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68|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上人法语】第15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上人法语】第153期2015-07-16 慧净上人 佛林净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众  善  奉  行




  人的言语、行为,都是由内心所发动,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内心。
  “自净其意”,就是要使我们的心念,念念都清净无污染,念念都纯善无恶,如果这样,就可以朝向成佛的目标。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谓“是诸佛教”就是佛所说的教。凡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都希望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后自净其意,达到佛的境界。









  净土法门是既殊胜又容易的,可是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表示念佛人只要念佛就好了,能够持守的戒定慧都不去持守,不是的。正确的意思是:就往生的正因来讲,只要称名念佛就圆满具足了;但是我们是学佛的人,佛教的基本教理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够持守的善业当然要尽量去持守奉行,而尽心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慈心不杀本来就是做人的本分,否则就称不上是学佛的人了。









  行善有善报。善有阳善、阴善之分,果报也有阴报、阳报之别。行善而为人家所知道叫阳善,所得之报为阳报;若行善而为人家所不知道的就是阴善,就会得到阴报。阴报比阳报还来得大。宋朝有一位文人叫范仲淹,他很有爱心,他说,凡是他所到之处,一定要给当地带来利益。这些先圣前贤的伟大事迹与崇高德行,是可以让我们见贤思齐的。




净宗法师公众微信号:jingzong18


发表于 2015-7-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4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