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34|回复: 0

[实修交流] 净土三经与摄生三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土三经与摄生三愿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如来兴世之本怀,一大藏教之指归。释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无不指归于此法界也。
  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成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华严》者,一乘了义之经,乃经中之王也。然《华严》明一生成佛之法,而最终却归宗于求生净土。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
  迨至方等会上,又特为众生专说净土三经,令一切若凡若圣同发信愿之心,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四土九莲也。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待至福慧圆满,为十方一切众生建成了得以离苦得乐,有愿即生,胜妙安乐,可一生不退成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令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所害者——五浊恶世之浊恶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释迦世尊,详释四十八愿果地之成就,其重点全在阐示四土往生之因果,即摄生三愿摄生之原则以及边地疑城往生之本末。启发上根众生,闻彼佛名,即以“信心欢喜,愿生彼国”之“一念”,“当下往生,住不退转(应时即得无生法忍!)”。对中下根者,则再说“三辈往生”之因缘,劝令大众一向专意(心),念(想)阿弥陀佛之智慧功德,以诱导众生思维熟计,启发一切念佛者,再发“三种心(如是至心!)”,而入本愿平时摄受再发之机。对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不了佛智,不具善根的下下根者,则详说“胎生”之因缘,引导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以免堕胎宫,径入化土。欲令一切众生,开发智慧(信佛!即为大智慧也!!!),策发信心,不断精进,最终皆入本愿摄受,上品上生方便土,以期迅疾成就无上菩提!是故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切诸佛,皆共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是为《无量寿经》。此净土第一经也!四十八愿,内容广博,法义精深。世尊之开演,言简意明,然对其重中之重的“摄生三愿”,虽已重点阐示,但终因篇幅所限,其意犹末尽也。故特于《无量寿经》之后,再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以期深入细微,详尽阐明“摄生三愿”之奥旨,真心希望一切众生皆能“依教奉行”,“深心信解,发愿往生”,皆入本愿摄受,人人往生,个个上品!
  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不问自说,特为一切善男子或善女人详细阐明本愿发心(信心行!)的整体过程和方法,为众生指明前进之方向。先陳净土依正妙果(甚可爱乐!)令生信,继劝诸闻者,生信之后应求往生以发愿。必欲一切见者闻者深生信解,已发愿者已往生,今发愿者今往生,当发愿者当往生。是为六方诸佛(唐译本为十方)之所以现广长舌,说诚实语,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者,是为本愿平时摄受之机也,同时,“深心信解,发愿往生”也是为“后三愿(十九、二十愿和摄胎生的“第四愿”)”所摄众生确立的共同目标和理想之归宿。令其寻迹有方向,前进有目标。对那些“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而未能当下生起真实之信心和肯切之愿望,怀疑弥陀之智慧、怀疑自己之善根,于往生之心意志犹豫无所专据,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犹信罪福,修习善本的愿生其国者,释迦世尊则劝慰此等众生:应执持、思维、系念“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功德,极乐世界种种功德庄严,众妙绮饰甚可爱乐……若一日夜乃至若七日夜系念不乱”!其目的仍是欲令此等众生“深生信解,发愿往生”,以免堕胎宫之苦,获自然化生之乐,入弥陀摄生三愿乃至直入本愿再发之机也!如若此人执迷不悟,虽七日念佛(想弥陀之功德、智慧、神通、慈悲、道力),而仍未生起信心者,弥陀亦哀愍此人,特于摄生三愿之外再法外施恩,念其“善愿为本”又“续念不绝”故,仍摄取之往生边地疑城。虽不能“自然化生”,然亦已了生脱死。此特表弥陀世尊慈悲至极、救度无限,不舍一人之意也,此为《阿弥陀经》。在此之后,佛又于摩竭提国王宫中说观无量寿经。以十九愿平时初发机为典型代表,进一步详阐本愿平时摄受再发心之具体过程和方法。于序分之后,即以“异方便”,令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得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欢喜故,豁然大悟,应时即获无生法忍”。……此诸众生,生彼国矣,即时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此乃本愿平时摄受初发之机(初发心者)也。