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4|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微信答问】第20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微信答问】第203期(如何正确理解净土法门是“指方立相”的法门?)2015-07-24 净宗法师
建议在wifi 环境下收听


为方便无wifi观看的莲友,特提供音频在线收听链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

音频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ddltc




宗智问:如何正确理解净土法门是“指方立相”的法门?

答:这是一个蛮大的问题,我想分五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出处。净土法门的“指方立相”出在哪里呢?在《圣教集》的605页到607页,善导大师解释《观经》第八“像观”的时候指出来的。“像观”就是观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里面直接就说到了指方立相。它的原文在606页最后一行,“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指方立相”四个字就出自于善导大师《观经疏》第八“像观”的解释。这段文下面会再详细解释。

第二,辨文意。从“指方立相”的文辞意义来辨明。“方”,就是方向、方位、方所;“指方”就是指西方,指出方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方”特别指西方;“立”,就是确立、建立;“相”,就是相状、形象。“指方立相”的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是指向西方的,是有确定的位置、方位的。一定是有方有向的,不是无形无相的,所以叫作“指方立相”。

相对来讲叫“泯方破相”,我们用反义词来说明。什么叫作“泯方”呢?就是一般圣道法门修行的泯灭方所,它不讲东南西北方,十方都在一心一念当中;它不固定要求哪一方,是要泯灭方所。“破相”,它是破相的法门,不是立相的,破和立是一对反义词。你如果执著一个相,说有某一种行,某一种相,那圣道法门的般若空见者是要破斥的。所以“指方立相”是相对“泯方破相”来说的。

总之,净土法门的特点、特质就是指方立相。往往有人对“指方立相”表示怀疑,拿圣道法门的般若空见、泯方破相的观念来解释净土法门,这样就错了,各自在自己的法门里都正确。下面我们还会继续辨义。

善导大师是在解释《观经》时说到指方立相,我们如果约《观经》来讲,十六观每一观都是指方立相。

第一观叫作“日想观”,日想观主要是“指方”,“方”一旦确立,后面的十五观都是在西方的“相”,所以第一观的“指方”就通贯在十六观当中。“立相”,每一观当中都有它的相状,所以叫作“指方立相”。

我们看第一观,《圣教集》555页,经文说“佛告韦提: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这不就是“指方”吗?善导大师怎么解释呢?556页第四行“言‘应当专心’以下,此明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说我们的心都是散乱的、动荡的,心的意识比心猿意马、猿猴攀枝还要剧烈,总是从这里荡到那里,从那里荡到这里。“心遍六尘”,“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睛看见什么,心马上就挂在色尘当中;耳朵听到什么,马上就沾染在声尘当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的六种境界——色身香味触法,叫“心遍六尘”。“无由暂息”,没有刹那停止的时候。

但以境缘非一,触目起贪乱想”,这样我们的境界所缘的不一样,“触目”就是眼睛所见到、鼻子所闻到、耳朵所听到,都让我们的心动乱,起贪心,扰乱我们的心想。

安心三昧何容可得?”如果你想要安心一处,正受三昧,怎么可能得到呢?太乱了。所以经文就说我们要专心一处。

自非舍缘托静,相续注心”,舍去杂乱的缘,依托安静、平静的境界,让我们的心念稳定地关注在一种境界当中。

直指西方,简余九域”,佛陀很慈悲,说“应当系念一处,想于西方”,释迦牟尼佛就“直指西方”,直接指向西方;“简余九域”,简别其他九个区域。因为佛教讲“十方”,十方世界就是上、下、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十个方位、方所,西方是其中的一个,所以说“直指西方,简余九域”。

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就是为我们这些散乱凡夫所讲的。如果讲十方都是净土,随意往生,那我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找不到一个固定的地点,就不能安心得利益,这就是“指方”的必要性。

557页倒数第三行,又这样说,“欲令众生识境住心,指方有在”,“指方有在”,又讲到“指方”。为什么要“指方”呢?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境界,让我们的心可以安住在西方的境界当中,所以要指出方所,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

第一“日想观”,其实是讲“指方”,下面也讲了很多的相,也就是“立相”。什么“相”呢?比如“西方”,就是一个方位相——西方相;“十万亿国土”,就是远近之相。“日想观”里有日轮相,“日轮”,像一个太阳一样,日轮就有光明相。有光明,有观想日,就能够显现、了解自身业障是轻还是重,是见黄、见黑,还是见白,由此而判断我们的业障轻重之相。然后通过忏悔,业障消除。观想的境界就又不一样了,这就是业障灭除之相。这就是要通过光明来显示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光明之相,这些都是相。

