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1|回复: 19

追求快乐有错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追求快乐有错吗?正如索取是痛苦,付出是快乐。但付出不是为最后的索取服务的吗?难道是字义上的定义的面太窄,不可涵盖吗?怎么解释才通呢?感谢智者开示!
发表于 2015-7-1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如果追求世间的快乐,的确是由付出而得到快乐,若出于私心,难免会使最终结果走向索取
而有些快乐,是超出世间快乐之外的喜乐,是只有修行者才能体会到的快乐
比如您若能正念觉知一切心念的起行
然后选择善念,舍弃恶念
精进修行善念,使心念一直住在善念中
以精进修行的力量,您会得到发自内心的一种喜乐
若进一步修行,则会产生轻安,使身心柔软轻盈
若您能由轻安,更进一步,入定,则能得到出世间的禅乐
当然,学佛还有无上的涅槃之乐,这是永恒的快乐,永远不必担心失去此乐,一切世间的快乐,都无法和此乐相比
这就是修行佛法的最终目的,离苦得乐
而世间的快乐,都是建立在其他事物之上的快乐,当失去快乐的基础时,就会转化为痛苦
比如健康,失去时会被病魔缠绕,比如年轻,失去时会被年老色衰困扰,比如妻子,早晚她会失去花容月貌
所以世间的一切快乐都不长久,都是无常,都在变坏,必定会失去,将成为苦因

点评

感谢您的用心回复,但我还有不通之处,修行者是为了体会到这些超出世间外的快乐而在努力吗?他们是想要到或者达到这些世间外的快乐吗?如果是的话是是不是要进行一些方法的努力才能达到,通过努力达到一个目的,能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6 11:08
发表于 2015-7-16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看看《弟子规》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7-16 01:11
您如果追求世间的快乐,的确是由付出而得到快乐,若出于私心,难免会使最终结果走向索取
而有些快乐,是超 ...

感谢您的用心回复,但我还有不通之处,修行者是为了体会到这些超出世间外的快乐而在努力吗?他们是想要到或者达到这些世间外的快乐吗?如果是的话是是不是要进行一些方法的努力才能达到,通过努力达到一个目的,能算是通过付出在索取东西吗?如果成立的话,那不应该对索取这个词抹黑,因为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在索取,但索取的结果才是是好坏的评判。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佛教的目的就是用智慧的方法索取一种更好的快乐?普渡众生,也是让别人感受到这个快乐后自己才更能索取到这种快乐和价值呢?

点评

您已经深深的住在爱中,追求自己的解脱是佛教小乘修法,可以用您说的方法来解释,所做一切善业,皆为自我的解脱而服务 而大乘佛法则已经超越了这个泛出 慈:给予众生无尽快乐(不求回报,一心付出) 悲:救拔众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7 05:56
发表于 2015-7-1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1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轮回的圈子,贪嗔痴,是烦恼之源,轮回之因。
佛法是解脱法,解脱烦恼,出于轮回,是究竟的乐,是没有负担的乐。
发表于 2015-7-17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究 发表于 2015-7-16 11:08
感谢您的用心回复,但我还有不通之处,修行者是为了体会到这些超出世间外的快乐而在努力吗?他们是想要到 ...

您已经深深的住在爱中,追求自己的解脱是佛教小乘修法,可以用您说的方法来解释,所做一切善业,皆为自我的解脱而服务
而大乘佛法则已经超越了这个泛出
慈:给予众生无尽快乐(不求回报,一心付出)
悲:救拔众生无量苦难(一心救拔众生苦难,愿代替众生受苦,乃至下地狱,只为度脱众生出离苦海)
佛菩萨的慈悲中,没有一丝私欲,一切皆是光明(虽然在这过程中,菩萨行者,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喜乐,但这不是菩萨行者的追求,所做一切只为一事,普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心行光明,没有任何掺杂,这才是大乘的菩提心

点评

佛说我们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样我们怎么生活,我们怎么有动力去追求佛的境界呢?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分清楚欲望的种类和好坏,并且去主动控制他。 问题是产生动力要去拿就是索取,所以索取一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9 15:0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7-17 05:56
您已经深深的住在爱中,追求自己的解脱是佛教小乘修法,可以用您说的方法来解释,所做一切善业,皆为自我 ...

佛说我们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样我们怎么生活,我们怎么有动力去追求佛的境界呢?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分清楚欲望的种类和好坏,并且去主动控制他。

问题是产生动力要去拿就是索取,所以索取一定是坏的吗?没有私欲是究竟的吗?

补充内容 (2015-7-19 15:04):
还有您说的,没有一丝私欲,一切皆是光明。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追求这个呢?是为了得到无量无边的快乐?那怎么做到呢?是普渡众生。但这里面是有目的的,也就是有产生动力去拿的,想去拿就是索取了。这算是私欲吗?

