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97|回复: 22

功德方面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请教一下,功德如果回向给某人,看些资料,好像地藏经上说自己得七分之六,别人得七分之一。那如果回向给5个人,那是不是自己剩2分功德,回向七个人自己就没有了。
如果回向一切众生,功德是越来越大,这个我知道,我的疑问就是如果之回向给七个人,那是不是自己就没有了?? 为什么?
发表于 2015-8-17 17: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听梁武帝跟达摩的故事。
发表于 2015-8-17 17: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德不会减少的,但是回向给具体的人呢,是没有功德的,最多只有福德,因为是求人天福报的心。回向众生有功德是因为发的是菩提心。讲更深点呢,众生本具无量功德海,因外缘而不清净。修功德只是方便说,其实是要断除习气,自性清净慢慢就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刚看了一下,大概明白师兄的意思,就是对功德有执着;可是对功德无执着的境界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因为我们念佛号是为了往生西方净土,可是想去就必须得有资粮。所以必须得念佛,念佛以后呢,我想都得关心一下,是否可以往生成功,而且想帮助亲人或者其他人。但是前提是自己得能往生,因为如果自己没达到,一切都空谈,我们学习佛和菩萨,但是达不到那个境界。

所以我的问题关键就在这个,因为有人说经上讲的回向1人,别人得七分之一,那自然而然的联想就是回向七个人,是否自己就没有了,不知道我哪里出了错误,请师兄指导!
发表于 2015-8-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藏經言迴向亡者七分得一,
如滴水澆樹七分得一能吸收,
其餘不是漏於盆底就是被土吸收;
而迴向眾生則是以菩提心為基礎,
如同將水滴入大海,
一變無量循環不息。

亦即,
一是諸大已散,
而歸塵土功德無法盡收,
諸佛菩薩慈悲,
為諸苦難眾生,
以功德神通力將功德能回向能七分得一分,
是以一切飲食要先供佛僧後才可自食,
緣供養所或福德故。

而不執著功德者,
如金剛經所言,
將功德視為虛空,
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功德,
無論修任何微妙法,
都不自恃功德高,
不去算功德有多少,
如我持金剛經00000遍,
000才持0000遍,
我功德一定比他高,
我比他有修為......,
如上所思即是執著,
功德有限甚至因不當思維而消滅。

視功德如空,
則一切唯心造,
功德之量亦如虛空不可量其量。
发表于 2015-8-1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发表于 2015-8-1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们好,谢谢回答,但是说实话,还是不懂。 我本人应该没有什么攀比的心态,就是念了多少会比人多,这种心态。

问题的关键就是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想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但是又想回向给亲人一些,自己要做多少才能可以。  是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任何事情要明白才能理解再放下。 现在就用高深的话说,那就是对一个小学生说大学的课程,即使说得再对也理解不了,对不对?

所以我的问题就是,自己念佛,再回向给亲人,是否需要多做努力,因为需要更多的功德;或者就是回向是如何如何,越回越多。 但是,麻烦师兄们给个详细点的解释,最好深入简出一点,因为末学可能是小学生,深的道理后,最后简单点解释一下。 末学有礼了

点评

每天固定一個數量, 多少不拘, 重點是持續不斷, 信心不斷, 不生倦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3 01:00
往生西方是易行道,只要持佛名号,相信自己一定能去,就可以去。净土讲的是信愿行,信十分重要。只是修行程度会对什么时候去有影响,如果能持守五戒十善,念佛能入三昧,此生去是没太大问题的。 回向功德的事,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8 13:20
发表于 2015-8-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有缘 发表于 2015-8-18 13:05
师兄们好,谢谢回答,但是说实话,还是不懂。 我本人应该没有什么攀比的心态,就是念了多少会比人多,这种 ...

往生西方是易行道,只要持佛名号,相信自己一定能去,就可以去。净土讲的是信愿行,信十分重要。只是修行程度会对什么时候去有影响,如果能持守五戒十善,念佛能入三昧,此生去是没太大问题的。

回向功德的事,不要太执着了,没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师兄回答啊,,可是大家根基不一样,被问题障碍的点不一样,末学现在就是在您说i的这个“没意义”上纠缠着。

请哪为师兄,就末学的问题,针对第解决一下,末学有礼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得干脆一点吧,直接一点,如果功德不是越回向越多,我是说如果,为了自己的亲人将来不入恶道,而把功德分与亲人。这样自己往生西方的功德不够了,而下一生念佛缘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大家会如何选择。    这是个很直接很尖锐的问题,不知道这个心量是如何把握的,这个不像钱财,不是帮忙,而是抉择问题。   还会视功德如空吗?

