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5|回复: 3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2004年夏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
   《道次第》的主要思想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亦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统摄。本论名《菩提道次第论》,即已标明全论主旨。
   《道次第》建构的修学体系,重点为上士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皆可视为上士道的前行。根据这一点,我对全论内容作了梳理,发现几乎所有法门的修学都贯穿着菩提心。所以,学习《道次第》,须围绕菩提心展开。
一、菩提心与三士道的关系
   《道次第》的基本结构为三士道。下、中、上三士道的划分,相当于汉传佛教所说的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
   在我们以往的修学中,声闻乘便是声闻乘,菩萨道便是菩萨道,彼此关系似乎并不密切。依声闻乘修行的人,未必会走上菩萨道;依菩萨道修行的人,则有可能贬低声闻乘。而《道次第》的殊胜在于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的修学。如果我们以菩提心修习人天乘和解脱道,它们也将成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如是,既明确了修行次第,又不至相互抵触。
   在三士道的建构中,彼此关系如何?修习菩萨道之前,为何必须修习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为何要念恶道之苦、念死亡无常?原因在于,若是认识不到轮回之苦,便会贪著于现世安乐,得快乐时且快乐。所以,行者必须看透这些使人沉迷的假相,直面轮回本质。只有对恶道痛苦和死亡无常确信无疑,才能生起迫切的出离心,进而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可见,下士道、中士道的意乐,是引发菩提心不可或缺的方便。
   具备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后,便可直入上士道并正修菩提心。菩提心既是成佛的不共因,也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关于菩提心的发起和成就,《道次第》从辨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此心如何发起、发心后学行之法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关于菩提心的生起,又从依何因始能生起、此心发起之量、以规则受法等分别说明。不仅为修学者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指导,更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
   作为三主要道之一,空性见是上士道修学的重点。那么,空性见和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呢?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空性见正是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的关键。成就胜义菩提心之后,仍须依空性见不断消融二执、二障,进而圆成无上佛果。
   在《道次第》中,宗大师围绕菩提心建构了从学佛到成佛的修学体系。其中,以下士道、中士道为引发菩提心之前行,以上士道为正修菩提心之重点,以空性见为圆满菩提心的增上缘。这样便使三乘教法有机结合于一起,成为互相融摄的整体。
二、菩提心与修法
   《道次第》略释修法的部分,建构了清晰的修行次第,包括加行、正行、结行及未修中间。这一修行套路可适用于任何法门,极为善巧。
   在正修之前,首先以“加行”营造庄严的氛围并调整心行。《道次第》中,宗大师总结为六加行法,包括洒扫住房、陈设佛像、寻求供品、端严陈设等。其中,重点又在于发心,须从殊胜的因缘中修皈依及发心。
   如果将修行比作远行,那么发心便是方向。我们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最终便会抵达怎样的目标。事实上,不仅修行如此,平日的任何一种行为,也都蕴涵着相应的心行基础。通常,我们为凡夫心左右,所思所想,无非是贪、嗔、痴烦恼。久而久之,使凡夫心愈加坚固,成为禁锢我们的堡垒。正确的发心,正是一切修行的方向和根本保障。否则,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最终与佛道了不相干。
   对于学佛者而言,何为正确的心态?那就是菩提心。无论修习什么法门,都应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事实上,培养并坚定这种发心,甚至比修习具体的法门更重要。普贤十大愿王中,以“礼敬诸佛”为首,足见礼佛意义之重大。但是,若只为寻求佛菩萨护佑,乃至将其作为健身方式,从礼佛中又能得到多少受用呢?所以说,离开菩提心,无论是诵经、念咒,还是礼佛、禅修,意义并不是很大。
   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修行,皆离不开菩提心的统摄。正如《华严经》所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这一点,也是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一再强调的根本要旨:“是故须将菩提心之教授,执为中心而修焉。”
三、菩提心与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修学佛法,首先要意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道次第》云:“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如《与弟子书》云:‘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藏地很多大德在开示中,也都是以思维人身难得作为说法前的基础开示。
   《道次第》将暇满人身的意义概括为三点,即暇满、义大、难得。所谓暇满,即具足八有暇、十圆满之身。不少人日日为生计奔忙,以至将人身视为负担。也有人终其一生不闻佛法,虽勤勉有加,却只成就暂时的世间利益。
   即使有幸拥有暇满人身,也极少有人能有效利用。对于多数人而言,或许从未想到,这一暇满人身,已是今生最大的福报。流转六道,生而为人便已机会渺茫;拥有堪能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更是万般不易。正是因为拥有这一身份,我们才能走上学佛之路,乃至最终成就佛道,其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成佛有多大价值,暇满人身便蕴涵着多大价值。
   若为个人解脱而发出离心,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部分。若为人天小果而持戒修善,所实现的人生价值亦微不足道。若为追名逐利而造作罪业,更是得不偿失的愚痴行为。
   每个人身上,都蕴涵着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高贵品质,而菩提心正是开发这一无价珍宝的最佳利器。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引领无量有情圆成生命的最高价值,才无愧于我们所获得的暇满人身。否则,“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既至宝洲空手而返,岂不哀哉”!