点评

佛没有说过众生不可能没有欲望 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比如食欲,得不到食物,人会饿,受饿的苦难,所以欲望是依靠苦来约束人的意志,从而使人屈从于欲望的束缚,寻求乐的享受,可本质却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9 19:38
发表于 2015-7-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究 发表于 2015-7-19 15:01
佛说我们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样我们怎么生活,我们怎么有动力去追求佛的境界呢?所以 ...

佛没有说过众生不可能没有欲望
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比如食欲,得不到食物,人会饿,受饿的苦难,所以欲望是依靠苦来约束人的意志,从而使人屈从于欲望的束缚,寻求乐的享受,可本质却是以苦为因,当得不到乐时,苦自现前
您现在就可以做一个实验,呼出一口气,不再吸入,很快生苦就会显现出来,逼迫您必需呼吸
您闭息的时间越长,感受到的苦难越多,最终在苦难的驱使下,放弃本来的想法,屈从于生的欲望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因业而不同。
这个佛性,不是从外部索取来的,是众生本来就具足的,之所以不能显现,只因众生被种种烦恼,欲望,无明等迷惑,不识自己的本来面貌
所以学佛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不是得到什么之后,才能成佛,而是舍弃掉无尽的烦恼,欲望,无明等后,自然显现出来的
如同一块大钻石,落在粪坑里,当把粪掏干净时,大钻石自然就会显出本来面貌
学佛是为断除烦恼,欲望,无明等,使佛性显现出来,所以,学佛不是追求出来的,少一分欲望,就距离成佛近了一步
其实您所说的索取,是为除灭烦恼,欲望,无明等,所准备的工具,比如修行善法,持戒,吃素,放生,忍辱等等法门,都是工具
佛说生死轮回是苦海,而佛法是苦海上的渡船,可以把众生度到彼岸,出离苦海
渡船就是出苦海的工具,当到岸边时,只有下船,才能上岸
修行种种佛法,如同上了渡船,当佛性显现时,一切佛法都会失去意义
若众生是金矿,佛性则是真金,经过千锤百炼后,金矿才能成为真金,千锤百炼就是种种修行法门
使用种种法门,修练自我,去除烦恼,欲望,无明等废渣,佛性自现
您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佛,只因您还没有看清人生的本质
苦!无穷无尽的苦难,这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有生必有死,这是人世间不变的真理,您可以去医院看看,每个病人都在被病魔折磨,停尸房中摆满了死尸,这里就是您的最终归宿
若不能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办法,死后还会转世,继续在轮回中承受种种磨难
假如您今生几乎没有造作恶业,造作过许多善业,来世会得人或天的福报
如果一念不觉,造作下极重恶业,来世去畜生,饿鬼,地狱生活,所受苦难难以言表

只有当您真实明悟,轮回是苦的真理后,因明悟我在受苦,众生也如同我一样在受苦,这些众生中,有我累生累世的父母,子女,妻儿,兄弟姐妹,亲人,朋友等等
因慈悲,不愿见众生受苦,所以才会发起普度众生的大愿
您有孩子吗?若有,您养育他是为求回报吗?
若您能视每位众生,都如同唯一的儿子一样看待,慈悲心自然会升起,欲不求回报的救护他们出离苦难
佛菩萨不想在众生身上得到任何事物,只欲见众生都能得到无边的快乐
之所以佛菩萨会得到快乐,是因只有自己真实得到后,才能给予众生
如同一个穷人,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此穷人要拼命挣钱,来完成自己的愿望
修菩萨行的众生,就是这类穷人,为使众生出离苦海,需要勤苦修行种种善法,以法救护众生

点评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我说的索取仅表示拿到一个东西或索取到一个状态。当下对索取这个词或状态的全盘否定我感到有问题,我觉得太片面。任何东西想从无到有,除了自己送上门来的,只有索取。有些自己送上门来的也是刻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0 23:3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我说的索取仅表示拿到一个东西或索取到一个状态。当下对索取这个词或状态的全盘否定我感到有问题,我觉得太片面。任何东西想从无到有,除了自己送上门来的,只有索取。有些自己送上门来的也是刻意营造的或铺垫而至的。并不单单在求解脱这个路线上。看来索取什么,求什么才是关键,而索取并无错。
关于孩子的不求任何回报我有不同看法,父母需要回报,求到求不到的问题,比如好好做人或希望他能孝敬老人,希望他成龙,有钱有事业或者有作为,不管家长的要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已经在索取回报了,至少有一部分家长是要回报了。养育孩子并非不要任何回报。而不能生育的人为什么拼命要孩子,要孩子本身就是个索取,或是传宗接代,或是
养儿防老,或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紧逼。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7-19 19:38
佛没有说过众生不可能没有欲望
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从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比如食欲,得不到食物,人 ...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我说的索取仅表示拿到一个东西或索取到一个状态。当下对索取这个词或状态的全盘否定我感到有问题,我觉得太片面。任何东西想从无到有,除了自己送上门来的,只有索取。有些自己送上门来的也是刻意营造的或铺垫而至的。并不单单在求解脱这个路线上。看来索取什么,求什么才是关键,而索取并无错。
关于孩子的不求任何回报我有不同看法,父母需要回报,求到求不到的问题,比如好好做人或希望他能孝敬老人,希望他成龙,有钱有事业或者有作为,不管家长的要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已经在索取回报了,至少有一部分家长是要回报了。养育孩子并非不要任何回报。而不能生育的人为什么拼命要孩子,要孩子本身就是个索取,或是传宗接代,或是
养儿防老,或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紧逼。

