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1|回复: 4

[佛经文档] 大正藏第47册No.1970龙舒增广净土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No. 1970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人。众生愿生彼国者。一称其名。随念往生。末世之人皆于命终气绝之后。令他人称念十声。谓之十念。何益于事。却不知。于平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念不离西方净土。念念愿见彼佛弥陀。直至命终。不差不乱。莲台上品决定化生。五浊恶世更不再入。但阐提之流不信有之被恶业昏翳。既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此入地狱。如箭射。诚可悯也。譬如遐邦绝域之人居处服食无异禽兽。安知有中国富贵快乐。一旦或有语之者。咸以为妄。其中乃至一人听而信之。念慕中国。大厌彼土。愿身殁而生焉。今生中国之人。岂无若乎此辈。世界中。岂无遐邦绝域乎。既有南赡部洲。便有西方净土。又安知不同在此天地之间哉。舍此生彼。亦理之常。乌得而不信。诸佛无妄语。佛语不误人。先贤达士及禅门宗师亦多修净土。惟龙舒王居士信之笃。修之勤。正念现前临终明白。净土之归无疑矣。自利利他。又作净土文十三卷。引三教经书为证。方便利益开导后人。可谓一念万年岁久板翳不任披阅。吾侄元益逊斋自号康庐客。乃先兄道山左丞之子夙植善本来生我家。行已立。身靡不在道。饥寒病苦周恤有恒。道释诸经印施饶益修行净业。惟己自知。纷纷盆盎中。见此古罍洗。余甚嘉之。宜其咸称为善人君子也。发心重为刊梓。欲寿其传。愿一切众生悉归净土。刊至第四卷第九卷十板。铁笔有碍。出舍利三颗。嵌罅深隐。光彩熣灿。众惊异焉。此皆阿弥陀佛悲智示现龙舒居士愿力不泯。吾侄信心坚固所致。谓佛法无灵验西方无净土可乎。旧板重刊善缘圆满。诸仁者切忌。莫于纸上板上作背向两般错会。虽然本性弥陀惟心净土。岂欺我耶。吁仁智之见有不同。中人以上可语也。于是乎书。

  延祐三年岁次丙辰中秋日。同修净土信士奉训大夫前江淮守处财赋都总府副总官古寿吕师说。书于浔阳寓舍之信堂。

  龙舒净土文序

  阿弥陀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于七趣。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复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当是念时。不起于坐。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悉皆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友人龙舒王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指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西方之归。自是精进。惟佛惟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皇恤。闲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为有道之士也。绍兴辛巳秋。过家君于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着具有颠末。将求信道锓木传焉。诿余序其书。故为之题其端。云虚中名日休。十月旦状元历阳张孝祥序。

  龙舒净土文序

  净土之说乃超脱轮回捷径。龙舒居士着为成书广行流布。盖欲勉人以必为要人以必至。其用心诚非浅浅。凡欲披阅。须详味其言谛思其义。若大概涉猎过目。殆亦徒然苟为他事所汩。或觉心意稍懈。姑置少时。然后再观。则庶无遗意。否则非但意义不相属。而信心亦无自而起。兹文如其无用。望转施信士勿徒束之高阁。庶不负龙舒居士之用心。而予区区锓木之勤殆亦不虚设矣。 吕元益书

  重刊龙舒净土文序

  如来设教之不同也。兼但对带。显密偏圆。三乘五行。随自随他。种种差别。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在凡具惑用三观智显本性佛。法智祖曰。心境叵得。故染可观净。不碍缘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当处显见此观佛三昧之正诀具眼者能之。若夫称唱瞻礼读诵持戒。皆净业之正因。正观之助行。虽登台之有金银入品之有上下。趣无生而阶不退则一也。有宋王龙舒作净土文并附录。总十三卷。嘉禾僧卺点校厘为十二卷。漏泽僧诵特刊行之。终日念心。终日念佛。介尔有心。三千具足。心想彼境。复了此心。念心是佛。全佛是心。然后般若德显。解脱德彰。法身德圆。法界圆融。不思议体即此论功不在禹下。 旹

  成化十七年岁次辛丑佛成道日。鄞江南溪秋月序。

  丞相周益公赞

  皇皇然而无求。惕惕然而无忧。闵颓风之将坠。揽众善以同流。导之以仁义之以寂灭。之以乐其有作。而莫识其无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觉。

