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6|回复: 0

[弘法探讨]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关于佛性的朴素认识(无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真如无相,知亦无知。很久以来一直有一个认识:最上乘法,真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说的,所以有古人只留道德不留道法之说。为什么呢?因为真如佛性无知,那是一个纵横无际的结构,任何一种知掉在这个“全知”的海洋里都会被湮灭,再也看不到知相的存在,而一切皆非了。而人类知见不断,那么层层叠叠的认识差别就会构成对一个事物千差万别的体认,而攻讦四起。这在古代六祖在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以至于为避害而远走他乡。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广大无边、真正的包容态度,这样种种执取一端的对立认识也就离佛性尚远。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六祖法宝坛经》)
  而佛性是什么呢?它就是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然而又是个无相的存在,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六祖法宝坛经》)包含万有而又一法不立,这就是我们的佛性。
  如果讨论什么是正法,那么我认为,如果你有一颗包容天下的心,既承认事物间的同一,又承认事物间的差别,这个就是正法。而现在搞攻讦的人呢?往往缺乏这样一颗包容的心,只是看到对立的一面,就看不到统一的一面,已经失去了正念的立场。对于很多当今能够站出来讲法的大德,我是相当尊重的,比如台湾的净空法师、慧律法师,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南怀瑾先生;他的慈悲、见解、才华、胆识是众多的小我所不能比的,正是他,接引了很多人热爱了传统文化,走入了修道之门。那大量的著述都是作者的心血,相比之下,那些热衷于搞攻讦的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大概也就是那点事了,什么是光辉?什么是黯淡?大概可以一目了然了。
  每一种学说都会有它的局限性,这个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它,不会因为他是我们崇敬的业师,就不去审度其中的差别,因为这个是不断完善我们心识必要的过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哪怕是佛祖说的,那么我也要理解消化了才能接受,也许有学惟识的佛友会怀疑这其实是恒审思量的我执在起作用,然而我认为,对于经典的理解、万象的纷纭复杂后面的本质,惟有我心中之佛方可把握。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佛向心觅,不假外求。
  而且我只说我自己的语言,尽管那看起来非常的朴实无华,但却经常是发自本心。《华严经》云:无见乃能见。而我发现,凡是不执我见、客观公正、不假思索而如泉涌般的智慧语言那就是了!如若深究,当如《思益经》所言:非眼所见,非耳鼻舌身意识所知,但应随如相见,眼如乃至意如,法位亦如是,若能如是见者,是名正见。因在我的修学体会中,学禅就是要不断地接近那种本性流慧!而不是思量个没完落入后天意识,曾记得六祖说过“思量即不中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相信自性是佛,自性自用自关照,因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发觉本心的智慧,而不是习惯地依赖经典文字与外援而丧失自己本性的智慧观照。这一点对于修禅的人非常重要;因为禅宗是不立文字、惟论见性成佛的。在我个人的观照体会中,我发现内心却有本性的无师之智,有时尽管对一个事物不尽了然,然而却能有一个正见的判断,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正见判断的帮助,才使我们的见地不断地走向渐进完善之途。
  对于佛性,我发现几千年来,人们的研究认识很难脱离佛经原有的语言体系,这从佛法普及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个遗憾的事情,因为更多的人会因为经典文字的晦涩艰深望而却步。造成这种情况其中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对佛陀的无上尊重,认为如果使用非佛经语言那么就很可能是外道;若有一字违背经意即同魔说。还有就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能力去真正认证那个佛性,因为那需要很深的证量。而通常我们大家大都局限于心识的把握。但并非不能见性,如能澈悟心源,便可一悟即至佛地。