点评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入佛门,每个人都有原因,而这个原因本身就是欲望,就是想索取 不过从人世间的无常来看,索取即是求苦 得不到,心里会非常难受,得到后又怕失去 比如索取一辆车,刚拿到车时,无比喜爱,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1 01:54
发表于 2015-7-21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究 发表于 2015-7-20 23:30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我说的索取仅表示拿到一个东西或索取到一个状态。当下对索取这个词或状态的全盘否定我感 ...

生子是否求回报的问题,不妨回归到物性上讲,比较全面。
物性者,生物本性也。
人类生养子女,多半期待或多或少的回报,这是社会现实,无容否认。
但是站在生物本能的角度看,繁殖后代是普遍不求回报的。
这点先天物性的遗传,人类尚未失落,只是多遭后天的物欲、风俗所掩盖罢了。

点评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1 09:55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1 09:55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1 09:55
发表于 2015-7-21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究 发表于 2015-7-20 23:31
感谢您的长篇回复,我说的索取仅表示拿到一个东西或索取到一个状态。当下对索取这个词或状态的全盘否定我 ...

您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入佛门,每个人都有原因,而这个原因本身就是欲望,就是想索取
不过从人世间的无常来看,索取即是求苦
得不到,心里会非常难受,得到后又怕失去
比如索取一辆车,刚拿到车时,无比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会慢慢老化,性能会越来越差,使用起来也没有开始时那么好用了
万一刚买的车就被磕碰,您会非常心疼,只因您爱这辆车,爱的越深,失去时越痛苦
比如您有几栋楼房,只是年租金就能使您有千万收入,但是一场地震之后,楼房都成为平地了,您会不会非常痛苦?
其他事物也是如此,爱的越深,失去时越痛苦
发表于 2015-7-21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悟究师兄:  追求快乐这问题. 用佛說十二因緣法, 就说得很清楚了,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顛倒當知,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汝今得聞我說此十二因緣,汝今以得佛性清淨,堪為法器。我當為汝說一實道,汝當思惟,守護一念,一念者謂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別說三。汝當念念常懃守護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縱有五陰四蛇,三毒六賊,一切諸魔,來所侵嬈,終不能變是菩提心。因獲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剛,心如虛空,難可沮壞,因不壞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常樂我淨具足而有,即能遠離此無常殺鬼,生老病死諸地獄苦。   追求快乐表面上无厚非, 但因为贪执才会追求快乐, 而贪执又直接污染自性,而产生业报与轮回,则断生死轮回无望了,                     南嘸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7-21 01:05
生子是否求回报的问题,不妨回归到物性上讲,比较全面。
物性者,生物本性也。
人类生养子女,多半期待 ...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己后天思想考虑到的,是一个自然的能量运动附加给你了一个索取条件,叫本能繁衍,本能的索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7-21 01:05
生子是否求回报的问题,不妨回归到物性上讲,比较全面。
物性者,生物本性也。
人类生养子女,多半期待 ...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己后天思想考虑到的,是一个自然的能量运动附加给你了一个索取条件,叫本能繁衍,本能的索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7-21 01:05
生子是否求回报的问题,不妨回归到物性上讲,比较全面。
物性者,生物本性也。
人类生养子女,多半期待 ...

您好,我感觉如果站在生物层面上讲的话,生物链需要你则你会继续繁衍,这种繁衍的自然运动是它决定的,回报点可能在生物链平衡上。反过来说的话还需要回报的那就是人类在生物链中的生存条件。但是这个回报不是人类自己后天思想考虑到的,是一个自然的能量运动附加给你了一个索取条件,叫本能繁衍,本能的索取。
发表于 2015-7-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快乐没有错。。。这也是人的基本权利。。。。只是在佛教的观点来看,世俗的快乐的短暂的,佛净土的快乐是永恒的
发表于 2015-7-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快乐的过程是快乐的那么所追求的才是真快乐,不过 什么快乐都是一时的 不会长久 不断的追求快乐 厌倦, 再追求再快乐再厌倦 真的是无休止,快乐就是被抛弃 拿起 这样循环,
发表于 2015-9-2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