四、菩提心与皈依三宝
   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皈依不仅意味着获得佛教徒身份,本身也是重要修行方式。为何选择三宝为皈依对象?这也与菩提心有关,因为它正是三宝的核心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我们皈依佛陀,在于他具有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若佛陀仅仅圆满了自身功德,却对众生缺乏平等悲心,再或者,虽具悲心而无调伏众生的能力,显然不能作为一切有情的依怙。而佛陀不仅证得无上菩提,更将一切众生视为己出,平等关爱。这一品质,也是来源于菩提心的圆满成就。
   《道次第》中,皈依也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这是《道次第》的修学特色所在。通常,我们是依声闻律仪而皈依:“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所谓尽形寿,即尽此一生,以一期生命作为皈依期限,有特定的时间性。而《道次第》则依大乘菩萨道建立皈依,尽未来际永不间断,其发心偈为:“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可见,依菩提心建立的皈依,较之依出离心建立的皈依,有着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在我们所熟悉的四弘誓愿中,也体现了这样一种恢弘广大的愿力:“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由皈依三宝而直入菩提大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五、菩提心与人天善行
   人天善行,即人天乘的行为标准。
   通常,我们是根据所学经教来判断学佛者的归属。若按五戒十善修行,便是人天乘;若按阿含经教的戒定慧修行,便是声闻乘;若按大乘经教修行,便是菩萨道。事实上,这一区分并不确切。
   决定修学某个法门属于何乘,关键取决于修行者的发心。任何法门的修习,皆有相应的心行基础。同样是布施,带着希求人天利益的心去修,布施就是人天善行;带着出离心去修,布施就是解脱道的修行;带着菩提心去修,布施就是菩萨道的资粮。如果我们发菩提心修五戒十善,那么五戒十善就能升华为菩萨道的修行,而不仅是有漏的人天善行。
   离开发心,很难根据行为本身判断其属性。对于禅者而言,搬柴运水无不是道。我们也会搬柴运水,却无法从中悟道。禅者修行的奥秘何在?无非在于心行的不同。所以,同样的行为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做每件事,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去做。如果我们能发起菩提心,一切善行皆是菩萨行的组成部分。
六、菩提心与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
   作为一个学佛者,相信六道轮回,是必须具备的基本信念。唯有认识恶道之苦,才能策励修行动力。如何才能离苦得乐?不同层面的修行,采取了不同的对治法门。
   人天乘的修行,以人天善果作为修行目标。因而持戒修善,以期来世继续得生为人乃至升天享乐。同时,不种堕落恶道之因,以此避免恶道痛苦。
   但人天之乐终非究竟,因而,声闻行者还必须认识轮回本质为苦。三恶道固然是苦,人天福报亦属有漏。若不能透视轮回本质,便会贪著人天小果,继续轮转六道,无有了期,堕落也在所难免。所以,在解脱道的修行中,应“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由此生起迫切而猛利的出离心。这种急迫是刻不容缓的,正如《道次第》中引《亲友书》云:“纵使烈火然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虽急犹可置,求证无生较此要。”
   声闻人虽已发起如是离苦之心,却未由己及人,体会一切众生之苦。在求解脱的过程中,但求速速自了,无暇旁顾。同样是观轮回苦,菩萨不仅念及自身痛苦,更对一切众生之苦感同身受。在无尽轮回中,一切众生皆曾是我们的骨肉至亲,当我们希求解脱时,如何忍心将他们置于苦海而不顾?所以,菩萨念轮回苦,是念一切众生的痛苦;菩萨追求出离,是救度一切众生出离。正如《金刚经》所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菩萨道的修行,处处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境,没有丝毫自他分别,这才是大乘行者究竟的发心。
   同样是念苦,但发心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最后抵达的目标也不同。唯有发起菩提心,念轮回苦、求出离解脱,才能成就最大的价值。好比将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舟,改造为可容纳所有众生的解脱巨轮,共同抵达生死彼岸。