  处处不在,也即处处在。那么这个无所不在的佛性就一定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语言方式来描述它。这样才体现出它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性质。众生皆有佛性,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今人的智慧就不比古人,只有古佛是佛而现代无佛。佛菩萨不会在现代社会就舍弃众生,在现代一定会有大德高人对于佛性又更为深刻透辟的认识!而我们如果因为名相的障碍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那其实是很可惜的;这个可惜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认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由于执于名相,我们依然没有走出心识的笼牢而故步自封。
  在我对于无上真理的认识过程中,体认到古代圣贤研究的都是这一个东西,《法句经》云:参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释家叫佛,道家叫道,儒家叫明德……对于这一点,道家的丹书上往往说的比较细致,其中有很好的归纳。虽然是一个东西,但认识层次、具体修为都还是有极大差别的,所以金刚经中说的很明确: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那么三家合参,在共通层面上应该是可以的,而不能简单以不伦不类视之。仅仅是名相改了,而实质说的则是一个。我们应该善于拨开语言的外壳来契会其中之意,而不是一味的因名相的不同、解说的差异抠字眼而争执不休。
  语言只能帮我们接近那个真如的实相,而那个实相的把握,要靠我们的心去完成。
  说儒释道的语言,一般人们大体还能接受,而如果说是当代某某说的,通常就要出麻烦了;人们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厚古薄今的倾向,也就是说,今人似乎不可能赶得上古人,尤其这些活着的讲法人我们到处可以搜集到他们的信息,抓住一个小尾巴,那么对方的立论都跟着站不住脚了,即便是很多说对了的东西也会因为某种薄弱之处的凸现而染上了错误的色彩,真的是倒洗澡水把孩子都倒掉了,无论如何这今人也不如古圣名贵,因为古圣在现代社会里只是可以作为偶像来供奉的,我们看不到他们生活的实际,即便是有可质疑的某些记载,大家也会替圣贤做圆满的开脱。而这眼前人则不同了,如果听见他放个P,那么大约就可以断定他不是神仙圣人了,
  而我的态度是,哪怕他是个罪犯,但决不否认他可以是个孝子。
  因此,无心恰恰用,用时恰恰无。以一颗无分别的心而去做有分别的用,这就是日常修心的具体内容。所以即便是以科学的角度对佛道诸法描述得好的,我也会去学习,用来帮助自己开阔视野、启迪心智。
  道与佛性,其实都是对这个宇宙所有事物共同共通本质的一种代名词。是一个很立体的东西,既是规律、是本质、是现象、是宏观也是微观,是物质(包括通常意义上的非物)、也是精神、信息、是有也是无……。所以说还真不能单拿出来某一个方面来讲,因为那会丧失它的整体性。“说似一物既不中”
  这里面的奥妙实在是太深奥了,如果深究进去,渊兮,似万物之宗……。真个是非常人心智之可得。
  那么万物是通过什么得以共通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而共通的门户就是“空性”!……
  正是空性,消除了万有一切的差别,而使万物得以相通,所以我曾经看见有人把“空性”定义为佛性的,应该说这个见地不准确,因为空性仅仅是佛性的一种示相,而真实的佛性是空有不二的。那么“空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道德经》)
  那么只有空了(这个空既是了无一物的空也不是了无一物的空),才可以“感而遂通天下”,才可以把握万物,那是对于事物来说此即是彼,彼也即此。也就是说消除了对立的差别,我们就和万物成为了一体,那么它也既是你,那你还有什么不能把握的呢?所以才说无为者无不为也。
  而这个佛性,若从信息负载的意义上说,确实又是万物所共有的,否则又何来相通?无论是有想还是无想,有情还是无情,都具有这个实性,佛性本身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假修正而恒常存在的,也就是说不证就有,证了也还是那么多而不会增加。“天地坏了,这个不坏。”但是否能觉悟则对对象有种种条件要求了。。。。其中有宽泛的说法,也有狭窄的定义。若宽泛的说法,积累世之功就都能成佛,那么狭义的说法则说是干瘪的种子无法发芽,其实各说就各有其理,看怎么论了,在修为上也是一样,见地不同,修法亦不同,就比如说到北京,车、船、飞机、自行车甚至步行都可以去,也都有自己的道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之说,看以什么做标准衡量对与错,是与非了。所以说就没有绝对的善恶是非对错观念,一切视因缘造化而定。
  而人类的觉悟则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自我完善之路。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