另外,如果你观想成就,“日想观”观成了,会显现一个状况、状态,这就是观成之相。如果观想的过程中,心里贪取境界,那么观想的境界就会动荡不安,这就属于贪取之相。所有的种种都是有相的。如果以我们的形象思维,离开这一切的相,我们都没办法开口;不仅没办法开口,也没办法忆念,也没有入手的可能。到最后还要辨观邪正之相,哪种观是正,哪种观是邪,我们底下再说明的。

第二“水想观”。“水想观”就是想象极乐世界的“平”相。水是平的、透明的,有映彻之相。

第三“地想观”、第四“宝树观”,每一观都有具体的相状,让你可以模拟、想象、欣慕,这些都是“相”。

第七“华座观”。“华座观”有三尊住立之相,有光明炽盛之相,大宝莲花之相,这些都是相。

第八“像观”。明确地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些也是相。

第九“真身观”。佛的高度、身量大小之相。身体什么颜色?阎浮檀金色,这也是色相,身色之相。又说佛的毫光有多大,有多少化佛、示佛,这是毫光化示之相。又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光益有缘相。佛光利益有缘众生也是个相状,所以是“光明智相”。

从这些经文我们就知道净土法门是从有相入于无相,因为佛身是有相的。那佛心呢?是无相的。616页经文说“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通过有相的佛身来观想,就能够契入无形无相的佛心,这是有相入于无相。

第十二“普观”,就是自往生之相。经文说到花中坐相,花怎么开,花怎么合,这是花开合之相,又有佛光来照身相,诸佛宣说妙法之相,这些都是相。

还有上辈往生观、中辈往生观、下辈往生观,就说到安心之相,“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受法之相,受什么法;修业之相,修行多长时间;回愿之相,怎样回愿求生;然后临终有圣众来迎相;花开也有早晚,迟疾不同之相;到极乐世界,也有得益大小不同之相,都是有相状的。



补充内容 (2015-7-24 22:36):
第十六观的下品下生有多种相,我们简单说一下。首先讲品味之相,“下品下生者”;然后显示造恶轻重之相,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这不是造恶之相吗?临终的苦恼之相,临终一些苦境现前;善友劝慰之相,“遇善知识,教令念佛,种种安慰”,教他念佛名号,这也是一种相;又说到苦逼十念之相,被苦恼逼迫,失去意念;转教口称之相,“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些都是有形有相的,所以讲起来我们听得懂,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这是声声无间之相;“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是念念除罪之相;“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这是正念花迎之相,莲花来迎接了,他就直归极乐净土,直归本国之相;到极乐世界莲花有十二大劫,这是花内抑止之相;观音势至二大菩萨入莲花内,为他宣说实相之法,这是二圣宣法之相;闻观音势至二菩萨说法,除灭罪业,这是除罪障之相;最后发了大菩提心,这是发菩提心相。

这些都是有形有相的法。如果十六观不是“指方立相”,那十六观就不能存在,我们也就不知道佛要如何宣说净土,也不能理解。所以,如果净土法门不是指方立相,那要怎么说,怎么理解?我们凡夫都学不来了。

第三,释文意。我们把这段“指方立相”的经文和释文再来共同学习一下。经文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圣教集》604页)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圣教集》605页)

讲到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接下来说怎么入众生心想呢?你心里想佛,你的心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就是佛像显现在你心中。“是心作佛”,你心里“想”佛,就像“作”一样,你的心当下就是佛了,这就是“诸佛正遍知海”,诸佛遍知一切众生心。你心里一想,佛马上在你心中显现出来,这就好像从心想而生一样,所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一想,佛就来到你心中。

这段经文,善导大师有详细的解释,分为四点。第一就是分科,“三、从‘是故汝等’下至‘从心想生’以来,正明结劝利益”,从这个分科我们就知道,这一段讲的什么呢?结劝利益。它不是告诉你如何修行,而是只要你这样想,这个利益就给你了。“是故汝等”,“汝等”就是我等众生。“心想佛时”,比如有尊佛像摆在前面很庄严,你看完,眼睛一闭,心中缘想它,这个形象就很清晰地显现出来。如果靠科学把心里想的都可以拍成照片,比如你心里想的是橘子,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橘子;如果你想的是一张钞票,拍出来就是钞票;我们就想佛,念念想佛,拍出来就是佛。所以“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就是你在念佛,当下的利益就显示出来。