七、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道次第》中,将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根本。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道次第》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为大乘人。《道次第》云:“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可见,菩提心乃判断声闻行者和菩萨行者的标准。发起菩提心便是大乘人,反之则是小乘人。不少人以为,汉传佛教为大乘,参禅、念佛是大乘修法,便俨然以大乘行者自居。却不曾自省:自己所发是什么心?又是为了什么而参禅、念佛?事实上,法并不是抉择大小乘的标准,论曰:“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则犹不足,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即使念佛、参禅有所受用,若不是发菩提心而修,亦不属大乘之列。关于这一点,宗大师也明确指出:“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能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入声闻等地,退失大乘。”
   2.为真佛子。发起菩提心,才称得上真正的佛子。声闻人虽也算佛子,但与菩萨的内涵却有所不同。正如太子和王子,虽同是王室血脉,但王位却非太子莫属。真正能继承如来家业的,也非发菩提心的菩萨莫属。《道次第》中引《入行论》曰:“此心生起,无间即成佛子也。”在发心的当下,就是如来真正的儿子,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
   3.发心之后,功德超过二乘。在一切心行中,菩提心是至高无上的。《道次第》中将其喻为金刚宝:“善男子,所谓金刚宝者,虽已破碎,胜出金等庄严,映蔽一切,亦不失金刚宝之名,一切贫乏亦能遮止。”即使破碎,仍比任何宝物更具价值。关于菩提心的功德,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中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每次读诵这篇赞文,我都感觉力量铺天盖地而来,充满身心,充满宇宙。所以说,菩提心一旦发动起来,绝对胜过一切心行,胜过声闻的无漏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续-《●[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4.成佛的不共因。《大庄严经》(《道次第》转引)云:“善男子,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种子。”所谓不共,即独特、决定性的因素。成佛究竟成就什么?正是慈悲和智慧两种品质。这一成就所依靠的,则是菩提心和空性见。其中,空性见乃三乘圣者共同证得:“诸独觉、声闻亦依于慧,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是大小二乘子之母。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在绝对真理上,在诸法实相上,佛陀和声闻所证是没有区别的。若有所不同的话,便是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异。《法华经》有三兽过河之喻,兔、马、象一同过河,但兔子浮于水面,马能没入河流,象则直接踏至河底、截断众流。为什么“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原因也在于菩提心。因为空性见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则是不共因。
八、菩提心的发起因缘
   省庵大师云:“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
   佛法的基本理论是缘起法。唯识学告诉我们,每种识的生起皆由因缘所致。如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同样的道理,心行也是仗缘而生。
   那么,菩提心这样一种殊胜的心行,又是如何生起的呢?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阐述了十种因缘,即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道次第》中,宗大师则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增上意乐、发菩提心。其理论依据为:“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所以,首先是知母,观一切众生为生身之母,由此生起慈悲怜悯之心。
   这种观修并非虚构。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世间追求不同。世人追求外在成就,而修行之要在于心行的转化,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转化心行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观修,一是日常的行住坐卧。我们以什么心来做事,最后便会成就什么。学佛,关键在于善于用心,《华严经·净行品》中为我们开示了很多具体的用心方法。做每件事,都应如法观想“当愿众?生……”?,以此成就外在事业,并转化自身心行。
