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4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历史文化研究]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方立天)
续-《●[佛教历史文化研究]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方立天)》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与热衷于依附、参与政治的僧侣不同,慧远竭力保持僧侣的人格尊严,高扬佛教的主体意识,维护佛教的独立地位。他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与朝臣进行辩论,为佛教作辩护;他建立庐山僧团,严谨修道,被视为“道德所居”,成为教团的样板。慧远正是以他离开政治的佛教实践而赢得了崇高的威望。他德高望重,砥柱中流,深为教内外人士所翕服,以至有震主之威的桓玄也不能不对他另眼相看。慧远为保持佛教独立于政治,为实行政教分离提供了成功的历史范例。
同样十分高明的是,慧远在坚持沙门不敬王者的同时,又着重强调了出家沙门的客观政治作用,认为沙门修道非常有利于王侯的政治统治,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把沙门修道与王侯的政治利益联系了起来,也就是说,慧远认为沙门是通过出家修道的形式来为现实政治提供了帮助,从而肯定了佛教与政治相即不离的关系。慧远的这种说法确实有其合乎实际的一面,确能打动一些聪明的政治家的心灵,使其开窍,使其折服。
慧远强调在家的佛教信徒必须遵守社会礼法,孝亲忠君,也就是必须服从现实的政治伦理,不得违反。这是从大量的在家信徒方面肯定佛教与政治不能分离,确立了佛教与政治的相即不离的关系。
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中讲到的体悟终极境界有“先合后乖”和“先乖后合”两种理论和方法,实际上也包含了慧远对佛教与政治关系的看法。慧远说:“理或有先合而后乖,有先乖而后合。先合而后乖者,诸佛如来,则其人也。先乖而后合者,历代君王,未体极之主,斯其流也。何以明之?经云:佛有自然神妙之法,化物以权,广随所入,或为灵仙转轮圣帝,或为卿相、国师、道士。若此之伦,在所变现,诸王君子,莫知为谁。此所谓合而后乖者也。或有始创大业,而功化未就,迹有参差,故所受不同,或斯功于身后,或显应于当年,圣王则之而成教者,亦不可称算,虽抑引无方,必归途有会,此所谓乖而后合者也。若令乖而后合,则拟步通途者,必不自崖于一揆;若令合而后乖,则释迦与尧、孔,发致不殊,断可知矣。是故自乖而求其合,则知理会之必同;自合而求其乖,则悟体极之多方。”(29)这是说,佛教的神妙道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相合后乖离,一种是先乖离后相合。先合后乖,如诸佛如来就是。先乖后合的,如历代君王等就是。为什么这样说呢?据佛经上载,佛有种种神妙法术,能灵活变化,或变为灵仙转轮圣帝,或变为卿相,或变为国师,或变为有道之士,也就是说,世俗社会的诸王、君子,有的就是佛的变化身,这样由佛变现为帝王卿相等,叫作先合而后乖。或者也有的开创了大业,而功德未成就圆满,有的期待功成于身后,有的显应于当年,虽然有种种进退屈伸,但是最后都会归于成佛,这叫作先乖而后合。若就先乖而后合来说,成佛的途径多种多样,若就先合而后乖来说,释迦牟尼佛和唐尧、孔子都没有什么区别。可见“先合后乖”是佛化为各类统治者来到人间统理社会、教化众生,这可以说是政教相即的一种神秘形态。“先乖后合”是世间创大业有功德的人最终都和佛一样,将达到最高理想的涅pán@⑵境界,这可以说是政教先相离而后相合的特殊形态。
根据以上分析,慧远对政教关系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五点:第一是出家僧侣不问政治,不依附政治,独立修道。第二是在家信徒,既要修道又要遵守封建礼制,与政治保持相即不离的关系。第三是出家僧侣修道的最终结果有利于封建统治,这是深层意义上的政教相即关系。第四是神秘意义上的政教相即关系(“先合后乖”)。第五是政教由离而合的特殊形态(“先乖后合”)。从慧远关于政教关系的基调来看,他十分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强调政教分离,同时又从多方面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肯定其相即不离的关系。从总体来看,佛教既独立于政治,又有益于政治的观点,是慧远政教关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正文注释:
⑴⑵⑶⑷⑸⑹⑺(25)(26)(27)《弘明集》卷十二。
⑻⑼《比丘尼传》卷第一,《简静寺支妙音尼传》,《大正藏》第五十卷,第936页下。第937页下。
⑽释道恒《释驳论》引,见《弘明集》卷六。
⑾⒀《与八座论沙门敬事书》,《弘明集》卷十二。
⑿《老子?二十五章》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弼本、帛书甲乙本均如此说,傅弈本“王”为“人”,谓“人亦大,”联系下文帛书俱作“人法地”,“王”字似应为“人”字。
⒁见《老子?二十五章》。
⒂⒄⒅⒆(21)(22)《答桓太尉书》,《弘明集》卷五。
⒃《沙门不敬王者论?在家一》,《弘明集》卷五。
⒇俗,原作族。
(23)(24)(29)《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四》,《弘明集》卷五。
(28)《释道安传》,《高僧传》卷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