一根“刺”,或许是身体上的疾病伤痛,或许是家庭的变故不幸,或许是感情上的挫折,事业上的打击……“刺”,很痛,刻骨椎心。 在佛法里,这一根“刺”到处可见。人们在考虑僧人落发为僧的动机时,总是愿意归结于情场的失意、商场的失败、生活的挫折等等。是啊!我们确实有很多僧人因为这根“刺”而出家的,但是世间的人们看不见这根“刺”背后的因素,一种看破、放下的勇气,一种追求解脱与圆满的心。而这种勇气与心,需要这根“刺”去触动才会生起,但是并非所有人经过这根“刺”的触动都会生起出离的心,这就是善根。 出家以后,老修行者就会告诉初学者,“修行要带三分病”,这是我们常人怎样也无法理解的问题,这不是找罪受吗?想想自己当时刚出家的磨难,似乎明白了几分。少年骄生惯养的我,只知道读书,除此之外,似乎没有自己的所能。来寺院后,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懂,生活里原来有那么多可以学的,就连一包水泥放多少沙都是学问。紧接着便是病痛,那时候只要每个月寺里发十五块钱的“单资”时,我便会生病。当然,当钱用光了,便不会有病了。当一个人失去健康,时时面对死亡之威胁,你就会发现得失荣辱、是非恩怨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计较,当命运将你逼到绝境,自然滋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信心。 每根“刺”都会有一个故事,但是每个故事不一定就是好故事,关键在于我们要去接纳这根“刺”,仔细聆听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