   观想,就是用心的方便善巧。同样做一件事,采用的方式不同,完成的效率也截然不同。在农业时代,一个农民能种多少田?一个村庄能种多少田?可在机械化时代,一个人就可耕种千百亩田地,这正是有无方便的区别。修行也是同样,若具有善巧方便,结果截然不同。
   很多修行都必须通过观想完成。如《普贤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若不借助观想,即使尽未来际地努力,也很难圆满成佛资粮。我们拜佛时,只拜眼前这尊佛;供养时,只是供养手中这件东西。如此,何时才能成就佛菩萨的无量功德呢?而普贤七支供的殊胜,正是在于以观想辅助修行:每一次礼拜,皆同时礼拜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虚空有无量佛陀,每尊佛前皆有我在礼拜,每个我又在拜着无量佛陀。不再是一个我,也不再是一尊佛。
   自他相换,也是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的重要观修,出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虽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自他相换的前提,是意识到利己的过患和利他的功德。众生所有的痛苦,皆因利己而起,“谓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而佛菩萨所以解脱自在,则因“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这是自他相换法的基本认知。
   若没有这种认知,便不可能修利他行。我执有着巨大而难以摆脱的惯性,只有深刻意识到利己的过患,才会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自他相换,便是将利己的这份心用于利益众生,将舍弃众生的这份心用来舍弃我执。如是修行,可迅速成就佛果,正如《道次第》所言:“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一切圆满无疑矣。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
九、菩提心的受持仪轨
   不少人虽然也知道发菩提心,但往往停留于口号,并未真正当做一回事。即使当做一回事,也不知如何着手进行。
   在学佛过程中,三皈五戒、沙弥戒、比丘戒乃至菩萨戒,都要通过相应的仪轨才能获得,受持菩提心也是同样。因而,《道次第》特别阐述了菩提心的修法,使我们可以像皈依受戒那样,祈请受过菩萨戒的戒师,通过如法而隆重的仪式受持菩提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当然,通过仪轨所获得的,只是世俗菩提心之体,而非胜义菩提心。除非戒子根基极利,戒师修证甚深,也可能在受持的当下契入胜义菩提心。
   受持菩提心后,应时常忆念,以此指导心行。《道次第》云:“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宜加修习,渐令增长。不顾自之苦乐,不厌利他,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于多数人而言,初发菩提心极难一步到位,还应不断加强。我们受持五戒,便会不断提醒自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发起菩提心后,则应时时以众生利益为上。菩提心能在心行中产生多大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菩提心的信念。若对菩提心的信心越大,受持后形成的力量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获得菩提心的体,以发心为基础,然后通过仪轨将其固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受持后还应守护,如受戒后应以持戒守护戒体,菩提心之体亦应不断巩固,时常忆念菩提心的殊胜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道次第》建构每个法的修行时,皆有如是特点。众生无时不在得失之中,所以,宗大师就根据众生的特点造论。如念死,首先告诉我们念死的胜利和不念死的过患,阐述六度时也是如此,如修布施有何利益,不修有何过患等,因材施教。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续-《●[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受持菩提心后,还应时常忆念菩提心的功德。若感觉不到其利益,发心很难持久。反之,若对这一利益的认识不断加深,力量便会随之增长。久而久之,不需着意努力便可安住菩提心中。任何一种心行的培养亦复如是,首先通过不断作意来加强,最终任运自如。所以,《道次第》中要求修学者:“修学增长者,如是仅不弃舍犹为不足,须于昼三次夜三次,以大勤勇令其增长。”应每日六次忆念发心偈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这不仅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也是做每件事应有的心行基础。即使一时没有能力做到,至少要具足这份心,不断观修,使菩提心成为生命的根本力量。