下面的解释分为几方面,一个是解释文句,就是一句句地来解释。

“此明标心想佛,但作佛解,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暂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相,乃至足下千轮之相”,这是解释什么呢?“汝等心想佛时”。怎么想佛?就是“作佛”,这样来想,从佛顶到佛足,一一想佛顶是如何无见顶相,佛的螺髻之相,佛的眼、眉、白毫等等,一一想,一一想,“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相,乃至足下千轮之相”。

“作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这是解释“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像很端庄、庄严,“相”就是三十二相,“好”就是八十种随形好。

“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你心中缘想每一个相,每一个相就会在心中显现。所以如果我们到了寺院里,看见佛像的庄严,心中立即就很清净、安稳,有归依,这个“相”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心里不缘佛的相好,那佛的众相就不能显现出来。

“但自心想作,即应心而现”,我们心中想着“作佛”,这个“想”就代表“作”,那佛像就应我们心的念想而显现出来,“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这是解释这一句。

下面说,“言‘八十随形好’者”,“随形好”是什么意思呢?“随”是跟随的,“形”就是形状。“相”和“好”之间,“相”是比较主要的,粗显的,“好”是微细的。比如我们看一个人,五官非常清秀、端正,这是“相”,接下再看他的皮肤、毛孔等等,皮肤非常细腻、柔嫩,这就是“好”。虽然两个人看上去“相”差不多,五官都很端正、清秀,但是再深入就有细的不同,比如皮肤。所以,“好”是更加细的一种“相”。

“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如果三十二相观得明了,那就会越观越清晰。“好”是随着“相”而有的,更加深细、微密的妙好形象也就会显示出来。

“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教我们观想佛像的人,能够具足观。“具足”就是说如果仅仅是三十二相,还是不够圆满,没有具足;如果有八十随形好,就更加具足了。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这是解释“是心作佛”,依我们的信心,心缘佛的一一相好,就如同在作佛一样。“作佛”,首先是心里作,像雕刻佛像的雕塑家,比如善导大师雕刻的龙门大佛,大师心中一定是有了这个形像,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先是心中作佛,然后才能在手上、工艺上作出佛来。画佛也是一样的。

“言‘是心是佛’者”,“是心是佛”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你心中想着佛,佛的身相就显现出来。
“即是心佛也”,“是心”不就是佛了吗?

“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离开“心”以外,也就没有佛了。所以,“是心”就是佛,佛是在心里显现出来的。就好像我们把一尊佛像放在水边,水清净了,水里就会显示出佛像。我们可以讲“是水”就是佛,“是水照佛者,是水是佛也”。如果把水抽干了,哪里还有佛呢?我们的心就像这水一样,“作佛”就像水照佛一样,我们的心平静、稳定,佛就会显示出来。

“言‘诸佛正遍知’者,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这是解释“正遍知”。佛是正知和遍知,凡夫众生是邪知邪见。即然是邪知,就不可能遍知,凡夫一定是不离我执、法执、我见,所以,他所见的非常短小、短暂;同时,他的知见是邪的、颠倒的、错谬的。所以,正知才有可能遍知,但正知未必都是遍知。比如说,诸大阿罗汉是正知,正知就是了悟诸法的空性、体性,本自寂灭,这就是真如体相,是正知;诸大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虽然正知,但不能遍知。

所谓“遍知”,就是一切众生的根性、起心动念,一切万法的缘起本末、因果关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这一切,诸佛大心海当中,了了全知。正知是了解一切万法本自空寂——空性。但是,小麦和水稻就是不一样的,小麦有小麦的生长,有它的结构,有它的营养成分;水稻有水稻的特点,彼此不一样。作为佛,没有不知道的,但是作为菩萨,仍然还有盲点,所以正知和遍知是两种。

“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佛智已经圆满了,不管正知、遍知都已圆满,而且毫无障碍。

“作意不作意”,“作意”就是特别用心;“不作意”就是轻松自然,不需要特别用心。作为诸佛来讲,没有作意和不作意的区别,佛都是很自然的状态。就像镜子明照万物,它不需要特别去关注的,自然就这样。所以“常能遍知法界之心”,正遍知是遍知什么?法界一切众生心,当然也包括一些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这一切,诸佛没有不知道的。