在净土三经中,对本愿平时初发机果报之阐述,以此为最具体,最详尽,最明确者也。对闻名未能当下即生“欢喜心”之中下根者(及未来世一切众生),释迦佛则进一步深入阐示大小二经中提出的“一心念佛”之奥旨,详细教授众生观、念西方依正之二报,教其“思维”,教其“正受”的十六妙观之“观想”。其前十三观是对摄生四愿后三愿中有关“念佛”概念的进一步解说和诠释,是对《大经》“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弥陀经》“执持,思维,系念”之义的深层次开演。并特于第十三观中,点明了“后两观”(第十四观和第十五观)之观想者的初发之信愿,乃是第十九愿的“至心欲生”之心。以此之心而念佛的“中辈五品”众生(上品中生到中品下生五品),其“念佛”之最佳效果、其最理想之归宿,则全在“发三种心,即便往生”,“具三心者,必生彼国”的本愿平时摄受再发之机。一向专念、执持思维、十三妙观、念佛观想,其作用和目的,尽显于此也!若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于平时再发“三种心”,但能保持十九愿初发之心(至心欲生西方!)而至临终者,则属于十九愿“平时摄受初发之机”。此等众生,又以“多少修善”之差别作为“分品”之条件,而入方便有余土之“中五品”。九品之中的“后四品(中品下生到下品下生)”,皆属于本愿临终摄受初发之机!而与之相应的《无量寿经》中的“下辈往生(下三品)”者,则属于本愿临终摄受再发之机。由此可见,方便有余土不仅包括十九愿平时摄受初发之机的“至心发愿,欲生彼国”者,而且包括由十九愿平时初发机进入本愿平时摄受再发之机者,和本愿临终摄受再发之机者也。不仅如此,方便有余土还收摄了本愿临终摄受初发之机的后四品众生。此四品皆是世间善恶凡夫,一生未迂净土,临终迂缘而直入本愿,非是由十九愿进入本愿摄受者也。以此之义故,此土(方便有余土)与其说是十九愿所摄,倒不如说是本愿所摄,实乃两愿所共摄,而又以本愿为主也。由此更可以证明十八,十九两愿(乃至二十愿及摄生第四愿)实为一体,本为一愿,不可分割。本愿统摄四愿,四愿皆指归本愿也,此为《观无量寿佛经》。由以上分析可知,观经之上品上生(本愿平时再发机),实乃“摄生四愿”中后三愿的最理想之归宿,《观无量寿经》实乃净土三经大圆满之结局也。
  以上三经乃专说净土之经,称为《净土三经》。此乃净土法门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也。夫净土法门者,“往生西方”之教也。此法门由阿弥陀佛之所建立,十方诸佛之所赞叹共同弘扬,是专依弥陀大愿之中,以本愿为核心的“摄生三愿”,令十方众生生信、发愿,蒙阿弥陀佛平等摄受,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不可思议他力法门。因此,净土法门自始至终、彻头彻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现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往生西方”而不是“证果成佛”。它和以自力修持为主,以戒定慧为宗,断惑证真,靠自力证果的“圣道门”(指释迦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和十方诸佛所说的无量法门)完全不同,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差别就是:“往生完全仗佛力,不靠自力”。这一点不仅自力行人难以领受,就是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念佛人”,由于受自力法门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渗透和影响,又由于净土法门本身,多年来一直未能真正开发出本愿之真实思想,以不解本愿真实义故,也不容易真正地理解和完全地接受!致使如此一个“有愿即生”、“有愿必生”,“华严、法华之一乘圆教亦犹望尘莫及的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法”,无量寿经称之为“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无比殊胜第一的他力法门,竟变成了一个“唸佛者多,往生者少”,对能否往生毫无信心、毫无把握,人人哀叹,个个不安,“须靠一生精进不懈之唸佛”,甚至必须唸到“一心不乱”,“往生方能有份”的“纯自力念佛法门”矣!须知,靠自力唸佛除烦恼、断妄念,入定、开慧,得“一心不乱”,靠“心净则土净”,而往生“唯心之净土”者,乃自力法,非正宗净土门也。《大集月藏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因仗佛慈力摄受故”。这里,亿亿众生所修之“道”是指释迦佛所说的八万四千“圣道门”也,之所以“罕一得者”,皆因靠自力修持,不仗佛慈力摄受故。“净土一门”是专指依弥陀“摄生三愿”,生信、发愿,靠弥陀他力之摄受“往生西方净土”之法门也,其所以能得度生死者,皆“因仗佛慈力摄受故”!传统之“唸佛”法门,不承认“信愿必生”之本愿力,而笃信“口念称名”之自力修持,已完全堕入“自力行”之中。虽然有亿亿人起修,但正如释尊所指出的,“罕有一人得者”也。由此可以断定,那些自以为可以唸佛到“一心不乱”,仗唸佛之“一心不乱”可以往生,甚至可以上上品往生者,是完全错打了算盘,自己走入了死胡同矣!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之“念佛”,已经不是净土法门,与正宗净土毫无共同之处矣!为了改变净宗面临的严重状态,恢复净土宗本来面目,极须正本清源,依如来之说,大力弘扬摄生三愿,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第十八愿。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本愿法门,‘信’之一念是肝要。信之一字,可不急急讲求,以期深造其极乎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