  晋轩李居士赞

  心焉遗尘迹则混俗。庞居士之修持而无家。何子季之精进而不肉。禅宗立言莹澈群疑。崇莲池之梵行。同祖佛之神机。硗然颊颧约略抚缋。湛然一性唯安养之归。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摘自《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重刊龙舒净土文目录

  第一卷

  净土起信九篇

  第二卷

  净土总要七篇

  第三卷

  普劝修持九篇

  第四卷

  修持法门十五篇

  第五卷

  感应事迹三十篇

  一东晋远法师

  二东晋刘遗民

  三东晋阙公则

  四晋学士张杭

  五宋僧昙鉴

  六南齐僧慧进

  七后魏僧昙鸾

  八隋僧道喻

  九唐僧善导

  十唐僧怀玉

  十一唐启芳圆果

  十二唐僧自觉

  十三唐僧少康

  十四唐僧惟岸

  十五唐尼静真

  十六唐房翥

  十七唐李知遥

  十八唐姚婆

  十九唐温静文妻

  二十唐张钟馗

  二十一唐张善和

  二十二后晋僧志通

  二十三永明寿禅师

  二十四宋僧可久

  二十五宋金大公

  二十六宋黄打铁

  二十七宋吴琼

  二十八宋荆王夫人

  二十九宋观音县君

  三十宋冯氏夫人

  第六卷

  特为劝喻三十七篇

  一劝士人

  二劝有官君子

  三劝在公门者

  四劝医者

  五劝僧

  六劝参禅者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47册No.1970龙舒增广净土文

续-《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摘自《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七劝富者

  八劝贪吝者

  九劝孝子

  十劝骨肉恩爱者

  十一劝妇人

  十二劝仆妾

  十三劝农者

  十四劝养蚕者

  十五劝商贾

  十六劝工匠

  十七劝多屯蹇者

  十八劝骨肉怨憎者

  十九劝渔者

  二十劝网飞禽者

  二十一劝为厨子者

  二十二劝作福者

  二十三劝诵经者

  二十四劝贵人

  二十五劝大聪明者

  二十六劝卖酒者

  二十七劝食开店者

  二十八劝屠者

  二十九劝在风尘者

  三十劝罪恶人

  三十一劝病苦者

  三十二劝疾恶为神者

  三十三劝军中人

  三十四劝恶口者

  三十五劝童男

  三十六劝室女

  三十七八八儿口生莲华

  第七卷

  指迷归要七篇

  一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

  二戒禅师后身作东坡

  三喆老后身多忧苦

  四古老后身耽富贵

  五西方如见受官

  六三菩萨修兜率

  七法华尼后身作官妓

  十二缘图

  三界六道轮回图

  第八卷

  现世感应十八篇

  一见杀生念佛得福

  二陈企念佛却鬼

  三邹宾王念佛梦觉

  四张继祖念佛荐亡

  五刘慧仲念佛安寝

  六阮嫂念佛眼明

  七阎罗王劝蒋婆念佛

  八邵安抚念佛脱难

  九念佛风疾不作

  十梦中念佛脱恐惧

  十一念佛屋不压死

  十二念佛痁疾遂愈

  十三念佛痼疾皆愈

  十四绣佛舍利迸出

  十五佛像常有舍利

  十六梦佛遂得聪辨

  十七念佛治病得愈

  十八念佛孙儿免难

  第九卷

  助修上品十六篇

  一习说

  二葛守利人说

  三施报说

  四至人延年说

  五食肉说

  六戒杀盗淫说

  七饮食男女说

  八贪拆前程说

  九福慧说

  十习慈说

  十一为君子说

  十二为圣为佛说

  十三阿罗汉说

  十四楞伽经说

  十五二天人说

  十六小因果说

  第十卷

  净浊如一十篇

  一情说

  二即是空说

  三六根说

  四真性说

  五心乃妄想说

  六五蕴皆空说

  七废心用形说

  八用形骸说

  九齐生死说

  十我说

  周参政跋

  刘壮元跋

  妙喜杲禅师跋

  第十一卷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真州长芦??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证悟人勿轻净土

  丞相郑清之劝修净土

  庐陵李氏梦记

  旴江聂允迪跋

  四明断佛种人跋

  第十二卷 附录

  狮子峰如如颜丙劝修净业文(身为苦本觉悟早修)

  慈照宗主临终三疑

  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

  赞佛偈(并)回向发愿文(共四篇)

  超脱轮回捷径

  念佛报应因缘

  普劝修持

  口业劝戒

  龙舒增广净土文目录(终)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一

  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予遍览藏经及诸传记。取其意而为净土文。无一字无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说。欲人人共晓。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龙舒人也。世传净土文者不一。故以郡号别之。