“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既然佛有这样的正遍知,我们只要“作想”,就是想佛,这样就感应道交,因为佛是正遍知海,他的正遍知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你心中一旦想佛,当下佛就应你的心想显现出来。所以叫作“从心想生”,用这个“生”字来说明,“似如生也”,其实是不生不灭的。就好像手机收信息一样,好像是你收到了,其实这个信息就遍布在虚空当中,不过是通过你的手机屏幕把它显示出来而已。那阿弥陀佛的心、诸佛的心也是遍知一切法界众生的,“常能遍知法界众生之心”。所以,你心中一旦作想,等于是信号接通了,佛立即显现。这是解释文句。

第四,辨义。善导大师辨析这段法语的深妙意义,又分为两段,先是“斥非”,然后“显是”。“斥非”就是破斥错误的见解,“显是”就是显明正确的见解。
我们先看“破非”。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将此一门之义”,“一门”代表什么?代表观门,代表净土十六妙观,代表净土法门的妙义。有的人把净土法门解释成什么呢?按照他宗他派的观念,比如解释为“唯识法身观”,唯识,法身遍现;又解释为“自性清净佛性观”,这是禅宗讲的,这两点也就是现在一般人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唯心净土”就是唯识观,“自性弥陀”就是“自性清净佛性观”。如果这样来解释净土法门,“其意甚错”,大错特错。“绝无少分相似”,跟净土法门一点都不相应、完全不相应。这是完全以圣道法门的观点来解释净土法门。

善导大师这里的用语毫不含糊,先破斥非,下面再举出理由。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这一段叫“第八像观”,是让我们想佛的形相,然后说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有固定的相状。如果你理解的是唯识法身之观,法身是真如法界身,真如法界身哪有相可以让我们的心来缘取呢?哪里有一定的身让我们可以分别呢?

“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诸佛的法身是没有色法的境界,是我们眼睛所看不到的,“绝于眼对”因为眼睛所见的都是色尘。但是法身无形、无相、无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喻,可以相类同,所以“无类可方”。如果讲到法身,经中都用什么说明呢?以虚空来比喻,所谓“法身犹如虚空”。

“破非”是在说明净土法门不可以按照圣道法门的唯识法身观、自性清净观来理解;也不必用“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来解释,这些都离开了净土门的宗旨。

接下来说明“显是”。
“又,今此观门等”,“观门”就是十六妙观,就是净土法门。
“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这里不仅用“唯”,又加一个“总”,非常恳切、决定、毫不含糊。说净土法门十六妙观就是指方立相的法门。“指方立相”下面说“住心而取境”,让我们的心可以安住,让我们可以取著一定的境界。这个境是什么境呢?比如说“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境,十六观的对象也都是境界,我们的心就要取,所以,净土法门有住有取。圣道法门就是无住,无住生心,无住无取,不要取著,要破相,不要著境界等等。净土法门恰恰相反,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

“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在净土法门里,“观门”不谈无相离念。所以,如果有人讲无相,讲离念,我们就知道离开十六观太远了,完全不是净土门的宗旨。“总”就是一切,一切都不讲这些,避而不谈。善导大师深入三昧,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他不懂无相离念吗?但是,整部《观经疏》不谈这些,因为这不是净土法门的特点,所以“不明无相离念”。现在有人谈念佛,喜欢讲“念而无念”——讲“念而无念”还是可以,因为是有念而无念;如果单纯讲无相离念,就跟净土法门完全不相应。善导大师早已破斥了,上不应弥陀的本愿,下不契众生的根机。


补充内容 (2015-7-24 22:37):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如来”就是佛,佛早就知道我们末法时代罪业深重、五浊五苦的凡夫,即使把这个形相确立好,说有形有相,让我们的心安住在上面,我们都做不到。

比如说,我们现在十六妙观都是有形相,日想观最简单、最初级的。日想观、水想观、地观、宝树观等等,十六妙观作成的有几个?我们再退一步说,十六观作不成,就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也是有声相的,你就一句接着一句地念,念着念着还会跑掉,都不能做到立相住心。所以,有相让他住心,他都做不到,“何况离相而求事”,何况离开这个相,没有声音,没有名号,没有形象,让他去求往生,他怎么能做得到呢?所以我们善导大师是多么地恳切、多么地慈悲啊!