点评

功德不会因为你回向给别人就减少了或者没有了。地藏经中的说法,意思是指的回向给别人不如让别人自己修,而不是说你的功德减少了七分之一,对方得到七分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8 14:26
发表于 2015-8-1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有缘 发表于 2015-8-18 14:18
或者说得干脆一点吧,直接一点,如果功德不是越回向越多,我是说如果,为了自己的亲人将来不入恶道,而把功 ...

功德不会因为你回向给别人就减少了或者没有了。地藏经中的说法,意思是指的回向给别人不如让别人自己修,而不是说你的功德减少了七分之一,对方得到七分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纠缠的是抉择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一出现,我非常的矛盾;抛去功德是否减少有无的问题,我的犹豫叫我很忏愧,所以我真心想请教各位师兄的是,佛法与佛经上是否有关于这方面的指导。

也就是舍自己而成全他人,,,这个矛盾叫我很自责,请教下师兄们的意见。 因为大乘不光是度自己而且度他人, 但是在度自己还是度他人的唯一选择上,这个问题,自责与矛盾。

点评

後面還有,願是重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9 00:39
发表于 2015-8-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地藏经里的说法理解,应该是指回向给别人得七分之一,不管别人是多少人,一人或多人都是七分之一。
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师兄愿意直面这个问题,在到底是度自己还是度别人这个问题上探讨一下

到底怎么样一种心境才是菩提心?     最好有佛经指点

点评

佛教框架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指世间各种苦,集指世间皆苦,灭指的灭苦,道指的灭苦之法。感受到苦,进而明白世间皆苦,进而想灭苦,进而求灭苦之道。道分戒定慧,再详细分八正道,再再详细分三十七道品。 度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5 11:26
先度自己成就果位再度他人是小乘; 讓他人得解脫自己無所謂是大乘。 如見他人有難不惜自己的一切幫助 (菩提與大悲同體),如見一隻鴿子被老鷹追趕欲捕食, 佛陀(某世)割盡自己的肉給老鷹只為了救鴿子, 見 割肉餵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23 00:35
发表于 2015-8-19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2015-8-2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有缘 发表于 2015-8-18 17:15
有没有师兄愿意直面这个问题,在到底是度自己还是度别人这个问题上探讨一下

到底怎么样一种心境才是菩提 ...

先度自己成就果位再度他人是小乘;
讓他人得解脫自己無所謂是大乘。

如見他人有難不惜自己的一切幫助 (菩提與大悲同體),如見一隻鴿子被老鷹追趕欲捕食,
佛陀(某世)割盡自己的肉給老鷹只為了救鴿子,
見 割肉餵鷹: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088.ht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師兄所求的菩提心,
請見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此十大願可作為廣義的菩提心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中略,請詳見經典原文能更了解)

種種承事,種種供養。
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
於失道者,示其正路。
於闇夜中,為作光明。
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何以故?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
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何以故?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何以故?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
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
汝於此義,應如是解。
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
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可讀金剛經,
經云: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但此經意深,直言如何正住於菩提心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菩提心。

另外rom:http://www.ctworld.org.tw/turn/blossom/026.ht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何謂「菩提心」?
菩提心即是清淨心,亦即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在名相上,雖然知道清淨心、覺悟的心,可是卻不容易體悟,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前方便及良好的基礎。
現在知道「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根本」,所以第一步就要養成大悲心,有了大悲心,將來就會圓成佛智。

大慈悲的養成,就是發菩提心的前方便。
要養成慈悲心:
第一要戒殺,
第二要救生、放生、愛護生命,
第三要吃素,不吃眾生肉。由這三種方便,大悲心就會慢慢成長。



补充内容 (2015-8-23 00:42):
另外可見: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发表于 2015-8-23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有缘 发表于 2015-8-18 13:05
师兄们好,谢谢回答,但是说实话,还是不懂。 我本人应该没有什么攀比的心态,就是念了多少会比人多,这种 ...

每天固定一個數量,
多少不拘,
重點是持續不斷,
信心不斷,
不生倦怠。
发表于 2015-8-23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5-8-25 11: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有缘 发表于 2015-8-18 17:15
有没有师兄愿意直面这个问题,在到底是度自己还是度别人这个问题上探讨一下

到底怎么样一种心境才是菩提 ...

佛教框架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指世间各种苦,集指世间皆苦,灭指的灭苦,道指的灭苦之法。感受到苦,进而明白世间皆苦,进而想灭苦,进而求灭苦之道。道分戒定慧,再详细分八正道,再再详细分三十七道品。

度自己是要生起出离心,而不是求人天福报,也就是不能只求今生或来世的好生活。因为自己明白世间皆苦,生起出离心,也感受到众生皆苦,希望众生也都出苦海,生起此大悲心,就是菩提心。

师兄所问的问题,不是大家不直面讨论,而是我们讲了你又不明白或不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