  净土起信一

  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前也。何则佛之所以训人者。无非善。与儒教之所以训人。何以异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净土为心。则见于日用之间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为无适而非善。善则为君子为大贤。现世则人敬之。神祐之。福禄可增。寿命可永。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其次为业缘所夺而不能专志于此。苟有志焉者。亦恶缘可以自此而省。善缘可以自此而增。恶缘省而不已。终必至于绝其恶。善缘增而不已。终必至于纯乎善。恶既绝矣。善既纯矣。非为君子而何。非为大贤而何。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礼义之所在。不知刑罚之可畏。惟气势之为尚。惟势力之为趋。苟知以净土为心。则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为虽不能皆合于礼义。亦必近于礼义矣。虽不能尽超乎刑罚。亦必远于刑罚矣。渐可以脱小人之域。而终为君子之归。庸人稍知佛理者。世必目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则从佛之言而以净土为心者。孰谓无益于生前乎。或曰。从孔子之言。而以儒教为心。岂不益于生前乎。何必净土哉。曰。此世间法耳。非出世间法。世间法则不出于轮回。出世间法则直脱轮回外。净土既益于生前。又益于身后者。以其兼出世间法故也。

  净土起信二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物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日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净土起信三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正藏第47册No.1970龙舒增广净土文

续-《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摘自《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70 龙舒增广净土文》
  人有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夫因果乌可以不信乎。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语。何不以目前之事观之。人生所以有贫富有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其祸福种种不同。虽曰天命。天岂私于人哉。盖以人前生所为不同故。今生受报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谓之报身。报身报我前世所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譬如人有功罪于外。当受赏罚于官府。官府岂私于人哉。特以有功当赏有罪当罚而主之耳。岂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世间官府犹不以赏罚无故而加于人。况天地造化岂以祸福无故而加于人乎。是知以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而报之也。以其不能纯乎善故。不得纯受其福报。乃有富贵而苦夭者。有贫贱而寿乐者。有荣宠而悴辱者。其为果报各随其所为。如影从影。如响应声。纤毫不差。故云。种桃得桃。种李得李。未有种麻而得豆。种黍而得稷者。唯种时少。收获时多。故作善恶时甚小。受祸福之报甚大。故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盖造化自然之理也。此理可信。则净土之说必可信。何则二者皆佛言。佛诚言于因果。必不妄言于净土故。因不信因果。从而不信净土者。此可以解其惑矣。

  净土起信八

  人有见目前善恶未有报者。遂不信因果。而因以不信净土。殊不知善恶未有报者非无报也。但迟速耳。佛尝谓阿难云。人有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有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阿难问。何故。佛言。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已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已熟也。熟处先受报。譬如欠债急处先还。左氏谓。栾武子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黡虽为恶。而可以免祸。黡之子盈为善。而黡之恶乃累之。故盈虽善而及于难。止于世间目前可见者言之。善恶之报尚有如此者。况隔世乎。书曰。天道福善祸淫。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三教皆言此理。但有迟速耳。岂可以目前不见果报。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净土乎。

  净土起信九

  或者疑之云。人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如何便生莲华一朵。予告云。此不难知也。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便现其影。镜何尝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弥陀佛国中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是故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自然生莲华一朵。无足疑也。或者又疑之云。念往生真言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卫护其人。若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念此真言。阿弥陀佛岂能一一遍住其顶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月普现一切水中。岂不自然哉。或者修行精进疑之云。又有临终之时佛与菩萨来迎。且如十方世界有无量众生精进。乌能皆知其期而往迎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照无量境界。岂不自然哉。况佛之威神不止如日月乎。则遍住其顶。遍知其期。何足疑哉。

  阿弥陀经脱文

  襄阳石刻阿弥陀经乃隋陈仁棱所书。字画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乱而下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今世传本脱此二十一字。又藏本此经亦名诸佛摄受经。乃十方佛在养字号。今本脱四方佛。

  备说

 昼必为夜  必为夜备  暑必有寒
 必为寒备  存必有去  必为去备
 何为夜备  灯烛床蓐  何谓寒备
 衾裘炭薪  何谓去备  福慧净土

  梵语阿此云无。梵语弥陀此云量。省文称之。宁称阿弥。不可称弥陀。若称弥陀。则是量。与无量之意相反。若称阿弥。犹有无量之意存焉。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之一(终)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