“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如果你要这样做,就好像没有神通、没有法术的人,让他在半空建一栋房子,不在地上怎么能建的起来?凭空造房子,那怎么可以?
善导大师的法语就简单学习到这里。

第五,辨意义。善导大师这段“指方立相”的法语,深刻显明内在的意义。我想再分为五点。

一、楷定古今。善导大师的《观经疏》称为楷定古今之疏,其中“楷定古今”的内容有好多项,“指方立相”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指出净土法门是指方立相,不是无相离念,而是住心取境,住相证果。这就是标准。离开这个标准,用圣道法门般若空性等观点来解释净土法门,怎么样?“绝无少分相似,其意甚错”。唯识法身观、自性清净佛性观等等这一切,通通用不上。所以,我们学习净土法门一定要依据善导大师所定的标准,从善导大师的时代一直到现在,一直到未来,都楷定了,以此作为标准。

有人经常来破斥净土的行人说“你们念佛观想净土,太著相了”,引用圣道法门的经典来破斥,这就不对了。底下还会互辨邪和正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了解。我们就念念执取,念念住心取境,念念求生极乐。

二、观称同异。这里是就观佛法门来讲,称名法门也是一样的,也是指方立相。像十四观、十五观、十六观,后面就讲到散善。定善观是要观有相的,散善也是有相的,然后讲到称名念佛,尤其是下品三生,这都是指方立相的。“方”不用说,是一样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那“相”呢?“相”就有同有异,异在哪个地方?

观想是极乐世界,比如宝树有宝树的相,宝池有宝池的相。
那我们念佛是什么相?念佛就是有音声相,总是有声音的;有文字相,不管是梵文、藏文、汉语还是其他语种,也都有音声相和文字相,这是我们所念的名号。

从“能念”的修行行法来说,有口称之相,发出声音;相续之相,一声接一声往下念;也有专杂之相,有的人专心念佛,有的人杂行杂修,念念佛、念念咒、念念别的,这也是外在的相;也有精进相,懈怠相等等。有愿生之相,有的人求人天福报,也显出一种相;有光摄之相,念佛之人被弥陀光明摄取;有灭罪之相,念佛念念灭罪;有五缘功德之相,念佛亲缘、近缘、增上缘,灭罪缘、见佛缘、护念缘、证生缘、摄生缘;有临终佛圣来迎之相等等。

这些都是称名当中显现的相,这跟观佛当中显现的相有同有异的。所以,观佛是指方立相,称名同样指方立相。如果没有指方立相,没有六个字的文字相,也没有音声相,你怎么去念佛?你只要一念佛,心里马上想到念的是阿弥陀佛,还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不管念哪一尊佛,一定要有名,有名有相,名即是名字相,音声相一定也有。所以,不要好高骛远,讲得那么玄奇玄妙,都是我们根机做不到的,讲大话没有意思。

三、辨圣净不同。前面我们说到一些,就是圣道法门是破相的,所谓无相离念;净土法门指方立相,这是不一样的。有几点不一样呢?一个是根机不一样,一个是行法不一样,再就是利益不一样。

根机,我们净土法门为散乱众生根机,就是五浊罪苦凡夫众生,识剧猿猴,心猿意马,遍于六尘,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所以对于这样的众生,相应的法就是指方立相、立相住心。那么圣道法门呢?上根利智,他们所给予的法就是无相离念,直契真如实相本身,是非常高深的,难行道的,所以这是法不一样。

利益也不一样。如果按圣道法门的话,我们这些下劣根机通通得不到利益,居空立舍,根本就是一场空。如果按净土法门的指方立相,我们念一句就得一句,实实在在,利益不一样。圣道法门难行道得利益的人非常少,到后来绝大多数人都转归净土门,或许有人修圣道法门讲无相离念,到最后大多数还是归到执相以求,归到指方立相。

四、胜劣不同。这两种法门如果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加优胜呢?当然从道理来看,圣道法门讲得好像更玄妙,但实际上净土法门更加殊胜。为什么?普摄三根,上中下三根都可以得利益,入手简单,得的利益非常殊胜。你有相,没关系,从有相能够入无相,从有为证入无为,从有漏证入无漏,这就是从有入空的法门,这样能够顺和众生的根机,下契众生的根机,上顺弥陀的本愿,同时也不违背佛教空性的大道理。