十、菩提心的实践
   发起菩提心之后,不仅要以观修来强化,更应付诸实践。菩提心的实践,正是菩萨行。《道次第》引《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所谓方便,“修施等六度行也”。
   每个层面的修行,皆有相应的发心及行为。如人天乘发增上心,以人天善行成就人天果报;解脱道发出离心,以戒定慧成就出世解脱;菩萨道是发菩提心,以菩萨行成就佛果资粮。
   关于菩萨行的思想,大乘经论中极为丰富,尤其是瑜伽唯识系统的经论。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五卷至五十一卷及《大乘庄严经论》,都是为我们阐述菩萨行的内容。在《解深密经》及《摄大乘论》中,菩萨行也是重要内容。格鲁派继承深观和广行两大思想体系,广行部分,便是瑜伽唯识的思想。
   《道次第》中,菩萨行主要围绕六度四摄展开,并从三个方面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进行阐述。如布施,包括其自体是什么,其心行差别及特征是什么,这种行为应如何生起。
   六度的修行,都是在圆满菩提心。如布施是要去除悭贪,若内心不存在丝毫悭贪,布施的心行便圆满了。持戒是要远离对一切有情的损害,这种损害主要是从摄律仪戒而言。菩萨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的特点是不损恼众生,若对众生没有丝毫恼害之心,持戒的心行便圆满了。而忍辱则是远离嗔恨,若在任何境界中都不会起丝毫嗔心,忍辱的心行便圆满了。每种心行的圆满,都是战胜凡夫心的过程,是战胜悭贪、损恼、嗔恨的过程。彻底舍离凡夫心,方能圆满菩提心。
   受菩萨戒,是菩萨道修行中的重要仪轨。菩提心的实践,必须通过六度四摄来完成。而菩提心又是菩萨戒的灵魂,发起菩提心,才能受菩萨戒并取得菩萨资格。进而,还须进一步严持菩萨戒,实践菩萨行,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
   菩萨戒有“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之分。其中,“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十分善巧。菩萨戒根据六度四摄而建构,是协助我们行菩萨行、圆成菩提心的有力保障。若没有菩萨戒作为依怙,在修学过程中,可能会向凡夫心妥协。所以,必须有戒律进行约束。
十一、菩提心与空性见
   菩提心和空性见是大乘佛法的两大内涵,同时也是成佛之因,以空性见为共因,以菩提心为不共因。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水和肥料为共因,种子则为不共因。因为水和肥料可作用于任何种子,而种子则是决定作物属性的根本。有怎样的种子,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有空性见而无菩提心,将落入二乘,无法成就无上佛果。但只有种子而无阳光、水分等助缘,种子也无法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没有空性见的抉择,菩提心永远无法圆满成就。佛果的大慈大悲必须通过菩提心完成,而发心过程中,从世俗菩提心到胜义菩提心的升华,则离不开空性见的推动。
   世俗菩提心的心行基础是妄心,是有漏、有限、有我的。如果滞留于世俗菩提心,即使想要利益一切众生,也无法愿行一致。因为妄心是有我执的,无法平等一如。当我们想到利益众生时,我执便会百般阻挠,将我们发起的一念菩提心打上折扣。妄心是有限的,建立在妄心基础上的世俗菩提心也是有限的。而佛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大慈大悲也是无限的。
   如何从有限进入无限?唯有通过空性见。我相是空的,人相是空的,众生相是空的,寿者相也是空的。一切皆如梦如幻,了不可得。若我们不断地作如是观修,凡夫心便会随之削弱,胜义菩提心方能生起。
   同时,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发起胜义菩提心之后,我执和烦恼障的力量还未完全消除。所以,地上菩萨还要不断修真如观、空性观,将烦恼习气消融于空性中。所以,菩提心的圆满成就也离不开空性见。
   整部《道次第》,以菩提心贯穿始终,使三乘佛法次第井然,层层递进。
   其中又包括两大内容。首先是人天乘、解脱道与菩提心的关系。经由菩提心的统摄,使下士道、中士道成为菩萨道的前行。这一思想,正契合佛陀在《法华经》中所说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会三归一的思想,是佛陀应世布教的深意所在,所谓“云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以菩提心融会三乘修法,与《法华》思想一脉相承。既对其深意作了诠释和解说,更建构了切实可行的修行理路,堪称解行并重的修学纲要。
   在上士道中,宗大师进一步对菩提心的发起因缘、受持仪轨、修行实践及菩提心与空性见的相互关系作了正面阐述。为我们全面了解菩提心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完整的认识和实践方法,引领我们走向究竟的觉悟之路。
2007年10月修订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