因为净土法门讲的相,不是凡夫虚妄相,是净土的真实无漏妙境界相,所谓“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这种妙相,本身就是空的,“真空妙有”,它这个“有”是妙有,不是我们的虚妄有。圣道法门讲的无相,是指无虚妄相,也不代表没有真实相,它从无虚妄相当中所显示出来的就是真有,真实之相。所以讲无相,讲有相,都是同样的意思,只是角度不一样。

比如我们拿一枚硬币,我们说“这是正面”,另外一种说法呢?“这不是反面”。这两个不都说的是一面吗?“是正面”和“不是反面”都一样,“是”和“不是”,它是一回事。

圣道法门讲的无相,是无虚妄相,并不是说没有净土,没有诸佛的慈悲、智慧、本愿、成就,不是讲这些的。这些是诸佛的真实功德,如果都否定了,就成外道了。否定是否定凡夫虚妄这一面,因为我们凡夫都在虚妄当中,你执相以求契入不了佛的真实境界,所以破斥你,所以,无相是无凡夫虚妄相。

净土法门是从佛的果地功德而开解、演示的,如果说无的话,不把佛就打倒了吗?所以一定是有的,肯定有佛,有诸佛净土,这个“有”是真实有,是妙有,用这个“有”来替换凡夫的虚妄有。

对我们凡夫众生根机来说,恰恰可以顺这个分别念。我们是有情众生,一切是有的,此有变为彼有,虚妄有变为真实有,有漏有变为无漏有,颠倒有变为顺法性之有,所以这个有是真空妙有之有,也就是所谓“相好庄严即法身”。

这样比较起来,净土法门更加适合没有破我执我见、没有破我法二执、分别念很重这样众生的根性,契理契机,圆融无碍,真正圆融无碍。

圣道法门从理上讲是无碍、圆融的,但是从众生的事修来说,众生的心不堪,通通有障碍,修成神经病的多得很,自大狂傲的也多得很,堕落颠倒的也多得很,“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大妄语的也多得很。净土法门这些通通不存在。

五、互辩邪正。邪,就是不正。在《观经》里,每一观最后都有一个“辨观邪正”:“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作是观者”,就是说,指方立相这样来观的,在我们净土门当中这就是“正观”。比如第八“像观”就是要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第九就是要观佛阎浮檀金色,佛身高有多少,就是要这样观。第一“日想观”就是要观日、观光明相等等。观日就见日,观佛就见佛,观宝树见宝树,这些都属于正观。如果不是这样观的,观日不见日,见了别的,就成为“邪观”。

如果在净土门当中,用圣道法门的无相离念,那也是不相应的。所以说“若他观者”,比如说唯识法身观,自性清净佛性观,就属于邪观,不属于正观。在净土门当中,要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另外,《金刚经》有一首偈子,我想很多人都很熟悉,与净土可以讲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们学法,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的话,怎么办?没有智慧,你学净土门的就依净土门的教法;学《金刚经》的,就依《金刚经》的教法。别人讲净土门,你不要拿你《金刚经》来破斥;别人修《金刚经》,你不要拿净土的经典要求他一定这样做。因为都是佛所说的,他修那个法门就那么去做,就对了。就像你站在一座城里,对东面的人说往西走,对西面的人说往东走,都可以入城,都对。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色见我”就是有一定的色相,比如金色,佛的身相如何,就见佛的色身,以为这个色身就是佛。“以色见我”就是观佛。“以音声求我”,这就是念佛,念佛有声音文字。《金刚经》是破有的法门,所以就说“是人行邪道”,以这个称为“邪”,“不能见如来”,见不到佛的真实本体。

所以,《观经》和《金刚经》说的完全相反。刚才我们也会通了,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与立场来说的。你说这两部经老是打架。佛自己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绝对不可能有矛盾和冲突的。

我们净土法门,如果修观佛三昧,就是以色身,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的法门就是以音声,阿弥陀佛名即法,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恰恰就是以音声求阿弥陀如来,佛也是应声即现,这在净土门当中,就是正道,不是邪道。如果在般若空性当中,它就说“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为他是要悟得法性如来身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

还有《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须菩提有一段有名的问答,也是破相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跟上面偈子的道理也是一样,是破相的法门,见诸相非相。

我们净土法门,叫作“相好庄严即法身”,以佛的形象,不离佛的形象,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有观佛和念佛两种解释,观佛就是心中缘佛的形象,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是“是心作佛”。如果我们观佛观不来,那就念这句名号,这也是“是心作佛”。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心中当下也是佛,名即是法。
发表于 2015-7-2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